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黑水尸棺 > 一百四十二章 杌齿

黑水尸棺 一百四十二章 杌齿

作者:人面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10:34:2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时我还没见到澄云大师,可听黄老爷子说,这个大和尚的江湖人脉,一点也不比我师父差。

可李道长和澄云大师来到东北以后,还没开始着手调查金顶和尚的下落,老黄家又出事了。

山头上有一只“龙角”断了,从“龙角”断裂的缝隙里,还掉出了一个颜色怪异的死人头骨。

石头里面怎么会有颅骨呢?而且还是一颗带有异色的颅骨。

对于此,李道长和澄云大师谁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黄老太爷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请我师父来一趟,他让人给那颗颅骨拍了照,又给我师父写了一封长信。

其实那封信在半个月前就到我师父手中了,可师父当时正教我画符,依然抽不出多余的精力来。

毕竟对于我师父来说,守正一脉的传承,可是比什么都重要。

但为了给老黄家一个答复,师父将老太爷的信交给了冯师兄,让他试着对断一下事情的始末。

冯师兄大略了解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又让庄师兄设法调取了离黄家庄最近的几处公路监控,最终推断出窃贼此时应该还藏身在黄家庄内,同时也推测到,这个所谓的窃贼,极可能就是黄家的族人。而杌齿断裂,应该也和这个人有关。

冯师兄口中的杌齿,就是祠堂后山的那两根“龙角”。

在堪舆风水这门学问上,我冯师兄算得上是高手中的高手,黄老太爷跟他通电话的时候只是大体说了说黄家祠堂后山的格局,又说了两只“龙角”的事,冯师兄就告诉黄老太爷,那根本不是龙角,而是杌齿,在这两根杌齿下面,肯定有邪气盘踞。

杌齿,就是梼杌的獠牙。至于冯师兄为什么管那两根石柱叫做杌齿,我就不太清楚了,只知道这个词应该是来自豫咸一脉中代代相传的典籍。

没办法,在我们寄魂庄,三脉传承不能互通,任何事情,只要是涉及到了另外两脉的传承,我大多无法给出解释。

黄老太爷一边感慨于冯师兄的推断精确,一边又邀请冯师兄来东北帮助黄家,可不巧的是冯师兄当时手里有几个大案,上面已经定下了破案期限,他一时间也抽不出空来。

要说老黄家这次也是流年不利,先是我师父忙着向我授业,这会冯师兄又碰到了棘手的案子,而且冯师兄接手那几个重案的时候,正好是上个月初,和金顶和尚被盗也就相差三四天时间。

冯师兄因为自己去不了,就为黄老太爷推荐了包师兄,据黄老太爷说,冯师兄将包师兄推荐给他的时候说过了,包有用这个人,在风水上的学艺不精,撑死了也就是半瓶子醋,但他擅长收集情报,加上在外行走多年,见多识广,应该能帮得上忙。

于是乎,黄老太爷又请了我包师兄,还好包师兄刚从国外回来,也没推辞,刚一回国就赶到了东北。

包师兄是在昨天晚上来到东北的,可就在他到达老黄家的一个小时前,第二根“龙角”,或者说杌齿也发生了断裂,和上次一样,杌齿断裂之后,又有一根颜色异常的遗骨从里面掉落出来。

上一次是棕黄色的头骨,这一次,则是一根深蓝色的大腿骨。

包师兄抵达之后,黄老太爷带着他到杌齿那边看过,包师兄说,在杌齿断裂的地方,裂痕呈现出轻微的放射状,在杌齿附近还发现了少量的淡黄色粉末。

之后包师兄在那些粉末上做了测试,他用火机一点,黄色粉末瞬间开始燃烧,燃烧中还有非常轻微的爆鸣声。

显而易见,那些粉末就是火药,两根杌齿都被是人为炸裂的。可那两根异骨确实是从杌齿的断裂处掉出来的,包师兄用探照灯的强光照进杌齿的裂口中,就看到每根杌齿的裂口深处各有一个凹槽,正好能容下那两块骨头。

也就是说,两块异骨之前就是一直被封在杌齿里面,而这也是最让黄老太爷不解的地方。

虽然骨头的颜色异常,在骨面上,还有一些外形类似于苔藓的小颗粒,可除此之外,那似乎就是两块普普通通的骨头。

包师兄仔细辨认过断面上的石头纹路,说这两根杌齿就是两根天然形成的花岗岩,没有任何人造的痕迹。

既然如此,那两快骨头究竟是如何被嵌入杌齿之中的呢?

花岗岩属于火成岩,是岩浆冷却后形成的一种岩石,如果说这两块石头是在杌齿形成的时候就融入了岩浆中,又在岩浆冷却的过程中镶嵌在了……这种设想根本不可能成立,那可是岩浆!

黄老太爷这下越发感觉事情棘手,当天晚上又给我师父打了一个电话,这一次通话,黄老太爷依然有所隐瞒,他只是说黄家的家传宝物阴阳鼓有被盗的危险,可依旧没有提及杌齿下的那座邪墓。

我师父当然知道黄家有一面从元代传下来的阴阳鼓,那只鼓对于黄家来说,可以说是意义重大。

所谓阴阳鼓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人皮手鼓,老黄家的这面阴阳出自南北朝时期的梁朝,由一位得道高僧和一位同样修得大成的比丘尼的头盖骨和人皮做成,上面镶嵌着二十八颗冰魄琉璃珠,其价值几乎难以估量。

虽然这种鼓是人的骨骼和皮肤打造,但当年不管是高僧还是比丘尼,都是自愿在死后捐出尸骸来铸这面鼓,上面不但没有邪性,还带着一股平和安详的中正大气。

尤其是对于佛教密宗来说,这面手鼓,还是一件意义非同寻常的法器。

当初黄家先祖将这只鼓传下来的时候就说过,只要阴阳鼓不丢,黄家后代可享万代兴盛,可一旦阴阳鼓丢了,黄家就会在一夜之间迅速衰败。当然,那时候的黄家还是苏家。

而黄老太爷说阴阳鼓有丢失的危险,也绝不是诓骗我师父。

当年苏三通在白水渡修建的那座地宫,据说就连通着杌齿下方的邪墓,地宫中设五道万斤石门,五个金顶和尚虽然是这五扇门的钥匙,可如果手中只有金顶和尚,依旧无法开启石门。

黄老太爷向我们坦白了,若要开启石门,必须先在石门前将阴阳鼓的两面分别拍打三次,这叫做“门前三通鼓”,三通鼓后,金顶和尚才能打开石门。

黄老太爷自己也没进过白水渡的地宫,不过三通鼓配合金顶和尚才能打开石门这件事,是苏三通亲手写在族谱背面的,肯定不会有错。

老黄家的族谱,一直保存在历代家主手中,包括家族填了新丁,其姓名也是有家主一人添入族谱的。

从苏三通挖掘地宫开始,黄家族谱就从来没被家主之外的第二人看过。

以上这些,大概就是黄老太爷那番话中所含的全部信息了。

黄老太爷用了好几个小时才把这些事和盘托出,等他把话说完的时候,天色已经蒙蒙亮了。

在他说话的这段时间里,我师父一直在闷闷抽着烟,直到老太爷把话说完,我师父才磕了磕烟锅,对黄老太爷说:“老太爷的意思是,盗走金鼎和尚的窃贼,就是为了进入那座邪墓。”

黄老太爷点了点头:“就是这个意思。”

因为连续说了整整一夜的话,他的声音已经有些沙哑。

这时候李道长又问道:“苏三通当年从邪墓出来之后,提没提过,那墓里有什么?”

黄老太爷摇头:“肯定没有,如今就算是我,也不知道邪墓里到底有什么东西。”

他一边说着话,一边端起水杯灌了一大口,之后接着说道:“而且祖辈从邪墓出来之后,先是一把火烧了山林,后来又出现山体滑坡。我就一直觉得,那里就算有座墓,也早就该塌了。”

我师父又点了一锅新烟,慢慢说道:“当年,苏三通既然让人在邪墓上放了火,还烧了山,看起来,似乎是不想让人找到这座墓,他让族人在此定居,似乎也是为了守住邪墓的入口,防止外人进入。可如果他真想要将这座墓藏起来,为什么还要在白水渡建立那座地宫?黄老太爷,听你刚才的说法,那座地宫,是和杌齿下的邪墓连通的?”

黄老太爷有些不太确定地摇摇头:“这件事我也是最近才听别人说的。那座地宫我也没进去过,它是不是通着邪墓,我也不知道。”

我师父皱了皱眉头,又问他:“白水渡有地宫这件事,除了你还是有谁知道?是谁告诉你,地宫通着邪墓的?”

听师父这么一说,我也发现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了。

被我师父这么一问,黄老太爷脸上的表情顿时僵住了,他愣愣地坐在太师椅上,几次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过了好一阵子,我师父长吐了一口烟雾,说:“究竟是谁告诉你白水渡地宫可以连通邪墓的?”

黄老太爷又沉默了很久,才闷闷地回了一句:“我不知道。”

片刻之后,他仿佛是怕我们没听懂他的意思,又说了一遍:“我不知道是谁告诉我的。我只记得有这么一件事,可那个人是谁,我却……”

师父挥了挥手,将黄老太爷打断,然后又望向了李道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