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第五十一章 华夏死穴

战争世界 第五十一章 华夏死穴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密切关注华夏当局的不止是西方媒体,还有以特鲁尼为首的花旗联邦政府。

其实,赵耀国没有让特鲁尼等太久。

在公布了“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之后,赵耀国就对巴铁、波斯、沙地国、刚果民主共和国、赞比亚、坦桑尼亚与锡兰进行了国事访问。虽然在每个国家也就呆了两三天,但是一圈走下来,怎么也要大半个月。

在赵耀国搭乘元首专机前往巴铁首都的时候,远航舰队已经回到了本土军港。

次日,赵耀国跟巴铁总理进行正式会晤。又过了一天,赵耀国与巴铁总理共同出席了华夏企业在巴投资签字仪式。在这一百多份投资协议得到落实后,华夏企业在巴铁投资将达到三千亿华元。按照华夏当局公布的官方资料,在接下来的十年之内,华夏当局继续为在巴投资企业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建立以“华巴经济走廊”为中心枢纽的南亚工业带。巴铁当局也对此表示了高度欢迎,不但为在巴投资的华夏企业提供一切政策上的便利,还将加强安全保护措施。用巴铁总理的话来说,巴铁即将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巴铁将在华夏的无私帮助之下成为南亚最强国。

当然,这不止是巴铁总理的认识,而是两亿多巴铁民众的共同认识。

在过去,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华夏只能为巴铁提供基本安全保障。现在,华夏已经发展起来,开始帮助巴铁搞经济建设。连最底层的巴铁民众都知道,只有华夏会真心诚意的帮助巴铁,也只有华夏会提供无私的援助。更重要的是,华夏已经在现代化建设中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而且华夏也是二战之后唯一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大国,更是当今全球第一工业国。有华夏自身做的榜样,上到总理、下到平民,所有的巴铁人都相信,巴铁能够借助腾飞的华夏实现工业化。

其实,在援巴项目上就体现了出来。

由华夏当局承担的援巴项目以教育、医疗、卫生等关系民计民生的基础建设为主,而且主要以人员方面的援助为主,即华夏将在未来十到二十年之内,通过政府资助的方式鼓励华夏人员去巴铁从事教育与医疗事业。此外,华夏还将以递增的方式为巴铁学子提供留学深造的机会,最终达到每年十万名。

显然,任何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都得以培养人才为先。

当然,也只有巴铁得到了华夏无私的,而且是全力支持。

在波斯,赵耀国跟波斯总统商讨的主要是投资问题,即华夏企业在波斯的油田开采中所占的份额。

到了沙地国,赵耀国谈的同样是能源,即希望与沙地国的关系能够稳健发展。

要知道,在花旗大力发展页岩油之后,华夏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是沙地国的第一石油出口对象国。

在非洲的三个国家,赵耀国谈的依然是发展,不过提供的援助并不是很大,至少比不上巴铁。

访问的最后一站,即锡兰,赵耀国主要谈的是安全问题。

当然,锡兰与巴铁早已结成联盟,而且锡兰本来就是一个弹丸小国,所以经济发展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赵耀国亲自过问。

赵耀国的这一轮出访,已经表明了华夏的战略布局。

很明显,所谓的“国家新能源战略”就是一个搞基础建设的幌子,华夏依然需要从中东产油国大量进口使用,要不然赵耀国也不会去波斯与沙地国,还努力跟这两个相互仇视的国家保持友好关系。华夏还需要产自非洲的资源,特别是来自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矿产,赵耀国才去了三个非洲国家。只是,不管是中东的石油、还是非洲的矿产,都需要经印度洋运回华夏,也就需要确保战略航线的安全,所以赵耀国去了锡兰,而且谈的就是安全问题,也许他已经跟锡兰总统在建设海军基地的问题上达成了协议。可以说,赵耀国的此轮外交访问就是围绕着能源、矿产等战略物资进行。他所做的这些努力是要巩固海外资源产地,为华夏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用克雷格的话来说,绕来绕去,华夏依然无法回避能源安全的问题。

只不过,这还不够全面。

“表面上,赵耀国是在为华夏的能源与矿产安全做努力,但是往更深层次看,赵耀国的这一轮访问也是在为建立一个以华夏为核心的经济圈做铺垫。”特鲁尼是商人,看待事物的目光跟政治家完全不同。“虽然我们的《减税法案》还没有正式实施,而且要几年之后才会产生影响,但是赵耀国非常清楚,在《减税法案》的影响之下,由我们发起的‘发达国家俱乐部’就将发挥出威力。到那个时候,华夏需要考虑的不只是如何获取能源与矿产,还有如何保住海外市场。相对而言,后者更重要,因为只要跟波斯与伊万国保持友好关系,华夏就能获得必须的石油与天然气。对于正快速发展,而且日益强大华夏企业来说,失去海外市场是一场巨大灾难。”

“问题是,CIA送来的情报怎么解释?”克雷格问了一句。

“你是说华夏发展核能的那份情报?”在克雷格点头之后,特鲁尼才说道,“显然,这只是备不时之需。”

“可是……”

“还有,那只是情报,对吧?”

克雷格叹了口气,没有跟总统争辩,只是他觉得那不止是一份普通的情报。

就在几天前,CIA送来了一份情报,在华夏的“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中,准确说是第二阶段,华夏将在国内建立一百座两千兆瓦级核电站,撞机量相当于十座三峡电站,而且实际发电量是此两倍以上,因为核电站不会受气候影响。只要这一规划得到落实,那么十年之后,华夏国内用电将有一半由核电提供。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华夏将提前建设覆盖全国的超高压电网,还会同步推广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交通工具,以此大幅度降低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只是,该情报中没有提到相关投入会是多么巨大。只是建造一百座两千兆瓦级核电站就需要数十万亿,而改造电网,建造面向电动汽车的充电站,以及相关领域的建设恐怕连一百万亿都打不住。

华夏当局有这么多钱吗?

还有,在十年之内抽出如此多的资源搞基础建设,华夏的经济会受到多大影响?

显然,这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单纯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如果华夏在十年之内拿出上百万亿、甚至是数百万亿的资金搞基础建设,其国民经济必然崩溃。虽然华夏的经济总量已经十分庞大,国民生产总值即将到一百万亿,但是要拿出十分之一以上的社会总产值去搞基础建设,在和平时期是绝对不敢想像的事情。

正是如此,特鲁尼才觉得那份情报不可信,甚至认为是华夏当局故意放出的烟幕弹。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CIA提供的情报没有问题,那么在十年之后,华夏对进口能源的需求将会大幅度降低,还有必要跟波斯、沙地国等能源输出大国搞好关系吗?就算有,也不需要赵耀国亲自出马。正是无法从根本上摆脱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华夏才需要跟所有的能源输出国搞好关系。

此外,CIA提供的另外一份情报也能证明这一点。

这就是,华夏一直在稳步推进以石油为中心的战略储备体系,预计将在五年之内把战略储备能力提高一倍以上,即让储备的石油达到九十天的水准。持续下去的话,十年之后就能达到一百八十天的水准。也就是说,到那个时候,华夏储备的石油能满足国内消费市场一百八十天的需求。

显然,花旗也不过如此。

如果真的能够用核能取代化石能源,用电动汽车取代烧油的汽车,华夏需要储备这么多的石油吗?

要知道,华夏本身也是产油国,而且占到了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如果核能能取代化石能源,那么华夏自己生产的石油就足够航空、化工等领域的正常消耗了,根本没有必要储备太多石油。

这些,让特鲁尼相信,赵耀国故意搞了个“国家新能源战略”规划出来,目的就是要花旗等国在该领域跟进,以此消耗花旗的国力,同时掩盖其真实战略企图。很明显,华夏依然要高度依赖进口能源。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华夏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而这就是华夏的死穴。

一个国家再强大,如果连维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能源都没有,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在历史上,类似的事例比比皆是。一百多年前的日耳曼,在工业领域全面超越了大不列颠,却因为没有充足的能源,两次遭受惨败。后来的扶桑也是如此,同样因为没有足够的能源而遭受惨败。

当然,特鲁尼也相信,只要能抓住华夏的死穴,那么华夏的下场会更加悲惨。

《减税法案》只是一个开端,或者说为特鲁尼的下一步行动打下了基础。接下来,就应该在能源问题上做文章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