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780章 河东河西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780章 河东河西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这一下,就连代善也慌了!

明军兵锋到达辽阳的话,也意味着可能明军会绕过辽阳来进攻盛京!

而盛京和辽阳也就相差一百二十里路而已,骑军的话,一天就能赶到盛京的。

如果说,辽阳的兵力够雄厚,战力够强,那明军肯定不敢忽视辽阳,绝对不敢绕过辽阳,因为真要忽视辽阳的话,被辽阳断了后路,是任何一个军队统帅都不可能做出来的。

可如今,说真的,代善心中没底了。

虽然如今的辽阳,是摄政王多尔衮在,可里面的兵,都是从锦州逃回的,战力能有多少,并不好说。

不过想着多尔衮的能力,代善心中多少还是有点安慰,如果以多尔衮之能,还拖不住明军的话,那大清是不会有其他人能拖住明军的了。

虽然不知道鞍山驿堡是怎么那么快沦陷的,但是,辽阳肯定不会那么快沦陷,这是可以肯定的!

不过他也不敢耽搁了,找了躺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多铎商量,动用他们最大的能力,赶紧先迁都了再说。

………………

辽阳这边,多尔衮其实是到了没两天。几乎可以说,他是从锦州前线一路狂奔,逃到了辽阳才算停下来的。

这时候的他,已经没心思去盛京和福临小皇帝抢位置,更是懒得去和布木布泰斗心眼。因为如今这种局势,一个不好大清就灭了,还哪来的大清皇帝?

如今对多尔衮来说,最为重要的是,重振军队。

但是,逃到辽阳的溃军,建制全乱了,不但有大清的兵,还有倭国的兵。

当然,当时溃逃的时候,只有一部分倭兵是跟着建虏往北逃的,大部分倭兵都是往东逃,试图逃回朝鲜去的。

倭军的统帅,柳生十兵卫本人,是跟着多尔衮一起逃的,因此,也在辽阳城中。

多尔衮就赶紧和柳生十兵卫一起,重新编组溃军,结果没想到,他们才刚有个头绪,都还没来得及完成编组呢,城外就出现了明军。

听到禀告,柳生十兵卫还没什么感觉,但是多尔衮却是难以置信,立刻上城头去看情况。

果然,就见明国夜不收已经在城外出没。

辽阳重镇,这座辽东最为重要的军镇,在多年之前被建虏夺去之后,明军就再也没有踏足辽阳地界,而如今,明军终于来了!

城外的明军夜不收,一个个显然都很激动,在那欢呼、激动,还挑衅城头上的建虏以及倭兵。

而城头上的建虏,如果换了以前,必然暴怒,绝对无法容忍明军在城外挑衅,因此在城外挑衅城内,那是他们的日常才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如今的建虏,就在城头上看着城外明军夜不收的挑衅,却压根没有人要愤怒地出城应战。

只是他们看着城外的明军夜不收,脸色非常地复杂,这一点,就连多尔衮也不例外。

柳生十兵卫在看了情况之后,便立刻对多尔衮说道:“这里怕是不安全了,要不赶紧先撤吧?”

“撤?”多尔衮听了,当即摇摇头说道,“辽阳乃是辽东最为坚固的城池,就算明军有很多攻城重炮,也休想攻下辽阳城!我们唯有固守辽阳城,守到明军粮草耗尽,战事才能有转机;又或者,守到严寒的冬季到来,明军自然也会退去。逃,是不可能有出路的!”

其实,他不想跑的真正理由,并没有说出来。

作为大清的摄政王,他要为整个大清负责,盛京就在一百二十里之外,锦州溃败之下,盛京肯定没有准备,他必须要为盛京争取时间才行。

柳生十兵卫并不熟悉辽东,看到这个辽阳城确实坚固,便认可了多尔衮的说法。

于是,两人便加紧编组各自的军队。

等到中午时分,明军前锋便到了辽阳城下。

“报,明军一到,便在城外修筑土山!”

听到禀告,多尔衮便立刻又上了城头看情况。

果然,就发现明军正在城外挖土修筑土山。

这种攻城方式,其实并不罕见。

用土山的方式有之,也有用望楼的。总之,就是要在城外修筑出制高点,比城墙还要高,然后远程兵种再借助高度优势压制城内,掩护步军夺城。

对于这种攻城战术,一般来说,是有两种方式来应对。

一是在城墙上也修筑高塔,比城外要高,进而压制城外的望楼或者土山,反正不给城外敌军有高度优势;

第二种方法,就是破坏城外的制高点。如果是望楼的话,在有火炮的时代,已经被淘汰了。因为炮轰望楼,能够轻而易举地摧毁。

但如果是土山的话,炮击没有用,就只有派精锐,敢死之兵去破坏。

因为对于古代人来说,远程兵种一般都是弓箭兵。也只有足够数量的弓箭兵,才能有压制优势。

而弓箭的射程其实很近,特别是还要求弓箭具有杀伤力。因此,土山往往离城墙很近,就给了城内守军出城厮杀破坏的机会。

此时,多尔衮上了城头一看,当即就惊讶了。

要想对城头这边形成压制的话,土山修筑的距离,大概是二十丈左右,也就是五六十米的距离。

可是,眼前的明军所修筑的土山,竟然距离城墙多达三十丈还要多,这不就是怪事了么?

这么远的距离,明军能对辽阳城头形成威胁?

不管是弓箭兵,还是火铳兵,在这个距离上,都没法有效杀伤城头上的军卒,完全可以说,这是浪费弓箭和弹药!

“会不会是明军要用火炮来压制?”柳生十兵卫马上想到了一种可能性,甚至还脸色有点难看地说道,“指不定明军是要用那种可怕的火炮?”

多尔衮听了,先是一惊,同样脸色一变。

没良心炮的威力,让他记忆犹新,想忘记都难。

不过很快,他便摇摇头对柳生十兵卫说道:“不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柳生十兵卫一听,顿时就不服气地说道,“那种火炮的威力巨大,一旦落在城头上,如何防之?”

多尔衮听了,耐心地给他解释道:“你看到没有,明军修筑了这么多座土山,是要对这段城墙形成压制。但是,你注意到没有,明军中的这种威力强大的火炮,应该没有那么多,要不然,明军不可能等到我们派出精锐侧击的时候才会使用!”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又补充说道:“另外,那种火炮,我看着准头是有问题的,如果用在攻城战的远程压制上,就难保那种炸弹会落到城下,反而炸伤他们自己。因此,孤可以断言,明军修筑这些土山,并不是为了用哪种火炮!”

柳生十兵卫听着多尔衮的这番解释,当即点点头,接受了他的这个观点。

但是,这么一来,他就迷糊了,明军修筑这土山的目的,到底是要干什么?

普通的火炮,发射的是铁弹,更是难以对城头形成压制的。

多尔衮也想不明白,便对柳生十兵卫说道:“我们且看着吧,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而已。如今最为重要的,是让城内军队的战力尽可能地高一些。”

逃回来的溃军,加上原本辽阳城那的守军,建虏军队大概有三万左右,而倭兵则有四万左右。再发动辽阳城里的青壮老弱等等,至少有十万可用。凭借着辽阳坚城,相信能守下去的。

一天之后,也就是在土山基本修筑完成的时候,明国大军便赶到了辽阳重镇。

主帅堵胤锡看着眼前的辽阳重镇,心中非常地感慨。

这座辽阳重镇,原本在辽东这边是代表朝廷的最高衙门所在。奴儿干都司的各部族,都要到辽阳来进贡。完全可以说,辽阳市大明开国以后,辽东最为繁华的所在。

只是没想到,辽阳落入了建虏手中长达几十年。从万历年间开始,都经历了四个大明皇帝,如今朝廷官军终于又到了辽阳城下了!

夺回辽阳,就等于光复了一半的辽东。然后以辽阳为凭借,不管向那个方向进军,都能成为可能。

建虏灭亡的日子,没多少时间了!

他正在想着呢,军中各路将领便都来中军报到了。

整个对辽战事,是由内阁牵头,统筹草原、宁锦以及东江军的所有战事,事先准备充分,对于如何攻打主要城镇,也都是有建议供前线将领参考的。

明军前锋一到辽阳城下,便立刻开始修筑土山,便是事先定下攻打辽阳的方略之一。

因此,堵胤锡看着已经修好的十座土山,能覆盖很长一段辽阳城头,便对周遇吉为首的将领说道:“先按计划,攻打辽阳三天,不管能不能打下辽阳,都要给辽阳守军一个沉重打击,让他们不敢出城。如果到时候还没打下辽阳,便分兵进攻沈阳!”

大军前进,不是可以随便绕城而过的。至少要保障粮道安全之后才可以,要不然,战力再强都可能会崩溃。

以前的土木堡之战,就是最好的例子。再强的军队,一旦粮道被断,就是任由敌人宰割了。

基于此,大军便先打辽阳。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