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321章 陪葬女种田记49(51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321章 陪葬女种田记49(51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山上的果子,专门请了五个果农来照料,需要挑水、施肥则需要长工或者买来的那些人去干。

虽然在庄子里没有在山上的空气好,但每天醒来沿着田埂散步,再在山上转悠一圈,看着这充满希望的田园生活,就会觉得浑身舒畅。

等到了秋天,她就能在山上实现捡蛋自由,每天扒拉它们的窝寻找鸡鸭鹅三种蛋的滋味儿,想想就觉得能治愈强迫症。

兔子是一窝一窝的生,所以也不敢彻底撒开,而是在山上给它们圈养了一片地方,让它们实现自给自足,自由活动就行了,每天傍晚都会有工人过来打扫场地,收集这些牲畜的粪便,积攒到山下的一个坑里面,等施肥的时候到了,再一担一担的弄到田里,给土地增肥。

如果肥料不够用,那就得去城里的化粪池里挑,这些都是免费的,不过进城的费用却非常昂贵,一次一文钱,能干这挑粪的活的,有几个能承担得起这费用?所以就发明了挑粪车,一辆车上挂十个桶,推着朝城外走。

如此一来,一次就能转运十桶农家肥,这一文钱就花的值了。

这些城门楼的那些兵是不管的,毕竟这是良心循环,乡下人要是不进城拉肥,城里的粪便往哪里排?时间长了就都是问题,所以只要看到化粪车,都会挥着手,捂着鼻子让他们赶紧走。

要是许给了这些人好处,可能一次费用也不用上交就能拉走。

白荷在了解到城里的这些规矩后,就让庄子里的人两个月去拉一星期,混合着水,泼到地里面,差不多养料就足了,她呢,就给当值人员做一个星期的早饭,一天一顿,天不亮去拉,天亮了城门开了,就得停止作业,免得影响周围的环境。

这早饭可都是白荷教小柳儿做的,每天变着花样,不重样,谁让他们人多呢,一天就要进去十几辆粪车,与其花这十几个铜板,还不如给这城门楼的小兵们打好关系。

酱肉包、灌汤包、油条、菜角、糖糕、水煎包、花卷、大麻花……,全都是好吃又顶饥的面食,偶尔还会给他们每人整一碗面,总之吃上他家的早饭后,每天不管去多少人,只要赶在开城门之前清理干净,他们就权当没看到。

偶尔送饭的翔子和柳儿路过城门口,这些认识的小兵还会主动打招呼,看,这关系不就处上了?

所以有时候是舍不着孩子套不着狼,多和他们处处关系,说不定哪天就用得着了。

肥料的事儿有着落了之后,地里面的庄稼就要靠勤灌溉、除草、除虫来保障收成了。

有稻田的地方完全就是人工引流,非常辛苦,只要水位下降,就要换着班的去踩踏水车,将井下的水抽上来,灌溉到田里面,为了方便灌溉,水田都有专门的水渠引入,以此确保水能快速的流到他们想让它们流入的田里去。

除了稻田,就是种植蔬菜的地方也需要经常灌溉施肥,这边也有井,但是没有水车,就需要一旦旦的往田里面挑水,辛苦是真辛苦,但农民不就是这样,而且她每天也发的有工钱,你挣得就是这个钱,也就没什么所谓苦不苦了。

旱地那边播种的时候,都是选择阴雨天之后播种,这样地就有了一层湿气,有助于苗种发芽。

种下去半个月之后,再系统的浇一次水,浇的透透的那种,等不来雨水,也需要一旦旦的往地里面提,泼。

之后就可以看天吃饭了,毕竟旱地种的植物都是耐干旱的,不需要勤快浇水。

可惜空间的红薯藤,土豆拿不出来,要不然这收成得提高多少啊!

旱地一半种植小麦,一半种植芝麻,高粱,谷子,荞麦、绿豆、红豆这些杂粮。

田乃生命之本,有了田,才有生存的希望,如今一百亩地入手,又有一座山可以随意她折腾,白荷在紧张的夏播之后,总算有了喘息的功夫。

趁着农闲时候,又花三百多两银子打造了六口水井,还找木匠架了四个水车,总花费四百两。

其中一个水车架在了山脚下,可方便提水上山浇灌那些果树。

水田增加了一个水车,良田和旱地各增加一个水车。

之后就是修水渠,因为除了水田有水渠,其他田里面都没水渠,为了让谁更快速的流入田地,水渠是必须要建立的,这也意味着长工有更多时间可耗费在田里,工钱自然而然的也保住了。

她这一个庄子一百亩地,不知道养活了周边多少村子的人。

等庄里面的事儿闲下来,她去唐家村找干娘的时候,一下子就被村子里的妇人们认了出来。

“诶唷,这不是东家吗?东家这是干嘛来了?是不是有需要人手了?这还值当您再跑一趟啊,直接给俺们家那口子说一声不就成了?”

这是村里头最能干长工的媳妇,她男人在白荷的庄子里干的是水田的头儿,有几分话语权,所以当时缺工的时候,这媳妇子也去干了一段时间。

白荷也不是第一次来唐家村,但是自打庄子忙活起来,就鲜少往这边来,即便有时候过来,也是坐在篷车里,也难怪这些人一时半会儿没认出她是谁。

直到她笑着说要去村西头的崔家时,他们愣了一瞬,白荷笑着说。

“你们忘了,庄子里的崔管事在你们村买了个宅子,就是村西头的崔家啊!”

这些人一下子就反应了过来:“还有这回事儿?哎呀,我们竟然都没发现,这可是好事儿啊,是我们唐家村的荣耀,以后您这庄子里有活,岂不是要先紧着咱们自己村的人先来?”

白荷笑着回应:“只要你们活干的好,去哪儿都是人家抢着要的。”

活干的不好,就是跟我们是邻居,也不会要。

后面那句话白荷没说出来,聪明人也能听出弦外之音。

现在庄子里每天有很多人吃饭,白荷就让干娘每天送三五十斤豆腐到庄子给大家改善伙食。

肉蛋不一定每天都能吃得上,但豆腐却是能管够的。

庄子里的菜种的晚,要是需要菜,她也会给那些长工说,来的时候带一些菜,按斤给价格。

这才能将将循环起来长工们的这顿饭菜所需。

基本上每天晌午都是给他们做面食,馒头面条都是杂粮面做的,顶饥扛饿,再加上新鲜的蔬菜和豆腐搭配,饭菜质量和味道,加了她的那些酱料,也是比其他地方好太多。

白荷也在不间断的腌制咸菜,每天除了新鲜的炒菜外,还会有下饭小菜免费吃。

但凡吃了他们家的酸菜豆腐、辣白菜、红油豆豉、酸辣海带丝的,就没有说不好吃的,还有人想买点儿带回家,被她给拒了。

“等咱们自己种的菜下来了,我们会多腌制点给大家做过冬的福利,现在是不卖的,你们在这儿尝尝就行了。”

她为什么种了二十亩的菜,就是想着到了冬天,可以做一大部分的腌菜卖了。

这批夏天种的菜在霜降之前收了,就得赶紧腌制起来做过冬储备菜了,一般一个月左右就能达到最佳食用状态。

等于每年春播和夏播的时候是花钱的高峰期,但是夏收和秋收之后,那就是回本儿的时候。

他们家没有免除赋税的条件,所以得按规矩缴税,缴税之后的收成都是自己的,三十亩水田,四十亩良田,三十亩的旱地,即使亩产只能达到后世的一半儿,那加起来也是相当可观的粮食储备量。

这些粮食留存十分之四在庄子里,剩下的六成都要想办法卖掉,要不然到了夏天就会生虫变质。

卖粮食还是比较简单的,且不说城里面有的是粮铺,就连外面的这些农民也能帮忙分出去一点。

农庄下面是有地窖的,地窖常年用来储存蔬菜和咸菜缸,像是粮食这些需要都需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才能保证不变质,农庄建立的有专门的仓库。

长工到结算期是选择用工换粮,还是领钱,都有详细的算法,毕竟他们家人口多,地少的情况下,还是会以粮食为主。

每年腌制菜也是个大工程,白荷也没打算藏着掖着腌菜的方法,所以打算用买来的这几十号人帮忙做这个工作,买来的人算得上自己的私有财产,他们的命都是自个儿的,保密工作自然能做好。

至于外来的这些短工和长工,目前还不能被白荷所信任。

自从来到庄子后,山里面也好久没回了,正好这天有空,她就套上了马,打算骑马回家看看。

现在庄子里的驴子和马都运来运输了,为此卫叔和那些木匠还打造了大马车,小驴车,方便在不同下转运不同的人和物品,这些马、驴、羊每天定时定点儿都要到山上去吃草放牧,至于冬天的牧草储备就更不用担心了,他们有秸秆啊,麦子高粱水稻这些植物的秸秆,都是它们冬天最好的食物,完全不需要花费心思去割草。

以前他们在山里面不种粮食,所以得费尽心思的去割草,现在倒是可以省了这道工序。

未免这八头马被认出来,白荷利用特殊颜料将它们的发色进行了渲染,也算是他们庄子的独特记号。

身上甚至还剃出来转有的白和崔两个姓氏记号,加上当初买马的时候,多要了一些备案资料,这些马如今可都是在官府有备案的户口马,有了这个,走到哪儿都不用怕,但是你出门的时候得带着,要不然被查的时候你拿不出证据,不但会没收,还要判刑。

白荷骑马回去也是想看看山上种植的那些草药,顺便浇个水施个肥。

最近她在庄子里忙,小芒帮干娘他们摆摊忙,学习的时间也是一拖再拖,等这次从山里面回来,就能步入正轨了,以后不仅仅是他们家里的人要识字,她买回来的那些人也要识字,只有识字了,才不容易被骗,还能管得住下面的那些长工和短工,才能随时随地的记录他们的工时,而不需要挑选专人去做这个工作。

只有让工作流动起来,猫腻存在才少,要不然,谁干的时间长,都能摸出点敲门中饱私囊,她还怎么管理?

以前赶驴车和牛车,走起来要一天半的时间才能进山,现在骑马,她用大半天的时间就到了,大大节约了时间不说,还排出了许多危险性,因为马儿跑在山路上速度快,根本不需要给人反应的时间就窜过去了。

走的时候是赶着驴车,现在回来居然骑着高头大马,一进村子,老百姓可都朝着她围了过来。

有说自己这儿不带劲的,有说那不舒服的,还需要白荷给扎针拿药的,这可把她愁坏了。

“大家不要着急,这次我会停留两三天,你们让我回去先整理一下,休息一下,我从早上到现在还没吃口热饭呢,等我吃饱了,休息好了,明天你们就上山,一个一个给大家看,行不?”

总算安慰住了他们,这边刚脱身,那边干爹又焦急的追了过来,上来就问她。

“你干娘到底在哪儿呢?”

白荷诧异的回头看他:“夏收的时候她不是回来了?没告诉您?”

“她只告诉我现在帮你卖豆腐,没说具体住在哪儿啊,我家那小子也不告诉我,现在家里也没那么多活了,我一个人在家怪没意思的,我想去找他们,你不能不管我。”

然而白荷却拒绝了他:“我干娘嫂子弟弟都没告诉你,那就证明你的表现还不能让他们满意到要把你带过去一起生活的地步,他们都不说,如果我说了,那我成什么了?再说了,你在家这儿住的不好吗?以前你不顾自己家孩子媳妇吃喝也要供你那些侄子侄女,怎么你现在没人管了吗?不应该啊,你不是说儿子指望不了,可以指望侄子吗?”

白荷说话一点没客气,像这种里外不分的人,他们永远是改不了的,如果让他知道干娘家现在生意好,那可妥了,要不了多久,这些七大姑八大姨侄子侄女什么的,都得去城里投奔干娘去,到时候她家岂不就成了客栈?想想就觉得头疼。

“放心吧,等到了秋收,他们自然会回来的。”

不等她把话说完,老实人就冷哼一声。

“他们回来收秋,还不是为了家里的那一口粮食?如果没有这口粮食,他们还会回来吗?”

白荷很诧异他会说出这样的话:“干爹,这难道不是应该的吗?你一个人又收不完,他们回来帮你们的忙,让颗粒早日归仓,不就能早日吃上干饭了?总比来不及收,掉到地里面强吧?你咋还在这上面较真呢?”

“都是你,要不是你,我们一家现在还好好的呢,现在可好,一家子分成了三瓣儿,我成了那个被遗弃的人,我好好的家过的好好的,你为什么挑拨他们跟我分家?我做错什么了我?我不对我侄子侄女好,难不成要对你这个来历不明的人好吗?”

人在生气的时候,总会什么伤人说什么,安家三房这位大叔,明显这段时日日子不好过,所以把气都撒到她这儿了,白荷也不惯着他。

“干娘对我好,小芒照顾我,我当然要对他们好,给他们机会挣钱过好日子,至于你,呵呵,我也是看在他们的面子上对你多加照顾的,既然你不需要这份照顾,麻烦你回去告诉你安家其他房的人,明日就不要上我这儿来瞧病了,来了,我也不会看,你以后也不要来找我问他们的下落了,人回来了,你自己去问,问不出来那是你自己没本事,不必要把气撒到我这儿,我又不是你的出气筒!”

“你,好啊你,总算露出你的真面目了是不是?我看你就是存心的,存心不让我们安家好过,你还想入我们家的宗谱,你做梦,有我在,什么干闺女,我不承认!”

接下来的话白荷真的懒得听,直接牵着马上了山,那钥匙开了自家门,咣叽一声就甩上了门,从里面锁上,把马牵到后院儿后,从空间拿出来一大捆儿的玉米杆子丢给它:“吃吧!”

随后在旁边的石槽里加入足够量的水,之后就开始打扫院子,把之前鸡窝猪圈里的那些动物粪便都堆积到一起,等明日抽空山上撒到地里面。

院子里的菜落的满地都是,还被鸟儿和虫子叨掉不少,她赶紧找了个筐子开始采摘蔬菜,整整三筐才将成熟的辣椒茄子什么的摘掉,有的都老了,不能吃了,但也不能浪费,可以拿回去剁碎了喂鸡鸭。

韭菜长得特别好,粗实的很,她拿到从头割到了尾,粗略估算得二三十斤,然后尽数收到了空间,等将来在合适的机会再拿出来。

院外的墙角爬满了丝瓜、苦瓜、梅豆角,如今也长得喜人的很,密密麻麻的,结满了果实,她将院子里的蔬菜倒进空间后,又拿着筐子开始摘外面的,全部摘完还得上到卫家,打开卫家院子,又是满满一院子的蔬菜瓜果,等她忙到太阳落山,粗略估计,今日的收成达到二三百斤的量不止,因为苦瓜丝瓜茄子黄瓜什么的,实在是太能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