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 172-173章:专访后的热烈反应!(4000字)

而更让他们感兴趣的是。

在业绩的高速增长背后,是高瓴对于研发持续而专注的投入。

这种投入,在非常多的群众眼中,都堪称恐怖!

而焦点访谈的后半段,让全国观众看到了高瓴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也是对他所说的500万以内最豪华的越野车充满了期待!

央妈的报道,让高瓴一下子在一些以前对高瓴不感兴趣,或者是对其路人观的客户,一下子对高瓴充满了好感。

同时也是为高瓴的发展,以及其高新技术的品牌形象,提供了非常好的助力。

一时之间,在网上关于高瓴的帖子,一下子就多出了好几倍。

而对于最后高怀钧卖关子说的那款500万以内最豪华的越野车,更是在猜测,到底是怎么样的产品!

居然敢在焦点访谈说出这样的话,立下这样的FLAG,也不怕闪了舌头?

很快,#高怀钧接受焦点访谈专访#的帖子,上升到了热搜榜的第八名。

而#高瓴汽车要挑战自己,正在研发500万以内最豪华的越野车#的帖子,更是不得了,直接上到了热搜榜的第一名!

一时间,这个帖子阅览量一下子就超过了百万,而回复量也是超过了大几千。

【500万以内最豪华的越野车?这句话就算是劳斯莱斯和宝码也不敢说吧!】

【劳斯莱斯敢说,宝码可不敢碰瓷,BBA在豪车里头都是属于第二集团的,第一集团是劳斯莱斯,兰博基尼,法拉利这一类车型。】

【这下坏了,没有1000w以上的量产车给国产发布会用了,下一步是什么?湾流?空客?SpaceX?或者干脆来个登月?】

【最喜欢看高怀钧吹牛了,他吹的基本上都非常惊心动魄,而且让人欲罢不能,听起来爽极了。不像一些所谓的产品发布会,就是照本宣科,完全没有自己一丝一毫的东西,听起来昏昏欲睡,还不如自己照着看PPT。】

【这次讲的非常好,他的一些企业理念,包括对于员工的想法和思考,真的值得现在的很多企业主学习,这才是所谓的狼性文化!只给下面的人吃草,还想所谓的狼性文化,可能吗?】

【不知道为何,有些期待高瓴的那款所谓的500万以内,最好的越野车,想看看到底这款车会强成什么样子。】

【这款所谓的500万以内,最好的越野车,虽然从直觉上来说,会认为他们扑街的概率很大,毕竟越野车上的对手,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奔持大G,库利南这样的终极对手,但是我却是有第六感觉得,他们会取得不错的成绩?真的是奇奇怪怪的感觉。】

高怀钧知道焦点访谈很火,也知道在这个节目上会收获一定的关注度和流量。

但是没想到那么火,那么有关注度!

这也是让他绝得,高瓴汽车必须,也是要坚决在这款车上砸重金,快速发展的时候到了。

随即,他召开了高瓴车辆的高层会议。

在会议上,他宣布了针对目前出现的研发难点,成立更进一步的交叉联合攻坚小组!

他更为积极主动的融入进来,在相互了解之后,让高瓴芯片,高瓴人工智能,高瓴车辆以及这里新款越野车的负责人,一起成立了一个专项小组,他作为解决问题的领头人。

同时,在已投入的两個亿的专项研发资金以外,再投入两个亿。

势必要把一些细节做不到位的点给做出来。

这款产品,高怀钧在央妈的焦点访谈立了flag以后,是绝对不会让它有瑕疵的。

一点都不能容忍!

这款车不同于只是花花架子的高瓴明。

这绝对是能够改变高瓴品牌在市场上站位的核心产品!

现在时间来到了2016年,这个时代的时空已经和前世变得更为面目全非。

增程汽车加上纯电汽车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接近30%的市场占有率,而在前世这个时候,可是连10%都不到!

而智能手机就更不用说了!

基本上智能手机的发展,比起前世来,提前了四年六左右的时间。

而且高瓴现在的销售额已经占据了世界五百强排名中段左右的位置,再也不是大人物眼中的小虾米角色了。

随时都有可能被降下雷霆之火!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高怀钧其实心中也是暗暗有些着急。

虽然他知道,出仰望U8这款车型,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提前准备好,高瓴的研发团队,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磨合完毕。

但是,这个时代你要做事情肯定不可能让你准备好了才让你做,必然是边走边做,甚至是做的时候前面连路都没有。

现在的这款越野车研发,就是这样的状况!

四个电机的防水怎么弄?

整车核心系统需要达到非常牛逼的IP68级别防护能力,能够凭借良好的车身及座舱密闭性,以及四轮独立矢量控制功能获得应急浮水脱困能力。

将配备浮水模式,让车辆具备强大的涉水能力,处于漂浮状态后可以正常行驶实现脱困。

研发团队甚至都想在海外的研发中心弄一台真正的两栖作战装甲车看看到底怎么搞这玩意儿了,最后是实在找不到相对应的军火商,而高怀钧也觉得碰这样的一个领域太过于危险才作罢。

原地掉头所带来的大角距变化怎么弄?

我的车轮控制已经达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不仅精度高、延迟低,而且能做到4个独立的轮子近乎完美的协同。

时间成本、研发成本、建设成本,这些东西,就算是高瓴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都是觉得有些绝望。

易四方的强大控制系统,算法部分怎么匹配?

当越野车在高速行驶中遇到碎石、湿滑路面时,易四方需要通过感知力超强的电驱系统,以毫秒级的速度独立调整车辆四轮轮端动态,从而避免这种场景下多见的车身失稳、甚至整体“打转”的危险状态。

而在更紧急的车辆单轮爆胎情况下,易四方能以每秒1000次的频率精准调整剩余三轮的扭矩,通过驱动轮及时对车身姿态进行强有力的补偿干预,帮助驾驶员将车辆稳定可控地停下来。

这些听起来很酷炫的技能,高瓴车辆的研发团队,一度怀疑他们研发的到底是一辆汽车,还是一辆科幻级别的产品!

一切的一切,都是听起来很牛逼,做起来却是很难做的事情。

但是现在有什么办法?

高老板都已经在焦点访谈立下flag了,如果完成不了,可不仅仅是高老板被笑话,其他人肯定也是要丢人的。

这丢人丢的可不仅仅是高怀钧了,更是整个高瓴集团的所有员工!

尤其是新款越野车团队的研发成员,肯定是会被钉死在耻辱柱上!

只有拼命,才能攀登上另外一个新的高峰!

位于帝都朝阳区望京街8号院的戴姆勒大厦的奔持华国总部。

“哦!我的上帝,看看高怀钧说了什么?一台500万以内最豪华的越野车,真的是大开我们的眼界!是什么给了他勇气,说了这样的话?”此时奔持华国的销售负责人艾玛笑着说道。

奔持华国的总裁詹姆·玛德佳也是跟着笑了起来。

动力强?要不组个F1车队去和本天红牛比划比划?

越野强?要不去达喀尔量产组和兰德酷路泽比划比划?

比耐用?他寻思这川藏线上不还是陆巡为主,你敢去玩玩吗,是因为出不起赞劲的节目费?

技术强?在越野车这块,还没有一个华国本土汽车能打的,是一个都没有。

那他就奇怪了,技术强为啥华国汽车品牌一个世界赛事冠军也没有?

俄国佬的内务部宁愿买奔持大G,为啥不买其他的品牌,是不喜欢吗?

因此,他丝毫不认为,高瓴所谓的要搞新款的越野车,可以威胁到二线的兰德酷路泽和陆巡的地位,更不要说属于金字塔顶尖的奔持大G了!

奔持大G是什么概念?

快玩笑,是这个时代最强悍的越野产品,是肌肉和力量的象征,是权力的外在表现!

你小小高瓴,怎么可能威胁到大G的地位?

直接拿捏!

“虽然我们知道高怀钧吹牛的概率很大,但是依然不可掉以轻心,现在高瓴的B级别车和最近的高瓴宋PLUS已经开始发力了,对于我们的B Class都有一定的销量影响!”

说到后面詹姆·玛德佳都有些咬牙切齿。

其实,高瓴的王朝系列车型,所达到的影响是遍布整个华国汽车市场的,不仅仅是B Class,就连C260L等C级别车,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在汽车市场里头,客群的分布,其实并不是广泛分离的。

他们更多的会相互之间进行影响!

B级别车往A级别车走,和B级别车往C级别车走,都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高瓴现在以牺牲自己的利润为前提,进行的这次内卷革命,其实已经开始陆陆续续从凤天,本天等中低端汽车品牌,往BBA,保时结等中高端汽车品牌蔓延!

高瓴唐这种高端车型从哪些企业手中抢订单?

关键还不是BBA和岛国双天这些企业嘛!

“我已经让下面的4S店减少加价销售,并且对于4S的业绩考核,更多的不会考虑利润,而更多的会考虑更多的销量。”

“现在的确以高瓴为首的华国本土汽车品牌在起势了,我们的确是应该要多加小心。”

“但是我觉得,也不必要小题大做,岛国双天以及线代汽车这种新兴的汽车公司,都对BBA在华国的汽车销量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现在一个才成立才几年的高瓴对我们的中高端汽车市场形成强烈的冲击,是不太有可能的!”

在一旁的艾玛先是说了自己的一些部署,然后再吐槽了一会儿。

高瓴的冲击,在目前是有,但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剧烈。

核心原因,还是在于BBA所在的产业链,毕竟处于高端的位置。

现在的消费者,以70后和60后为主,这样一群消费客群,是自带国外品牌光环的。

你让他们承认华国的产品是可以赛得过BBA和其他高端品牌,甚至是岛国两天,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在南粤省,基本就是岛国两天的天下,老广们喜欢岛国两天的简约简单简洁,而且还维修方便。

高瓴单单靠产品力冲击固有体系,机会是有,但是在艾玛看来,需要一定时间。

至于多久,他猜测这最起码需要十年以上!

“B级别车以下的市场,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乐观。”

“现在高瓴宋都已经是华国销量畅销榜第二的位置,而A0级别的高瓴海豚更是不得了,已经是A0级别的王者车型!”

“现在其他的外资品牌在这两个领域抵御住高瓴的冲击,是很有难度的。”

“高瓴根本就不会像我们,还有像凤天一样,使用自己的本国产业链,虽然销量不大,但是成本却是下降了很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很担心他们慢慢攀爬,把中高端吃下去。”

奔持华国的总裁詹姆·玛德佳忧心地说道。

他这担心不是空穴来风。

奔驰研发部门通常负责车辆整体的设计和技术开发,而将具体的零部件设计和制造任务外包给Tier 1供应商,如博世和大陆等。因此,德意志整车企业的发展和整个德意志的产业链上零部件公司的支持息息相关。

根据美丽国汽车媒体Automotive News发布的2015年版本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中,有18家德国企业上榜,德国五大零部件巨头中有四家位列前十:博世(第一)、采埃孚(第三)、大陆(第八)、巴斯夫(第九),马勒位列第19。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分工明确,专业化程度高。

而缺点则是用这些德意志大厂的供应链,而且还是固定这群厂商,他们也是要吃利润的,供应链的华国化程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自然零部件成本自然而然就上去了。

大家都需要吃饭,大哥也不说二哥了。

成本高也算是正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