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第六十五章 大战在即

战争世界 第六十五章 大战在即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等到外交专机升空,王学炽才打开了赵耀国给他的文件袋。

里面装是一份资料,虽然只有几十页,但是内容极为惊人,连王学炽都被吓到了。如果不是外交专机已经升空,王学炽会立即下飞机,去元首府找赵耀国,因为他觉得如此重要的事情不应该拿到联合国去说。

这就是,那几名幸存下来的渔民,全都是扶桑防卫省情报厅的情报人员,整个行动由情报厅策划与实施,给他们下达命令的是情报厅的大正光一。在袭击华夏海警巡逻舰之前,他们最后一次联系了情报厅,得到大正光一的直接指示。文件袋里的资料,就是这几名情报人员的口供。

也就是说,所谓的“渔业纠纷”就是扶桑防卫省情报厅蓄意策划与制造的,而大正光一是情报厅的负责人,也是扶桑当局的情报官员,由他下达的命令等于官方命令,因此由他策划的行动就是官方行动。扶桑当局才是这一系列阴谋的主谋,因此扶桑当局得为制造与挑起冲突负责。

震惊归震惊,王学炽没有丧失理智。

冷静下来之后,他就明白赵耀国为什么派他去联合国,为什么要他把这份资料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公布于众。

很简单,这只是扶桑情报人员的口供,最多算得上是证词,而不是证物。

“情报人员”本身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扶桑当局肯定会矢口否认,并且以次指责华夏栽赃陷害。别的不说,如何证明幸存渔民是情报厅的情报人员?要知道,能够证明他们真实身份的资料全都在情报厅手上,因此只要情报厅销毁这些人的个人档案,就没有任何办法能证明他们的身份。到时候,最多只能说他们是扶桑人,无法跟扶桑当局扯上关系,也就无法把他们的行为当成扶桑的官方行为。如果是民间行为,此事必然会不了了之,根本不可能以此为由制裁扶桑。

当然,王学炽已经想到,那几个幸存渔民已经被接了回来,没在太公岛上。

只是,这并不重要。

就算他们活着,并且让他们出面做证,也没多大意义。

以当前的局势,没有确凿的证据,根本不可能在安理会上发起对扶桑的制裁,也不可能得到多少国家支持。

那么,就算有了足够的证据,那又如何?

再退一步,哪怕迫使花旗在安理会表决中投了弃权票,让制裁决议生效,又能给华夏带来什么好处?要知道,在冲突爆发前,华夏是扶桑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扶桑是华夏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除了在政治与外交上龌龊不断之外,在经济、文化、金融、科技、教育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制裁是一把双刃剑,在制裁扶桑的同时,华夏也必然会遭受损失。即便不考虑必然会承受的经济损失,通过制裁把扶桑压下去,华夏的处境难道会变得更好?要知道,如果扶桑因此走上下坡路,特别是经济遭到了重创,民族主义必然会在扶桑国内迅猛抬头。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下,扶桑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是迟早的事,而最大的受害者就是华夏。甚至可以说,只要扶桑的国内局势发生动荡,华夏就必然受到连累,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

可以说,在当前局势下,制裁与不制裁扶桑都一样,华夏最多只是占领道义制高点。

没有好处的事,为什么要做?

在想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王学炽也明白了赵耀国的意思。去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对扶桑实施制裁,不是真的为了制裁,而是借此办法将真相公布于众,从而在外交上向扶桑施加压力。只要扶桑当局依然想保持必要的国家信誉,在国际社会获得一席之地,就会对停火谈判给出正面答复。

显然,赵耀国的目的就是以此开启谈判的大门。

对赵耀国的安排,或者说高瞻远瞩,王学炽佩服得五体投地。要知道,只要他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起对扶桑实施制裁,而且把这些虽然不算是证据,但是能够说明整个事件真相的东西拿出来,扶桑当局必然会自乱阵脚。在应付国际社会指责的时候,扶桑当局显然无法猜到赵耀国的真实目的。

那么,扶桑当局真的会知难而退吗?

王学炽不敢肯定,不过有很大的把握,关键还是得看事态的发展,以及这一轮外交进攻的效果。

外交专机还在北太平洋上飞行的时候,赵耀国已经去了总参谋部。

这是冲突爆发后,赵耀国第一次去总参谋部。他原本不打算去总参谋部,毕竟他的出现肯定会对总参谋部的人员产生影响,只是接待他就会给很多人添麻烦,而他不是军人,对军事问题也是一窍不通,自然没有发言权。只不过,在李佑廷的劝说下,赵耀国还是去了总参谋部一趟。

元首的到来,对鼓舞士气有很大的作用。

当然,这不是赵耀国去总参谋部的主要原因,只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毕竟元首也是华夏军队的最高统帅。

赵耀国去总参谋部与即将打响的战斗有关。

“……大致情况就是如此。现在的问题是,如果那三艘驱逐舰没有进入交战区域,却为进攻的突击部队提供了支持,我们该怎么办,是听之任之,还是立即展开反击,哪怕是有针对性的反击?”

在郭战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所有人都朝赵耀国看了过去。

显然,这就是赵耀国来总参谋部的原因。

在东海舰队遭到打击之后,军情局应空军司令部要求,紧急发射了一颗侦察卫星,把对冲突区域的侦察间隔时间由原先的十二个小时缩短到六个小时,确保每天凌晨、清晨、午间与傍晚,侦察卫星都会从冲突区域上空掠过。因为很难派侦察机持续监视敌情,所以侦察卫星提供的情报有很重要的价值。

就在半个小时前,也就是傍晚六点左右,那颗在低轨道上运行的雷达侦察卫星从冲突区域上空飞过。隶属于第四护卫群的三艘驱逐舰已经离开待命区域,正以全速向冲突区域航行。虽然无法通过雷达成相照片辨别出这些战舰的情况,特别两艘直升机驱逐舰有没有搭载足够多的直升机,但是三艘驱逐舰在这个时候全速西进,显然不是去凑热闹,而是为接下来的进攻做准备。

军情局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情报也能证明这个判断,即在中午之前,扶桑把刚刚获得的十二架F-22A全都派往琉球基地,还同时向该基地运送了一个营的地面部队,以及用来投送这些部队的直升机。

在此之前,扶桑已经发动了一次进攻行动,只是突击部队在空中就被全歼。

空军提供的战报,同样能够说明问题。这就是,在下午的几个小时里面,扶桑空中自卫队并没有利用刚刚获得的F-22A战斗机争夺制空权,即便在受到挑衅的时候,也没有用这些战斗机发起反击。按照空军作战处长做的判断,扶桑空中自卫队在保存实力,目的就是在夜间支持进攻行动。

很明显,所有的征兆与迹象都表明,扶桑将在夜间发动进攻。

当然,在军事上,决定是否采取行动的不是证据,而是可靠的推测与判断。

按照郭战烈的意思,肯定是先发制人,击沉那三艘驱逐舰,阻敌于千里之外,而不是跟敌人进行肉搏。

只是这样一来,就要在冲突区域之外发起进攻行动。

如果只是防御性质的军事行动,比如派遣战斗机去夺取制空权,哪怕是为了夺取制空权攻击对方的预警机,也还说得过去,毕竟这类行动本身并没有进攻性质。派遣作战飞机打击海面上的舰艇,那就不一样了,因为按照国际法,舰艇属于主权的管辖范围,攻击舰艇等于攻击对方领土。也就是说,这在国际法上已经是进攻行动,具有明确的进攻性质,而不是单纯的防御行动。在此之前,华夏也正是以此为由,指责扶桑把战火烧到冲突区域之外,以此获得了外交主动权。

这个时候,一名情报官员走到了李佑廷身边,在他耳边低语了一番。

听完后,李佑廷微微点了点头,情报官员也识趣的退开了。

“刚刚收到的情报,之前在琉球集结的是重装甲部队,而且配备的重型装备已经在天黑之前送出了琉球基地。考虑到扶桑没有能够运载主战坦克的运输机,所以可以断定,运走这些重型装备的是LACA,即扶桑从花旗引进的,专门用来协助直升机驱逐舰的气垫登陆艇。”

赵耀国的眉头跳了几下,让李佑廷说下去。

“扶桑总共采购了六艘LCAC,如果全部使用,加上两艘直升机驱逐舰搭载的十多架大型直升机,一次能够投送包含一个坦克排的营级登陆部队。显然,我们官兵未必能够抵挡重装甲部队的进攻。”

“是不能,还是未必能?”

李佑廷瘪了瘪嘴,朝雷天雳看了过去,这可不是他能回答的问题,因为主力是空降十五军的一个加强连。

“能。”雷天雳回答得很干脆。

“雷天雳,我相信你的保证。”赵耀国长出口气,说道,“既然能,那就证明给我看。至于那三艘驱逐舰,在进入了冲突区域之后,我们就没有必要客气。此外,在敌人发动进攻之后,我们也没有必要客气。只要敌人发起突击,冲突的性质就变了。雷天雳,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完全明白。”

“没别的事,我就回去了。战斗打响后,再向我汇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