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淳安淡淡道:“你大可试试看,能不能走出这扇门?”
“怎么,你连孤也要动手?”
李旦的脸上满是愤恨和屈辱,紧握的双拳青筋暴起。
裴淳安冷笑道:“本帅从来不会给自己危机,杀不杀你只是本帅随手的事情。”
听着他语气中不屑,李旦脸色阴沉的似乎能滴下水来,深吸几口气,他压制住了心头的怒火,咬着牙关问道:“你身为臣子,这是以下犯上!”
裴淳安嗤笑了一声,淡淡说道:“我为天下人做事,可不单单只为你李家做事,真以为你们李家人人都是太宗?”
李旦的瞳孔瞬间缩小,难以置信的看着裴淳安。
他万万没有想到,裴淳安竟然能够当着自己面说出这番话。
这跟以往的不良帅不同,虽说为他们李家做事,但是不止完全不看重他们身上的血脉。
似乎只要是李家血脉做皇帝就够了,其余的人只是其余人。
“你儿子现在是皇帝,所以本帅现在不打算动你,如果你要是做出一些让本帅不高兴的事情,你看看谁会更惨?”
裴淳安的声音依旧平淡,却让人不由的遍体生寒。
这一刻,李旦忽然发现,自己在这位不良帅的面前根本就没有反抗之力。
“你连隆基都敢动手?他是皇帝!”
李旦嘶哑着声音,努力让自己保持理智。
裴淳安呵呵一笑,讥讽道:“那又如何,本帅能让他做皇帝,也能让他下台。”
“你……”
李旦气极,但是他知道裴淳安绝对没有开玩笑。
他也知道裴淳安绝对干的出这种事。
裴淳安冷冷的看着他,淡淡道:“当然,你也可以试试跟本帅对弈一番,看看谁才是最后赢家。”
李旦强忍着心头的恐惧,厉声说道:“你这是欺君罔上,是谋逆!”
裴淳安冷冷的瞥了他一眼,淡漠道:“高祖李渊不也是造反起家?这个天下谁是皇帝,对天下百姓没有任何区别,只要是百姓安康就是好皇帝。”
这番话让李旦哑口无言。
他不甘心的看了一眼裴淳安,转身负气离去。
裴淳安轻轻抚摸着手中的令牌,淡淡道:“殿下,本帅愿意叫你一声殿下,你才是殿下,不要做出大家都讨厌的举动。”
李旦脚步顿住,然后继续迈步离开。
裴淳安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喃喃道:“你会做出正确的抉择的。”
……
次日。
李隆基正式登基,颁布即位诏书大赦天下,大周更名回‘大唐’,年号改元建章。
封不良帅为新任国师。
为自己父王加了一个太上皇的名头。
这两个命令刚刚下达,朝野内外立刻掀起轩然大波。
原因无它,实在是因为李隆基的这份诏书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东西。
不过这也只是一部分人惊讶,其余大半的人都是喜忧参半。
大唐李氏复国,对于一直被压制的那些忠于大唐的朝臣来说,无疑是一场盛宴。
……
洛阳。
皇宫。
李隆基批阅奏折,时不时拿出呈报上来的奏疏认真查看,眉宇间隐约透着一丝疲惫。
他没想过自己登上皇位以后,会这么累。
忽然,他看见一份提议重回大唐旧制的奏折,眼睛微眯,思索片刻,缓缓合上奏折。
站在旁边伺候的陈公公见状,急忙低声道:“陛下,是否将此奏折送给宰辅大臣们研究?”
李隆基摇摇头,淡淡说道:“朕不希望这件事情牵扯过大,传旨给张柬之,让他进宫来见朕。”
陈公公点点头,快速退了下去。
很快,穿着官服的张柬之快步赶了过来,拱手恭敬道:“见过陛下。”
李隆基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然后淡淡说道:“张爱卿,今早的奏折你都看完了吧。”
张柬之微微犹豫一下,还是点头道:“看完了。”
“那张爱卿对重回大唐旧制的决定有什么想法吗?”
李隆基饶有兴致的看着张柬之,想听听他对此的看法。
张柬之皱着眉头沉吟片刻,然后沉声道:“老臣觉得,这个决定或许有利有弊。”
“哦?”
李隆基眼神一亮,笑着说道:“愿闻其详。”
张柬之抬起头来,目光坦然的迎向李隆基,道:“重返大唐旧制的弊端在于会引起整个朝堂上大半的官员抵触,甚至会激化朝堂局势。”
李隆基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武则天当政时期改了很多大唐时期的制度,比如说科考、减免赋税等等,有些东西有利有弊,但是已经实行了多年,不是短时间能够改变的。
张柬之的目光炯炯,盯着李隆基,缓缓说道:“不过如果陛下依旧延续周制,也有点说不过去,所以陛下何不在唐制和周制基础上再次改进呢?”
李隆基眼神猛地一凝,沉声道:“继续说。”
他知道张柬之肯定不止这点想法,必定还有其他的办法,所以并未失态。
张柬之稍作停顿,继续道:“变法!”
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张柬之心里也是忍不住一颤。
因为这不是他的想法,这是昨夜不良帅送过来的两个字。
虽然他对于这两个字很排斥,但是他却知道,若是自己拒绝了不良帅的请求,自己绝对会倒霉。
没有人能够拒绝不良帅。
“变法?”
李隆基皱着眉头,陷入沉默中。
这两个字无数次出现在历史长河当中。
大秦因为变法六世而兴,最终一统六国,奠定了千古一帝的霸业。
大汉、大隋皆有变法改革,国力一度强盛至极。
但是变法失败的也有很多例子,其中最典型的便是隋炀帝杨广,因为自己急功好利,导致变法改革失败,使得大隋衰落,直至灭亡。
所以变法这两个字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
特别是现在大唐刚刚新帝登基,根基不稳,贸然改革,风险太大。
李隆基感叹了一句,旋即苦涩说道:“会不会有些操之过急?”
张柬之拱手劝诫道:“只要陛下您坚持,相信大唐一定会再创辉煌,到那个时候,陛下再改变变法也不迟。”
“朕会斟酌一二。”
李隆基揉揉额头,摆摆手让张柬之退下。
张柬之行礼告辞离去,走出御书房后,脸上浮现了一丝愁云,喃喃自语道:“大帅为何执意变法?”
……
与此同时,长安城中。
裴淳安将皇宫上下全部清洗了一遍,凡是有异心的,全部斩杀殆尽。
一日之内,长安城中血流成河,死伤惨重。
一夜之间,长安城中的文武大臣少了三四成。
裴淳安在这些官吏眼中就像是阎罗一般,无人胆敢挑衅。
站立在城楼处。
裴淳安双手背负,心中满是豪情。
他将要亲手缔造一个盛唐,想想还是有一些激动。
就在这时候,一名黑衣不良人出现在了裴淳安身侧,低声说道:“大帅,樊巧儿两姐妹回长安了。”
“不用管,安心执行任务。”
裴淳安淡淡吩咐一句后,又问道:“张柬之怎么样了?”
不良人低声道:“陛下没有一口答应下来。”
裴淳安微微点头,然后说道:“让他小心谨慎,不可贪功冒进。”
“喏。”
不良人悄然退去。
裴淳安深吸一口气,看着远方的景色,眼神中闪烁着灼热的光芒。
……
……
“哈哈,好,干杯!”
长安城某座酒楼内,程伯献和秦文对而饮,脸上带着欢愉。
程伯献轻啜一口烈酒,然后放下酒碗,说道:“秦兄,如今妖后归天,我们也算是完成了父辈的遗愿。”
秦文摇晃着酒盏中的烈酒,嘴角露出一抹阴森冷笑,寒声道:“我秦家被妖后手下酷吏所坑害,如今妖后只是这般下场,真是便宜那妖后了。”
程伯献恨恨骂道:“只可惜不是我等手刃那些酷吏。”
“你们想亲自报仇?”
一道嘶哑的声音骤然响起。
程伯献吓了一跳,转过头,却见一个黑衣人正靠在墙上,一副慵懒的模样,仿佛从来没睡醒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