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水尸棺 > 一百四十一章 老黄家的辛秘

黑水尸棺 一百四十一章 老黄家的辛秘

作者:人面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0:3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跟着师父进屋,才发现在屋子的两侧还分别坐着一个六十岁上下的老人,其中一个身材高瘦,长得眉清目秀的。另一个则是五短身材,虽然其貌不扬,但大耳大鼻的,很有富贵相。

这两个身上都穿着一件老式的中山装,个子高的一个一身干净的白色,皮鞋也是白色的。身材粗短的一个则浑身上下清一色的黑,连鞋子和眼镜也是黑色。

我乍一看到他们,还以为自己看到了黑白无常。

这时我师父将我拉到身前,对屋里的人说:“这是我徒弟,左有道,也是老黄家的下一代监理人。”

说完之后,师父又一一向我介绍了眼前这三个人。

坐在屋子中央的魁伟老人就是老黄家的当代家主,也就是李道长他们口中的“黄老太爷”,他叫黄文钦,和李道长一样也是宣统二年生人,我见他的时候,他已经近百岁高龄了。

另外两个人都是黄老太爷的孙子,穿白衣服、长相出众的叫黄昌荣,穿黑衣、长相富态的叫黄昌盛,在黄老太爷百年之后,他将成为老黄家的下一任家主。

顺带一提,之前给我们开车的那个女人叫黄玉莲,是黄昌盛的生女。黄昌荣也有个儿子,叫黄玉忠,在黄昌盛过世之后,黄玉忠就是下代家主。

由于黄玉忠当时还在江苏上学,我第一次来到东北老黄家的时候,并没有见到他。

听说我是守正一脉的门人,黄老太爷在看我的时候,眼神都比之前温和了许多,可那一分锐利似乎早就融进了他的本性,我和他对视的时候,依旧感觉那双眼睛中就像是藏着两把钢刀,只不过在刚才,这两把刀锋芒毕露,现在却带上了刀鞘。

之后我师父又向他们介绍了梁厚载,得知梁厚载是李良的弟子之后,黄老太爷他们对梁厚载也变得客气起来。

黄昌荣和黄昌盛到不远处的厢房里搬了四张椅子过来,我师父和黄老太爷一左一右坐在屋子当中央,黄昌荣和黄昌盛坐在他们两侧,至于我、梁厚载和李道长,座位的排序就没那么讲究了,随便坐在哪都行。

师父落座以后,就问黄老太爷:“大和尚呢?”

黄老太爷叹了口气,说:“澄云大师已经到白水渡那边守着了。柴师傅,你可算是来了,这一回,我们老黄家可是遇上大麻烦了!”

“我知道,信里面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师父一边说着话,一边点上了烟锅,默默抽了起来。

就听黄老太爷接着说道:“唉,那封信,怎么说呢。当时我也是没想到事情会闹得这么大,所以在一些事情上,对柴师傅还是有些隐瞒了。”

我师父笑了笑,没说话。

这时候李道长对黄老太爷说:“老太爷,你还是跟我们通通气吧,把事情的经过完整地说一说,咱们这些人都是老关系了,大家知根知底的,你也没必要老是藏着掖着的。”

李道长说话的时候,我又将视线放在了他的脸上,屋子的光线十分明亮,加上空间开阔,也没有大面积的阴影。原本我以为这一次应该能看清他的长相了,可当我的视线落在他脸上的时候,却发现他的头上不知道什么多了一顶草帽,光线无法穿透帽檐,又在他脸上投下一道重重的影子,我依然看不清他的脸。

听到李道长的话,黄老太爷又是一声长叹:“行吧,可今天我把事情抖出来,各位可要帮我保守这一份秘密,万万不可说出去啊。”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用很警惕的目光盯着李道长,似乎在整个屋子里,唯一让黄老太爷放心不下就是李道长,至于我们几个,则不在他的担心之列。

直到李道长点了点头说:“放心吧,没人会说出去的。”

黄老太爷也点点头,说起了从上月月初至今,在老黄家发生的一些事情。

如果放在三年前,我是不能把那番话的内容说出来的,毕竟我作为老黄家的监理人,在很多时候,是要帮他们保守一些秘密的。可如今,我们这个行当也不同以往了,过去的很多秘密就算被挖掘出来也无伤大雅,因为这些秘密,有些已经无处考证,也有一些,已经不存在了。

黄老太爷的话很长,而且他说得非常琐碎。我虽然能记得那段话的大体内容,但时隔这么久,我几乎是不可能将他的话详细还原出来的,所以我还是打算将黄老太爷那段话的内容拆分开来,以事情发生的时间为顺序,将老黄家那段时间的经历慢慢还原出来。

之前黄玉莲告诉我,光绪年间的时候,老黄家在东北老林里发现了一条龙脉,并从此金盆洗手,干起了正经行当。

她说得不完全错,老黄家在光绪年间的时候,确实在东北老林发现了一些东西,也确实是在那个时候转了行。

可老黄家转行之后,干的并不是黄玉莲口中的正经生意,至少在当年那个年代来说,绝不是什么正经生意,不过到了当代,他们家的产业已经合法了。至于他们到底是干什么的,这涉及到老黄家的一段辛秘,我确实不方便说。

我还是着重说一说老黄家在林子发现的东西吧,那根本不是什么龙脉,而是一座邪墓。起初发现那座墓穴的时候,老黄家的人还下去看过,黄老太爷也是听他的祖辈说,整座墓就是一条极长的墓穴,沿着山脉贯穿东西,至少有数百里长。

数百里,只是一个约数,其实谁也不知道这座墓到底有多长,因为当年下墓的人,只有一个人活着出来了,当时的老黄家还是老苏家,从墓里出来的人叫苏三通,他是苏家在当时的家主,在东北大地上,也是个颇有名气的土贼,因为名字里带着一个“三”字,同道中人就送了他一个雅号,叫他三爷。

关于三爷当年的事迹,黄老太爷没有多做提及,只是说当年三爷从墓里带出了一套金顶和尚的塑像,那是五个拳头大小的白玉人面雕像,每个人像都是秃顶加大襟长袍的造型,头顶上都贴了一层金箔,所以叫金顶和尚。

他出墓之后,就命人在林子里埋下火药,炸了墓穴的入口,当时那场爆炸还引发一场山火,足足烧了七天七夜。

山火灭了以后,三爷又带着族人邻山建了一座宅子,那座宅子,就是如今黄家祠堂的雏形。

这件事发生的第二年,苏家改黄姓,又一年之后,三爷命人在白水渡一代挖了一座地宫,地宫中设五座石门,五个金顶和尚塑像,就是这五扇门的钥匙。

地宫建好之后又十年,三爷失踪,同年,白水渡附近发生小规模的地震,邪墓所在的那座山头出现了山体滑坡,在原本应该是山头的位置,露出了两根一人多高的天然石柱子。

巧合的是,就在不久之后,一个游学的秀才在林中迷路误入黄家老宅,看到了山头那两根下宽上窄的石柱,以为是龙角,就推测在这座山下,应该有一条龙脉。

后来这件事被秀才宣扬出去,人人都认为在老黄家的祖宅后面出了龙脉,而这种说法也一直被沿用至今,只有老黄家的老一辈人物,才知道那两根“龙角”下面究竟有什么。

说到这,有件事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当时老黄家守着龙脉的事被传得满城风雨,那毕竟是龙脉,朝廷不可能没有听到风声。但听黄老太爷的说法,当时的朝廷对这件事似乎并不关心,从来没有过问过。而那个秀才,以及后来散播这个谣言的人,却大多死于非命。

在那之后,老黄家的一代代族人都守在这座祖宅里,直到荒野成村,祖宅也变成了宗族祠堂。

黄老太爷以为,在他有生之年,邪墓的事情应该都不会被人知晓了,这个秘密将在他临死前告知下一代家主黄昌盛,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再由黄昌盛小心捂住着这个秘密。

可就在上个月的月初,金顶和尚竟然失窃了。

金顶和尚虽然是老黄家的传家之宝,但除了黄老太爷,家族中根本没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家族以外的人就更不用说。

那套塑像原本一直被存在黄老太爷家的砖墙里面,几十年前黄老太爷盖那座房子的时候,是直接将金顶和尚砌在墙里的,除了他自己,别人就算知道这世上有这么几尊白玉和尚,也不可能知道它们被藏在了何处。

可就在上个月月初,黄老太爷去了一趟省城,回来的时候就发现自家墙上被人开了一个洞,白玉和尚不知所踪。

这一下可吓坏了黄老太爷,他第一时间就联系上了我师父,但碍着金顶和尚涉及到老黄家的辛秘,很多事情又不好直说,只是说黄家出了一些事情,让我师父来一趟。

可我师父当时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授业上,见黄老太爷在电话里遮遮掩掩的,问他什么事他又不说,问他事态严重不严重,他也只是说不太严重。之后我师父就推说自己有事,让老太爷联络青峰观的李道长。

也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原因,李道长才被黄老太爷请到了东北。可李道长的道行虽高,却没有我师父的江湖人脉,老太爷觉得单靠李道长一个人,也未必能找回金顶和尚,于是又将德高望重的澄云大师也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