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 第1355章 充实(4100)

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种田 第1355章 充实(4100)

作者:云沐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55:48 来源:小说旗

大概是因为这次变故,使得这个年下家家户户都笼罩在一层阴影里,本该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时候,却是什么心情也没有了,连带着过年的肉,都让妈妈腌制起来,生怕以后吃不着,更别说那些晒好的菜干粮食了。

好在,家里面还是允许种菜,至于能不能开火做饭,还不清楚,安全起见,爸妈决定开始定量食物,只要有机会,就买粮食,因为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不大好过。

“爸妈,我不吃细粮了,我跟着你们一起吃,哥哥们能吃的,我也能吃,鸡蛋我也不吃了,我长大了,什么都能吃了,不用单独照顾我的。”

家里的猪宰杀之后,把鸡和鸭都拿到城里换了十斤粗粮,因为还正在下蛋呢,所以价格不低,愣是换了十斤的杂粮,里面掺杂了玉米面红薯面高粱面和小米面,颜色不大好看,做出来的饭口感也不好,但至少人吃了饿不死。

谁都没有因为把鸡鸭卖了换粮食遗憾,饿肚子的滋味儿不好吃,有的吃,已经很庆幸了。

日子再难,年还是要过的,亲戚还是要走的,不过对比去年,今年所有人似乎都不在状态。

过了正月十五后,学校开学了,天虽然还是很冷,但队里面开会明确了去年年底下发的通知,还告知春上的时候他们生产队还要迎接一部分从城里来的文化人,要求各小队队长平均分配人才,好好带这些人。

如今高考停止,小学和初中还维持着正常秩序,开春之后,丁家又恢复了往年的生机活力,虽说自留地要收走,但也会等到菜籽成熟之后再回收,不能让他们去年的辛苦白费了。

改为吃食堂后,院子里面的地妈妈用来种上了土豆和红薯,连番茄黄瓜辣椒青菜什么的也不种了。

墙角依旧栽上了产量不低的南瓜、冬瓜、丝瓜,还有木耳菜,有了木耳菜,连青菜都不用种了,反正院墙外和犄角旮旯也不放过,撒点葱籽,吃香葱也方便点。

整个冬天他们家南瓜可是没少吃,绵甜绵甜的,不管是熬汤还是炒菜,哪怕上锅蒸,味道也极好。

南瓜籽晒干了放在鏊子里焙焙,焦香可口,跟嗑瓜子似的,香极了,每次妈妈做好,都先给她抓一把,让她坐在灶房门口的小马扎上,仔细教她怎么嗑,怎么剥。

食堂开饭时间都在上工前和上学前,就一般家庭开饭时间,六点到七点,一个小时差不多了。

春天野菜多,孩子们就成了挖野菜的好手,送到食堂也给记工分,所以在春天没有什么蔬菜的情况下,他们喝的是粗粮稀糊涂,吃的是野菜窝头,菜也是野菜拌的,天天如此,除非有新野菜品种下来,才能换下口味儿。

城里的文化人是队长驾着牛车给拉到生产队的,为此还专门给他们收拾了一座绝户头的房子,修修补补还能用,这就成了他们这些人日后生活学习的地方。

来的当天村里好多人都去看了,有妇女同志看到人家穿的时兴衣裳,小皮鞋,拎的竹箱子,忍不住摸摸自己的脸感叹道。

“这可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同样都是人,你看看人家,年轻了有钱了就是好啊!”

这次一共分过来六个人,四个男人,两个女人,年龄在十七八岁不等,穿的衣裳都比乡下人看着干净整齐,还没有补丁,像是新料子,不像他们这边的,一件衣服穿的时间长了,都发黄打补丁,人家的白衬衣,崭新崭新的,一点都不像来干活的。

不过这是第一天,人家这一路走过来也挺不容易的,这房子还是妇女队长领着几个妇人打扫出来的,生产队长则是领着男社员把房子修补好了,遮风挡雨是没问题,至于里面的东西添置,那还得他们自己来,反正能用的家具都给他们擦干净了,如果觉得不妥帖,可以自己到县城或者镇子上购买添置。

如果没有大的问题,这几个人怕是要在这儿待个十年八年的,这往后的日子可长着呢!

他们红旗生产队有个固定问活的地方,那就是村头的大槐树下。

每天都是队长提前到位,按时敲牌子砸钟,男女社员当天干什么活,到那里干,听从队长的安排分配,问活分上午和下午两次。

以前她年龄小,爸妈怕她受苦,都不愿意把她放到地头受罪,所以一般哥哥们带着,尽管以前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可时间久远了,除了一些技术性的记忆犹新外,这些生活片段已经很模糊了,不过眼前的场景却跟看电视剧似的,特别有年代感。

生产队的活它分轻重,重活一般由青壮男劳力去干,较轻的活有女社员干。

有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只能干些辅助劳动,比如菜地,修沟,场院洒洒晒晒的一些轻活。

而工分也是根据劳动能力和所承担的劳动量来确定的。

一般而言男青壮劳力每天八分到十分,妇女青壮六到八分,老年男劳力五分,小脚老太太大和孩子们二分到四分。

每天从学校回来后,哥哥们要去挖野菜,打猪草给生产队或者厨房,所以她就去田间地头找妈妈,也正因为此,她才能更切身的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

他们一般四点放学,要留出干活的时间,哥哥们一放学就去她的班级把她接着,背着就回来了。

回家把书包什么的一放,就要去找人问今天干啥,分配好后,打猪草的打猪草,挖野菜的挖野菜,捡柴火的捡柴火。

不同的是,猪草里也有野菜,不过都是一些老的,像是嫩的,则留给挖野菜的孩子们,一般干一俩小时吧,天就黑了。

六七点晚饭后,每家有一人拿着家人的工分本去写分,分别报出家人所从事的劳动项目和时间,记分会计将当天分值记录在工分本上,到时进行月结和年结,作为人七劳三分配(劳动力分七成,非劳动力分三成)粮柴和年终分红的依据。

他们是一个集体,是个集体就要围着他们共同的希望——土地转圈。

周末哥哥们一大早他们全家就起来洗漱,洗漱完后就要去食堂吃饭,她人小,每次都是把她放到桌子前占位置。

吃饭的碗筷都是带自家的,所有人不分大人孩子都是一大碗稀的,大人两个馒头,十岁以下一个馒头,以上也是俩馒头,咸菜一家分一碗(杜撰),如果熬的是咸糊涂,则没有咸菜可以吃。

因为孩子们打回来的野菜直接扔到汤锅里和粗粮一起熬了,这种情况下是撒盐的,所以就不会分配咸菜了。

汤不管是稠的还是稀的,她都喝不完,每次妈妈都会分给爸爸,爸爸又让给妈妈。

“我又不干体力活,没那么饿,你可是咱家的顶梁柱,闺女剩下的馒头和汤,你都吃了。”

大哥他们也觉得有道理,建国可以领两个馒头了,他只吃一个,剩下的会给爸爸以及弟弟们分了,这样转一圈,基本上他们都能吃饱,不过每次妈妈都要给妹妹留小半块馍馍给哥哥收起来。

“你妹妹吃的少,胃口小,半晌会饿,饿了你就烧点水,给她泡点吃。”

这是在食堂吃饭之后,每天妈妈都要交代哥哥的话,虽说去年的粮食还有,但能不去烧火做饭,就不去费那个事儿,况且今年开始,比较敏.感了,没人会想着给自己找麻烦。

以前跟着妈妈一起去地里,除草的时候还能挖到虫子,这虫子都攒起来回来喂鸡,现在不允许了,自然也不会再费那个事儿。

未免不打扰哥哥们去干活挣工分,丁薇就跟着赵青青一起下地。

一般而言,生产队扔圈粪,挖水井,出河工,交公粮,场院里搬抬粮袋子,夜晚看场子,秋天打夜更护秋都是青壮男劳力去做,而往地送粪,春天砸坷垃,修棉拾棉,耪地除草等等活计大都是妇女们来干。

他们一天三出勤,秋忙时有时四出勤,迎着晨起的朝霞下地,顶着夜晚的月光收割,别提有多辛苦了。

他们生产队饲养的有耕牛,用来辅助重体力劳动,那些耕牛都是在公社注册了户口的,不能随便宰杀和卖掉。

耕牛是生产队的大功臣,主劳力,承担着拉运耕种的重活,付出多,吃粗草,好饲养。

拖拉机一般是农忙时节几个生产队轮流用,只有牛是归属于自己的生产队,拖拉机那都是公社独立管理的,所以爸爸很多情况下都不在村子里,在的时候是轮到他们生产队了,要是离开了,那就说明要去其他村子了。

而且除非特别重的话,否则都是不被派遣的,毕竟这烧的可是柴油,老贵了。

哥哥姐姐们如今就是利用周末到地里挖一些野菜或嫩草,交到队里喂猪养牛,从而换取一些工分。

“今年生产队逮了六头小猪仔呢,这日后咱们不能养了,听说就是靠这些猪年底卖一部分,给咱们分一部分呢!”

之前是社员家里养任务猪,从今年发生变化,是集体养猪,集体宰杀分配。

但即使是宰杀分配,也得到年尾了。

由于现今粮食紧缺,猪大都难以吃饱吃好,光长身子不长膘,到春节前宰杀时才一百二三十斤,那可是喂养了一整年呀!

这年代的猪肉,真是肉香味美,社员们都愿意分点肥肉,到家炼点猪油。

但因为人多,总要有人承担那些不好的部分,所以从今年开始,听说要抓阄决定顺序。

如果你的号码排在前面,那你就有机会进行挑选,如果你的号码排后,你就只能等着。

像他们这个生产队,至少要两头猪才够分,所以到时候一头猪抓一次阄,也省的不公平,一次落后,不可能回回都落后吧?

较大的生产农具都是生产队添制,如犁,耙,牛车,水车,播耕机等,小的生产工具大都属于家庭自备,如锨,镐等,去年左右,他们这边家家都增添了小推车,用来推粮柴、推土、推粪积肥,有的家庭还人手一车。

生产队的固定资产价值也浅薄,只有队部,牛棚,猪圈,寡屋,放粮种和喂养牛猪的饲料仓库,场院及场院寡屋,水车。

生产队每年麦秋和大秋都要向上级交公粮,秋收后,把最好的粮食袋袋车车推向公社粮棉站,那是向国家应尽的义务,当然,每年这个时候,才是爸爸最忙的时候,一天恨不能往公社跑十来趟,回回拉的东西都不一样,也不会先紧着一个生产队,都是哪边拾掇好了,去哪边。

在这个什么都要靠人力的年代,水利可是农业的命脉,然而水泵却要到七十年代中后期才会有,这个年代给田地灌溉,凭的可都是社员的肩膀和腿啊!

每到灌溉的季节,这队伍一路从河边排到各个田间地头,传送的是一旦旦解决庄稼饥渴的救命水啊!

今年听说大队要搞副业,养殖场,还打算种一些果树,具体怎么个折腾法,还没有更明确的指示。

不过妈妈倒是很支持,因为养殖业的确不错,靠谱,鸡生蛋,猪卖肉,沤出来的粪水还能浇灌土地增肥,可谓一举多得,甚至还能为不少人谋得出路。

要不单靠妇人们领鞋厂、服装厂的一些小活,根本就不足以打发农闲时候的时间,谁不想多挣点啊,尤其现在家里孩子多的情况下,那更是愁死个人。

所以一听说要发展副业,人人脸上都高兴,这也间接冲散了收回自留地的遗憾。

生产队实行人七劳三分配制,粮棉油菜瓜的分配,人口占七分,劳动量分值占三分,所以常常是劳力多的不够吃,孩子多的吃不了,那时壮劳力每天的工分值才几分钱。

生产队分粮柴瓜菜都是用大秤称,分粮柴称后堆上压个纸条,条上写有户主的名字,以便人们认领,分瓜菜谁来了称给谁,随时领走,公平合理,不出予盾。

要不说这年代社会教育好,社会风气好呢,间接使得村风也正,谁也不敢胡作非为。

年终分红是生产队终结分配制,大多年份年终分不到什么红利,常常是劳动量分值减去分到的粮棉瓜菜价,基本持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