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兴宋 > 第233章 约会的好场所

兴宋 第233章 约会的好场所

作者:赤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9:48: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233章约会的好场所

第233章约会的好场所

时穿回答:“都已经安置了,可惜这一耽搁,运河已经封冻,你家的船只便困在东京了。”

黄煜惋惜的叹了口气:“说起来,你那两艘中型货船不应该卖的,我们应该在微山湖出口换上中型船,而后打发原来的坐舟回去,这样,即使港口封冻,损失的也只是缴获的中型船——哦,那船原来就是湖匪的,也不算什么损失。”

说到这里,黄煜察觉到自己的失言,有点太不拿时穿的财物当回事儿——他黄煜上京赶考,损失自家一艘船是应该的,凭什么让时穿损失船只?更何况时穿本身并不是运输商,家里船只并不多。

于是,黄煜赶紧解释:“长卿呀,当初那两艘船因是你的战利品,所以我不便开口卖下,说起来,当时如果我买下这两艘船,你的收益是不是更大一点。”

时穿坦白:“没错,那两艘中型船因为处理的匆忙,加上现如今又是冬季,人们本来用船少,结果我出手的时候只卖了三折的价钱,你家那位船老大还直懊悔,说如果他带的钱多,应该自己买下一艘。哦,你当时肯出五折的话,咱俩彼此都不亏啊。”

黄煜咧嘴一笑:“我当初不开口,是因为咱俩关系太好,彼此不好讨价还价,早知道你三折卖了匪船,还不如……算了,说这些已经没用了。”

正说着,黄煜等人寄宿的旅舍到了。

这是一户汴梁民居,户主人将自己多余的房屋腾出来,办了这个家庭式旅馆,旅馆房间不多,正好容纳下黄煜等一解共十人的举子,凌氏兄弟那一解举人只好在旁边寻找旅舍,好在汴梁城类似这样的家庭旅馆很多,时穿等人到得早,连同仆人都在附近租下了房间——当然,这种家庭旅馆,就不要要求舒适与宽敞了

旅馆门口站了几个帮闲,随时等候着替旅馆内的举人老爷服务,当黄煜的轿子在门口落轿,其中一位一口东京腔的帮闲抄着手,闲闲的问:“您二位中,哪位是海州来的时长卿?”

黄煜钻出轿子,听到不是来寻自己,诧异的一扬眉,问:“想不到长卿在京城也有认识人?”

时穿微笑着摇摇头:“那里,是黄娥的舅父正在京中赶考,哦,她父亲也在吏部等候选官……”

黄煜噢了一声,拱手:“那么,我就不打搅长卿会客了。”

黄煜低头向门里走,门口刚才说话的那帮闲立刻迎上来问候:“官人,我家客官……舅老爷在这里等了半晌,听说官人去了礼部,让小人留下守候,他在周家小店继续等候。”

在这个时代,东京城的帮闲可谓最有眼色的人,刚才他听时穿说“舅父”这个字眼,马上联想到约他办事的那人并没有进士功名,所以顺水推舟称呼对方“舅老爷”。

时穿他们租住的是家庭旅馆,刚好,著名的周家小店是一个私家菜馆——中国的私家菜馆恰好是宋代发明的,自宋代以后开始绝迹,然后在民国时代重新兴起。只是宋代的私家菜馆还比较原始,这种私家菜馆自己不做菜,也没有一个好厨师,店中卖的酒菜多是类似贺小五这样提着篮子满街乱转的小行商——大宋朝行商不纳税。

因为行商不纳税,这种提篮满街乱转的小商贩,可以把酒菜价格卖的很低,故此大宋朝的私家菜馆,便类似现代星巴克咖啡店一样,只是一个约会与闲聊的场所,而周家小店之所以名声赫赫,那是因为:这间菜馆是宋徽宗与“大宋第一二奶”李师师私下约会的地方。

周家小店外表看并不特殊,只是一段普通的泥土墙,门头也不显眼,只有进到院内才感觉到院子格外干净,仿佛打扫它的是一位有洁癖的家庭主妇。这间私家菜馆,左右厢房各有两三间,都是木门木窗,窗上罩着淡绿色的窗纱,门帘是鹅黄色的锦缎,上面织着蓝色折枝花图案,蓝黄相间显得很醒目。悠长的门廊里,不时有提着小竹篮走动的人,他们卖的或者是签菜,或者是烧饼、糖果一类的冷盘。

菜馆正屋很大,从外面也可以感觉到其布置明显更高一级,连窗纱都是嫩红色的红帩,但门帘却是用竹子编成的。这竹门帘的处理手法与现代不同,或许是大宋朝气候温暖,并且空气湿润的原因,竹帘还带着青色的竹皮,上面用水墨以及朱砂绘制着一幅花鸟虫鱼图案,整幅画面的布局非常高超,树枝上停留的几只黄莺连羽毛都清晰可见,让人禁不住想伸手抚摸一下。

帮闲一进院就将时穿往东厢房里引,一路絮叨着:“舅老爷今天一早就订了位子,后来特意吩咐小人前往官人居住处等待……这回巧了,客官刚好赶上午饭。”

此时,庭院中隐隐有音乐,但音乐声很微弱,提篮卖菜的人脚步轻轻,左右厢房里说话的声音也压低了嗓门……时穿站在走廊上感慨了一下:都说西方有酒吧文化,如果大宋不灭亡,这种私房菜馆会不会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可惜了。

帮闲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伸手撩开了东厢房那锦缎制作的门帘,躬身说:“大郎,里面请,舅老爷已经等急了。”

屋内坐的除了林翔之外,还有一名男子,这男子浓眉大眼的,长的挺英俊正直,一看就像一个正人君子,他穿着一身道袍——搁宋代,道袍就是家居服。如今这正人君子正跟林翔凑在窗户缝里,冲正屋探头探脑很鬼祟。恰在此时,正屋窗上映出一个妙曼的身影,柔细的嗓音唱起柳七的《雨铃霖》:“凄凄惨惨戚戚……”

时穿轻轻的咳嗽一声,那正人君子转身,将食指竖在嘴边,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一旁的舅老爷林翔倒是冲时穿打了招呼,指了指桌上的茶碗,示意时穿自己倒茶水解渴。

屋内的布置有点像日本的和榻——据说日本的和榻就是模仿宋代的餐饮风格,而宋代,桌椅等虽然已经普及了,但文人还是喜欢汉唐时代那种“席坐”风格,尤其是宴客的时候,越是隆重的场合,越要“衣冠唐制度,礼乐汉文章”。

榻上一张小桌,摆了一个茶瓶,一个茶盏,一个陶炉。炉上炖着一壶滚水,冉冉的冒出白气。小桌四个角放了四只茶盅,有一只茶盅没有用过,仿佛是留给时穿的。

时穿摆了摆手,示意帮闲退下,他刚一迈步,发觉衣袖被帮闲拽住,那帮闲满脸祈求的神情,泪汪汪的看着时穿。

时穿一愣,继而大怒:居然还有这样请帮闲的,这钱还需要我付,什么世道?

可这笔钱,时穿不能不付,人常说“舅老2”,意思是亲戚里面,父母最大,下来就是舅老爷,因为他象征着你体内的另一支血裔。

舅老2在上,他不付帮闲的服务费,时穿只有捏着鼻子认账。唉,谁叫舅老爷上京赶考的钱都是他资助的呢,嗯,如今这状况说明,舅老爷又把钱花光了。

“可真是个无底洞啊”时穿哀叹着,摸了摸衣袖,扔出一颗金豆子,而后毫不客气的拽住帮闲:“找钱。”

帮闲苦着脸,拱手低声解释:“客官,舅老爷已经雇了我十天了,你扔给我眼屎大一块碎金子,居然还要找头,有没有天理啊”

时穿怒了:“眼屎大的黄金不是黄金吗?告诉你,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眼屎黄金’重量四克,恰好是一钱,价值白银一两,可以换成一千个铜板——一千大元啊。”

帮闲一摊手:“才值一钱啊,那大郎你还要再给我一个‘眼屎’,我十天的工钱是:两贯,足陌。”

这边的争吵声惊动了窗前偷窥的两位正人君子,那位浓眉大眼的正人君子皱了下眉头,林翔尴尬的咳嗽了一声,赶紧引荐:“长卿啊,这位是黄大人,黄和尘——你懂的。”

时穿很无奈的又掏出一粒眼屎黄金,塞给帮闲,想了想,又掏出一粒来,吩咐:“给爷弄些酒菜来,另外,将招待叫来一个。”

“招待?”帮闲睁大无辜的眼睛反问。

林翔又咳嗽一声,赶紧帮腔:“就是叫一个嘌唱,再来一个点茶的小姐。”

帮闲欢喜的拱拱手,一扭身跑了出去,时穿脱开身,这才冲黄大人,也就是黄娥的父亲拱拱手:“大人,别来无恙乎?”

黄爸笑了:“舅兄反复提醒我,说时大郎说话鲁直,果然是这样……哈哈,别来无恙,还乎呐,本官跟你,曾经见过吗?。”

黄爸最后这句问话意思是:我跟你不熟,别跟我套近乎。

时穿咧开嘴,自得其乐的笑了——黄爸这句话看似强硬,实际软弱,摆好了梯子,就等时穿伸手搀扶。

时穿望了望林翔,决定干脆从这里选择突破口,他笑眯眯的,什么话也不说,直接用金子发言——眨眼间,时穿的袖子仿佛传说中的乾坤袋一样,哦,或者像现代玄幻时空戒指,一根根金铤不停的从袖子里冒了出来,整整齐齐的码放在小桌上,对面两人眼睛越来越亮,睁得越来越大。

收买一船船夫,用去十根金铤。黄爸与林翔,大约跟船夫同价吧?

此时,外面飘来的柳七歌词已经停顿,站在窗前的二人身子扭了扭,似乎想眺望堂屋的动静,但只是稍稍那么一动,马上脚下站的稳稳的,两个眼珠里一片金光灿烂。

“小侄一路赶来京城,总担心京城物价太贵,舅老爷万一钱花光了,接济不上,那可就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时穿笑眯眯的说。

其实这话不是对林翔说的,是对黄爸说的。

第233章约会的好场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