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第五十章 能源战略

战争世界 第五十章 能源战略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天后,花旗参议院投票表决通过了“减税法案”。

又过了一天,特鲁尼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当着众多官员与记者的面,在摄像机的镜头面前签署了《减税法案》。

到此,该法案正式生效。

按照规定,《减税法案》将在西元二零二二年一月一日正式开始实施。

此法案一出,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当天,花旗纽约证券交易所,以传统产业为主的标准普尔指数全面看涨,几乎所有传统制造业的股票都大幅度暴涨。以信息网络产业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却大幅度收低,很多新兴科技企业的股票都走出跳水行情。道琼斯指数一整天都在震荡,最终小幅度收窄,主要是投资者不看好花旗金融业所致。

特鲁尼已经打出了王牌,现在就看赵耀国的了。

其实,在这几天里,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在关注华夏当局。

虽然从表面上看,《减税法案》针对的是花旗国内企业,而且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其他发达国家,但是在本质上,《减税法案》是冲着以当今全球头号工业国家而去的,华夏必然深受影响。看得长远一点,随着《减税法案》的作用显现出来,众多跨国企业将工厂搬回花旗,华夏还能以制造业立国吗?没有了制造业做支撑,华夏的数亿产业工人又能靠什么维生呢?没有了制造业,华夏的发展势头还能维持下去吗?没有了制造业,华夏头号工业强国地位还能保住吗?没有了制造业,华夏还有能力在各领域挑战花旗吗?没有了制造业,华夏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

这些问题都很大,而且最快要几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只是对华夏的领导人来说,显然不能等到问题暴露出来之后再想办法。

正是如此,很多西方媒体开始看衰华夏,认为随着制造业回流花旗,特别是能够带来丰厚利润的高端制造业开始向花旗转移,华夏的经济发展势头肯定会受到遏制,甚至会由此走上衰退的道路。哪怕华夏能够依靠所剩不多的人口红利,在中低端产业立足,但是肯定无法在高端制造业挑战花旗。说得更直接点,等待华夏的将是中等收入陷阱,而且华夏能争取到的最好的局面,也就只是在中低端领域称霸,继续在经济层面上跟花旗合作,承认花旗在高端领域的霸权地位。

关键就是,发展高端制造业需要的人才,至少要培养数十年。虽然没人敢否认华夏的工程能力,也知道华夏培养出了足够的工程师,但是有创造力,能用创造改变世界的显然不是工程师。

换个角度来看,在二战之后出现的改变了整个世界,改变了人类文明,改变了工作与生活方式的重大发明当中,有哪些来自花旗,有哪些来自华夏?大到喷气式民航客机,小到人人都有的智能手机,这些改变了世界面貌,对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的发明几乎全来自花旗。来自华夏的也有,比如人工合成胰岛素、抗疟疾药物、杂交水稻等,不过在数量与影响上均远远比不上花旗。

以开拓一个全新领域的创造能力来说,花旗绝对是当今世界最强。

显然,发展高端制造业需要的就是创造力,而且任何一个全新高端领域本身就是在未知领域开拓前进。

那么,华夏现在开始在高端领域发力,还来得及吗?

正是如此,西方媒体一致看衰华夏,认为华夏很快就会在高端领域的竞争中落败,最终向花旗臣服。

只是,西方媒体显然忽视了一个问题,即华夏不是现在才发力,而是已经在高端领域拼搏了二十年。只不过,在过去的二十年内,华夏主要还是在追赶以花旗为首的西方国家,处于追随者的位置,而不是领导者。

在航天领域,CZ-5系列运载火箭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准,“天宫”空间站更将在几年之后成为全球唯一还在运作的空间站。在民用航空领域,C919已经开始批量交付,C929宽机体大型客机也已完成设计。在航海领域,华夏早就是全球第一大造船国,能够建造各种类型的船舶。在地面交通领域,华夏的高铁、新能源汽车更是独步全球。即便在差距相对较为巨大的微电子领域,华夏也追了上来,能够自行设计与生产用于超算的计算机芯片,以及用在智能手机上的微型处理器。

当然,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

可以说,华夏一直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奋力直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大。甚至可以说,现在的华夏缺少的就只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机会。只要这样的机会出现了,那么华夏就不再是追赶者,将成为高端制造业领域的领导者。到那个时候,包括花旗在内,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能够跟华夏对抗。要知道,当十四亿炎黄子孙全都用最先进的工业技术武装起来之后,所爆发出来的生产力将超越整个西方世界。现在要加快前进速度的不是华夏,而是花旗等西方国家,因为只有在华夏追上来之前扩大领先优势,西方世界才能继续主导人类文明。

从这个角度看,特鲁尼确实有着极为长远的战略眼光。

当然,赵耀国最不缺的就是战略眼光。

在沉默了数日之后,华夏国务院的官方网站上出现了一条消息,“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已经在政府工作会议上获得通过,在具体细则出台之后就将正式对外公布,最迟将于明年提交审批。

虽然只是一份没有任何实质内容的公告,但是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

要知道,如果只是一份普通的公告,就应该由矿产能源部发布,而这条公告出现在了国务院的告示栏中。也就是说,这绝对不是一份普通的公告,肯定涉及到多个部委。按照华夏当局的规矩,这样的规划肯定得由元首亲自拍板做出决定,由国务院发布其实也只是让国务院出面罢了。

当然,关键还是“新能源”。

“新能源”有很多,广意上,除了化石能源之外的一切能源都是新能源,包括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与生物能,而在狭义上则指风能、核能与太阳能。

华夏不但是全球第一工业国,也是全球第一大能源进口国与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与众多西方国家一样,在过去几十年里,华夏一直在开发新能源,只是受到自然条件限制,风能与太阳能只能是聊胜于无,而水能的大规模开发应用同样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受到地域的限制。核能的前景最好,只是裂变核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价格也算不上低廉。唯一有希望取代化石能源的是可控聚变核能,只是到目前没有一个国家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更别说是商业应用了。

难道说,华夏准备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电站与核电?

当然,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

从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来看,华夏必须降低对进口能源,也就是石油与天然气的高度依赖。因为本国储备较少,加上环保方面的巨大压力,所以华夏只有在风电等清洁能源上面下狠功夫。哪怕无法完全取代化石能源,但是只要形成了规模,华夏对进口化石能源的依赖度就会大幅度降低。

问题是,这是一个见效极慢的浩大工程。

在清洁能源领域做得最好的是高卢,其国内用电超过六成来自核电站,可是高卢只有几千万人,还有几座超大型铀矿。更重要的是,高卢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建设核电,而华夏显然没有这么多时间。事实上,在大力发展核电的时候,高卢依然大量进口石油等化石能源以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只有几千万人的高卢还尚且如此,对于拥有十四亿人的华夏来说,能用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吗?

如果不能,所谓的“国家新能源战略”不过就是另外一个大搞基础建设的招牌。

其实,这也可以看成是对花旗的《减税法案》的回应。

很简单,在《减税法案》的影响下,华夏对花旗的出口必然会大受影响,而花旗一直是华夏的第一出口对象国。在出口不振的情况下,加上国内消费环境一直没有改善,华夏推动紧急发展的就只剩下了基础建设。只是,在已经建起数十万千米的高速公路,即将完成覆盖全国的高速铁路的建设之后,华夏还能在哪个方面搞基础建设?当然有,那就是覆盖全国的超高压电网。保守估计,建起覆盖全国的超高压电网,至少需要数十万亿的投资,还要持续几十年。如此一来,自然需要一个以电能为核心的新能源项目来做铺垫,让华夏当局有理由拿几十万亿建立超高压电网。

在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西方新闻媒体就不再关注这条公告。

其实,一个多月后,华夏国务院公布的第一份公告细则就以建设超高压电网为主,只是初期投资就高达数万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