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814章 拜太祖才是正理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814章 拜太祖才是正理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崇祯二十年也就只剩下几天时间了,光复辽东,灭掉建虏这样的大好事之下,所有人的心情都是不错,高高兴兴地迎接过年。

但是,六部九卿这些大明高级官员却收到了崇祯皇帝的旨意,立刻赶赴文华殿议事。

拥有一个勤政的皇帝,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绝对不是说,臣子的工作会减轻,反而是加倍!

就在过年前几天还要开会的,对于这些大明高级官员来说,并不意外。

因此,他们也是熟门熟路的,检查下手中的活,免得皇帝问起来不好回答,然后就匆匆赶往文华殿去了。

这时候,大雪纷飞,就算是紫禁城内,也是盖了一层白雪,一片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

到了文华殿内之后,皇帝还没到,这些文官自然就自个低声说事。

或者在讨论他们手头的事务,需要和其他衙门有联动的那些,也有的官员,并没有这些事务的,就只是在闲聊。

“灭掉了建虏,就像去了一块心病,倪大人,看着都精神了啊!”

“那是当然了,户部就不用再在辽东方面准备大笔的银子,我的心情自然是好的了。”

“说起来也是,建虏一灭,其他事情就从容了!明年开始,我们按部就班地择对手,该灭的灭,该打得打,一切都在谋划中了。”

“……”

听到户部尚书等人的话题,其他人也都有兴趣参与进去说两句,总结来说一句话,就是来年的压力小多了。

他们正在闲情逸致地聊着天时,崇祯皇帝驾到了。不用说,他们自然是结束了聊天,向皇帝见礼。

让他们有点意外的是,跟随皇帝而来的,除了司礼监的太监之外,竟然还有一个武将。

并且,这个武将还有点特殊,是归顺朝廷的前瓦刺部族的盟主,和硕特部的大汗,鄂齐尔图车臣汗,现在已改名为朱车臣。

看到他,这些六部九卿并内阁的文官便知道,崇祯皇帝召集他们,估计会和这个人有关系。

但是,这个人也是刚从辽东回来,又能有什么事情?

孙传庭倒是多想了一下,想起崇祯皇帝有一次和他聊过,在辽东的北部,还有沙俄殖民者,就是万里迢迢跑来劫掠的沙俄人,似乎在北极圈内,虽然他不理解,但是崇祯皇帝就是这么说的,在那边有个据点,修筑了一座城池,崇祯皇帝是不允许他们存在的。

想着这些,孙传庭便觉得,该不会是要商议派军北上那么荒凉的地方去了吧?是派这个瓦刺归附的将领?

他们如此想着,便完成了惯有的礼节。

然后,便看到崇祯皇帝严肃了表情,扫视他们,对他们说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就算我们大明不想开疆拓土,守着祖宗传下来的基业,可还是会有人惦记。远一点的,是西夷,而近一些的,便是西域各族。落后便会挨打,诸卿务必谨记在心!”

殿内的文官和司礼监的太监,都是听得有点莫名其妙,不过大概意思也听出来了,就是皇帝又有收到消息,似乎是西域各族想打大明。

但是,如今大明这么强大,何惧之有?皇上何以有这么大的感慨呢?

他们自然不知道,崇祯皇帝通过和刘伟超的聊天,知道了他们不知道的那些历史。

不说后世如何,就说大明朝时期,原本吕宋的西班牙总督就曾向其国王请求两万远征军,要征服大明,殖民大明!

还有荷兰人,仗着他们的船坚炮利,一开始也是在大明沿海撒野,还提各种要求。

西南那边,从万历年间开始,洞吾的东吁王朝就不断侵犯边界,吞并了大明的木邦等地。

东边的倭国,以前就侵犯朝鲜,并以此为踏板准备攻打大明,过了几十年后又不死心,联合辽东叛逆再次试图攻打大明。

如今,沙俄军队又和青藏高原以及天山南北的瓦刺联合起来,准备攻打大明。

要是大明不够强大的话,真得会被这些豺狼分割吃掉。

如此种种,让崇祯皇帝非常感慨,因此才有这个开场白。

此时,不等底下文臣询问,他就主动一指朱车臣,然后便严肃地说道:“朱卿消息,瓦刺的固始汗已经占据了青藏两地,并且已经和瓦刺其他未归附部族,以及沙俄帝国的军队联合,会在明年侵袭我大明。”

文华殿内众多文官和太监一听,不由得很是意外。朝廷还没去打他们呢,他们就想来打朝廷了?

难怪皇上这一开场,就说落后要挨打,得亏了如今大明够强大,他们想打,那就打便是了!

不过这么一来的话,那明年的计划,肯定是要把人力物力倾向大明西部了。

他们正在想着,崇祯皇帝还在那继续说道:“本来的话,他们是在今年和建虏以及倭国一起发动对大明的进攻,但是天山和硕特部以及杜尔伯特部归顺朝廷,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怕实力不够强大,就去联系了固始汗,并且为此调兵谴将,才延迟到明年对大明发起战事!”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一些嗓门,认真地强调道:“对大明西部用兵,不只是为了恢复汉唐之威,更是保家卫国,诸卿可明白否?”

如果说,在此之前,朝廷对西用兵,算是属于霸权的表现,那到这时候,就是自保,更为师出有名了!

不要看这个名头似乎是虚名,越是师出有名,就越能动员人力和物力,提高军队士气。这也是为什么,华夏自古以来就讲究这个的。

在崇祯皇帝的话一说完,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公认崇祯皇帝第一心腹,第一时间便出列奏道:“万岁爷所言极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万岁爷真是有先见之明,奴婢佩服地五体投地!”

其他文官和宦官到他说完之后,才算是回过神来,纷纷附和,就一个意见,灭了胆敢图谋大明的任何势力。

这次的文华殿议事,基调已经定下,接下来便是商量具体的事情了。

一如对其他地方改土归流一样,需要各个衙门的配合。

户部这边,要重新计划明年的国库开支;

兵部这边,要谋划对西用兵的方略,包括抽调部队,调派将领,侦查敌情等等。

吏部这边,要预先抽调官员进行培训,便于军队占领一个地方之后,最快时间进行治理,安顿地方。

………

不过,在具体商量之前,所有衙门主官,包括内阁诸多成员,全都看向崇祯皇帝,显然是在期待什么。

边上站着的朱车臣第一次参加这么高级别的会议,一声不吭地看着,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也有点疑惑,不知道这些部堂大人和内阁辅臣们,这是在等什么?

他不知道,崇祯皇帝却知道这些臣子在期待什么,这都是惯例了。

对此,他也习惯了,因为他在抛出这些决定之前,会事先和刘伟超商量,并从刘伟超那边得到他想要的。

此时,他的这些臣子,显然是在等他说他从刘伟超那边得到的那些内容。

于是,崇祯皇帝便淡淡地开口说道:“有关西藏、青海以及天山的地图,明天会发到内阁以及兵部。”

他给出的地图,当然是刘伟超提供的地形地势图,之所以不是崇祯皇帝一要就给,是因为刘伟超那个时代和崇祯皇帝这个时代的地形地势,因为人类的改造以及时代变化而有一些变化,刘伟超需要把这些变化的地方都标注说明,最后才有崇祯皇帝给出的地图。

这种地图,相对刘伟超那个时代的军用地图来说,是简单地不能再简单。可是,古代的地图,本身就是很简单的。通过刘伟超给出来的地图,哪怕对于后世来说很简单,但是对这个崇祯皇帝这个时代来说,却是足够好的了。

也是如此,像孙传庭这样知兵的官员,就非常期待能从崇祯皇帝这里提前获得这种地图,这对他们来说,是属于非常宝贵的消息。

边上的朱车臣听得有点傻眼,皇帝这边竟然有那么多地方的地图?

他曾经也是瓦刺各部族的盟主,当然知道地图对战事的重要性!

这其实就等于是,朝廷还没打仗,就先赢一半了!

回过神来之后,他一下又明白过来,这绝对不是大明事先去侦查了西藏、青海和天山的地形,因为这得要好多年才能完成的事情。

这个地图的来源,只能是已经成仙的大明太祖皇帝!

看看,这又是太祖皇帝显灵的一个证据了吧!

什么拜佛拜什么的,拜太祖皇帝才是最正确的!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这个想法,就听崇祯皇帝又对文华殿内的这些臣子说道:“另外,朝廷将士出征这些地方,什么地方需要注意,又需要预防什么,准备什么,朕会准备一个战前手册,等过几天就给到兵部,户部这边要准备什么东西,朕也会给卿等一份清单。”

高原反应啊,地质灾害之类的,刘伟超已经说过,会整理一份给他,他也只是转手而已。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