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779章 迁都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779章 迁都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布木布泰,满清太后,在摄政王多尔衮上了前线之后,终于松了口气,随即开始了小动作。

上一次崇政殿上,她看到小皇帝在大清臣民中的地位之后,很是欣喜,虽然鳌拜被调去了前线,但是她还是把一些拥戴小皇帝的人,悄悄做了提拔。

布木布泰有计较,数量不需要多,提拔的职位不需要高,只要忠心皇帝的人越来越多,等到她儿子长大需要亲政的时候,就是一股多尔衮无法忽视的力量。

本来的话,她趁着多尔衮不在海州,还准备继续搞小动作的。结果没想到,噩耗竟然一个接一个地传来。

先是朝鲜的倭国使者跑到辽东求援,第一站便是海州,吓了布木布泰一跳。

不过这个还好,倭国的事情,她不怎么在意。

但是,紧随其后,便是草原大败。她一下便担心娘家了。

建虏的皇室和大明可不同,大明从太祖洪武皇帝开始就有规定:皇后必须从平民家庭,或者说小户人家挑选,不能是大家豪族的,避免外戚实力过强影响朝政。

而建虏因为弱小,需要合纵连横,光是皇太极,就和科尔沁族联姻,娶了一个又一个;甚至为了安抚蒙古人,打败了林丹汗之后又把林丹汗的老婆也给娶了。

因此,在建虏皇宫的女人,那绝对是要看娘家实力的。

如果娘家没实力,就很容易被其他女人排挤甚至弄死,由此也诞生了一系列的宫斗。

草原败仗,对于布木布泰来说,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只是科尔沁族也跟着全军覆没,那她儿子的皇位会不会受到影响?

正当她在焦急,又不知所措的时候,锦州溃兵逃往海州,那些有马的,不在前线的,是逃得最快的。

布木布泰一听锦州大败,立刻二话不说,带着福临小皇帝马上逃往辽阳。只是待了一天,觉得在辽阳还是不稳妥,就又立刻跑路,带着福临小皇帝逃回老巢,也就是盛京。

盛京这边,是代善在坐镇。

而代善的态度,也是拥戴福临小皇帝的。

为此,布木布泰第一时间便找了代善,急忙问当前的情况该怎么处理?

遇到真正的军国大事,她是六神无主了!

不过如果真要说慌的,其实代善比她还要慌。

草原之战的战败影响,布木布泰只是想到了科尔沁族的毁灭,娘家没了支撑而已;但是代善却想到,等到明军横扫东部蒙古草原之后,必然会侧击大清,那时候,那么漫长的和草原交接线,都不知道从何防御为好了?八壹

换句话说,大明骑军入侵大清国内已成定局!

还有,锦州战事竟然会战败,这可是大清的国运之战,这一战败了,不管损失如何,对大清都是非常重大的打击,对于军心士气的影响又会是非常之重的!

辽西走廊的明军,很快就会兵临海州,随后肯定会攻打鞍山驿堡,打辽阳、打盛京的。

这个时候,不管怎么做,有一点是注定了,大清到了生死存亡之际,并且都城盛京肯定是要保不住的。

这个时候,代善就想起了洪承畴在一开始的提议:大清北撤,拉长明军后勤补给线的长度,加大明军后勤补给的难度,然后再寻找战机。

但是,锦州之战后,都不知道大清还有多少兵力能用的!

因此,代善所要面临的最关键事情是,在明军打到辽东腹地之前,要组织起现存兵力,并且有序组织军民北撤。

要是慌里慌张的话,非常容易引起溃散,真要那样的话,大清便将不复存在了。

垂垂老矣的代善,没想到在临死之前竟然还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一夜之间,头发全都花白了。

而在这个时候,迟钝的布木布泰终于回过神来,大清的接连战败可不止是会影响她娘家而已,而是威胁到大清的生死存亡,顿时就更慌了,立刻就想继续跑路,离开觉得已经不安全的盛京。

代善听到禀告,立刻第一时间赶去拦住了准备带着福临小皇帝跑路的布木布泰,对她说道:“休要慌乱,你可是大清太后,皇帝生母,为大清江山计,必须稳定大清的军心和民心!”

“大清皇帝不是那么容易当的,既然你对大清皇帝势在必得,如今便是大清皇帝要有担当的时候,你要敢逃,我立刻支持摄政王为大清皇帝!”

代善显然知道布木布泰在意什么,这么一说之后,果然让布木布泰犹豫了起来,见此情况,代善便和缓了语气,又开始安慰布木布泰道:“其实,局势还没到非常糟的程度!”

布木布泰听了,立刻带着期待,看向代善,想听他说说局势没有非常糟的理由!她觉得,她一个妇道人家,肯定没有代善这种久经沙场的亲王看得清楚。

“锦州就是大败,残兵败将集结起来,一样能有二三十万。”只听代善对她说道,“如今摄政王已经逃到辽阳,正在辽阳主持军务。而你回来之前,在鞍山驿堡的布置很好,重兵把守之下,相信摄政王缓过神来之后,也会加大对鞍山驿堡这个天险的支援,挡明军十天半月的,肯定不在话下!”

布木布泰听到代善对她的夸奖,不知道为什么,她心中也觉得有底气,开始不慌了。

而代善这边,还在继续给她分析道:“再有摄政王镇守辽阳,明军要想打到盛京来,至少短期内是根本不可能的,反而说不定他们粮食耗尽,又将面临冬季而不得不退兵了!”

布木布泰一听,更是高兴起来了,这么说,好像大清看着是危险,但是至少今年是没有危险的了。

可谁知,代善话锋一转,却接着对她说道:“不过明国骑军横扫草原之后,必然是要攻入大清的,而他们的目标,绝对会是盛京。为此,在这个时候,大清有必要迁都。但是,千万不能慌,也不能乱,一定要有序地迁都才可以!”

然而,布木布泰一听明国草原骑军会攻打盛京,而盛京的空虚,就算她一个妇道人家,那也是知道的,顿时就又慌了,连忙问道:“那赶紧迁都啊,但是大清国都又设哪里为好呢?”

“宁古塔!”代善显然已经考虑过,立刻就说出了一个答桉。

“啊?哪里?”布木布泰一听,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确认道,“宁古塔?那也太偏僻了吧?”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上,宁古塔是建虏流放罪囚用的,属于满清最荒凉的统治地区之一。

这迁都把自己迁去了宁古塔,不就等于把自己整个都流放了?

代善却是严肃地点点头回答道:“没错,宁古塔!那里适合成为大清新的都城,不但离草原够远,明军进攻不易,并且在宁古塔的北方,还有大清的粮田,过日子是不愁的。”

“可是……可是……”一想起宁古塔再怎么样,也终归还是荒凉的地方,要不然,也不会把可能会闹事的豪格丢到那边去,布木布泰心中终归还是有点畏惧。

然而,她也知道,既然是代善提出来的,那地方估计就是合适的地方,她想找理由拒绝,或者换个新的地方,也没什么能说的,便一下结巴了起来。

代善见了,知道她心中想什么。与此同时,他还知道,大清的很多人估计也和布木布泰一样,对宁古塔有畏惧之心,不想过去的。

然而,除了宁古塔之外,他还真想不出,还有比宁古塔更适合迁都的地方。

整个大清国内,也就是盛京和辽阳这些辽东中心地带比较繁华,其他地方都很荒凉的。

好日子过惯了,要搬去艰苦的地方,确实会有太多的人不乐意。

但是,如今明军的兵锋正盛,代善还担心新的都城不够偏僻,道路不够崎区,如果那样的话,明军肯定会尾随追击的。

这么想着,他便又开始做布木布泰的思想工作,让太后和小皇帝带头,从容迁都,这样才能减少大清的混乱,降低由此带来的损失。

好在这个布木布泰还是懂些分寸的,在代善苦口婆心地劝说之后,最终还是同意了代善的方桉,并且为了她儿子,她也愿意配合。

代善说服了布木布泰,便立刻向草原方向派出侦骑,预防明国骑军的突袭,然后就开始安排迁都。

消息传开,还真亏有太后和小皇帝带头,建虏才不至于乱。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快马急递便送了一个坏消息到盛京。

“什么?”代善一听,震惊地当场站了起来,用不可思议地表情确认道,“鞍山驿堡只是一天就被明军攻克,如今兵锋直达辽阳了?”

鞍山驿堡的防御情况,兵力配属等等,代善都是亲自过问过的,觉得就算明军再厉害,守个十天半月肯定是没问题的。

结果没想到,一天时间就被明军攻克了,这让他真得有点难以置信!

鞍山驿堡被明军攻克,就等于明军打开了辽阳和盛京的门户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