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第三十六章 倾尽所能

战争世界 第三十六章 倾尽所能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轮打击同样来自空中,即从迪戈加西亚起飞的十二架B-52H战略轰炸机投射的两百多枚AGM-86D巡航导弹。

这种导弹的射程高达一千五百千米,即便用来打击波斯腹地的目标,B-52H也用不着进入波斯领空,在阿拉伯海或者阿拉伯半岛上空就能发射导弹,因此不用担心会遭到波斯战斗机拦截。

这些巡航导弹打击的,全都是波斯腹地的战略目标。

按照花旗空军的安排,通过前两轮空中打击,已经摧毁了波斯的防空系统,击落了大部分波斯空军的战斗机,因此由战略轰炸机投掷的空射巡航导弹全用来对付战略目标,比如波斯首都附近的几座指挥中心与通信中心,还有波斯总统府等官邸,以及十多座波斯空军的大型基地。

总而言之,这些巡航导弹用来扩大战果。

只是,前两轮空中打击并没有摧毁波斯的防空系统!

花旗空军没有调整作战计划,也来不及调整。

虽然在第一轮打击结束之后,伯伊恩上校就提交了报告,但是罗杰将军并没有下令停止打击行动。这个时候,十二架B-52H已经到达发射空域,将在半个小时后把携带的巡航导弹全都发射出去。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根本无法重新设定打击目标。

要知道,B-52H是“曾爷爷辈”的轰炸机,在从第一种B-52A算起,这种轰炸机在花旗空军已经服役了七十多年,而且计划使用到西元二零三五年之后,才会陆续退役。虽然做为最先进的改进型,B-52H换上了性能更好的发动机,也安装了更先进的电子设备,但是再怎么改进,B-52H也已落后。别的不说,只是配备的通信设备就无法让B-52H融入花旗空军的网络化作战体系。说得更直接点,B-52H是一种极为传统的轰炸机,在起飞前就得设定好作战任务,然后飞行数米把携带的导弹发射出去,最后返回基地,如果中途发生意外就只能带着导弹返航。

与B-52H一样,AGM-86也是“爷爷辈”的导弹。

做为一种在冷战时期研制的空射巡航导弹,AGM-86曾经非常先进,可是冷战已经结束了三十多年,也就算不上先进了。因为AGM-129的采购价格过于高昂而流产,所以花旗空军只能继续使用AGM-86,并且对其进行了深度改进。问题是,不管怎么改进,AGM-86都算不上先进,或者说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通过改进来增强AGM-86在网络化作战体系中的价值。花旗空军仍然在使用这种导弹,除了还有一些库存之外,也是因为替换的空射巡航导弹最快都要在五年后才能交付。在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花旗空军也就只能让这种导弹继续跟B-52H搭配了。

要在半个小时之内,让十二架B-52H为携带的二百一十六枚AGM-86D重新设定攻击目标,显然是无法办到的事情。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按照原定计划行动,要么让轰炸机带着导弹返航。

罗杰没有做出决定,等于选择了前者。

在花旗空军的第二批战术战斗机出发之前,十二架B-52H就按照计划发射了导弹。

二百一十六枚AGM-86D当中,有三枚出了故障,没有发射出去。在射出去的二百一十三枚导弹中,有一百四十八枚飞往波斯首都,另外六十五枚将攻击波斯腹地的几座大型空军基地。

因为B-52H是在极限射程上发射的导弹,所以大概要一个小时四十五分钟之后,这些导弹才会击中目标。前提是,能顺利突破波斯的防空网,在击中目标之前没有被防空导弹与高射炮击落。

这个时候,已经是波斯时间凌晨三点半。

第二轮空中战斗只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

经过两轮战斗,波斯空军已经精疲力竭,除了留下来拱卫首都的几十架战斗机之外,其他战斗机要么在战斗中被敌机击落,要么在返航途中。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除了首都,其他地方根本没有战斗机可用。

虽然已经收到国内发来的消息,知道花旗空军从迪戈加西亚出动了十二架轰炸机,但是秦齐楚此时也是束手无策。那些笨重的战略轰炸机不会进入波斯领空,会在离波斯数百千米之外的地方发射巡航导弹。就算波斯空军还有战斗机可用,也无法阻止花旗战略轰炸机发射导弹。至于拦截轰炸机发射的巡航导弹,难度非常大,不比对付F-22A与F-35A这类隐身战斗机容易多少。

与对付隐身战斗机的问题一样,现有的防空系统很难及时发现在超低空飞行,而且目标特征极为微弱的巡航导弹。就拿AGM-86来说,其RCS值只有零点一平方米,ZDK-05这类预警机对其有效探测距离不到两百千米。除掉传递信息等消耗的时间,留给防空部队的拦截时间最多就几十秒钟。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现与锁定超低空的巡航导弹,再用防空导弹进行拦截,难度非常大。

当然,只要能够及时发现巡航导弹,那么击落巡航导弹的难度并不大。

从战术的角度看,拦截巡航导弹与对付隐身战斗机有很多相似之处,即关键就是及时发现。

其实,这也是过去一年多里,秦齐楚为波斯空军提供的最有价值的帮助。

只是,受时间限制,波斯空军只能重点加强首都的防空力量。

按照秦齐楚的要求,波斯空军围绕首都建造了一套完整的光纤通信网络,预先设置了数百处临时防空阵地,而且每处防空阵地都有数个网络接入口。通过这些接口,波斯空军的防空部队就能够通过光纤网络交换信息,无须使用无线电设备。光纤网络不但更加保密,而且发送与接受信息的效率更高。要知道,军用光纤网络的下载速度为每秒一吉比特,而上行速度也达到了每秒一百兆比特。通过光纤网络,部署在波斯首都附近的几十部防空雷达做到了信息共享,而且能实时交换信息。由此带来的好处,不止是指挥更便捷,还能及时发现探测区域内的隐身目标。

当然,原理并不复杂。

不管是F-22A、还是F-35A,以及华夏的J-20A,名义上是隐身战斗机,其实都不是真正的隐身,只是信号特征很微弱,不容易被传统的探测手段发现,或者是只有在很近的距离上才会被发现。简单的说,这些隐身战斗机产生的信号特征弱于背景干扰,也就会被雷达自动过滤掉。虽然通过提高雷达的灵敏度,能够获取隐身战斗机的信号,但是严重的背景干扰同样会使雷达获得的信息变得毫无意义。正是如此,包括AESA在内,没有一种雷达能有效探测隐身飞机。

只不过,对一部雷达来说,背景干扰很严重,那么对几部雷达来说呢?

要知道,背景干扰较为稳定,在某个区域内具有明确的方向性,隐身飞机反射的电磁波却并非如此。

如此一来,如果几部雷达从不同的方向探测一个区域,并且把获取的信息进行对比,就能发现藏在背景干扰下的特殊信号,也就是由隐身飞机反射的信号。此外,如果其中有几部是被动工作的雷达,那么就能够通过这些信号的变化规律,比如移动速度,对其性质做出准确判断,即到底是一只在高空迁徙的天鹅,还是一架高速飞行的飞机。别忘了,飞机的飞行速度比鸟类快得多。

其实,正是通过这种手段,波斯空军发现了五架入侵的B-2A轰炸机。

当然,这种探测方式有一个很严重的缺陷,即精度不够高,而且数据刷新率很低,定位的间隔时间高达数分钟。也正是如此,无法直接为战斗机提供引导,最多只能让战斗机知道敌机的大概方位,然后启动机载雷达进行搜索。在霍梅尼港方向上的那场空战,其实就与此有关,即执行防空任务的JF-20战斗机获得了后方提供的情报,知道F-22A的大致位置,才用雷达集中照射。受到机载雷达性能限制,JF-20根本无法锁定F-22A,也就无法用导弹进行有效的攻击。

这种“分布式雷达探测网络”同样能够用来搜寻在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

只不过,需要借助预警机的支持,主要是地面防空雷达对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只有数十千米。

受通信能力限制,主要是预警机无法依靠光纤通信网络,只能通过高速数据链与地面指挥中心交换数据,接受与发送数据的速度显然不入光线网络,因此搜巡航导弹时的数据刷新率更低,每十分钟才一次。

所幸的是,巡航导弹的飞行速度很慢,而且航线固定,因此数据刷新率低一点,影响还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只要能及时发现,那么不管是防空导弹,还是高射炮都能轻易击落巡航导弹。事实上,就算是单兵防空导弹、以及配发给基层部队的高射机枪都能对付在超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

至于波斯首都的防空网,那肯定是极为严密,只是防空部队的官兵就多达数万人。

秦齐楚及时调整了作战部署,也及时给防空部队下达了命令。

现在,他只能指望那些从华夏买来的防空系统能够物尽所用,不要让他这个华夏军事顾问丢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