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254章 解学龙急报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254章 解学龙急报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说完之后,看到崇祯皇帝有点失望的样子,刘伟超便又笑着说道:“一口吃不掉胖子弹的,手机通讯这个,有非常多的前置科技。估计没有上百年的功夫,哪怕是有我的帮助,也绝对不可能的。”

顿了顿,他又笑着补充道:“倒是之前查铁丝网的时候,发现了两样好东西,给你那边正好,都是和纺织业有关的。”

崇祯皇帝听了,表情转为惊喜,连忙问道:“是什么好东西?”

“之前的飞梭和纺纱机,是解决棉花到棉纱,再到棉布这两个阶段嘛!”刘伟超当即回答他道,“还有棉花分离棉籽的步骤,以及布匹到衣裳的这个步骤,都有好东西给你,能提高非常大的效率。”

说到这里,顿了顿,他想了下又说道:“事实上,到了这样的阶段,你那边肯定要大范围开始种植棉花。如此一来,采摘这一块,其实也用机器来做会提高非常大的效率,节约人力。不过这个内容还早,还是以后再说吧,我们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一个个来!”

崇祯皇帝听得欣喜不已,连忙点头道:“好好好,就听你的。”

刘伟超见了,也是笑着说道:“棉布这一块,或者说纺织这个行业,等你过个几年,大明的百姓就能享受到物廉价美的衣裳可以穿,再也不会有许多冻死的情况。另外,你的成本会远比其他国家的要低,让商人贩卖过去,能一举占领整个地球的生意!”

听到这个描述,崇祯皇帝不由得露出非常期待的神色。

这时候的他,已经很明白,垄断的生意,是最为赚钱的生意。

能占领全球的生意,那绝对是大赚的生意!朝廷设立这方面的国企,对,就是国企,那国库的钱,就能源源不断地多起来!

想着这个,崇祯皇帝的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

“对了,你也要把交通给搞起来。”刘伟超顺着这个思路,便提醒崇祯皇帝道,“你那个铁道的事情,搞得怎么样了?”

崇祯皇帝一听,连忙收回幻想,马上回答刘伟超道:“朕已经派了铁道司那边带着木匠和铁匠,就在矿区那边试验。按照之前的回报,估计差不多能铺好一段矿区到管道上的路了。”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朕是打算等到蓟州之战后,再开始抽调人手,全力铺设铁轨,至少要开通到京师的这条路。另外一条,就是计划通州到京师的。”

刘伟超见崇祯皇帝自己有明确的计划,在他看来,也没什么不妥,便没再说什么。

这一夜的聊天,基本上就这样了。

第二天一早,崇祯皇帝就召集孙传庭、堵胤锡两人,商议有关重建东江镇的事情。

他也是认为,刘伟超的提醒很有道理,这个东江镇,确实该建起来好一些。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堵胤锡和孙传庭都反对。目前情况下,当以蓟州之战为重,就算要重建东江镇,至少也要等到蓟州之战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听到这两个知兵的臣子都是如此说法,崇祯皇帝也就听他们的,暂时不去想重建东江镇的事情。

他这边还在商量着呢,内阁那边,就又收到了一堆江南急奏,由首辅亲自带着这些奏章请求觐见。

崇祯皇帝已经有安排,倒也表现地很关心江南局势。便立刻召开御前会议,开始了他的表演。

总之,他就表现出,他对江南局势非常关心,除了严格要求江南各地剿贼之外,也承诺会尽快派出援军。

而他实际上的目的,其实只有孙传庭、堵胤锡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他们当然不可能揭穿皇帝的真实用意,只是旁观,看着崇祯皇帝在那表演。内心中,对崇祯皇帝不由得又多了一丝敬畏。

当今天子,真得是越来越适应天子之位了!

贺逢圣等人得到皇帝的表态,心中都是松了口气。

可结果,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山海关解学龙的急报到了。

解学龙上奏,说他在核查山海关军政事宜时,发现卫所屯田被侵占甚多,军心不稳,士气不振,甚至有兵变征兆。

还有,锦州的建虏,似乎也有攻打宁远、山海关的迹象。

总之,在解学龙的描述之下,山海关似乎随时可能出问题。

他向朝廷恳求,立刻增派援军,稳定山海关的士气,军心,不能给建虏任何可趁之机。

这份奏章一到,崇祯皇帝就对那些江南籍的官员说,这没办法了,山海关对朝廷最为重要,不能出任何事情。因此,白杆军就无法南下,只能北上增援山海关,先要稳住山海关的局势才行。

面对这个情况,除了知情人之外,其他人都傻眼了。

偏偏在这关键时候,山海关也出现问题了。

他们倒没有怀疑过,解学龙这封奏章会有假。

因为之前的松锦之战,让朝廷的元气大伤。山海关那边,军心士气不稳,之前就已经有迹象了。为此,朝廷也是派了解学龙去巡查核实。

就连吴三桂他爹听到风声之后,也有些疑惑,想着该不会是吴三桂沉不住气,没听自己的,开始搞事了吧?

这么想着,他便立刻派人给吴三桂送信,告诫他儿子千万别乱来。

他已经掌握了消息,京营和勇卫营似乎已经被朝廷练出来了。而且兵仗局那边,动静很大,光是往白杆军营地就送了一车又一车的东西,很可能是军械之类。

这个时候,吴三桂那边要是搞事,很可能会一头撞到铁板上的。

山海关的重要性,北方人是最清楚不过的。也是因为山海关太重要,因此关宁军能以此要挟,享受朝廷官军中的最好待遇。

如今山海关要出事,那就没办法了。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崇祯皇帝下旨,让忠贞侯秦良玉立刻带着白杆军出发,前往山海关稳定局势。

不过崇祯皇帝也承诺了,只要勇卫营和京营训练的差不多,或者山海关那边局势稳住了,他一定抽调军队前往南方平叛。

至于眼前,他要求底下的这些官员,全力救灾。

黄河决堤,又在深秋,冬天马上到来,如果救灾不及时,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崇祯皇帝表面上,在忙这个事情,实际上,他的一颗心,其实就在建虏身上。一如他对刘伟超所说,他是真担心,他准备好了一切,结果建虏不来了,那就要傻眼了!

他自然不知道,这个担心其实是多余的。

因为蝴蝶效应的缘故,八大晋商的毁灭,让奴酋皇太极提前向关内派出了抢劫队伍,就是想多抢一些关内的粮草物资。

这时候,建虏为首的抢劫大军,已经到了敖汉部族的地盘上。也就是在锦州西北部的草原上。

虽然建虏做得是无本买卖,但是,这路上的粮草消耗,还是要他们自己带的。

东部蒙古部族那边,同样是如此。

走了远路,已经走了一大半路,阿巴泰下令休整一天。

一是调整人马体力,做好战事准备。另外一边,则是等待科尔沁部族的人马到来。

就东部蒙古部族中,关系和建虏最亲近的,就是科尔沁部族。

皇太极的几个妃子,包括最宠爱的海兰珠,都是出自科尔沁,并且皇太极也有女儿嫁给科尔沁那边。总之,关系很乱,但也证明,科尔沁和建虏的关系最亲。

这入关抢劫的好事,自然不能落下科尔沁族的。

在中军帐内,阿巴泰和一伙人趁着这个休整的机会在开会。

“此次入关,陛下的旨意,要我们带尽可能多的粮草物资和人口回辽东!”阿巴泰看着底下一群人,严肃地说道,“因此,后路必须保持通畅。之前议定的,蓟州的明军最有战力,就必须要灭了他们,才好放心南下!”

说到这里,他看向底下两个穿着打扮明显不同的人问道:“该是你们对关内情况最为了解了,还有什么是需要补充的么?”

这两人,就是逃往辽东的八大晋商之二。为首的人,就是范永斗了。听到阿巴泰的话,便连忙回答道:“之前的松锦之战,朝廷能打的官军,能调动的都已经没了。打下蓟州,该是没有任何问题。小人就是想着,大清军队也可以往晋地走走,小人最熟,收获该是很大的。”

听到这话,另外一人立刻就反驳道:“晋地那边有大同、宣府重镇,就算如今不行了,但是底子还是在那里的。倒是关内其他地方,早已烂得不行,末将认为,打掉蓟州之后,该直袭鲁地为好!”

听到这话,范永斗看了他一眼,不敢反驳。

自从逃往到辽东之后,他算是看清楚了。没有了晋地为依托,孤家寡人的,大清这边已经不怎么重视他了。甚至时间长了,那些女真人也对他恶言相向,他都只能忍了的。

他在想着,阿巴泰却已经对刚才说话之人说道:“恭顺王说得没错,那攻城这个,交给你,没问题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