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 第815章 绝望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第815章 绝望

作者:叫天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2:34:53 来源:小说旗

眨眼间,又是大年三十了。

告别崇祯二十年,迎接崇祯二十一年,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必然是更美好,更期待的一年。

与此同时,对于有些人来说,虽然是难熬的一年过去了,但是,即将到来的一年,却只会是更难熬的一年!

比如朝鲜倭军统帅,倭国德川幕府的老中,人称“智慧伊豆”的松平信纲。

如果德川家光能看到他的话,很有可能是认不出来了。

此时的松平信纲,不但头发全白了不说,人也苍老了很多,就仿佛一下老了十来岁的那种。

这个时候,他正关着殿门,在朝鲜国王以前住的王宫里,一边喝着酒,一边看着几个倭女在跳舞,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完全颓废的那种了。

他都如此,普通的倭军军卒就更不用说了。

在朝鲜南部的倭军,基本上也就勉强维持一个军队纪律而已。巡防,轮岗什么的,都还有,但是,效果如何,只能说是糊弄人的那种。

军中的酒鬼,各城中的劫掠,抢夺民间财物,女人等等事情,层出不穷,而倭军中的上官,基本不管。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点:绝望!

在三十万大军出征辽东,要联合大清帝国的军队一起,给明国沉重一击之时,明国的东江军却突然对朝鲜发起了进攻,并且兵力远超他们以为的一万左右,达到了六万多。

只是短时间内,朝鲜北部各城纷纷陷落。并且陷落速度之快,远超倭军的想象。

这种情况,就只能说明,留在朝鲜的倭军和进攻朝鲜的明军之间战力,相差甚远。

无奈之下,松平信纲连忙组织军力,全力防守朝鲜南部,同时给军中鼓励,说辽东那边倭国和大清的军队闻讯,必然会大举来援,到时候南北夹击之下,攻打朝鲜北部的明军必然会遭受重创。

还真别说,这种说法合情合理,至少在倭人看来是合情合理的,士气便又振作了起来。

但是,朝鲜残余倭军等啊等的,等了几个月了,压根不见他们对面的明军惊慌失措,反而兵力在源源不断地增加。

这一下,倭军就开始失望,然后绝望了。

在朝鲜的明**队,如果得到增援的话,不大可能是从海上来的。

因为海上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一年到头,有一些月份是不适合跨海大规模开船的。

并且,明国援军要是能通过海上源源不断地增援朝鲜,那说明他们在山海关一线的压力并不重,这也能说明山海关那边的战事,对大清和倭国联军来说并不顺利。

比这个可能性更大的是,朝鲜北部的明军是把大部分兵力抽调到南线来了,这才是最可能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肯定是朝鲜北部已经不需要有足够的军队防御辽东的敌人!所以才会把军队都往南调度!

如果是这样的话,又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哪怕朝鲜北部的明军兵力减少,辽东也无法对其造成压力!

三十万倭军和大清军队在辽东那边的,这是何其庞大的军力,但是明军却不在意,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倭军和大清军队战败了,所以鸭绿江一线的明军压力就不大了。

而大规模的明军之所以没有杀到朝鲜南部,肯定还在清剿辽东的大清和倭军的残余,至少从理论上过来说,这是最有可能的。

得到这样的结论,这些朝鲜南部的倭寇,自然也就绝望了。

整个大清帝国的军队,连同三十万倭军都战败了,那朝鲜南部这边区区二十万倭军,还是孤军一支,不可能有援军的,又如何能抵挡住明军的进攻?

随着时间的过去,松平信纲鼓舞士气的手段越来越少,而对面明军的增加,特别是有更多番号的明军出现,就更是让倭军这边绝望了。

到了后来,明军那边发动了舆论攻势,说明国已经打败联军,甚至消灭了建虏,光复了整个辽东。他们的夜不收,还会带一些倭军的旗帜什么的来阵前秀。

那些旗帜,倭人这边都认得,是出征辽东的三十万倭军里面的。到最后,甚至还丢了一些首级过去。

倭人这边自然认得,这些首级都是那些出征辽东的大名。

如果说,旗帜可以造假,这首级又如何造假?

从这一刻起,倭军的时期就彻底崩溃了。就连他们的主帅,智慧伊豆之称的松平信纲也崩溃了。

是个人都明白,此时的朝鲜倭军,战力不如明军,自身又不可能有援军,是陷于绝境的绝望之军。

为什么明军还不打过来,估计就是辽东没有清剿干净残余,又或者天气严寒,明军都要准备过年了吧!

总之,朝鲜南部的倭人,已经是在麻木地过日子,过一天是一天的那种。再也没有他们刚来朝鲜时候,就想着当朝鲜这块土地上人上人的那种意气风发。

此时,大殿内,坐在松平信纲下首的几个倭人头目喝得醉醺醺的,也不知道是谁先站了起来,把一个倭女扑倒在那,其他人就都一个个上前,各自扑倒了一个倭女,全然不管坐在主位的倭军统帅。

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以前,那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松平信纲毕竟是人称智慧伊豆的,岂会不在意军纪,更不用说在他当面了。

然而此时,松平信纲却仿佛没有见到一样,自顾自地在一杯接着一杯地喝酒。

忽然,他站了起来,并没有去管面前那些苟且,而是跌跌撞撞地走向后殿。

朝鲜刁民不肯逆来顺受,配合着明军给倭军添堵,使得倭军的物资越来越少,就连这王宫里用的灯油都要省着用了。

后殿内,光线因为油灯的不足而显得昏暗。但是还好,基本上能看得清楚,倒也不至于松平信纲会撞上什么?

这后殿的大堂正面,挂着一副德川家光的画像,很大,昏暗的光线下,瞧得不是很清楚。

不过松平信纲却没有在意,只是来到这幅画像面前之后,抬头看着画像。就那么静静地看着,一句话也没有。

不知道过了多久,松平信纲的腿忽然一软,一下跪倒在德川家光的画像面前,然后便“咚咚咚”地磕头起来。

如果他身后跟着的那个亲信仆人走到他前面看的话,估计能看到此时的松平信纲脸上,是无尽地懊悔之色。

不用说,当初以为和大清帝国联手,就能创造大倭国史上最大辉煌的这个决策者之一,是无比后悔当初做得那个白日梦了。

如今,不但白日梦没有实现,反而损失了几十万倭军在辽东,朝鲜不说,甚至连九州岛都沦陷了。

并且,还能预料到,明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会继续进攻倭国的其他领土,到时候,不要说德川幕府还能不能存在了,就连传承千年的天皇,都可能成为明国的阶下囚,是杀是剐,一切都要看明国皇帝怎么处置了!

这个,真得是倭人不能承受之重!

但是,如今的明国实在太强大了,从他们全歼了倭国水师那会开始,其实就有这样的结果了。

不过如果说,倭国没有同意和大清结盟,军队没有派到朝鲜人,那说不定还能和明国打上一打。

毕竟全部倭国的军队在本土的话,就算没有了水师,只要明军敢深入陆地,仗着地利是绝对有得打的。

可是,倭国偏偏是和大清结盟,为了占领朝鲜,派出了至少六十万以上的军队,而且还是精锐,还有上百万的农夫,等于一下削弱了倭国本土的实力。

想着这个情况,松平信纲那“咚咚咚”的磕头声音,就更响了。仿佛把他的脑袋磕破,或者会让他好受一点一样。

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终于停下了磕头,缓缓地抬头重新看向德川家光的画像。此时,他的额头已经肿起了一个大包,就犹如头上长了一个角一样。

过了一会之后,松平信纲慢慢地伸手,整理了下自己的仪容。他的动作很慢,却很认真,之前颓废的那种情绪,似乎一下就退去了一样。

随后,他慢慢地上前,就在那副德川家光的画像下面,架着的一把刀,被他取了下来。

看到他这样子,他身后的那个倭人,忽然哭丧着脸说道:“老爷,朝鲜这边不能没有您啊!”

松平信纲似乎是没听到,用边上的一块布,开始认真地擦起刀锋。

那倭人听了,便哭丧着脸,继续劝道:“老爷,您要是……”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见松平信纲握着布的手,忽然一示意,阻止了他说下去。

稍微过了一会,似乎那刀已经擦得他满意了,他才看着刀锋缓缓地低声说道:“如今这局势,有我没我又有什么区别?一旦明军发起攻击,一切便都结束了!”

顿了顿,他倒握了手中刀试了试,又继续缓缓地说道:“与其活着被明军羞辱,不如趁着明军发起进攻之前向将军大人谢罪!”

那倭人听了,便不再言语了。

崇祯二十年大年三十,倭国远征军统帅松平信纲在汉城自杀身亡!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