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176章 八零丑女逆袭3(50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176章 八零丑女逆袭3(50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汪婷这才切身体会到原主姊妹俩的不容易,有这么聪明的堂姐弟妹的,老实人是得吃亏。

不过她也不怕啊,“爷爷,我没偷钱,这钱是我二姨给的,只有两毛,买了爆米花就没有了。”

汪老爷子自然不相信汪婷会偷,因为家里藏钱的地方是他放的,他有多少钱,丢没丢,不比这几个孙子孙女强?

不过,“就算是你二姨给你的,你也不能乱花啊,还剩多少?”

汪婷摇头,“没有了,花完了。”

统共就两毛钱,这两毛钱又不是七八十年代的两毛钱,现在都九十年代了。

汪老爷子不看她,转头去看汪嫚:“钱呢?拿过来给爷爷。”

汪嫚又不傻,姐姐早就把道理跟她讲清楚了,那是姐姐写作文挣的,有了钱她们姊妹俩才能过的好,才能吃爆米花,跟爷爷两三年了,除了一日三餐,啥好吃的都没吃过,跟着姐姐有爆米花吃,爆米花又香又甜,太好吃了。姐姐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没有钱,花完了,爆米花也吃完了,爷爷,真没钱了。”

“不可能爷爷,她们俩的书包鼓囊囊的,肯定装了好多东西,肯定不止两毛钱。”

说话的是汪娜,比她大两岁,已经上了初一的三姐(家中闺女里行三)。

告状的汪媛是汪娜的亲妹妹,比汪婷小两个月,两人同一年出生,所以上了同一个班。

她现在对自己是极度不满,这俩闺女长得还都可以,虽然没有她们姊妹俩白,但好歹人家脸型好看,眼睛也不小,这样一中和,容貌就不会难看到哪儿去。

汪婷觉得被汪娜和汪媛这么挤兑,很恶心:“你们家亲戚给你们零花钱,需要向爷爷报备不?”

“你们买零食吃的时候,给过爷爷吗?向爷爷说过你家亲戚给了多少多少钱吗?”

“三伯三娘每年给爷爷多少钱?我们俩是吃住在爷爷这儿没错,可粮食是我们家的,没有占爷爷奶奶的便宜,我爸妈每年都给爷爷奶奶钱,我们没有贪吃贪占,为什么做长辈的还没说什么,你们几个小辈在这儿瞎咋呼?就因为我们买吃的没给你们吃,所以你们要诬赖我们俩偷钱?”

“就是,你们上星期家里杀鸡来着,也没见给爷爷奶奶端过来一碗,你们吃肉,我们连肉沫都没见过,我们说啥了没?”

姊妹俩同仇敌忾,越说越生气,越说越多,让对面三个(还有汪峰,他们的弟弟)越听越急眼。

老爷子多精明啊,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他们互相咬,汪娜看事情不太对,就拉住了自己弟弟。

可那小子还在说:“搜他们家,他们家可多东西了,上次我还看见一个毛毯子呢!”

汪婷眸光一沉,锐利的朝那姐弟几个看过去,难怪他们家老是丢东西呢,合着贼在这儿呢!

就连五婶婶都说丢过钱,他们一个院子住着,那话说的就好像故意说给她们姊妹俩听似的。

现在看来,这贼在这儿呢!

不过,她没有证据,他们的话算是给她敲响了警钟。

也幸好家里能藏起来的东西,都放到她的空间里了。

下一步她打算把抽屉里的东西也放到空间,什么毯子毛巾被,只要人家能看得上的,全都收起来。

这一家可真够奸的。

上初中的汪娜见情况不对,拉着弟弟妹妹就跑了。

爷爷转过身看她,眸光意味不明,汪婷大胆的迎视。

“所以,你们俩在怪我没有给你们花过钱?”

汪婷又不傻,心里再不满意,面上却是不能表露出来,一旦有什么情绪,老头只会往母亲头上扯。

所以她很坚决的摇了摇头:“那是爸爸妈妈给爷爷奶奶的养老钱,这是应该的,爷爷奶奶把他们养大也花钱了啊,您老了,他们孝敬你们不是应该的?我们俩小孩子有吃有喝的已经很好了,花什么钱?我就是觉得我三姐他们说的不对,也冤枉了我和妹妹,我们没有偷钱,真的是二姨给的零花钱,让我们赶会的时候买点零嘴的,不信爷爷你去我们屋里找,看看还有没有别的什么东西。”

汪婷这番话说的老爷子心里很是熨帖,比起刚刚玩心眼的老三家的几个孩子,这俩闺女像他的老四,老实,没啥心眼。

于是他非但没有怪她们,还一人又给了一毛钱的零花钱。

“拿着吧,买复写笔用,省着点,以后想买什么跟爷说,能允的尽量满足,不能买的,就是不能买。”

汪婷没想到因祸得福,还得了两毛钱,高兴的不能行,“爷爷,您真好。”

好听话谁不会说啊,拉着妹妹好声道了谢,然后麻溜的去做晚饭,她们俩一个烧锅台,一个和面擀面条,别看她才只有十岁,在农村,这么大的姑娘基本上啥家务活都会做了。

晚上爷爷说喝面条,她就倒了点红薯面,倒了点白面,和的稍微硬一点,面光手光盆光之后,去房前的地里面薅了几棵小白菜回来,又拔了葱和香菜,晚上简单把白菜一炒,面条煮烂以后,白菜倒入面条锅里面,临出锅再将葱香菜腌制的盐醋汁倒入锅里面,搅和搅和就能吃了,味道很好。

因为他们年纪大了,面条不仅不能厚,煮的时间也要长一些,出锅之后还要焖一会儿,为了照顾他们的口味儿,她们俩天天跟着吃这些软烂好消化的食物。

这些爷爷奶奶没教过,都是一天天看的,观察来的,比起从来没为老爷子做过什么的堂姐弟妹,明显她们俩更贴心好吗?

这两毛钱,大概是因为汪婷说的那些话,让老爷子良心发现了吧?

人家二姨都知道给点零花钱,这天天在跟前儿的爷爷却什么也不给,到底是说不通的吧?

“爷爷,我们俩晚上想烧点水洗洗澡,身上太痒了,也脏,吃过饭我们再去捡点柴火。”

虽说这柴火都是她们俩捡的,可老人家节省一辈子了,平时对柴火还是看的挺严的。

洗澡这事儿自然要提前报备,至于他们家吃水,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家家户户都靠院子里的压水井,压水之前往吸水口倒入点水,然后上下来回抽气,产生压力之后,地下水就被抽上来了。

压水井就在他们屋的窗口下面,很方便。

“洗吧,”爷爷点了点头,吃过饭就背着手出去遛弯了,奶奶则拄着拐杖在院子里来回走动消化。

妹妹和她一起把锅碗瓢盆的刷洗干净,然后在大铁锅里加水开始烧。

洗澡的时候将屋里面的门关起来,先给妹妹洗,为了省洗头膏,得用肥皂先将头发洗干净,然后抠一点洗头膏在头上揉,多了怕味道太大,被人闻出来。

身上脏,一盆水不够,就用了两盆水,把妹妹洗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一点灰搓下来了,才让她换上干净的衣服,坐到床上。

她自己连烧两锅水,放到空间,热水和凉水都放进去,这样一会儿洗的时候,就不用来回跑了。

然后将妹妹的洗澡水一盆一盆端出去倒到门口的地里。

这会儿天都黑了,叔叔婶婶家刚做好饭在吃,奶奶不知道啥时候走到街上转悠了,没有人注意他们姐妹俩。

所以即使烧了四锅热水,也没人说啥。

把自己捯饬干净之后,换上干净的衣服,回头看妹妹,小妮子居然已经睡着了。

她把脏水提到外面,又压了点水提到空间,借着空间的光线,把她们俩的脏衣服用肥皂清洗干净。

之后趁着晚上人家都看不清肥皂水,把水泼到了大门口的地里面。

晚上孩子的衣服不适合搭在外面,她就先放到了空间的大石头上控水,这大石头还是她从河边收进来的,被河水冲刷的很平坦,适合放东西。

明天还要上学,她在空间睡了一觉起来,量了量她们俩的身高,腰围,胳膊,腿的长度,之后就拿着剪子对着画好的线开始剪裁做秋衣秋裤。

现做大件的,大件坐好,剩余的布头再拿来做内裤,安排的妥妥的。

“我这又当爹,又当妈的,可真是不容易。”

啊对了,难怪脸干干的,还没搓脸呢,于是赶紧拿出蛤蜊油,给妹妹的脸蛋和手抹了抹。

牙在洗完澡就教她刷了,刷好之后她就收进了空间,不让人瞧见。

以后早上不刷,晚上睡觉前刷,不容易被发现。

他们如今这条件,也不可能做到早晚刷牙。

农村的小学,早上七点就要到学校早读,上了初中早上五点就要到学校,很是辛苦。

不管怎么样,爷爷奶奶早上都会起来给她们俩做饭的,基本上除了晚饭,其他两顿都是爷爷奶奶给做的,即使是因为年纪大,没有那么多觉,习惯早起,可天天早上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也应对他们心怀感恩。

晌午十一点半放学,到家差不多就十二点了,奶奶也会做好饭等她们回来,吃过饭一点就要走,很赶的时间,却从来没有怨言。

汪婷是个懂得感恩的人,所以就算爷爷奶奶有些烦躁她天天絮叨不让吃热,不让吃甜,要多吃菜,少吃咸,她也要说,多念叨,就意味着能多活几年。

在村小上课,人少挺好,地方大也不错,不好在哪儿呢?

那家伙,上个厕所恨不能跑二里地,远就不说了,那一个坑一个坑的,总害怕自己踩空掉下去。

冬天还好,夏天,啧啧,那根本进不去。

而且学校没热水让你喝,你自己也不带,渴了就压点水出来拿葫芦瓢子喝几口。

这时候也不嫌弃谁喝过谁没喝过了。

女孩子还好,下课跳跳皮筋,男孩子好家伙,就差没在操场上打滚了。

汪婷看着这样的景象,忍不住感叹一句:“年轻,真好啊!”

下课之后,她就被语文老师,也就是班主任叫到了办公室,神秘兮兮的从抽屉里拿出一本小学生看的书刊,然后翻到窝角的那一页递给她,她接到手里面一看,顿时高兴起来。

“呀,这不是咱们学校的名字,哎呀,还要我名字呢,四一班汪婷,太好了张老师。”

“可不,校长也高兴,还说今天课间操的时候,表扬你,给你发奖状呢!”

老师提前给她说,虽然少了神秘感,但这奖状在爷爷那儿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张老师叫你过去干啥?”一回到教室,汪媛就跑过来问她。

她看了她一眼,神秘的眨眨眼,“数学课上完,大课间的时候你就知道了。”

结果,她不但领了奖状,还有一套崭新的文具,铁铅笔盒,钢笔,墨水,还有两个塑料皮本子。

汪媛嫉妒的小眼神,怎么也藏不住,因为她得了他们县作文比赛的一等奖,那期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杂志,可是把她的作文放在第三页呢,学校的名字后面就是她汪婷的名字,能不自豪吗?

放学将那本期刊拿回家给爷爷看(老师送的,说这是她应得的),奖状奖品更是抱的牢牢的。

自己孙女的作文都上了跟报纸一样的杂志了,当爷爷的肯定高兴啊,晚上一高兴,给姐俩炒了俩鸡蛋,吃着鸡蛋面,别提有多得意了!

妹妹爱不释手的摸着本子,想要一个,汪婷痛快的答应了,汪嫚抱着她的脸,狠狠的亲了一口。

看着汪嫚的脸,她下意识的想起送出去的三妹,收养三妹那一家只生了一个儿子,将妹妹抱过去当双胞胎养来着,妈妈知道在哪儿,但是不好意思去认,因为人家对她很好,当年为了要儿子,送走了妹妹,前世后悔,却也没想过再去要,因为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这一世她穿过来的时间点儿,也改变不了什么,只是听妈妈说过,小三儿和二妹长得很像。

她不知道自己写出去的信妈妈收到没有,不过寄给报社的稿子,的确在之后的报纸上看到了。

她现在在农村,所能接触到的纸质媒体太少,所以之后就选择省报定点投稿。

第二次五篇稿子稿费得到了46元,加上之前剩下的二十块钱,就是六十六元。

爷爷给的一毛钱,她给了妹妹,让她当零花钱。

等到再一个会来了,她没带妹妹,让她在家帮爷爷奶奶做饭,她自己一个人去买了棉花,外衣棉布,里衬,因为棉花要一块钱一斤,她买了三十斤,布也花了十块钱,扯的都是好看的花布,还要男人穿的带纹路的棉布。

这年头不太流行外穿的棉袄了,她打算做内穿的棉袄,一次性就花出去四十块钱,就剩下二十六元,可真能造啊!

至于扣子什么的,都是人家送的,没要钱,因为买的多。

买棉花的时候少不得被盘问半天,她是个小姑娘,人家生怕过后再来找麻烦。

家里的棉被不少,那是妈妈的陪嫁,都是新花,不过没舍得掏出来做棉衣。

这棉花是打算给妹妹和她各做一身,估摸着两个人加起来十斤就够了,剩下的棉花攒着,回头看看爷爷奶奶的棉衣怎么样,够不够暖和,不够了她再想办法给他们做一身。

这棉衣的出处她也想好了,就说是姥姥给拿过来的。

国庆节放假,恰逢中秋,她带着妹妹,买了点心和鸡蛋,专门去看了外公外婆,这边管外公叫外爷,管外婆叫婆,因为她的世界是叫姥姥,所以很容易混乱。

外爷和婆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一直自己住,自己做饭,没有和大舅他们搭伙,虽然是住在一个院子里,却是互不干涉的。

大舅一家,呵呵,那是她从原主记忆里找到的最垃圾的一家人,懒得说。

偏偏母亲每次都教育她们,大人之间的事儿孩子少管,见面了该问好还是要问好的。

所以她每次去,因为要走大舅家的院子,见面了就象征性的问候一下。

然后跟外爷和婆坐在一起说会儿话,她俩带过来的东西,婆不肯要,还要让她俩拿回去。

进了屋,老太太更是从自己陪嫁的红木箱子里,不停的翻好吃的,把她们俩的兜兜装满不说,连手里都塞满了,这些点心都是大姨二姨每次回来买的,尤其是二姨,离得近,三天两头过来看老爹老娘,每次都拿东西。

但是老太太七十岁以后,都是她妈妈照顾的多了,因为二姨有了生意,很忙。

老两口长寿,老太太九十六岁去了,老爷子硬是挺过了一百岁。

长寿的秘诀是啥她不清楚,不过能在锅里面煮的东西,全都在锅里面煮。

熬稀饭,煮萝卜红薯洋姜红萝卜,反正她知道的,品种可多了,老两口牙口不好,煮得软烂再吃,每次上婆家吃饭,那种独特的味道,端起碗似乎就能闻得出来。

晌午婆割了韭菜,炒了鸡蛋,给她俩包饺子吃。

汪婷在旁边擀皮包饺子,手脚利索的很,让婆很是惊讶。

“几天不见,我家婷婷越来越能干了,这过年的时候,都能跟妈妈打下手了呢!”

汪婷被说的不好意思,其实她来的时候想买肉来着,但又怕婆说她手太宽松,毕竟这年代,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肉,妈妈在家也很少买,思量再三,才买了鸡蛋。

因为中秋节送月饼的很多,所以她就没买,只买了鸡蛋和点心,花了大概四块钱,剩22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