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074章 民国女英雄48(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074章 民国女英雄48(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11月初的东北,温度已零下十多度,比南方中原地区的深冬腊月还要冷。

学校考完试之后,就陆续开始放假,局部地区已经开始下雪,安怡家早在9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将墙缝、门缝重新糊上一遍,还用稻草将家里的房子混合着黏土,重新涂了厚厚的一层保温层,不止是家里的老房子,包括县城这边的房子也是这样,为此她还专门请了几个人帮忙作业。

等天开始冷的时候,房子也晾的差不多了,因为这边冬天冷,所以房梁啊,室内面积都尽可能的缩小,看着有点压迫,但是到了冬天,保暖性就大大增加。

村小11月1日就考完了,2号开始放假,而安琥参加的捕鱼行动,是12月初,所以这边放假之后,他们就回到了县城,根据安琥如今的程度,她开始给他补课。

安琪安娜她们11月8号参加了中考,回到家就抱住了安怡。

“姐,我们都有自信能考上,题型比你给我们出的简单太多了,各科该背的知识点,我们也都背到位了,指定能考上。”

两年学完了中学四年的课程,这个工作量还是蛮大的,安怡又再确定了下她们的试卷题型。

“这么说,你们百分之八十是有信心的,剩下的那百分之二十,都是靠蒙的?”

安娜不好意思的点头,“是,尤其是物理化学和数学,还是有不少难题的,我们都听你的,先把自己有把握的做了做,剩下的就是没把握的了。但是考过应该是没问题的。”

也行,起码有考过去的自信,也不枉她们这段时间加班加点的努力了。

“既然放假了,那咱就在县城等通知,不过你们也不能懈怠,这段时间,将初中所有知识再巩固巩固,顺便辅导下安琥,过了这个寒假,争取让他明年小学毕业。”

安琥在安怡的帮助下,只用了一个学期就将一到三年级的知识点学会了,而且很扎实,寒假如果顺利,只要他能学会,她就打算让他春季去初中参加考试,考上了就直接去上初中。

“姐,这会不会太快了?”

安怡微微一笑:“小学阶段其实也没什么好学的,语文就是认字,学写小作文,算术就是加减乘除,外加一些应用题,你们当初不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你们更应该有好的学习方法才是,对你们俩的字,练了这么几年已经初见成效,不过安琥就不行了,写字太浮躁,没有耐心,你看看他的字,说好听点是潦草,说难听点,那就是天书,一般人看不懂,假期好好给我练字,不要担心浪费纸,你们仨每天给我练一张硬笔书法。”

往后就是钢笔时代了,谁还用毛笔写字啊,所以她给他们布置的全是硬笔书法。

所谓字帖,就是她用红笔在前面书写规范字体,让他们在后面跟着练习。

如果不认真写,就会罚她们写三张,所以只要每一张你认真练了,日久天长,进步是肉眼可见的。

安琥下个月就要走,他也想尽可能的缩短小学阶段,加上每日他们都用她给的灵泉水洗精伐髓,排毒养颜,不说有多聪明吧,起码要比普通人强很多,只要为人踏实努力,就没有什么是完不成的。

上天是公平的,你付出的每一滴汗水,都会让你有所收获。

安宁已经一岁,她九个月的时候就学会了走路,不知是不是家里人喜欢跟她说话的缘故,她开口说话的清晰度要比安然早的多,两个孩子笑起来的时候格外治愈,这个家里的成员,不管谁有空,都会抱着她俩满院子的转悠,从小被爱包容的姐俩,比起这个年代的女孩子,不知道幸福多少倍。

安怡已经不止一次的被人说,这样.宠.闺女不行,赔钱货将来都是人家的,你那么疼她有什么用?

将来还不是人家的?

安怡不做辩解,只是淡淡的扯了下唇,算作对这些女人,妇人们的回应,自己是女人,却看不起女人,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理,女儿怎么了?女儿还更贴心呢,反正她又不指望人家给她传宗接代,这姓氏还是她随便编出来的呢,伊家人需要她传承?她一没结婚,二没自己的孩子,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别人无权干涉。

两个小丫头越长越像她们的母亲,安宁笑起来的时候,眼睛格外的闪亮,就好像月牙一样,带着璀璨的星光,安然虽说没有安宁调皮,但她嘴角长了两个梨涡,非常可爱,两个人被她养的都有一些婴儿肥,会让人情不自禁的捏她们的小脸蛋。

要说最.宠.爱的她们的,应该是后来的安琥了。

安怡是妈妈,不会惯着这两个调皮蛋,安宁别看年纪小,还反过来欺负安然,安然也就仗着她前四个月不会翻身,不会动的时候打过她,等她学会了翻身,学会了爬,现在又学会了走,她就没沾过上风,一母同胎的姐妹俩,安然逐渐安静,安宁逐渐调皮,一静一动,倒是天生骨子里带出来的。

她这个养母说来也算不怎么负责,只要不哭不闹,就不会去管她们,除非闹得凶了,拉屎拉尿、饿肚子了,才会进空间看她俩,哄她们,其实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这俩人自己玩儿。

连良田都说了:“要不是看你这么辛苦,我才不会帮你看孩子呢!”

但良田又不是实物,还存于虚拟,所以他能做的,就是照看她们不会出现危险。

怪不得安怡没发现俩孩子出过什么大问题,正因为此,才敢将她们扔到空间,现在才知,是人家良田在背后默默的帮助她呢,感激之情无以回报了。

许是因为空间造就,这俩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尤其强悍,天天翻腾的厉害,现在的她们已经不想在床上躺着了,好奇心驱使她们沿着床边到处摸,到处看,什么都往嘴里塞,所以每天做饭的时候,都要专门腾出两个人看顾她俩。

在安怡看来,一岁以内,不会走的孩子最可爱,一岁以后,学会了走,学会了摸索,就会开始不断的造就麻烦,虽然这是每个孩子都必经的一个过程,但有时候想想,还是不长大更好一些,起码看着这样的她们,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干劲儿。

每次看着孩子们颤颤巍巍的摸索前进的时候,她脑海里想到的就是她们将来结婚生子,忙碌一生的画面。

重重叹口气:“养儿一百岁,操心九十九啊!”

不是自己生的又怎样?还不是自己熬夜带出来的娃?一把屎一把尿给拉扯大的?就凭这些,她就应得她们的尊重和孝敬。

今年安怡用空间转移出来的煤,打了不少的煤球,整整齐齐的摆放在灶房里,因为到了冬天都在房间里烧饭,所以灶房里不仅堆了煤,还有耐烧的好柴火,不耐烧的柴火,都在乡下放着,县城房子金贵,得用一些好木材才行。

“今年咱们等安琥从外面回来,再回村过年,如果大雪封山回不去,那就不回去了。”

其实不止是安怡不喜欢村子里那些长舌妇,安琪和安娜也非常讨厌,更加不愿面对自己娘家人,所以一听不回去,她们俩最高兴。

“还是城里好,关上房门自家吃自家的,要是想走动了,就给左邻右舍送点小礼物,但人家不管闲事啊,每次回家都有听不完的闲话,说我们俩什么的都有,刚开始还觉得生气,后来听得多了,我们麻木了,但还是挡不住内心深处的自卑感,不回去也好,正好能静下心安安静静的学习。”

“安妈妈,如果不回去,那咱家里那么多的粮食和腌制的咸菜,菜干咋弄啊?”

“放心吧,粮食我已经转移到了咱这里,咸菜和菜干也没人偷,柴火也堆在屋子里上了锁,丢不了。”

今年的粮食秋收之后就发下来了,比去年早了几个月,今年少了烈属补助,却多了安琥和安宁的。

俩小孩子每人每天五两,安琥过了十五岁,一天一斤,她们每个女人还是八两,按照一年365天算,安琥只能算八个月的,也就是240斤,安怡一年292斤,三个人就是876斤,两个孩子按照一斤算,一年365斤,加起来就是1481斤,不到一千五百斤,再加安怡的半工分,带壳总分两千斤,去壳之后,只能维持饿不死。

要不是平时有安怡的补助,她们这一家人活的绝对没这么滋润,毕竟这两千斤粮食听着多,可家里也是六口人呢,平均到每人每天上,只有九两,去皮之后,撑死能算七两?

这七两不是细粮,也不是粗粮,是粗粮加代食品啊,细粮屈指可数,也都给了孩子。

所以平均一算,那就是挣扎在半饱的状态下。

就那他们家还没有壮劳力,这要是干活,那怕是要饿死人,正因为没有多少体力劳动,所以才勉强温饱。

安怡每天的贴补是没有计算过的,可没有计算,不代表不知道好歹,那每天吃的鸡蛋是自家鸡产的没错,可鸡也得吃东西吧,喂鸡的食材哪里来?还不是大家从嘴里面省下来的?隔三差五吃的白面精米和肉,哪儿来的?

不都是安怡用自己的工资贴补的?

怕是也和别人家一样,饿的面黄肌瘦,脸色发黄,肚子肿大,瘦弱的可怜。

这笔账不好算,但姐妹俩包括安琥都默默的将这份恩情埋在了心里,只等自己将来有了能力,好还恩。

安怡趁着他们都不在家的时候,谎称找车将粮食拉到了县城的地窖里,其实她是用空间随手转运过来的。

只要是生产队发的,全都安置在了地窖里,除此之外,还买了一百来斤的白菜和五六十斤的萝卜,听起来是不多,那是因为家家户户都要储备,买不着,她空间倒是有,可是现在不需要拿出来。

就这些,还是走队长帮忙买的,今年生产队才将卖肥料的225块钱给她,加上工资每个月有45左右,扣掉人家帮她带课的,现在她两边住,能自己顾得上绝对不麻烦人家,到手还能保持40块,如今她的存款,已经达到了6630块钱。

这还不算空间那么多的收藏币,都加起来的话,怕是能过万,这是她奋斗十几年的成果。

11月底的时候,安怡和安琪她们去了学校,提前知道她们被县一高同时录取,得到这个好消息的当晚,安怡打算做一顿好的,一来恭喜安琪姐妹俩,另外是给小家伙送行,因为安琥昨天骑车回屯子一趟,知道明天就要出发去凌河了。

今年一开始下雪,大家就开始轻扫路上的雪,所以出村进村的路没有被大雪覆盖,除了走起来泥泞一点,倒也不影响正常的出行。

他们这里距离最近的凌河要近二十公里,赶牛车速度虽慢,可是省钱啊,而且他们这次一共发动了六辆牛车,是整个白家湾公社能动用的所有牛车了。

拖拉机他们还没轮上,几个公社轮流用的,还没轮到他们公社,所以只能用牛车。

多余的人能借到自行车就骑车,借不到自行车就坐汽车,总归牛车上只能留一个。

不能让牛拉太多人,怕累着它,而且人要先比牛车过去干活,牛即便是到了,也要休息一天。

安怡坚决让安琥坐汽车:“一来一回车费加起来也就八毛钱,你要是骑车,是不用花钱,可这冰天雪地的,你一个孩子,万一摔着可怎么办?咱家有车也不骑,你既然知道了集合的地方,那就坐汽车去,安全。到了那边,看看情况,别人怎么住的,要是有集体睡大炕的地方,倒也好,实在没有,你就看看那边有没有卖鱼的,直接买点回来得了,贵是贵了点儿,总比你那么辛苦的凿冰捞鱼的强。”

知道他要和别人一起住,这衣服,只能不脱掉,挨身子的穿的好一点,保暖一点,外面只要脱掉的,就得和别人一样,前提是,还不能冻着孩子,最后她想办法,在他的大衣的棉花里又缝了好多的鹅绒鸭绒,这样一来,衣服的重量没有增加多少,但是保暖性更强了。

皮手套皮帽子皮马甲,战时弄到的厚军靴,这种军靴防水保暖,将小家伙全副武装之后,才送他去坐汽车。

安琥就在县城,没有着急坐第一班车,而是找到屯子里的人,和人家一起坐车去了。

这次安怡在他衣服里缝了二十块钱,又单独给手里准备了三块钱零钱。

“穷家富路,没事儿最好,有用得着钱的地方,不要小气,你的安全最重要,记住了吗?”

一句‘你的安全最重要’,把安琥感动的哭着上了车,而安怡就像真正的母亲那样,追着车跑了一段路,千叮咛万嘱咐他路上要注意安全。

一位大娘看到了,笑着拍拍安琥的肩膀:“第一次出门吧,看把你.妈给紧张的,大小伙子,没事儿,大娘一路照看着你,快把你的包袱放到架子上,一会儿人多就放不下了。”

安琥紧张的抱着自己的包袱:“不,不用了,我自己抱着就行。”

包袱里是妈妈给她准备的吃的用的换洗衣服,他不能丢。

“你在车上怕啥,丢不了,赶紧放上去,要不然你这么大一袋子,多影响你的行动啊?”

可是安琥一点没觉得包袱大,还用力的紧了紧:“没事儿,我喜欢抱着,抱着就不冷了。”

这年代的公交车走的很慢,汽车颠簸,透风的门窗,拥挤的人群,幸亏他早上没怎么吃东西,还是安妈妈有经验,怕他晕车,就让他吃了个鸡蛋,如果饿了,就让他啃干馒头,不要吃稀的,这一路颠簸的很,别把人车给整埋汰了。

二十公里路在后世,也许开车就半个小时,可是在这个年代,路不好,还要不停的搭载在路边挥手的人,早上十点左右坐上的车,愣是熬到下午两三点才到距离凌河最近的棌县,下车之后,又租了一辆前往凌河方向去的牛车,颠簸到天擦黑才到,而这个时候的安琥,早就渴的不行了。

在凌河附近有渔场,在渔场里有宿舍,他们生产队租了一个大通铺,足够住得下三四十号人,烧炕的铺子,很暖和,将行李放下,喝了水,短暂休息的时候,拿出安怡给他做的玉米面饼子,放到炉子上烤了烤,配合着热水,算是吃了一顿正常的饭。

来之前队长就说,他们这一个月是给渔场打工的,帮人家打渔,人家会给工钱,最后的这些工钱将会被折算成鱼让他们过去,所以说,他们这次来除了路费外,连吃喝都被人家给包圆了。

因为天冷,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工钱也不高,就这样的工作,还是他们白家湾生产队极力争取来的,你不争取,不干,自然就没有工作机会,没有工作,哪里来的鱼?

干得好的话,一个月差不多能得到百十斤的鱼作为酬劳,当然,这也意味着,你这一个月极其辛苦,说不定还有坠入冰窟窿的危险,每年在这片河域出事儿的就不是一个两个,安琥是孩子,原则上得不到那么多的鱼,但至少他会被大人们保护起来,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