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实业大亨:我在96当巨佬 > 第103章 小陈老板,有社会责任感的好老

陈庆宇这个名字,于绝大部分魔都民众而言,只不过是一个随处可听的陌生人名字。

但是随着刘兆春的报道,只要看过报纸的人,都记住了这个名字。

90年代的国内,弥漫着种种混乱的思潮。

下岗的大时代下人人自危,人人以占便宜而沾沾自喜,占不到便宜就是吃亏,这种想法遍布全国各地。

各地工厂纷纷倒闭,但有多少工厂,是因为本身业务不行才倒闭的?

放眼全国,优秀的工厂数不胜数,优秀的品牌也有很多。

但是在一个个投机倒把分子的操纵之下,这些品牌与工厂全部倒闭,被贱卖出去。

工人下岗,吃不起饭,无数人为此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

而最终得到好处的人,却大摇大摆的站在人前,充当成功者,企业家,甚至人生指路人。

社会责任?

他们简直是社会蛀虫!

对于后世而言,年轻人知道的老牌子,拢共也没有几个,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健力宝。

事实证明,无论什么人群,都无法抵挡肥宅快乐水的魅力。

此时的健力宝,甚至比可乐更加厉害,其销售业绩,更是将可乐压得喘不过气。

健力宝的影响力有多大?

就这么说吧,仅仅健力宝一家公司的纳税额,比当地所有企业加起来的纳税额还多!

然而问题,也正出在这里。

虽然健力宝是一个个人属性非常重的产品,但健力宝所在的公司,却属于当地。

谁都知道李厂长一举之力,直接把酒厂扭亏为盈,更发展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他终究只是一名打工者,不是企业的决策者和所有人。

也正因为如此,健力宝随之没落。

陈庆宇没想到,此时的报纸上,竟然把这些秘闻,直接写在了报道当中。

此时的健力宝,已经内斗相当严重。

而除了健力宝的问题之外,东仓服装厂的矛盾,也出现了苗头。

东仓的经济压力非常大,服装厂一家就占据了过半的纳税额,所有人都觉得东方服装厂是个宝库,用之不尽,取之不竭。

然而只有廖东煌才知道,服装厂已经到了亏损的边缘,根本就没法再管其他人。

但和李厂长的状况一样。

东仓服装厂是廖东煌做起来的,但他说了却不算。

他可以在内部调整,但对于外部,还是由东仓官方来决定。

公家和私人,此时掺和在一起,已经闹得不可开交。

而在此时,陈庆宇的社会责任论出现,反倒像是一股清流,让所有人都感到耳目一新。

公是公,私是私,但无论什么公司,都要怀揣着社会责任感。

只有如此,才能在这纷乱的世道当中,找到一线平衡。

平心而论,刘兆春的报道还是过于夸张,过于抽象。

在刘兆春的报道当中,陈庆宇就像是一个侠之大者的无私之人。

但只有陈庆宇自己知道,他的本心,并没有刘兆春报道中的那么无私。

有社会责任感,并不代表无私奉献。

况且,他之所以招收这5000多名工人,本就有许多内情。

就比如秦萧林的压力。

曼妮派送的业务,也是为了防着秦萧林一手。

刘兆春写这篇文章,显然有借题发挥的想法,但发挥的不是抹黑陈庆宇,而是自己心中的抱负。

能成为魔都老牌记者,刘兆春显然不只是会写八卦,也有真东西。

他借着陈庆宇的话,写出了当下时代的困境和社会的众多风气。

又借陈庆宇招工的行为,大幅称赞了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

一篇洋洋洒洒五千字的文章,既描写了家国,又描写了时代困境,还写到了困境下的人们,如何挣扎与美好的品德。

就算没有预知能力,仅仅看这篇文章,陈庆宇也不由得心生感慨。

就这篇文章而言,足以入选今年优秀报纸文章100篇。

然而陈庆宇却有些想不明白,刘兆春来见自己的时候明显是为了敲诈,为何回去写文章时,态度又转变了180度?

难道他真被自己说服了?

陈庆宇心里嘀咕,从未觉得自己有这么强的能力。

此外,通过这篇报道,势必会引来更多人关注曼妮。

曼妮的模式,的确被那位牛首富说出了弱点。

高居不下的人工成本,是曼妮目前的困境。

只要能够发展互联网,曼妮的模式就可以复制。

短时间内,没有人能复制陈庆宇的成功,但再等五六年就不一定了。

或许因为自己的过早出现,已经影响了不少人的想法。

六年后,会不会出现十几家网购平台,同时发力竞争?

陈庆宇越想越是好笑。

报道只不过是一个插曲,陈庆宇很快就投入了更紧张的工作氛围之中。

96年的魔都工资,已经快接近1000元了。

放在东仓只需要几百万的运营成本,来到魔都就等于多加一倍。

曼妮派送的业务一旦无法达到平衡,就得拿曼妮本身的业务输血。

就曼妮现在的状况而言,还能支撑得起一个曼妮派送,但业务如果始终无法展开,他必须另外想办法。

陈庆宇的目光重新投射到报纸上,心中忽然一动。

刘兆春的这篇报道,似乎也不是无利可图,起码帮他打开了名声,同时还介绍了曼妮派送的员工身份。

96年的社会,人们普遍还比较淳朴。

是不是可以利用下岗职工的身份,博取一些同情分?

无论是找魔都官方,还是利用这种同情分去拉一些业务,塑造一个下岗职工拼命劳作,艰苦卓绝的形象,是不是能帮助曼妮派送展开局面?

陈庆宇心中犹豫不定。

任何策略,都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使用这个方法,万一操作不好,极有可能抹黑下岗职工的身份。

但如果能够监管到位,这些工人的确能够多赚一点钱。

陈庆宇并没有说谎,也仅仅只是把这些下岗职工身上的标签,宣传的更醒目一点。

做这个宣传不能陈庆宇亲自操作,而是需要魔都官方帮忙宣传。

爱心企业家和下岗职工互相成就,一家专注于服务下岗职工的企业,显然赚足了社会同情分。

刘兆春把自己吹的这么好,如果不利用这一点,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次机会?

就如同刘兆春所说。

社会上有大量的下岗职工吃不起饭,曼妮派送业务做的越好,能提供的岗位就越多,这些下岗职工,被拯救的希望也就越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