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战争世界 > 第六十六章 空中决战

战争世界 第六十六章 空中决战

作者:闪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09:37:5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雷天雳答应得爽快,却把难题丢给了秦齐楚。

当然,不能说是雷天雳的错,因为就算没做保证,情况也一样。在会议结束之前,琉球基地的扶桑战斗机已经倾巢而出。首先升空的是两架支持协助E-767的E-2D,然后是二十四架F-15J与十二架F-22A。在此之前,在空中巡逻的四架F-22A进行了空中加油,获得了充足的燃油。

扶桑空中自卫队要跟华夏空军拼命了!

战场对面,华夏空军严阵以待。半个小时前,完成了空中加油的KJ2000返回,大型预警机的数量达到了两架。因为海航也参与了战斗,所以空中还有一架海航的KJ200,负责指挥海航的作战飞机。执行攻势防空任务的J-20A由四架增加到八架,还有八架在KJ2000附近待命。空军的十二架J-11B与海航的十二架J-11C组成第二梯队,在KJ2000东面两百千米外徘徊。虽然在KJ2000西面还有空军的十二架J-10B与海航的十二架J-10C,但是受作战半径与指挥能力限制,这些战斗机的任务是掩护预警机。只是,在众多作战飞机当中,最重要的是J-16DG。八架J-16DG分成两个编队,分别跟随第二梯队的J-11B与J-11C活动,而且第二梯队的首要任务就是掩护八架电子攻击机。

秦齐楚敢于投入这么多兵力,在两个方向上采取攻势,除了有足够的J-20A,关键依然是预警机。两架KJ2000各负责一个方向,加上海航KJ200的协助,以及留在后方的大型指挥机,同时指挥两个方向上的作战不会有太大问题。如果说有什么问题,那就是占多数的中型战斗机难以派上用场。

其实,腿短一直是J-10系列战斗机难以解决的问题。

虽然理论上,在执行制空作战任务时,只要携带三具副油箱,J-10B与J-10C就有一千二百千米的作战半径,但是现实中根本达不到。空战要消耗大量燃油,空战前的机动抢位也要额外消耗燃油,而且战斗机在进行空战之前得抛掉副油箱。受到这些因素影响,J-10系列战斗机的实际作战半径不到八百千米。冲突区域到华夏本土的最短距离超过了六百千米,到最近的空军基地接近八百千米,跟J-10系列战斗机的最大作战半径相当。只是,像J-11这样的重型战斗机同样存在实际作战半径偏短的问题。在执行制空任务时,J-11B与J-11C的实际作战半径在一千一百千米左右,远没有达到理论上的一千五百千米。如果需要在作战空域巡逻待命,那么J-11B与J-11C的作战半径还会缩短,不然就得缩短巡逻时间,从而需要安排更多战斗机。

受到这些因素限制,J-11B与J-11C全都集中靠前部署,而J-10B与J-10C就只能部署在内陆基地。

如果有空中加油保障,这个问题还不算突出,甚至不是问题。

可惜的是,华夏空军只有四架大型加油机,即便是用轰炸机改进而来的中型加油机也是数量有限。

为了尽量降低对加油机的依赖,J-10B与J-10C主要承担护航任务,掩护预警机,从而把作战半径缩短三百千米左右。虽然腿短的问题依然存在,即在到达巡逻空域后,最多只能滞空一个半小时,但是J-10B与J-10C数量众多,提高出动频率就行了。至于由此造成的后勤保障负担,显然不在秦齐楚考虑之中。

要知道,在这场冲突中,参战的J-10B与J-10C总共接近三百架,占参战战斗机的六成多,而这些战斗机承担的作战任务只占了不到三成,而且几乎全是为预警机护航,参与的战斗屈指可数。如果说有什么贡献,就是把重型战斗机从护航任务中解脱出来,让其集中用于执行攻势任务。

所幸的是,华夏空军与海航有足够多的重型战斗机。

从这个角度看,数量决定了胜败。

显然,这也是扶桑空中自卫队最大的问题。

即便倾巢而出,也只有十六架F-22A与二十四架F-15J。如果说扶桑战斗机在性能上有绝对优势,比如全都是F-22A,那么数量差距造成的影响还不算太大。问题是,当双方的战斗机不存在明显的性能差距,特别是没有代差的时候,数量就成为了关键因素,甚至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败。

扶桑空中自卫队屡战屡败,作战飞机数量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当晚的空战中,这个问题暴露得一览无余。

当晚,华夏首都时间夜间七点十五分,空战打响。

这是冲突期间,投入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损失最大的一次空中交战,也是双方争夺制空权的转折点。

后来对这场空战的评价与论述有很多,不过大多关注的是交战过程、双方遭受的惨重损失与造成的影响等表象,而对这场空战的本质,也就是双方在空战中采取的战术反到没有多少人关注。

显然,关键就是战术。

单纯从双方投入的兵力来看,特别是直接参与战斗的作战飞机,差距并不大。扶桑空中自卫队是十六架F-22A与二十四架F-15J,而华夏方面为十六架J-20A、二十四架J-11与八架J-16DG。虽然华夏方面多了八架J-16DG,但是在交战初期,只有八架J-20A投入战斗,另外八架到后期才参加战斗。单纯从兵力看,双方可以说是势均力敌,而且战斗机的性能也在伯仲之间。如此一来,双方采用的战术具有了决定性的意义,可以说采用的战术直接决定了空战结果。

扶桑空中自卫队采用的战术比较传统,就是攻势防空,夺取战场制空权,为执行轰炸任务的F-35A开路。换句话说,扶桑空中自卫队采用的是驱离战术,即用制空战斗机去驱逐冲突区域内的敌机,确保F-35A机群在到达之后不会受到威胁,能够顺利的投下炸弹,完成轰炸任务。

这是一个很简单,也很直接的目的,采用的战术并不复杂。

问题是,如此明确的目的很容易被对手猜到,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战术加以应对。

华夏空军采用的就是针对性战术。

交战初期,八架执行攻势防空任务的J-20A率先发起突击,目标直指已经到达冲突区域东面两百千米处的E-767。为E-767护航的四架F-22A立即前来拦截,而且得到了八架F-15J的支持。

在这场持续了大约十分钟的战斗中,六架F-15J被击落,另外两架也用光弹药。虽然四架F-22A毫发无损,但是同样耗光弹药,只能提前退出战斗。根据扶桑空中自卫队在战后发布的战报,至少在空战中击落了四架J-20A,实际只有两架。这也是J-20A第一次在战斗中遭受损失,击落两架J-20A的正是F-22A。当然,可以看成是F-22A报了一箭之仇。算上上午的空战,双方打了个平手。只是剩下的六架J-20A不但没有撤退,还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击落了前来拦截的六架F-15J,并且迫使前出的E-767紧急后撤。虽然十五分钟之后,在后方待命的那架E-767顶了上来,但是在这十五分钟内,扶桑空中自卫队不但遭到重创,还失去了夺取制空权的机会。

随着前出的E-767撤退,J-11B与J-11C机群在J-16DG的支持与掩护下,开始全速向冲突区域突击。

迎战的,正是之前从琉球出发的十二架F-22A。

看上去,这应该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因为华夏投入的全是三代机,面对的却是数量众多的F-22A。

当然,也确实没有悬念。

在耗光全部导弹之后,十二架F-22A总算完成了拦截任务,迫使突击的J-11B与J-11C转向逃逸。按照扶桑空中自卫队公布的战报,F-22A至少击落了七架J-11,但是华夏空军与海航没有承认有战斗机被击落。确实没有一架J-11B与J-11C被击落,因为F-22A用导弹打中的是J-16DG通过电子干扰弄出来的虚假目标。

在十二架F-22A返航补充弹药的时候,十六架F-15J分成两个编队杀了上来,其中八架为返回的E-767提供掩护,另外八架执行攻势防空任务。只不过,这些F-15J面对的是来势熊熊的八架J-20A。虽然获得了E-767的协助,但是八架J-20A在预警机的探测范围外对前出的八架F-15J发起进攻。因为没有及时发现J-20A,也就没法及时进行规避,所以八架F-15J全部被击落。其实,这也是当晚进行的空战中唯一不存在争论的战果,扶桑空中自卫队承认损失了这些战斗机。

接下来,担任护航任务的F-15J在E-767的指挥下拦截了突击的J-20A。

虽然由F-15J发射的AAM-4C全部脱靶,甚至没有一枚锁定目标,但是在F-15J的全力拦截下,突击的八架J-20A也耗光导弹。在击落了三架F-15J后,八架J-20A主动撤离,只是扶桑空中自卫队没承认损失了这三架战斗机。在这场战斗中,J-20A第一次跟三代机进行格斗。结果表明,J-20A的机动性能值得信赖,至少比F-15J好得多,不然无法在格斗中取得击落三架F-15J的战果,而且自身没有损失。只不过,也只是比F-15J好,跟F-22A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到此,当晚空战的第一阶段宣告结束。

其实,华夏空军的不足也暴露得一览无余。这就是,在遏制了扶桑空中自卫队的进攻之后,并没能趁机扩大战果。关键就是,执行空战任务的战斗机要么用光弹药,要么因为燃油告急而不得不返航。如果华夏空军有足够的大型加油机,那些没有消耗多少弹药的J-11B与J-11C战斗机就能在补充燃油之后立即返回战场,而不是花更多的时间返回基地。只要这些战斗机能迅速返回,扶桑空中自卫队就必须撤回预警机,也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组织兵力重新发动进攻。

显然,有没有加油机,区别实在太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