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游戏 > 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 第257章 建言献策

穿越天龙:从珍珑棋局开始 第257章 建言献策

作者:舜君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2-01 10:00: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宗正寺少卿捧着宗族世谱来到了母子二人的面前。

随后柴太妃拿起笔来,她按图索骥后,便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之后她把赵穆的名字写在了自己的名字下面。并且在旁边写了三个小字“中山王”。

从这一刻开始,赵穆就是柴太妃的嫡出儿子了。至少以后的记载上是这样的。

柴太妃写完后,便将笔递给了赵穆。

而宗正寺少卿也是将宗族世谱再单开了一页,赵穆在空白的页面上,按照其他宗族世谱的格式写上了自己的名字。

宗正寺少卿随后高喊:“礼成!”从这一刻起赵穆就是朝廷真正承认的中山王了。

随后礼乐再度吹奏了起来,宫廷雅乐那浓浓的历史沧桑感扑面而来。

跟着这礼乐声,赵穆便同柴太妃一同走下了玉阶神道,随后母子二人便各自乘上了自己的车驾离开了太庙。

赵穆跟随柴太妃的车驾回到了东平郡王府,他对着自己这个名义上的母亲行完大礼,交还了哥哥的王辇后,便乘上了自己家的车驾回家去了。

当他转了几条街重新回到颖国公府的时候,这上面的牌匾已经又换了一次。

之前是“南阳郡公府”的字样,但这一次则是“中山王府”的字样。

看着牌匾上的字,赵穆闭目吸气,随后便又长长的吐了出来。从一个没落贵族变成真正的世袭王公,现在才是他的计划真正开始的时候。

当赵穆抵达后,梅兰竹菊,秋霜冬雪,木婉清,赵姬都在门前迎接他。而迎接他归来的人当中还有两个熟悉的身影,一个是赵穆的大姐赵岚,一个是一袭女儿装的呼延瑾。

赵穆下车之后,呼延瑾最先行礼叫道:“呼延瑾参见中山王爷!”

而最爱玩的梅兰竹菊四人也是有样学样的给赵穆行礼。

看着她们的样子,赵穆摆摆手说道:“好了!大家别开玩笑了。我的时间不是很多,娘!帮我准备一下,等一会我要进宫谢恩。”

说着赵穆便将垂赐之物尽数交给了母亲保管。

众人跟着赵穆一齐走进王府内。

呼延瑾也恢复了平日里的稳重,呼延瑾问道:“这么着急吗?”

赵穆一边走,一边点点头说道:“不错。皇上赏赐我这样的殊荣可不是一时兴起的,我总要给皇上创造相应的价值才行。”

呼延瑾微笑着说道:“呵呵,王爷您心系国事,真乃国之大幸哈哈哈。”

赵穆也是无奈的笑着摇摇头。

赵穆回到屋内重新换了一套衣服,扔下了前来朝贺喝喜酒的亲戚朋友们,马不停蹄的便立即前往宫中谢恩,并且打算将自己下一步的战备计划告知给哲宗。

哲宗再过一两个月就要正式亲政了,那个时候就是他们叔侄二人里应外合为大宋扭转乾坤的时刻。而正式亲政后的哲宗,除了大小朝会,就有堆积如山的奏折等他批阅。要么就是尚书房内的例行问话。就没有现在这么多闲暇的时间来接待赵穆了。

而赵穆婚后,也要南下姑苏去见见慕容复了,总不能老是给他画大饼,也该来点实际的了。之后还要前往大理国,以及关外进行相应的布局,因此赵穆的时间也不是很多。

改革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才行,与其之后赶时间,倒不如现在就行动起来。

赵穆来到了宫中,哲宗皇帝正在进早膳。

赵穆因为是哲宗的近臣,哪怕是皇帝正在进膳,也没有阻拦他。

哲宗正端起一碗粥,他看着前来的赵穆,随即放下碗筷说道:“啊!皇叔这么早就来了啊,朕还以为皇叔要等到午后才会来谢恩呢。”

赵穆正要向哲宗行礼,哲宗今天因为在朝上煞了司马光等人的威风心情大好,于是摆摆手说道:“皇叔不必如此多礼。皇叔也未曾用膳吧,今天这春卷和粥都不错,给皇叔也盛一碗来,给皇叔赐座,皇叔来跟朕一起吃啊。”

赵穆闻言立即行礼说道:“与陛下同案而食,臣万万不敢!”

哲宗笑道:“有什么敢不敢的,卿与朕对内是叔侄,对外才是君臣,这血脉之缘,纵使打断了骨头也还连着筋。况且皇叔乃我大宋股肱,又是朕的心腹,有什么万万不敢的?皇叔上座吧。”

随后太监便把椅子搬来,在哲宗长桌的对面也给赵穆摆上一副碗筷和几牒小吃。

之后哲宗再度拿起筷子,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赵穆虽然不是很饿,而且也看不上这宫廷的残羹冷饭。但出于为臣子的礼貌,还是同哲宗一起吃了起来。

等两人都吃完后,太监们将碗筷撤下,叔侄二人也回到御书房叙话。

哲宗在龙书案前坐定后说道:“皇叔这么早来见朕,想必不完全是谢恩吧。”

赵穆拱手笑着说道:“陛下英明神武,微臣这点小心思确实瞒不过陛下。”

哲宗问道:“皇叔啊,眼下就只有你我叔侄二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赵穆随后站起身来说道:“陛下,臣如今虽未出仕,但陛下心中所念之事,微臣以为应当提早准备。”说着赵穆便从自己的身上拿出了一本奏章。

太监见状连忙将赵穆的奏折呈上。

哲宗缓缓地打开赵穆的奏折,他还没有看赵穆奏折的内容,只见上面的字迹就不由得赞叹道:“好字,好字。皇叔的笔记颇有前朝颜真卿的风采。朕本以为皇叔只是武功高强,但没想到皇叔的文采也这般出色。”

赵穆拱手笑道:“陛下过奖了,微臣不过少时跟母亲学了一些罢了。算不得什么的。”

哲宗闻言却是笑而不语,随后哲宗认真的看起赵穆给他呈上的奏折。

这篇奏折是赵穆昨天晚上连夜写出来的,这篇奏折从内政,外交,军务三个层面阐述了将来平辽灭夏的计划。

赵穆提出的内政方面,并没有提到诸如新法,旧法的改革。因为这不是他现在操心的事情。眼下大宋府库充盈,也用不着他去通过改革抵消掉社会矛盾。亦或者是凑钱支援战争。

尽管赵穆心中已经有了绝佳的变法方案,但这个方案放在现在太超前了点,当年在士绅被史诗级削弱的大清,雍正都差点被喷死,更别说现在这个文人无法无天的时代了。

赵穆的改革对于哲宗来说太有“魄力”了一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