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073章 民国女英雄47(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073章 民国女英雄47(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要不说安怡慧眼呢,从见他们的第一面,听到那几句——

‘伊水来了就好了,咱们就有仰仗了’

‘让伊水给咱们买好吃的,算算年纪,她指定嫁人了,说不定孩子多多大了呢!她不能不管咱们。’

……

如果不是这些话恰好被她听到,她说不准真有可能一冲动就认了这门亲事,幸好幸好!

收养的孩子好歹还懂得感恩,知道干活,可这一家子亲戚呢,啥也不干,就等着天上掉馅饼,哪儿那么好伺候?

就算真是亲人又如何?坚决不认就对了。

*

7月中旬的一天中午,她回县城的家准备做晌午饭,狗窝里传出高低不平的犬吠声,她皱了皱眉,走过去一看。

“唉呀妈呀,坚果你生啦?一,二,三……四,我天啊,你居然生了四只小宝宝,还颜色各异,白毛黄点,黄毛白点,褐色黄点,纯白,这,这是不是也太乱种了?”

“三公一母啊,怎么能有母的呢?不想再伺候月子婆娘了啊,坚果啊坚果,你可真不让人省心,”

她赶紧将坚果的窝整理干净,稻草重新铺,原来的垫子脏兮兮的直接扔火里烧了,又给它重新找破褥子垫上,之后给坚果准备了奶和鸡蛋,配着杂粮馒头碎。

“这几天给你多吃点好的,多下奶,好喂喂它们。”

这一下多出四只宝宝,还挺不适应的,等安娜和安琪回来,也有些发愁。

“姐,现在人还养不活呢,怕是没人要的,”

她们说的是实话,“回头咱们乡下的家放一只,余下的,我慢慢送人,以后且不能把坚果放出去了,”

实在不行就放到空间里吧,随便它们去生养泛滥,反正地方大,到时候也别说残忍啥的,吃鸡吃鸭吃猪肉,和吃狗肉又有什么区别?大不了当肉狗来养了。

反正送出去也没人要,等长大了再送,那和她养着等杀性质有啥不一样?

在她看来,和她有感情的只有坚果自己,它的孩子们可和她没有什么关系,感情自然没那么深。

与其留着成为别人的攻击对象,倒不如早点做安排,当然,如果它们有更好的去处,她倒也愿意把它们送养。

安琥的户口从城镇转到农村之后,粮食补助变成了一天一斤,一年三百五十斤左右,当然,这粮食都是带皮的,和城里面分的21斤纯粮是不一样的,折合一下的话,也不会差太多。

安琥原本想加入生产队,不过被安怡制止了。

“你好好学习,其他的不用管,等你拿到小学毕业证,可以去当兵,也可以继续往上上,看你自己的水平,再怎么样,都比在地里面刨食强。”

即使是小学毕业去当兵,也算有文化的了,但他的年龄毕竟在那儿摆着,真要等初中毕业了,那肯定当不了兵了,所以安怡的意思就是小学毕业想当兵就去,到时如果部队再有提升学历的地方,就积极报名,继续往上考考,万一能在部队出息呢?可不就比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强?

自打心里面有了成算后,这孩子比平时似乎更努力了,早上起来拿着安怡给的唐诗一个字一个字的认,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刚开始吭吭哧哧,后来经由安怡的提醒,越来越顺,认的字也越来越多,所背唐诗也是呈台阶式上升。

安怡不仅提醒他字的读音,还会解释这个字的意思,这首诗的意思,让他明白诗句的意思后,能更快速的理解并记忆,这是一种很好的记忆方式。

当然,之前买的字典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不过汉语拼音是五五年到五七年才修改出来的,五七版本的要比五三和五五版本的更全面一些,她也是按照普通话来教的。

因为拼音还没出来,发声什么的要按照先前的体系教的话,会给她造成一定的错觉,老是出错,根本没办法教,有时候只能说他认识这个字,却不知道它是多音字,在多种情况下如何运用,所以安怡在教他们发音的时候,别提有多憋屈了。

要不停的纠正,偏偏又没办法解释原因,更说不出来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发音,人家从小到大都是那么读的,你突然站出来说这字应该这么多,肯定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啊!

纠正质疑的多了,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否则一节课就要和这些声调抬杠了。

那么,没有拼音字母之前,我们是怎么学发音的呢?

其实采用的是直音或反切的方法来给汉字注音。

所谓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明汉字的读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读不出来。

反切呢,就是用两个汉字来给另一个汉字注音,反切上字与所注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注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听着就觉得绕,更别说读和用了,那简直就是魔障,用起来都不方便。

关于汉语拼音的发展史啊,很长,简单来说呢,我们今天学到的汉语拼音,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了,从五八年的秋季开始,才正式进入小学生课堂。

这里需要举个特殊的例子,就比如最具争议的陕西和山西的英文拼写,如果是河南,英文名字就是(henan),可是山西陕西这两个地方在汉语拼音里的发音却是一样的,那么如何在英文里面进行区分呢?

后来发现啊,官方出来的拼音山西就是(shanxi),但是陕西却是(shaanxi),在字母n前面多加了一个a,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常识点,理所当然的认为它是错误的,其实不然。

它只是运用了国语罗马字的概念,这是一套汉字拉丁化的方案,也是民国时期的注音体系,所以才会有汉语拼音发展史从唐朝演变至今的一个说法,很长,这当中就有这个国语罗马字。

在现代汉语里,是用声调符号来标注四个声调的,分别是阴(一声)平、阳(二声)平、上(三声)声、去(四声)声,但国语罗马字是不用符号来标注声调的,而直接用字母来标注,举个简单例子,āáǎà相对应的罗马字是aaraaah,所以汉语拼音的第三声ǎ,也就是shǎnxi里的ǎ,所对应的就是aa,所以最后拼出来就变成了shaanxi。

所以说哪怕后世的汉语拼音已经很完善了,可特殊的情况,还是要特殊对待的。

安怡倒是想直接教他们,但在正式文件出台之前,她须得忍着,哪怕多费点事儿呢,也不能露馅。

最早她在安娜和安琪那里,就露了馅,也许要不了几年她们会发现,这是个大BUG。

所以到了安琥这里,她是千小心万小心,生怕再出纰漏,哪怕多费点事儿呢?

7、8月地里蔬菜最多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着手晒干菜,土豆、黄瓜、豆角、茄子、辣椒等等,只要能晒的菜,统统都给它晒了,这样冬天来的时候,就不怕没有菜吃了。

安怡最喜欢红薯和土豆,蒸熟了之后晒干储存,冬天和肉一起炖,那滋味儿,嘎嘎香了。

豆角煮过了搭在绳子上晒干就行,豆角从中间劈开直接晒干,茄子脱水后晒干,最为特殊的就属这个黄瓜了。

居然是切片切丁切条之后,在干净的草木灰里面拌一拌,之后再进行晾晒,吃的时候呢,要洗很多次才能洗干净,当然,吃的时候味道很好。

除了这些还有座梅干菜,腌制各种咸菜,酸菜等,为了漫长的冬天,家庭妇女们从蔬菜多起来开始,手里就没闲过。

安怡家今年的人口可不老少,蔬菜也得提前准备,能买到的就花钱买,买不到的就拿东西换,总之从7月开始,她就已经开始交代安琥在村子里挨家挨户的问了,后来谁家有,就直接拿到他们家进行兑换,今年情况特殊,她们种的蔬菜都便宜伊家人了,今年就这样凑活着,等来年她们就不种粮食了,都种上蔬菜。

虎子在家的好处简直太多了,给家里的红薯土豆玉米施肥,去山林里砍柴,踅摸一些山货,采一些菌菇,反正他跟着村里的老人没少折腾,他是不懂,但他会来事儿,这孩子一看就是看惯人眼色的孩子,活色(shai)的很,也非常透钻,聪明,知道说什么好话人家会带他,也知道孝敬什么人家愿意教他,平时在村子里看到那些有本事的人,他也会跑的很快,如果在河里捞到什么好东西,哪怕自己不吃,也会给人家送过去。

这学费一教,嘴.巴再甜点,可不就肯带着他入山林了?

而且今年冬天,生产队还打算组织壮劳力去河里面钻冰捞鱼呢,这可是个体力活,尤其是零下几十度的恶劣条件下,那简直就是受罪,可是收获却很丰硕,这个消息要不是虎子天天和那些整日窜林子的人混在一起,她们也不能知道啊!

“咋地,你还想跟着去啊?”

虎子嘿嘿一乐,“有这个打算,咱家就我一个壮丁,我不去谁去?我去了还能给咱家分几十斤的鱼呢,够咱过个肥年了,所以安妈妈,你就让我去吧,也要不了多久,一来一回,最多一个月时间,回来之后,我肯定好好学习。”

“可是那很苦的啊,那么冷的天,整天站在没有遮风的湖面上,万一不小心,再掉到河里面,你是不知道,大冬天掉河里,有多损害身体,要不缓缓?等过两年吧?你年纪再大点儿,再去,今年身体还没养好呢!”

可是安琥却坚持要去,安怡见他铁了心的要去,忍不住叹息一声。

“孩子,咱家不缺这些,真的,你也看到了,”

“可是安妈妈,我想为这个家出一份力,哪怕微乎其微呢,我也要去试试,总比一个冬天都窝在家里面强。”

安琥有安琥的打算,甚至可以说是打算顶起这家门楣的打算,他知道自己还远远不够资格,但是只要肯干,肯冒险,哪怕给人家打下手呢,也比在家里舒舒服服的躺在暖炕上强。

安怡最终没有说服安琥,唯有默默的做起他冬天外出的一些御寒衣服,既然阻止不了,那就让他穿的暖和一些。

这个时候,空间里的鸭绒鹅绒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还有棉花,之前在日本缴获的各种上好的皮子,这些皮子都是硝过的,用它们来做马甲之类的衣服,御寒效果更好。

幸好她的手艺都没丢,拿到虎子的尺寸之后,稍微往大里面做了两个号,这样便于冬天往里面塞衣服。

当然这些衣服她平时没空做,都是闲暇时候待在空间做。

9月之后,天一天比一天凉,国庆节之后,就开始陆续收秋了,她家就这么点儿地,今年甚至还没有大展拳脚呢,就被虎子干的差不多了。

收上来的玉米土豆花生芝麻红薯等单独存放,藤蔓枝条啥的堆在院子里晒干,之后用铡刀切碎,彻底晒干,然后上磨盘磨,能磨多碎就有多碎,之后就装进布袋子里进行储存。

她肯定没打算吃这些东西,但家家户户都储存了,他们家也不能掉队。

之后将玉米剥皮堆在房檐下进行风干晾晒,花生是最早收的,已经全数晒干,统共就收了大半布袋,因为种的不多,芝麻更少,晒干甩出来,大概有三斤的样子,红薯加起来有个五六百斤,土豆也收的比较早,不超过五百斤,玉米多一些,差不多有八百来斤,这是加玉米芯的,回头脱粒晒干的话,能有七百斤就算不错了。

大豆种在那边了,这边没能收上来,有些可惜,要不然拿大豆做酱,多好呀?

不过老刘家的这自留地的面积是真不小,起码比她原来住的地方预留的多,这房子怎么说也有几十年了,前前后后住了几代人,以前都是靠自己祖上买地种,这自留地的面积,可不得越大越好?

等忙到十月中下旬,家里房前屋后都收拾干净了,安怡站在院子里跟家里人商量着明年应该种上一畦韭菜,院子里应该再搭建个葡萄架……

除此之外,县城那边的冬瓜、南瓜也收获颇丰,光是南瓜就收获了五六百斤,冬瓜稍显逊色,却也有一百来斤,院子里种的萝卜白菜,够腌两缸咸菜,留着冬天炖菜吃了,美类很。

今年虽然没有做成大酱,但是去年储存的还剩下不少,他们家的酱不是经常吃,因为可供选择的种类一多,各种咸菜啊什么的,消耗就慢,她这是没时间,有时间了怕是酱油和醋都想自己做呢。

两个孩子出生月份差不多,所以基本上只要给安然做新衣,下一年,小的就能无缝衔接的穿上,当初给安然选择的都是好棉花,新棉花,很是保暖,哪怕隔一年,也照样保暖。

所以今年小家伙就没做新衣服,安然的衣服随着她长得快,一直在跟进。

在不要布票的年代,看到合适的她就想买,但每次都不一定买的上,因为没有布票,还得要工作证,必须是正式工,否则你也买不上,干脆还是用空间当初抢来的布加以改造,好在那边的布质量不比咱这边的差,就是颜色素了点儿,不耐脏。

东北天日渐冷了之后,花棉袄,花棉裤轮番上阵,包括安怡姐妹三个,也是如此。

给安琥做的就比较简单了,里面自然是新棉花,外面就是之前找的那些旧衣服,因为找不到合适的颜色搭配,他也不喜欢穿新的,老觉得新的穿在身上不带劲,所以安怡就在空间的旧衣服里找相对干净且新的旧社会长袍,军人的衬衣啊,进行改造。

那些军装都是从**和日军身上扒下来的,有的能用有的不敢用,每次都是检查好几遍才敢做出来。

出生1920年的安怡今年35岁,她已经忘记自己生辰是哪一天了,也没打算过过。

1940年出生,今年15岁的安琥,她比他整整大了二十岁,当妈,够格了。

孩子她也照顾的很周到,因为这棉花产自空间,保暖性要比普通棉花还要好。

而她还用鸭绒鹅绒给大家做了护背护胸的马甲背心,超薄羽绒裤,这样一来,即使气温不断下降,他们也不需要穿的特别臃肿,连安琥都不住的感慨,好久没有这么幸福过了,哪怕亲妈在世,也不敢保证他冬天不受冻。

他的手脚耳朵脸,每年都生冻疮,自从今年跟安妈妈说了之后,他们全家从10月份开始,就搽她给准备的防冻疮的药膏,这些药膏还是安妈妈托关系找来的,用了之后效果非常好。

“你们都要保护好自己,这些药连续滋养两个月,到天寒地冻的时候,就不会生疮了。”

治疗冻疮的药是她亲自熬出来的,选用的都是空间出品的珍贵中草药,过滤熬制了一个多星期,才熬出来一个疗程的,而想要彻底根治还需要涂够八个疗程,很是花功夫。

平时家里谁有个头疼脑热,不舒服,也都是安怡自主用药,根本就不需要到县城的医院去瞧。

安娜和安琪现在已经习惯了无所不能的安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