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255章 特喜欢抄家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255章 特喜欢抄家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恭顺王,也就是孔有德,原本是东江镇将领,毛文龙死后跟随登莱巡抚孙元化,成为其麾下编练新军,聘用濠镜澳的佛郎机人为教官,全面使用火器。

结果到后来,孔有德造反,把这支火器新军,包括军中造火铳火炮的工匠,一起拉去投降了建虏。

建虏这边,正好缺少火器军队,这孔有德正好送上门去,顿时让奴酋皇太极喜出望外,立刻封了他为恭顺王,和他一起的耿仲明为怀顺王。由此可见,孔有德绝对是皇太极那边的及时雨!

事实也证明,自从孔有德投降了建虏之后,原本建虏攻城的短板,便被立刻补上了。

像锦州这样的坚城,建虏还是无法攻下之外,对于小一点的城池,就再也不在话下。

一个简单的例子,崇祯初年,建虏入关之时,多是对城池束手无策。只是县城级别的昌黎,军民一心抵抗之下,建虏怎么都攻不下。

而到了后来,就这崇祯十五年的入寇,建虏几乎是打哪个城,那就是那个城被打下,共计攻克八十八城,逼降六城。

由此可见,建虏军中有了孔有德的火器军队之后,对关内造成的影响有多大了!

而此时,孔有德也是成竹在胸,很有把握的样子。

对此,阿巴泰没有一点怀疑,当即点点头,算是肯定了孔有德的话。

随后,他便对图尔格说道:“你领三万人马,并蒙古诸部共计五万,从雁门、石城二关分兵夹攻黄崖口关,威慑明密云总兵,如若刚迎战,就击溃之;不敢出征,便东向,和本王所领人马会师攻打蓟州。”

“末将遵命!”图尔格一听,当即信心满满地大声回应道。

他全名钮祜禄·图尔格,镶白旗人,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首额亦都第八子。从野猪皮努尔哈赤那会就已经开始打仗,如今不但是镶白旗的固山额真,还是内大臣,从一品武将,协助领侍卫内大臣掌管统率侍卫亲军,护卫皇帝,地位颇为尊崇。

可以说,他的这些地位,基本上还是靠他的军功挣来的。换句话来说,就是从明军身上得到的。

因此,对于明军是个什么情况,图尔格是最清楚不过了。对于阿巴泰交代的任务,他一口就应下,根本就没有再考虑考虑。

因为他很清楚,松锦之战后,明国能战之军已经没了!

这个认识,可不止是他一个人,而是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都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明国真还有能战之军,就绝对不可能在持续了将近大半年的松锦之战中不派出来。要不然,傻子才会眼睁睁地看着那十二万大军全军覆没,而无动于衷的。

之所以如此,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明国已经无其他援兵可派。

就如今关内那些明国官军,连个流贼都打不赢了,还怎么撼动无敌的大清军队?

就算明国人多,但是这才短短地过去了大半年而已,你要说,明国就能重建出一支强军,那除非是有神仙帮忙,要不然,绝对不可能!

可是,这个世上有神仙么?就算有,也不会管明国的闲事。要不然,早该显身了!

于是,就这么的,一场军议下来,就把入关的作战意图,分派了个七七八八。

几乎所有建虏也好,还是蒙古鞑子也罢,一个个都是兴奋地撂着袖子,眼睛冒光,摩拳擦掌地,就等着入关的那一刻了!

粮草、物资、牲口、女人等等,就仿佛唾手可得,就等着他们动手了。

……………………

相对于他们的胸有成竹,另外一位老兄,就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了。

这个人,就是宁远总兵吴三桂。

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时候,他通过砸钱,不但没有因为临阵脱逃而降罪,反而调到了更为安全的山海关当总兵。

不过这个位面上,因为蝴蝶效应的原因,崇祯皇帝查贪腐,把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都给抓了,同样也影响到了吴三桂,依旧还缩在宁远当总兵。

本来的话,他对这个局势很不满,又听闻崇祯皇帝捞到了很多钱,因此,他就想闹一闹,让朝廷知道他的份量,顺便再敲一笔钱。

结果没想到,崇祯皇帝竟然派了个钦差大臣前来核实情况。更为意外的是,这个钦差大臣解学龙,似乎是个死板的傻子,真得一点点核实,极其认真。

一开始,吴三桂以为是想要好处,因为这种事情,他听过,也见过,对于大明官场来说,司空见惯!

为此,给钱便是,结果没想到,油盐不进,我行我素。

这种情况下,吴三桂忍了一段时间,就有点火了。当即送信给他爹,想要收拾这个解学龙。

但是最终,他爹没让他动手,说是朝堂上有变动,要谨慎。

他的舅舅祖大寿已经被抓去了建虏那边,关宁军是他当头,没有可以商量的对象,就只能听他爹的。

为此,吴三桂就继续忍了一段时间。

然而,他发现,解学龙竟然开始核查卫所屯田,这让他又不安了起来。

因为从山海关到锦州之间的卫所,几乎都是关宁军掌控,也就是他们祖吴两家的势力范围,好的屯田,早被他们瓜分了的。

不过吴三桂好歹记得他爹的交代,倒也不敢先动手,只是去了信,征求他爹的意见。

结果没想到,他爹的回信还没到呢,白杆军竟然来了。

朝廷派新封的忠贞侯秦良玉,领一万白杆军进入山海关,这不是他能拒绝的,毕竟他还在宁远城。

就算他在山海关,有解学龙在的情况下,除非吴三桂谋反搞兵变,那就没理由不让奉旨而来的白杆军进城。

让吴三桂有些慌了的是,按照旨意,白杆军是因为解学龙禀告,关宁军军心不稳。

更让他有点傻眼的是,他爹的加急快信,几乎和白杆军在前后脚的时间,送到了他的手中。

在这个信中,他爹斥责他,是不是觉得翅膀硬了,就可以不听他爹的话。说了让他不要搞小动作,等他观察朝堂上形势之后再说,怎么就不听呢?

对此,吴三桂感到很冤枉,比窦娥还冤。他正没干啥事,那个解学龙也是乐呵呵的,人畜无害的样子,怎么就这么冤枉他呢!

吴襄在信中给吴三桂说了个情况,说有九成的把握,属于宫内的兵仗局有巨大的变化。应该是打造了大量的精钢护甲,装备了白杆军。

之前的马祥麟所部,能打大胜仗,就有一个传言,说是得到了皇帝赏赐的五六千副盔甲;而这一次,白杆军在京师休整的时候,兵仗局那边的车子,也是一辆辆地排长队,向白杆军军营运东西。

吴襄怀疑,那车里的东西,指不定又是传说中的精钢护甲。

不过,对于得到这样的消息,吴襄自己也有点困惑。

首先,就算皇帝抄家得到了那么多的钱粮,可要换成精钢护甲的话,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根据得到的消息,真要都是护甲的话,白杆军一下拿到了上万副精钢护甲,说真的,吴襄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白杆军说到底,终归是土司军队,如今这一任土司,不管还是秦良玉还是那个马祥麟,确实对朝廷忠心,但是,谁能知道,后续的土司会不会和朝廷交恶呢?

一旦成为朝廷的敌人,那拥有上万副精钢护甲的土司军队,将会变得极其可怕!

吴襄不相信,当今皇帝会是个傻子,不会考虑到这种后果。他敢真得给土司这么多的精钢护甲?

除非有一种可能,就是土司军队有这么多的护甲,朝廷这边却还是有把握,一旦为敌,能打败土司军队的。

那么就可能是,朝廷这边的军队,人手一副精钢护甲,数量上要远比白杆军还要多!

一想到这,吴襄就傻眼了,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在给吴三桂的信中,他把这前后矛盾的事情也给吴三桂说了一遍。

总之,就是吴襄现在还看不清皇帝在做什么,想要干什么?

因此,他再三叮嘱,让吴三桂一定要不要搞小动作!

至于屯田这些,必要时候也可以舍弃,只要手中有军权,摸清了情况之后,一样可以有钱有权!

如果不清楚情况之下,和朝廷发生冲突的话,吃亏的,只能是吴家。

当今皇帝可不比以前了,特喜欢抄家,一旦有罪,不再只是治罪当事人而已,而是抄家的,整个家族就会因此而没落!

吴三桂从信中,看到了他爹的困惑,忧心,无奈之下,他最终还是决定,按照他爹的吩咐做事。

与此同时,在京师这边,江南各地,甚至包括应天府,都因为受到流贼的威胁而向京师这边发来了求援奏章。

对此,崇祯皇帝依旧和以前一样,一边喊着让他们“顶住,顶住”,一边就三天两头地摆驾京营和勇卫营。

能看出来,崇祯皇帝确实很心急,这么盯着勇卫营和京营,那还能说什么?

如果可以的话,崇祯皇帝估计肯定会派军队南下的。

他们当然不知道,崇祯皇帝的目的,其实就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