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科技:从倒闭厂,制霸世界 > 174-175章:友商的反应!(4000字)

哪里像高瓴这样,核心零部件。

比如电池,芯片等,都是自产自销,而其他的低价值的零部件,也是尽量选更便宜的国产货。

这使得虽然高瓴的产品没有BBA高,但是现在单车成本,反而是要比BBA要低上一大截!

而这自然引发詹姆·玛德佳的担心。

现在高瓴唐卖得可不差,万一他们的其他产品追上来了,形成了产品生态矩阵化,那又怎么办?

“这样下去可不行,詹姆!”

“高瓴这事儿,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如果他们的越野车真的做成了,那么是啥概念?”

“从AO到顶级大型越野的大型汽车巨兽!”

“关键他们的玩法很不一样。”

“拥有一家实力同样非常强劲的科技公司,这意味着他们在所谓的智能化方向上,比起我们来轻车路熟得很多,所谓的智能化方向的定向研发,总部就是想做也是力有未殆。”

“在德意志,连一家像样一点的互联网公司都没有,更不要说搞所谓的人工智能了。”

“这走下去,我们可玩不下去。”

艾玛似乎有些张其他公司的威风,但是犹豫片刻之后,还是说了出来。

德意志的企业,基本上是见长于机械化的产品,对于创新性的产品不太感冒。

大部分德意志公司的管理层和岛国的公司很像,如金字塔状一般,每个员工汇报给他的上级,一层层往上汇报,中间会有无尽的委派、策划和指责。

在此种文化下,创新无法生存,创新至少需要一些创造性的自发性和自主性的土壤。

德意志企业的管理层压制自主性,转而寻求“共识”。为达到共识,德国人会将意见切分成一个个细小的块直到所有人都同意–这对于创新者的大胆且独立的决断往往是诅咒。

在这种情况下,奔持还是一家具有各种派别的大型托拉斯级别的公司。

你要他跟上像高瓴这样的,高怀钧一言堂公司的决策,进入了极为陌生的人工智能领域,那真的是强人所难!

就算是在没有被高怀钧扰乱时空的前世,奔持也就仅仅是跟进了新能源车型的开发,对于人工智能这个板块的研发,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想想也是,它根本就没有这個基因,既得利益者(即固定的零部件厂商以及相关的公司领导人)也不想奔持往这个方向发展。

等到高瓴越走越远,你怎么跟?

根本就跟不了!

所以艾玛才想着趁着高瓴还没准备好的这个时刻,直接强上强度。

给高瓴来上那么一记狠的!

“你觉得怎么玩儿?”奔持华国的总裁詹姆·玛德佳似乎也是被他说动了。

但是要说讲故事,奔持是汽车发明者,年头是BBA最久;要说论产品矩阵,奔持重卡,乌尼莫克特种车,特殊用途车辆(看看你们本市本省最大最好的医院救护车是不是奔持的标,那车特别好开),商务车。

要说高端产品和明星产品,AMG的名气,SLS鸥翼的惊艳,大G的知名度。。。

但是现在奔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蒸蒸日上,但是作为华国区总裁的他知道,很多顾客买奔持,其实就是想买奔持的标儿!

奔持现在的机械质量,其实也就是一般般。

而且奔持是bba里面最不厌其烦挑战我国消费者底线的一个品牌,它在大陆是真在耍猴。

你说华晨挂壁了,奥帝降价了,这都只是疥藓之痒,奔持现在是很牛,全国加价,品牌力强,但是它已经有清窍失灵,重病缠身的征兆了。

因为奔持从未真正尊重过中国市场!

他知道的太多,自然是晓得德意志那边的董事会,对于华国这边的控制力,太严格了。

所以他这个奔持华国的总裁能做的其实有限,但是也不妨碍他试一试。

“现在各大4S店加价卖车搞得实在太过分了,很多车型都是利润最大化的存在。”

“你逐个通知那些4S店,要加价只能在1-2个车型加价,其他的不能继续加价,我需要增加奔持汽车在市场的占有率!”

“就说是我说的!”

詹姆·玛德佳淡淡的说道。

艾玛在一旁听了一惊,詹姆·玛德佳这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了。

完整的说,4S店属于厂家的授权经销商。

简单来说,经销商老板给加盟费,拿代理。

厂家供货,且要求一系列配套服务。

厂家是没有权利“处罚”经销商的,但是可以通过减少返利(没有完成任务,服务不到位等等)变相处罚。

所以,最坏的情况就是取消经营权。

而詹姆·玛德佳刚才说到的内容,其实就是变相的收拾那些乱加价,扰乱市场的4S店!

最起码,把加价风,压制到可控的范围之内,在保持合理利润的前提下扩张奔持的市场占有率。

2016年,正是BBA如日中天的时候。

想入网,做奔持4S店的合作商,那可不要太多。

只不过日子好了,奔持华国的总裁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现在詹姆·玛德佳想率先做防御性动作,不想躺平,肯定是要对4S体系动刀子的。

这群货虽然有些孝敬,但是他是德意志人,还是业绩更重要!

不仅仅是奔持,在听到了高怀钧立FLAG式的说要打造一款世界顶级的越野车的声音之后,很有其他汽车厂商都是莫名的惊诧。

因为高瓴车辆成立才短短几年的时间,已经建立起来了高瓴海豚,高瓴宋,高瓴汉,高瓴元,高瓴秦,高瓴唐,高瓴明等七款覆盖A0级别到跑车的全系生态车型!

在华国,能够研发那么多车型,不要说一家只有几年汽车研发经历的公司,就算是长程,极力这样的老牌车企,也就是勉强配齐部分热销的车型,而部分的车型也是没有配齐的。

高怀钧的电子科技补养汽车产业的策略,现在已经算得上是获得了初步成功。

但是即使是如此,现在高瓴车辆在往BBA和劳斯莱斯的核心车型进行冲刺。

这个。。。

好家伙!

真的是好家伙!

也是让他们不由得有些头脑发麻。

高瓴这是到底从电子科技那边转移过来了多少钱,居然可以如此高节奏的研发冲刺,关键还可以真搞出来了那么多领先的高科技出来。

并且也是引起了友商们的热议。

【高瓴这是针尖对麦芒啊!有得看了,真的是有得看了。】

【无法想象这到底是不是高瓴的极限,这个极限看起来也实在是太夸张了一些。】

【高瓴这家公司和普通的汽车公司还真的是不一样,他们居然可以把那么多的资金投入到汽车研发里头,不像其他的汽车企业,天天想着我价格比你低,然后我再山寨一个你的产品,主打的就是一个想躺着挣烂钱。】

【嗨!这家公司压根就不是普通的汽车公司,他们应该算得上一家互联网公司!他们搞产品的逻辑根本也不是汽车公司的逻辑,而是造手机的逻辑。对于消费者的研究非常深入和舍得放下身段。哪里像传统的汽车企业,天窗漏水问题存在好几年了,反应上去硬是不改,据总公司的人说,就是觉得改了后还要整车一起重新走流程,麻烦!我真的是服了这群B了,连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

【现在有看头了!这是往BBA身上冲锋的号角!现在越野车里头,库利南太高端了,大G是其中代表之中的代表。】

【的确是这样的,虽然消费者嘴里天天BBA BBA的,区别很大似的,但是实际在消费者心里,BBA的差异没有那么大,BBA彼此都可能成为彼此的替代品,买的起A的,基本也买的BB,买的BB的,当然买得起A,它们都是德系车高端车的代表,买谁都是买德国高端汽车。大众市场份额降低,难受是不仅仅是大众,因为BBA的换购有大量大众的用户,所以BBA也会难受。】

【华国上一个向BBA冲锋的企业是哪个?哦,好像没有一家企业有过这种经历。】

他们在感叹高瓴目前发展迅猛的同时,也是不由自主的紧张。

华国的汽车生态,已经稳定很久了。

BBA和保时结等国外豪华企业占据第一梯队,吃下最肥美的豪车蛋糕。

本天,凤天等岛国汽车企业和伏特,大中等企业,则是维持第二梯队,把A级别车,B级别车大部分以及城市级SUV收入囊中。

至于华国本土汽车厂商,则只会在A级别车和A0级汽车和城市级SUV上,依靠极致的性价比,吃到部分的份额。

但是高瓴现在这样玩儿,只能是带动全部汽车厂商,尤其是本土汽车厂商一起卷!

此刻,已经相比较高怀钧更早备受销量承压的粤汽的负责人在接受一个媒体人采访的时候,直接喊话:卷下去不是办法,企业要盈利之类的,汽车行业的所谓内卷是悲哀,要赶紧停止这种内卷,并且当着记者的面说,让某些友商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不要卷当下。

同时,出乎意料之外的,魔都汽车的负责人也是同时站出来喊话:汽车行业的“卷”并不是简单的低层次竞争,而是新旧生产动能转换和产业大变革的必要阶段,他呼吁企业在适应行业竞争的同时,应合理保护员工权益,避免过度内卷。

这两人这样一说,瞬间就引发了行业内部对于‘内卷’这个还是高瓴内传出来的,据说是高怀钧发明的词语的讨论。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词语非常形象。

内卷这个词语呢,仿佛带有一种“奋斗”的意味在其中,但这种意味中带有了非常不健康的利益竞争关系。

在这种不健康的竞争关系之中,所有的努力又似乎是在做无用功。

一瞬间,‘内卷’这个词语,连同对于内卷的讨论,传遍了大江南北!

与此同时,大家都对于高瓴这家新兴企业,居然带动了粤汽和魔汽两家企业的关注,感到了十分的有趣。

部分人觉得,如果内卷就是靠压榨员工工资,卷供应商,卷加班;那说明这个行业没有前途,整个产业链没有得到发展。卷出来的新能源车质量问题非常多,比如喊出要搞500万以内最好汽车的某品牌,所生产的汽车还有各式各样的问题,这是一个正常的行业么?

而另外一部分人觉得,真正敢于迎接挑战的、敢卷的,很可能就是最后的王者。那个担心卷的、怕卷的,很有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试想一下,没有高瓴的卷,魔汽和粤汽这种合资重头汽车公司,躺着赚钱多舒服,还会降价吗?

随着这个话题因高怀钧而越传越热,高怀钧也是不得不出来表态喊话,其表示,再过10到20年会想起来会非常有趣,其实“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他表示,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竞争才能产生繁荣。

高怀钧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技术产品力不行,那就提升技术产品力,如果时间不够,就多加班,如果人手不够,就花钱请人,如果公司效率不够,就改制,把皇亲国戚给清出去,精简结构。高怀钧说的话里面还有一个含义就是:伱们该二次甚至是三次创业了。已经不是以往那种躺着卖车赚钱的时代了。

那种有种就和我干的态度,瞬间就引起了一片哗然!

高怀钧真有种,有事儿你真上啊!

你这样搞,让那些躺着赚钱的燃油汽车厂商怎么玩?

他们不思进取,只想躺赚割韭菜。

现在你要把产品搞得那么好,利润嗨不高,那韭菜还怎么割?

最早玩加价的就是粤汽,雅阁刚国产后,4s店只有高配车,想提车加8W,后来凯美瑞国产后也是加8W。

这才利润下降了点,就开始撒泼打滚了。

高怀钧可不会惯着他们。

直接硬刚!

不过,虽然嘴巴上有着嘴炮,但是粤汽和魔汽两家企业手上的动作可不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