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 第690章 孙大娘惦记了半辈子的家乡美味——芜湖虾籽小刀面!【求订阅】

老孙头是个行动派,决定买车后立马搜了一下附近的汽车4s店,然后就揣上银行卡走出了家门。

“老头子你干嘛去?要吃晚饭了!”

孙大娘不明所以,从厨房里追出来,冲他的背影喊了一声。

老孙头头也没回的说道:

“去买点东西,马上回来。”

沉佳悦看着这一幕,再看看怀中同样懵逼的墩墩,小声说道:

“孙爷爷为了能跟你一块儿钓鱼,还要买新车,你可要保佑他钓上大鱼啊。”

“喵呜~~~~”

小家伙脸上满是自信。

别的忙咱帮不上,但多钓几条鱼还是没问题的。

孙大娘今天做葱花烙饼,这会儿两手都是面,她回到院子里,冲沉佳悦笑着说道:

“我们家老孙一直这样,退休了还这么风风火火的,连吃饭也是争分夺秒,弄得跟谁要抢他一样……找个警察过日子,整天都鸡飞狗跳的。”

沉佳悦笑嘻嘻的说道:

“孙大爷之所以风风火火,不还是您在后面收拾残局给他兜底嘛,一切都是您的功劳。”

一听这话,孙大娘顿时喜笑颜开:

“悦丫头你可真会说话,今儿别回去了,大娘做葱油饼,虽然不一定有小旭做的好吃,那也不差,前几天老钱她们还趁着我做饭的功夫来偷师呢。”

前两天钱大妈她们是过来学寿桃的,正好赶上孙大娘做烙饼,就交换了一下各自做葱油饼的心得。

但孙大娘爱面子,就故意说成了来偷师。

沉佳悦也没客气:

“您要这么说,那我还真想尝尝呢,等会儿让旭宝也来,带点孙大爷爱吃的下酒菜。”

“行,那我就多做点。”

孙大娘喜欢热闹,一听林旭也要来吃饭,打算再加两个菜,这样回头有啥想学的,不就可以直接请教了嘛。

平时家里就她和老孙头两个人,也就周末才能跟闺女或者儿子一家吃顿饭。

所以现在有年轻人来家里吃饭,孙大娘很高兴。

她刚要去厨房忙活,瞅了眼沉佳悦怀中的墩墩,便笑着说道:

“墩墩,去鱼池里挑一条鱼吧,你不是喜欢吃蒸鱼嘛?等会儿奶奶给你蒸一条,让你吃过瘾。”

墩墩一听,立马跃到了鱼池围墙上,开始挑选想吃的小鱼鱼。

孙大娘则是回厨房,继续忙着做晚饭。

下午五点,林旭提着打包的鸡爪、套肠、猪肚、甜皮鸭等卤味来到老孙头家里,身后还跟着同样提着一兜进口水果的陈燕。

“我说下班回来见不到你和墩墩,原来跑孙大爷家里蹭饭来了……孙大爷呢?任杰昨儿去郊区办桉,发现一条小河沟很适合野钓,打算邀请他一块儿钓鱼呢。”

孙大娘端着一筐满是葱香味的烙饼从厨房出来,嘴里一个劲儿的都囔着:

“说是出门买东西,结果饭点儿了还没回来……别等他了,咱几个先吃,肯定又拐到渔具店挑渔具了。”

陈燕不知道买车的事儿,笑着说道:

“说不定去给您买礼物了,所以才耽搁了这么久。”

孙大娘一听这话,更加碎碎念起来:

“得了吧,他除了钓鱼啥都不在乎,说多少次了买台车,好带着我出去挖野菜,去看孩子也方便,他就是不听,成天就会挤公交,好多街坊都问我们是不是遇到啥难事儿了,上了一辈子的班,连台代步车都买不起。”

现在各家几乎都有代步车,没有代步车反而成了异类。

尤其是老孙头这种在警务系统上了一辈子班的人,虽然不知道他具体职务,但退休前可是穿上白衬衣了,这个级别的警察要是连车都买不起,多少有些失败。

沉佳悦笑嘻嘻的暗示道:

“说不定等会儿孙大爷就给您开回一台新车。”

“就他?还新车呢,能给我小孙子买一台玩具车我就谢天谢地了。”

正说着,门口响起了一声汽车的鸣笛声,接着是邻居大呼小叫的声音:

“哟,新车啊,老孙提车了?”

接着是老孙头的说话声:

“买来代步的,没车不方便。”

孙大娘愣了愣,这老东西,不会真买了一台车吧?

她放下竹筐,和沉佳悦陈燕林旭一道来到院子外面,发现门口停着一台方方正正的越野车,深灰色的车体颜色,看起来很低调。

林旭看到车标,有些好奇的说道:

“坦克300?孙大爷,您咋买了这么一台车啊?”

现在都是电动车有补贴,销量非常高,老孙头买车的用途又是近郊钓鱼,不应该买电动车吗?

老孙头说道:

“热销的电动车得等,没现车,有现车的我试了试,开着有些头晕,在单位开了一辈子油车,就索性选了这么一台,听说这款车耐操,磕了碰了也不心疼,走那种烂泥地也不用担心会陷进去,挺好的。”

这会儿孙大娘还在惊讶:

“老孙,你刚刚说出去买东西,就是为了买车?”

“这不想给你个惊喜嘛,后备箱挺宽敞的,回头放点铲子啥的,咱随时都可以出去挖野菜。”

不过孙大娘并不上当:

“你是想方便钓鱼吧?”

“都一样都一样,饭做好了吗?先吃饭吧,吃完饭再说,这两天争取把车牌照弄好,贴上车膜,看着应该更顺眼一些。”

没上车牌的汽车,车玻璃上不能贴防爆膜,所以现在车子是透明玻璃,里面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陈燕拉开车门坐进去,感受了一下车座,对老孙头说道:

“回头等上了车牌,我给您换一套车座吧,这座位太硬了,开时间长了不舒服。”

老孙头委婉的拒绝了:

“不用,我也就到近郊钓钓鱼,开不远,没必要折腾。”

身为一个警察,他当然知道改装车是违法的,所以不管舒服与否,都直接拒绝,当了一辈子警察都没有违规,退休了更要保持晚节。

陈燕也没坚持,大家回到院子里,开始吃晚饭。

今天孙大娘做的是北方常见的高碳水组合——葱花烙饼配疙瘩汤,另外还有林旭带来的几样卤味和干炸鱼块。

家里没啥菜,加上要给墩墩蒸鱼,孙大娘就就索性捞出两条鱼收拾了一下。

半条给墩墩吃,剩下的全都切块腌制,然后挂湖油炸。

“哇,大娘的手艺真好,这疙瘩汤跟小时候吃的一个味儿,葱花饼也好好吃,又劲道又起层,果然还是这样的饭菜最贴胃。”

沉佳悦拿着一块烙饼咬了一口,烙饼外面是一层焦壳,里面的面饼层次分明,带着浓郁的葱香和花椒面的香味。

这是京城胡同里最经典的葱花烙饼,几乎各家都会做。

吃一口烙饼,就一口咸菜丝,再端着疙瘩汤顺着碗边吸熘一口,这就是燕京胡同里最舒服的享受了。

孙大娘说道:

“刚结婚那会儿,对这种饭菜根本不适应,没想到吃了几十年,倒是不怎么适应老家的饭菜了。”

林旭问道:

“大娘,您老家是哪的啊?”

“ah的,ah芜湖……老孙二十来岁那年,去我们那办桉,我在招待所当服务员,不知怎么就迷上他了,可能当时他穿的那件的确良衬衣太好看了吧……”

老孙头不满的说道:

“什么衬衣,明明就是见色起意,年轻时候我要个头有个头,要长相有长相……这么说吧,那个时候的我,连小林都得暂避锋芒。”

林旭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个暂避锋芒是什么意思。

原本以为五五开已经是个很不要脸的词汇的,没想到老孙头居然又弄出来一个暂避锋芒。

颜值方面避不避锋芒不好说,但厚脸皮方面,别说自己了,哪怕五五开本人过来,也得老老实实说一句甘拜下风。

陈燕好奇的问道:

“大娘,您俩当时谁主动的?”

孙大娘当即说道:

“他呗,一个劲儿的给我吹嘘京城有多好,我问他有小刀面吗?他说遍地都是,能把人吃吐……结婚这么多年,我愣是没见到他说的遍地小刀面在哪,倒是疙瘩汤一碗又一碗的,喝了大半辈子。”

老孙头得意的说道:

“你说那小刀面,不就是家家户户都会做的手擀面嘛,京城确实遍地都是……我要不这么说,你能心甘情愿跟我来京城吗?”

当时情窦初开的两人想要在一起,还挺难,京城那边得出一份调令把孙大娘调往京城,不然她没资格进京城。

为了这事儿,老孙头求爷爷告奶奶的四处托关系,总算将那个一见钟情的芜湖姑娘接到了京城,然后一直生活到现在。

孙大娘从当时站在胡同口手足无措的芜湖姑娘,变成了现在满嘴京片子的老燕京人。

生活习惯,也从小刀面变成了疙瘩汤、棒子面粥等北方饮食。

陈燕好奇的问道:

“小刀面是什么东西?就是手擀面吗大娘?”

“不是,完全不一样,小刀面是用鸡蛋和碱面和面,再用竹竿一点点压扁,最后切成非常细的面条,在锅里煮一下捞出来,浇上大骨头汤,再撒上一勺虾籽……”

她正说着,沉佳悦当即说道:

“舌尖2拍过这个,叫什么芜湖虾籽小刀面,我说这么熟悉呢,特别是放虾籽的步骤,跟舌尖里拍的一模一样。”

前两天获得两瓶虾籽后,沉佳悦认真研究了一下吃法,然后看到了《舌尖2》的片段,知道虾籽居然还能这么吃,还打算让林旭抽空做一次呢。

林旭也想到了这点,他看着孙大娘笑着说道:

“我师兄刚给了两罐虾籽,这样吧,明天我在店里做虾籽小刀面,补上您心里的遗憾,让您在京城也能吃到正经八百的虾籽小刀面。”

孙大娘满脸都是惊喜:

“这感情好,就是……就是麻烦不麻烦?要是麻烦的话就算了,我想吃回老家一趟也没什么,坐高铁半天就到了,挺方便的。”

“不麻烦,我们后厨正好有做竹升面的竹竿,到时候把面和好压一下就行了,非常简单。”

小刀面跟竹升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都用蛋和面,都需要借助大号毛竹一点点碾压成面片。

压成面片后,也都需要用刀切成细丝。

但不同的是,小刀面在和面的时候不用全蛋,而是要加上水和食用碱,而正是有碱的缘故,使得面条没有竹升面那种夸张的弹牙感,吃起来反而丝丝细软,软糯香滑。

而煮面的原汤也不能喝,因为积少成多,面条汤里面碱的含量会升高,贸然喝下去对胃不好。

一般情况下,面条煮好捞出盛在碗中,需要另外加一勺子熬好的猪骨高汤或者鱼汤,这样做出来的面条既好吃,又满是浓郁的鲜香味。

浇上汤,面条的鲜香味其实已经飘散出来,但此时还不能吃,因为还缺少芜湖小刀面的灵魂——虾籽。

虾籽是长三角地区一种很常见的天然调味品。

在河虾繁殖的季节,将成团的虾籽捞出来,淘洗干净,再放入黄酒和葱姜等调味品,上锅进行蒸制。

蒸好摊开阳光下晒干表面水分,再倒进无油无水的锅里焙干,焙出鲜香味。

在没有味精鸡精等增鲜类调味品出现时,虾籽就充当着增鲜的作用,不光小刀面会用虾籽,过去整个长三角地区的阳春面、锅盖面、鲜虾面以及各种菜品,都能看都虾籽的身影。

那些小小的深褐色颗粒加在汤里面,不仅瞬间提升了汤的品质,吃起来也口感十足。

每当虾籽被咬破,一股浓郁的鲜味就会在口腔里迸开,让人顿时胃口大开,连浑身的毛孔都是舒坦的。

沉佳悦端着疙瘩汤吸熘一口,满脸期待的说道:

“明天什么时候开始做小刀面啊?我都已经等不及了。”

林旭说道:

“明天早上吧,多做点,让店里的人都尝尝大娘老家的美味,天天说芜湖起飞的梗,这次让大家尝尝,芜湖小刀面,真的能鲜到起飞。”

陈燕苦恼的咬了口烙饼,要不是因为减肥,明早下冰雹也得去店里尝尝鲜。

但因为要减肥,面条这种高碳水的食物还是少吃为好。

不过……好想尝尝放了虾籽的小刀面啊。

她拿着手机给曾晓琪发了条消息,诉说着自己的苦恼。

原本想得到好姐妹的安慰呢,结果曾主任却无情的补了一刀:

“明天早上真的做小刀面吗?我太喜欢这种面条了,今晚得跟媛媛商量好,定仨闹钟,省得起不来……我明天至少吃两碗,燕宝宝你呢?吃几碗?”

陈燕:“……”

我就多余给你发这条消息。

她胡乱的回了两句,便结束了聊天。

接着又给舒云等人发了消息,跟曾晓琪一样,没人关心她减肥问题,大家只想知道放了虾籽的面条能有多好吃。

舒云明天原本是晚班,十点来店里都没问题。

但她却打算六点就出发,可见虾籽面的诱惑力有多大。

“悦悦,她们都不安慰我……”

陈燕放下手机,想再吃块儿烙饼,但计算一下烙饼的热量后,最终还是忍住了。

沉佳悦笑嘻嘻的说道:

“这简单,你回头生个孩子,让大家每人都随一份大礼,哪个姨给的红包小,就让孩子往哪个姨身上撒尿。”

陈燕:???????

这坏点子你都从哪学的啊?

不行我得记下来,回头万一用得着……这不就是一招打击报复的策略嘛。

饭后,林旭抱着同样吃饱喝足的墩墩回去,这会儿好几个街坊都过来看新车,老孙头还特意说了一下买车的必要性。

但林旭很清楚,这肯定是为了保持会长大人的高手形象,所以才买了车。

因为有了车,才能带着墩墩去钓鱼。

而墩墩到场后,钓大鱼的几率才会迅速飙升。

回到店里,林旭对车仔吩咐道:

“明天早上到了店里,先煎一些鲫鱼,再用开水熬成浓白的鱼汤,明早咱吃虾籽小刀面,鱼汤和猪骨汤都必不可少。”

鱼汤是为了增鲜,猪骨高汤是为了增香。

这两种汤浇在面条上,再撒上虾籽,那感觉才叫一个鲜美。

而盛面条的时候,碗底还要加点熟猪油,让面条拥有丰腴的口感,最终撒点香葱末,面条的口感味道全都能达到巅峰。

车仔答应道:

“行,明早我来了就开始弄这些。”

交代完这事儿,林旭去面点部,交代早班师傅到了先和面,这样等林旭过来,就能直接上手做面条了,效率能提高不少。

交代完这些,林旭没有直接下班回去,而是在厨房忙了起来。

魏乾和宋甜甜请假回老家,后厨群龙无首,他得多操点心,免得后厨没人管理,菜品质量下降,最终影响林记的口碑。

一直到八点多,晚高峰过去,他这才收拾一下,开车回家。

第二天早上,小两口起床,刚洗漱完毕就抱着还没睡醒的墩墩下楼去店里,这让墩墩有些意外。

因为平时早上都是在家吃饭的。

它已经习惯闻到肉香味再睁眼,今天居然这么反常。

“今天吃好吃的,所以早点去店里……你的早饭也在店里呢,到了就能吃。”

墩墩一听,这才来了精神。

开车来到迎春街,把车停好,一家三口走进店里。

林旭换上厨师服,立马挽起袖子走进面点部,开始做芜湖名吃——虾籽小刀面!

————————

本章5000字,求月票啊兄弟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