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072章 民国女英雄46(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072章 民国女英雄46(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虎子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在周末的时候,安怡将两个孩子交给姐妹俩照顾,然后带着虎子到了临县,找到街道办,阐述了理由,以及当时事发的一个情况,打算收养虎子,并且将学校、屯子里开的证明给他们看,在得知安怡已经收养两个女儿,想要再收养虎子的时候,他们感到了震惊。

“你自己都不结婚,生孩子吗?前两个孩子已经足够让你折腾了,怎么还……?”

“我在战争年代就失去了生育能力,我的两个妹妹也是,我们姊妹三个养活三个孩子没有问题,虎子也愿意,我现在的工资足够承担他们的学费和生活费,我打算送他去上学,孩子也已经同意,你们没有理由拒绝。”

失去生育能力这几个字,深深的震撼到那几位大妈,她们甚至都问不出口,为什么会失去生育能力,这个遐想空间实在太广了,她们十分不愿意往其他方面想,但安怡的各项条件的确比孩子待在生父身边更可靠。

虎子那边,她们也专门找人去了解,安怡救他是事实,这一家子女人,的确需要一个男孩子支撑起来。

思索再三,准迁证终于开出来,虎子跪谢街道办的同志这些年的照顾,然后带着自己的户籍迁移证以及粮食关系转出证,正待离开,安怡突然转身看向他们:“他生父如果问起来……,”

“放心吧,我们不会说的,而且上次他把重伤的虎子扔在定远县,已经构成了犯罪,没有因此而追究,他还敢再来?我们会跟他说,刘天已经死了的事儿。”

刘天已死,重生的是安琥。琥是古代的一种礼器,单纯叫安虎有些大众化,所以取名琥珀的琥。小名还是虎子。安琥很喜欢这个名字,也欣然接受了他的重生。

从定远县赶到临县就花费了一天的时间,周末人家不办公,所以他们在招待所住了一晚,周一上午办完事儿就赶紧坐汽车往定远县赶,争取能在下班之前赶到定远县,为了虎子的户籍问题,安琪和安娜俩人还请了一天假在家带孩子。

这个年代哪怕是相隔二三百公里的两个县城,一来一回,紧赶慢赶也要两天时间,牛车马车汽车轮番坐,最终还是没能赶在人家下班之前到达定远县,到县城的时候,天都已经黑了。

“没关系,咱明天上午再去办也不迟,我向学校请了两天假呢!”就是怕有什么事情耽搁。

安怡他们这次在临县,先到街道办告知了情况,由街道办拿着刘天的身份信息去的派出所,先改名,然后再转户籍和粮食关系。

安怡这边还是农村户口,但她是房主,所以安琥可以落在她的名下,但是户口属性却也要发生转变。

因为她要成为安琥的母亲,孩子肯定是随母亲户籍的,这样一来,安琥的城镇户口就保不住了。

可安怡暂时还不想迁户口,最起码在那特殊十年里,农村户口比城镇户口好。

思考再三,经过安琥的同意,又去刘家屯找队长,将安琥的粮食关系和户籍,顺利落到了安娜的名下。

刘家屯的房子是安娜的,安怡带着俩孩子的户口也是后来转上去的,所以安琥顺利的从城镇户口,变成了农村户口,也合理的住在了安家。

这下刘队长他们对安怡算是彻底的服气了:“改明你再收养孩子,我们是不是应该要学会习惯?”

安怡有些不好意思:“孩子可怜嘛,没有了亲妈,被继母和亲爹同时虐待,都快打死了,你说我看见了能不管?他这么大,也不符合送孤儿院的政策啊,诶,其实我也很苦恼的,但是同情心一泛滥,就收不住了。”

“我是怕你收养孩子出了名之后,十里八村不想要闺女的,都往你这儿丢可咋整?”

“那我也不是谁家孩子都要的,这得随缘,以后我尽量克制一点。”

安然和安宁是意外,也很特殊,因为妈妈死了,其实说白了,她收养的这三个,都是没妈的孩子。

但凡有妈妈的,哪能轮得到她来照顾?没妈的孩子,可怜啊!

安琥的到来,自然在刘家屯掀起了一阵风,流言有善意的,也有恶意的,不管旁人怎么说,安怡已经学会了习惯。

“从明天开始你跟着我学一二三年级的知识点,因为一二三年级的内容我会在两节课内讲,你呢,能听懂就听,听不懂也没关系,回家我再给你补习。”

有了安琥的帮忙,安怡就县城和刘家屯两边住,两边辅导他们的作业和学业。

学校那边的课,又经过了深刻的讨论,一三五早课在县城,二四六早课在村小。

自然而然的,安宁和安然也有人帮她带了。

忙是忙了点儿,但她有空间作弊的时间利器,所以能够得到充分的休养生息。

嗓子不停讲课也要保护好,用空间茶水滋润过的嗓子能得到有效的缓解。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安琥也在尽可能的适应新生活,能在学校完成的,他绝对不会拿到家里,因为家里点灯需要用煤油,白天在学校亮堂堂的环境里多学点不好吗?

他学会了向老师请教,有了安怡给他的作业本,每次作业练习都能很好的保存下来,然后经由老师批注后,更能深刻的认知到错误,继而才能认真改过。

一二三年级的内容本身就没有太多难点,他又已经十五岁,安怡全科都能帮他补,宋刚老师知道这是安怡收养的孩子,也颇为照顾,在安老师不在的时候,课下他也会竭尽所能的帮助他,关键是安琥自己能够认真对待,格外珍惜这样来之不易的生活和学习,所以非常刻苦。

他自己几乎什么都会做,放学以后,安怡不在的时候,他就背着竹篓和砍刀,去山林里砍柴,找野菜,别看他是城里出生的,实际上这些粗活他天天在家干,洗衣服做饭,就没有说不会的,带孩子也很有一套,因为弟弟妹妹都是他拉扯大的。

野菜他们家吃过,在县城边上住,一到星期天就要到农村的地里,林子里找,所以他才能这么快适应农村的生活。

柴火到冬天能起到大作用,安琥每天砍回家三背篓,他烧火做饭,用的都是些小树枝。

安怡给他留了足够的粮食,蔬菜都是找邻居们换的,有时候她自己也会在空间里给他带一些。

猪奶做的奶酪可以储存,她会叮嘱安琥吃,如果她在的情况下,还会给他们三个做酸奶。

“鸡蛋你每天早上都要吃一个,咱家不缺鸡蛋,你不用省,晌午想吃饼子就贴,想吃面就自己擀,要是想节约时间在学校学习,那就在学校吃,”

最后安琥选择在学校吃饭,因为这样省去做饭和来回路上的时间,他就能多学点内容了。

安怡给她交了伙食费,一个月五块钱,不需要再交粮食,只吃晌午一顿饭,不说有多好吧,起码比他一个人在家糊弄着吃的那顿强,吃的虽然都是粗茶淡饭,但能吃饱,这就够了。

她也不奢望能沾到荤腥,在学校哪有那么好的待遇,隔三差五补一补就行了,每天一个鸡蛋,还有奶酪当零食,其实他已经比很多孩子都幸福了。

安琥是个能吃苦的,也懂得感恩,这些年没有被父亲的恶劣影响,足以可见母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他很善良,碰到比他小的同学,也是极尽呵护,还能帮老师带队,现在就是一到三年级学生里的大哥哥,老师的助手。

别看他上学晚,收获却不算小,十八岁之前,应该能小学毕业。

有安琥在乡下,他们家的柴火垛子一天比一天高,院子里和后院的自留地,也收拾的分外齐整。

他亦如自己所说,很会带孩子,在安怡忙着做饭的时候,背一个抱一个带着孩子们出去遛弯,俩妹妹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喜欢上他,只要他来抱,就会张开双手求抱抱,会说话会走路的安然,哥哥长哥哥短的叫个不停。

安琥的懂事和体贴,着实减轻了安怡不少负担。

端午节的时候,安怡特地让安琥到河边的芦苇丛找了芦苇叶子,洗干净泡软后,用空间自产的糯米,给孩子们包了八宝粽、豆沙粽、红枣粽等甜口的粽子,这是他们北方的特色,吃不惯肉粽和咸粽,当然,这年代也不允许吃肉粽,毕竟有个糯米粽吃,就已经相当奢侈了。

她用自己做的粽子,让安琥给队长他们送了四个,不多,不可能照顾到他们家庭成员每人一个,四个,全都是比照家里孩子的数量给的。

当然,给他们的粽子就没有那么高的规格了,都是用大黄米、黏玉米、红枣、花生包出来的,杂粮比较多,就那也拿得出手。

安琥也是在入住安家之后,才意识到自己这位新妈妈的能干之处,纵然家里没个男人,可是人家吃的用的,都很讲究,肉蛋奶看起来似乎都不缺,因为经常能吃到,不管什么蛋什么奶什么肉吧,隔三差五能吃到,就了不得了。

但他聪明的什么也没问,安妈妈也从来没跟他解释过什么,让他吃他就吃,他也知道自己身体虚,需要补充营养,只有把身体养好了,他才能为这个家做点贡献,要不然砍三背篓的柴火就累的不行,那会行?

安琥很好养活,她做的红薯叶窝头、野菜窝头、糠皮子菜团子都吃的倍香,就是好的赖的都能接受,不挑食,吃的虽然有点多,可孩子在长个期间,绝对不能含糊,要不是牛奶给他他不喝,说要给妹妹喝,她也不会大费周折的给他做奶酪了,牛奶和鸡蛋以及肉类,都是促进骨骼发育的重要途径,在他汲取营养的时候,不能吝啬,也不能小气咯。

“我妈是地道的南方人,她会做很多东西,就是家里没那么多食材,她没有死之前,还去人家点心铺里当过帮厨,说是帮厨,其实就是她主做,其他人跟着学,为了养我,我妈受了很多的委屈,安妈妈,等将来咱们有食材,我就给你们做,我老去那边帮忙,也学会了很多糕点的样式,我妈说我学会了,将来也能在点心厂或者糕点铺,找个临时工的活养活自己。”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这怕是早就知道自己男人靠不住,特意把孩子带在身边,想方设法的教导呀。

虎子是个外粗内细的男孩子,也极其尊重女人,妹妹换衣服、洗澡的时候,他只会提前准备好热水和盆,绝对不会进去,懂得回避,该把屎把尿的时候,也会提前过来替换安怡,因为安怡没有给孩子们穿开裆裤,所以需要及时的放水,如果她们喝水喝多了,或者吃的多了,他隔一会儿就会问问俩妹妹,小的虽然表达不清,但是能听懂,如果含糊不清,就会找妈妈帮忙解决问题,非常可靠。

这些安怡没有教,可是他会,说明人家的生母有教导过,这么好的孩子,那个当爹的怎么就舍得把他往外推呢?真是想不通,也无法去理解。

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夏天是没有蝉鸣的,听不到蝉声自然也就没有知了猴可以吃。

不过夏天孩子们能够欢愉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去河水溪流里摸螺蛳,河蚌,捞鱼捞虾捞螃蟹,以前安怡是没时间弄这些,但虎子是男孩子,村里的孩子们一叫,他就去了,说是要给俩妹妹改善生活,但被安怡一下就给抓住了。

“你会游泳,呃,凫水,会吗?”

虎子点了头:“这个还是跟那混蛋学的。”渣爹不叫爹,叫混蛋了。

会就好,安怡放了心:“咱家不缺那点东西,你记得不要到深水区域,每年暑期都有淹死的孩子,你跟着我来到农村,我得对你负责,对你.妈负责,你自己也要对你自己负责,听清楚了?”

“安妈妈放心,我省得。”之所以叫安妈妈,是一时半会儿没办法接受,但如果叫安怡阿姨,也不合适,所以想来想去,安怡就让他叫安妈妈,等将来他什么时候打心底接受她了,能脱口而出妈妈两个字,也不迟。

这孩子懂得感恩,母亲才去了两年,哪能说忘就忘?所以她十分理解他的感受,并没有强迫他做什么。

他叫安娜和安琪是大姨和小姨,之所以没有将他落在安娜和安琪的名下,其实是她并不清楚她们两个人能不能做到不婚不育,她也从未想过逼迫她们一定说到做到,都是女人,谁不想找个男人过日子?但她历经多事有了经验,她们就不行,从内心深处来说,还是有这份祈盼的,所以孩子只能是她的,不能是她们的。

为的,也是给她们留一条后路。

至于安怡自己,也实在是这些年走过来,没有遇到一个真心让她觉得能够托付终身的,没有相识,何来携手?

伊家人自从在安怡那里吃了鳖之后,就没敢再来骚扰,不过每当安琥路过安怡曾经的家,那蔡文芳的娘家和伊家的孩子,就会在旁边指着安琥笑话,说出来的话也极其难听。

“不让我家人过去住,却捡回来个半大的小子,安的什么心啊?”

“就是,还不是怕没人顶门楣,特意找了个带把的,好继承将来的房子,免得便宜别人。”

……

安琥听到这话也极为光火,可是安怡交代过,不要和这家人扯不清,不管他们说什么,权当没听到。

晚上回家把这话学给安怡的时候,她点了下头。

“这家人三观不正,千万不要与之为伍,和他们说话都会自降身份,瞅瞅这是孩子说的话吗?你别搭理他们,只要不站在我面前,指着我的鼻子骂,我都不带抬一下眼皮子的,你初来乍到,只需要管好咱自家的事儿就行,这种垃圾人,往往是因为自卑才会见不得别人好!”

如果他们三观正点,她何至于不认亲?房子就是她看在原主的份上,报答的生养之恩,其他的,她一点也不想和他们牵扯上。

安怡三令五申,安琥挂在了心上,每次宁愿绕点路,也坚决不从他们门前过。

而这伊家和蔡家的名声,经过时间的验证后,惹来社员们的反感,谁都不愿意和这家人搭伙干活。

因为他们实在是太懒了。

安怡在听说过这些流言后,才从记忆深处挖出蔡文芳原来是个伏地魔。

早年靠着伊大帅的威风,蔡家就是伊家的米虫,伊大帅一战死,没有了收入来源,又战争来临,他们不得已才往南方跑,在山里面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的苦日子,还不是受不了,才想着回来看看,能不能得到政府的资助,毕竟伊大帅可是战死沙场的大将军不是?靠着他的余威,咋着不得混个窝?

可东北当年受制日军统治14年之久,牺牲大大小小的官兵不计其数,伊大帅之名的确有,但也不是他们自以为的名震关东那么夸张,所以想让政府管他们这一家老小的吃喝,简直是天方夜谭,能有个栖身之地都不错了,还多给一口子人的基本粮食补贴,偷着乐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