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102章 震撼人心的发言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第102章 震撼人心的发言

作者:钰在其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1 12:13: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市场太大,外人是会眼红的,而且会用各种手段袭击。

空有市场没有力量,只不过是成为案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罢了。

大家连饭都吃不起,哪来的钱购买网络设备?

陈庆宇都不知道该从哪个方向吐槽?

这位大神,不愧是后世的奇葩,被自媒体吹成神的存在,往往不一定有真本事,但一定够奇葩。

“我对评价他人不感兴趣,不过这位老板的想法的确够大的,但从一个专业角度来看,我还是要提醒一下这位首富大佬。”

“市面上的网络终端,至少也要5000元一台,加上网络功能,一台终端的价格至少也在1万元。

按照咱们的人口10亿算,他需要10万亿,如果我没记错,他的资产满打满算也不过才刚刚20亿,这20亿包括固定资产和债务,还有一部分无法变现的产业泡沫。

也就是说,他能动用的资金,恐怕连两个亿都没有。”

“我就算他一呼百应,能找来100个和他一样资产的大佬,并且这些人都把家产全部托付给他,也不过才刚刚两千亿,距离全民通往还差了99800亿。

希望首富大人早日赚到这些钱,到时候我一定赶紧撤退,当个老老实实的小百姓。”

陈庆宇的这番回话,充满了诙谐和荒诞。

距离完成全民互联,还差99800亿?

人家是堂堂的首富,怎么落在陈庆宇嘴里,这20亿怎么显得如此不值一提?

另外,他总觉得陈庆宇将此人当成了骗子。

“陈先生真幽默。”

刘兆春憋了半晌,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

他之所以提这件事,其实是想把陈庆宇的火气捅出来,只要陈庆宇张口骂人,他就立刻报道出去。

一方是身价几十亿的首富大佬,另外一个是年纪轻轻的新锐创业老板,这两个人的骂战一定很有看头。

“陈先生,看来您对这位首富很有成见?”

“请不要误会,我只是对事不对人,也可能是我见识太过浅薄,是在想不出什么更省成本的办法。”

刘兆春想用话术引导陈庆宇,但对陈庆宇而言,刘兆春的这点计量还是太幼稚。

经历过后世媒体大爆发的年代,人人都有手机,人人都可以给别人下套。

刘兆春的这点计量,简直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

“牛老板能发射卫星,改造城市,甚至炸掉世界屋脊,他考虑的是千年大计,我这点小生意入不了他的法眼。”

“陈先生太客气了,您也是商业奇才!牛老板评价了您的生意经,不知道您对他的生意经有什么看法?

就算现在成本过高,但技术越发成熟之后,总会降下来的,您觉得他的设想,未来没有成功的可能吗?”

“未来是多久的未来?有钱的并不只牛老板一个人,技术的迭代也不会太快!

要知道我才20来岁,但牛老板已经快50岁了,我能等到的未来,很可能他已经入土了。”

“我们曼妮的5000多名员工,脚踏实地的为大众服务,我们不求发大财,只求拿去有限的利润,养家糊口而已。

即便未来真能发展到全民互联的地步,我也不会减少员工投入,一个有抱负的企业必然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如果技术减少了更多人的饭碗,那这门技术一定不是好技术。”

“当然,我并不是不支持技术,我只是觉得技术迭代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人们不能只想着自己行业的那点小成本,要考虑大众,要将技术和大众责任联系到一起,如果技术的迭代,以绝大部分人丧失工作为代价,只会导致社会混乱。

技术迭代,想要达成的结果,也会背道而驰!”

陈庆宇一番侃侃而谈,直接把刘兆春说的目瞪口呆。

在来之前,他一直想搞个爆点,弄点所谓的八卦。

然而陈庆宇的一番长篇大论,却把他说的五体投地。

这位牛老板虽然贵为首富,但所做的各种生意看起来都是噱头,的确能力很强,但是对比陈庆宇的社会责任论而言,却又不够高度。

这位小陈老板看起来年纪轻轻,但实际上却很有头脑,最关键的是,他虽然只做一门生意,但却仿佛站在九霄云外那么高。

刚刚成立三个月的小公司,招揽5000多名员工,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扩张过度,而是出于社会责任感而背负的社会重担。

几千名员工压在一个如此年轻的创业者身上,这份胸襟和担当,试问在这个年龄段,谁能和他媲美?

这样的人,自己竟然还想敲诈,简直是无耻之极。

刘兆春怀揣着满心满腹的羞愧离开,回到家中狠狠灌了一瓶酒,借着酒劲下笔如飞,一口气写下了一篇报道。

“商业奇才?投机倒把?都不是!

给我三分钟,带你走进一个社会企业家的内心真实世界。”

“最初听到陈庆宇的名字,是因为一个月前的记者茶话会,我听东仓本地的记者朋友,说起了这位年轻人。”

“在他的口中,这位年轻人凭借一本东仓服装杂志打开局面,轻轻松松实现了月销破3000万。”

“当时,我感慨于这位年轻人的敢做敢想。”

“第二次听到这个名字,是首富牛老板的一则评价,虽然牛老板对这位小陈老板的生意经是偏见,但是能入首富的法眼,显然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直到我真了解了这位小陈老板,才发现所有人都误会了小陈老板。”

……

“小陈老板的社会责任论,直接震撼了我的心灵,每一个岗位都有责任,但企业家拿到了更多的利润,理应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

但放眼四周,我看到的无不是肥头大耳的大老板,张口闭口以谋取国家利益为荣,以克扣员工工资为优,指望他们承担社会责任,简直是痴心妄想。”

“而小陈老板,公司仅仅创立三个月,就主动承担5000多名下岗员工的饭碗,而即便做了这些,小陈老板依旧毫不居功,甚至被感恩羞愧。

临别时,他希望借着我的笔杆,呼吁各位企业家老板多承担一点社会责任,不要总想着吸取民脂民膏。”

一篇报道,洋洋洒洒将近5000字,直接占据了这天报纸的头版头条。

陈庆宇,在魔都出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