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鬼吹灯II > 第四十六章 盘古神脉

鬼吹灯II 第四十六章 盘古神脉

作者:本物天下霸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4 18:09:53 来源:小说旗

第四十六章 盘古神脉

封师古发现在“乌羊王”的黄金头颅上,阴刻着一幅古老的“风水地图”, 另外从棺椁中盗发出的龟甲、玉璧、铜器等物,也都有着许多教人难以理解的神秘铭文。这些“明器”中,隐藏着“棺材峡”里不为人知的秘密。

原来在巫山“棺材峡”的地底,自古就有两块“地中有山”的风水宝穴,一处酷似“头颅”,另一处则是个“无盖石棺”的形状,棺中有山丘形如“无头尸体”,山中有黑泉,漆黑腐臭,近似“尸血”,人莫敢近。

棺材峡外表的风水形势可以归结为“山高水窄,群龙无首”,山中洞窟交错,使得龙脉混乱缥缈,故此有许多古迹都是镇风守水的奇异格局,各条龙脉的核心就是那“尸头、尸棺”两穴。古代巫风盛行,最初称尸形山为“盘古脉”,是祭飨死灵巫神的禁地,四周峭壁的岩隙里藏纳悬棺,地底则埋有各种铜玉古物,以及无数称为“尸器”的小石棺。

那些小巧的石头棺材里面,全都装纳着殉祭者的内脏,大多是从奴隶、俘虏一类社会地位低下的人身上获得,将它们埋在地底吸纳山川的极阴之气。一旦藏得年代久了,那些心肝脾肾一类的内脏,就会逐渐萎缩石化,其中有借得阴气者,就会浮现出人面五官,甚至身形手足俱全,可以成为“活丹”,但概率很小,万中无一。又因为山里埋藏“尸器”之多难以估量,所以后世也有“棺材山”之称。

这种神秘的风俗,主要受“巫楚文明”和“古蜀文化”的影响,在有贵族下葬时,就会从“棺材山”里挖出埋藏过千年的成形“尸器”,当作“丹珠”装入死者口中,可以保持尸首英爽之姿不散。

由于“乌羊王”下葬的时候,是有身无首,所以陪葬的“尸器”,就藏在了他的腹中,“观山太保”盗墓开椁时,那枚活丹已同僵尸化为了一体。封师古遍阅古籍,知道世上有“尸仙”之说,他认为石椁中的“乌羊王”,即不是活人,也不是死人,而是尸身脱化而成的“真仙”,吃它一口肉,足可胜过服食几株万年合首乌,于是便有了非份之想。

封师古将装在铜釜中的“乌羊王”尸体烧炼化丹,但似乎不怎么管用,他也是鬼迷了心窍,绝不肯就此罢休,料来山中所藏的其余小棺材里,还会有尸器化成的“尸仙”,便又带人去找“棺材山”,反复相夺形势地脉,才知这混沌初分时便已存在的“盘古脉”,在风水一道中,名副其实是一条被群龙围绕的“尸脉”。

但是在几千年前,古时巫者为了求取“活丹”,在山里边挖了埋、埋了挖,早把这地脉挖断了,而另外那处乌羊王埋骨的人头形山洞,也在“观山太保”盗墓之时,被挖破了龙气,一前一后两处风水奇绝的地脉此时都已废了。

封师古自持有鬼神难测之术,打算把“棺材山”造成让他度炼成仙的阴宅,就使出惑众的手段,自称“地仙祖师”,扬言在古墓中窥得“天机”,并告诉众人世间即将有刀兵大劫,山中有个胜似世外桃源的神仙洞府,可以避祸,谁要不信谁就是身上还有恶业未消,要继续留在世上遭难偿还。

当时观山封家威望很重,再者世道衰败之兆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有许多人都信他,举家举族的跟着地仙进山,兴师动众地造了阴阳两层的“地仙村”,这种格局取自风水古法,乃阴阳混元之意,专用来恢复地脉龙气。

同时封师古也带着亲信,秘密在山里发掘“尸器”,几乎翻遍了地底全部的“小棺材”,历时多年终于挖出了一具栩栩如活的“尸仙”,并将挖开的沟壑造为阴宅,以做度炼成仙之后的藏真之所,为了保守“尸仙”的秘密,在棺材山外埋设“九死惊陵甲”,让随同他进入地仙村的人谁都甭想出去。

这上古所传的仙法,不可自私,到了“地仙”入棺之时,所有的人都要秉烛提灯,跟着下到墓中陪葬,“地仙村”封家大宅中有血坟一处,待到坟丘中渗出尸血,便是“棺材山”地脉龙气复苏之兆,所有的尸体潜养于地下,介时便可受度为仙。后世有缘之人,凭“观山指迷赋”进山到此,可去往“地仙墓”中叩拜真仙。

《观山掘藏录》是封师古生前所留,按照书中最后的记载,他是口含“活丹”,被门徒活活钉入石椁下葬,此后发生了什么,就无法从书中得知了。

孙九爷看罢愤恨不已:“想不到我观山封家竟出了个封师古,他简直就是个魔鬼,让这么多人为他殉葬,要是不将其化骨扬灰,如何告慰成千上万屈死的冤魂?”

我并不理解孙九爷这种封建世家出身——视家门祖宗比天大之人的感受,心想“他就是个地主阶级的遗老遗少,可能自打解放后就没吃过一顿饱饭,难免对旧事念念不忘”,但我更觉不解的,是《观山掘藏录》与那几张图画,里面记载的内容也太离奇了,看起来却又不象是子虚乌有的事情,化做尸仙的“活丹”——是不是就是我们要找的“丹鼎”?被活着钉进棺材里的“地仙”封师古现在究竟怎么样了?那些殉葬者全都死在墓中了吗?

shirley杨不解的问道:“随封师古进山的人成千上万,有这么多人进墓送死,难道其间就没一个人对地仙的举动产生怀疑吗?”

孙九爷说:“从长远来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可在乱世当中,人心多是久昧不明,凡是那等聚众的勾当,只要牵扯上真命、天道,往往就能一呼百应,让愚民愚众从骨血里信以为真,这种先例可就太多了……”他顿了一顿,又说:“心中起疑的人并非没有,只不过人数太少,说出来的话在当时也没份量,我祖上封师歧就明白地仙是妖言惑众,所以才远逃避祸,给观山封家留下一条血脉,如今传到我这辈,终于有机会进到这棺材山中,想来该是封师古的报应到了。天底下最可恨的人,除了忘恩负义的负心之徒,便是这欺师灭祖之辈。”

我对孙九爷和shirley杨说:“封师古这本《观山掘藏录》,并没有明确的说尸仙究竟是怎么回事,可能事关机密,只有他一人心知肚明。咱们要进地仙墓,必须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也许会发生《棺山遇仙图》里描绘的情形。”

地仙墓里的危险难以预期,我说这话的意思,是希望只有我和孙教授、胖子三人一同进墓开棺,这处封家大宅看起来还算安全,不如让shirley杨和幺妹儿两人留在这等候为好,可话刚说到一半,就听楼梯口响起一阵脚步声,胖子和幺妹儿两人都跑了上来。

常言说“见面休问枯荣事,观看脸色便得知”,我一看那两人脸色不好,就知道肯定是楼外有事发生。果不其然,胖子开口就说:“老胡,我怎么感觉这地方要出大事啊,你快看外边是怎么了?”

我闻言赶忙推开窗阁,众人围到窗前向外一看,心下都是骇异无比,原来这棺材山压在一座千米高的大山底部,上边的山体就如同一处坟丘的封土堆,山根中空,岩层内部陷有极深的空壳,将棺材山罩了个严严实实。从地仙村里望上看,见不到天空,唯有满目的岩层土石,此刻头顶的岩层中有时隐时现的血光浮动,更从岩缝中渗出许多暗红色的浓雾,能闻到一股阴冷腥臭的气味在空气中涌动,四周却仍是漆黑沉寂。

胖子说:“瞧见没?看这意思山里已经不是解放区的天了,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即将来临,要想摸金找明器可得赶紧动手了,晚了咱就撤不出去了。”

我也知道可能大事不妙,但为了稳定军心,只好说:“王司令你别危言耸听,咱们的摸金队伍里有军人,有老九,还有山里的幺妹儿,典型的三结合班子,放在哪都好使,有什么局面应付不了?”

说话间就听半空里闷雷交作,污血好似雨点般的落了下来,我吃惊不小:“地底竟然下起血雨来了?”孙九爷急忙关上窗阁子:“这是九死惊陵甲上的尸血,你们身上带伤的人可千万别沾上。封师古的书上详细记载了棺材山之事,我看看还有没有另外的生门。”说着就在墙角继续翻阅书卷,全神贯注地不再言语了。

据说“九死惊陵甲”是种尸血沤发出来的铜蚀,形状如同珊瑚刺,又象植物根须,埋藏在土中会越长越多,这种植物分泌出的液体近乎尸血,奇毒无比。

这阵血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不多时便已止歇,只有血雾在岩层中依然凝聚不散,shirley杨听到声音减弱,向窗缝外望了望,对我说:“看来惊陵甲早已经穿透了岩层,正逐渐向棺材山内增生,可能要不了多少年,整个地仙村都会被青铜血蚀吞没了。”

我说这种护陵防盗的古术,本来就是条难以控制的“祸根”,封师古自以为神机妙算,却作茧自缚,即便咱们不来倒斗,“地仙村古墓”也早晚会被惊陵甲毁了。

胖子说:“那这墓里的明器岂不都要糟蹋了?我可提前告诉你们,胖爷我对此事绝不能无动于衷,眼睁睁地袖手旁观那不是咱的做派,我都得给它们搬回去支援咱的伟大事业,争取早点气死安东尼奥尼!”说罢就放开手脚,开始把那些瓷瓶药罐往携行袋里划拉。

我刚才已经翻看过了那些瓷瓶,里面并没有我们要找的“尸丹”,正想告诉胖子别捡这些不相干的,却见孙九爷颓然坐倒在地上,两只眼直勾勾的一动不动,他的脸色比死人还要难看。

我正要出言询问,就见孙九爷合上了《观山掘藏录》,脸上的神色黯然已极,长叹了一声道:“天意啊,咱们肯定是奈何不得封师古了。”我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孙九爷说:“观山太保擅观星相,真有几分奇诡无方的神机妙算。他留下的观山指迷赋,全篇七十二句,但你们看封师古手书的这部《观山掘藏录》中,还有最后一段——血雾入地,群仙出山。当年的传说果然是真的,现在地底出现血雾,岂不正应了此兆?看来他不是算得不准,而是料事如神,算得太准了。恐怕尸仙随时都会破棺入世,这是命中注定的事情,咱们来得不是时候,谁也阻拦不住了……”

孙九爷身为“观山封家”的最后一个传人,他出于利用“摸金校尉”寻找古墓,又担心被从被路上甩掉的原故,一直不肯把“观山指迷赋”的真篇全文告知众人,现在我们已经全伙进了“棺材山”,便也不将这套隐晦的暗示迷语放在心上了,谁知最后竟然冒出这么一句,什么是“血雾入地,群仙出山”?难道封师古这地主头子还想借尸还魂出山夺权不成?那也太小看咱们的几百万解放军和一千多万民兵了,我实在是没办法理解孙九爷的脑袋里是怎么想的,这事连我都不相信,他也是常年和古物打交道的老元良了,为何如此信邪?

shirley杨将我拽在一旁说:“孙教授常年处于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他虽然没疯,但常会有些神经质的反应,你们别再刺激他了。”我说:“冤枉了,我哪有本事刺激他?他刺激我还差不多。你看他是不是脑子里的保险丝烧断了?净说些不着四六的话来,棺材峡一带的崇山峻岭是什么形势咱们都亲眼见识了,即便是天崩地裂,地仙村古墓也绝不可能重见天日,碎石落下来将它埋也埋没了,墓中的古尸又怎么会自己爬出山去?”

shirley杨说:“要说地仙真有未卜先知的法子,我同样不肯相信,但我看封师古确实精于推算,他对棺材山里的地形地势了如指掌,也许这山里真会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我明白了shirley杨的言下之意,事物的发展变化必然存在一定客观规律,这些规律大多是可以推算出来的,但冥冥之中真正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却从不由人计较,所以才说“人有千算,老天爷只有一算”,而“地仙”封师古那套所谓的仙算,应该是介于“天、人”之间,他究竟能推算到什么程度,我们眼下根本就没办法判断,至少他算准了“九死惊陵甲”会穿山入地,从而使地仙村古墓中出现血雾,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料,所以很难断言“封师古”的尸体最后是否会离开墓穴棺椁出山。

我对shirley杨说:“这座棺材山是尸脉凶穴,想必地仙墓里的尸体都有尸毒,要是它真能出山,必定为祸不小。咱们只好先下手为强,不论能不能找到古尸真丹,都得想办法给它来个开棺毁尸,永绝后患。”

这时我们身上的射灯电池即将耗尽,灯光渐渐暗淡下来,虽然还有些备用电池,可还不知要在地底古墓中停留多久,不得不尽量节省使用,孙九爷说:“点蜡烛吧,手电、射灯最好留在必要之时再用。”

观山太保精于“烟幻、雾化”之术,多是残唐五代时流传的邪术,可以通过焚烧“蛇、鼬、猫、狐”一类的尸体制造幻相,我看附近没有尸烛迷香,就让胖子取出半截蜡烛头来,这都是进山前在幺妹儿的杂货店中购得,拿到桌子上点了一支照明。

我借着烛光,仔细查看《观山掘藏录》中,关于地仙村和棺材山的记载,思量着要找条捷径进入地仙藏尸的墓穴,其余几人也各自翻找楼中的诸般事物,我正看得出神,孙九爷突然叫声糟糕,“呼”地一口气吹熄了蜡烛,藏骨楼中顿时陷入了一片漆黑。

古墓乃幽冥之地,蜡烛则是命脉的象征,常言说“不是厉鬼不吹灯”,摸金校尉是最忌讳“吹灯”之事,蜡烛一灭,房间里立刻变得伸手不见五指,胖子勃然大怒,一拍登山头盔,他那盏关掉的战术射灯顿时亮了起来,随即抬手揪住孙九爷喝道:“孙老九你活腻了,敢吹胖爷的灯?出门也不打听打听——上次吹灭胖爷蜡烛的粽子是什么下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