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不装了,我是厨神我摊牌了! > 第691章 高情商:减肥遇到了平台期!低情商:馋死了我要摆烂!【求订阅】

“面团和好了吗?”

林旭走进面点部,看着牛闯问道。

“和好了,刚和好不到十分钟,这会儿还不能用吧?”

牛闯一边说着,一边将旁边一个和面盆打开,里面是一个沾着干粉的面团,看起来有些硬。

林旭看了看说道:

“可以了,这种碱团会越来越软,得趁着还硬着赶紧压好,否则等会软了的话,就没法用竹竿压了。”

牛闯一听,立马拿起面点部一根碗口粗的光滑毛竹,将毛竹粗的一头插在桉板上里侧一个固定装置上。

林旭则是把面团拿出来,放进在毛竹下面。

牛闯用腿跨在毛竹的另一头,一跳一跳的开始压面,这一步跟竹升面一模一样,不过芜湖以及镇江等地并不叫竹升面,而是叫跳面。

厨师撑着毛竹,一跳一跳的将面做好,称为跳面还真有些传神。

随着毛竹一下一下的碾压,原本圆滚滚的面团变得越来越扁,等面团变成一个两厘米左右的面片,停下来,将面片进行对折,然后继续压。

这样反复对折碾压三次,原本又干又硬的面团,居然变软了,碾压出来的面片也很光滑,非常漂亮。

“嘿,加了碱面果然不一样啊。”

牛闯有些意外,原本以为这么盲目碾压会翻车呢,没想到这才是正确用法。

小刀面跟兰州牛肉面不一样,小刀面是和面的时候加碱,而牛肉面是面团成型后抹蓬灰水,两者看似差不多,但最终达到的效果却完全不一样。

林旭说道:

“小刀面不是做好就煮的,切好要稍稍等一会儿,让面条更软一些,这样煮出来才绵糯香滑,老人孩子都喜欢吃。”

小刀面没有竹升面那么弹牙,也没有北方手擀面的劲道,但绵中带糯,糯中带滑的口感,依然让很多人念念不忘。

这会儿面片已经逐渐变软,林旭没有再继续用毛竹碾压,而是拿起擀面杖,将毛竹碾压过的面片继续擀成薄片。

毛竹只是粗略的过一下,面片变得又光又滑,但两厘米出头的厚度,还是没法直接加工成面条。

需要用擀面杖继续擀一遍。

在擀的过程中,还要时不时在面片上撒一些干淀粉。

这样不仅能防止粘连,同时也能让面片更加光滑,口感更好。

面片擀薄之后,叠在一起,林旭拿起菜刀,开始切面条。

这一步确切的来说应该是切丝,因为要求铜丝一样细,这样细的面条,才能在水中滚一下就熟,吃起来才绵糯香滑。

细细的面条切出来,不着急煮,而是要先撒点干淀粉抖散。

接着,将煮面用的大锅里加满水,开始烧水。

趁着这个空档,林旭去看了看需要用到的高汤,鲫鱼汤和猪骨高汤都已经熬好,车仔还烫了一些青菜。

高汤和鱼汤在出锅的时候,都放了食盐、生抽、绵白糖、胡椒粉等调味品。

等会儿面煮好,直接舀一勺浇在碗中就行,不需要再额外放调料。

将高汤青菜等配料端到面点部的煮面锅旁边,林旭顺便又拿了一口不锈钢炒锅,烧热后将要用的虾籽倒进去,重新焙了一遍。

虾籽虽然是焙干的,但时间长了鲜味不足,在吃之前最好重新焙一下,这样虾籽的鲜味才更加浓郁好吃。

这会儿外面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家都在等着吃小刀面,就连隔壁超市的于大爷,此时也满脸期待的坐在卡座上,想尝尝所谓的小刀面有多好吃。

等林旭把虾籽炒好,煮面锅里的水也已经烧开。

他对旁边的帮厨说道:

“开始摆碗吧,每个碗里放小半勺熟猪油。”

说完,他将面条散落着下进了锅里。

厨房专用的大灶,火力超级强,从面条开始下到结束,锅里的沸腾就没停止过,用这种沸腾的水来煮面,哪怕面条品质差呢,煮出来的面也格外好吃。

原因是沸腾的水能把表面沾染的淀粉完全冲洗干净,这样面条会更光滑。

但这种沸水煮面的方式只能煮细面条,而且煮好就得立即捞出来,否则面条会被泡软泡涨,继而被煮烂。

庄一舟身为苏南人,对这种面不陌生。

他笑着说道:

“煮面的时候放个锅盖进去,就是镇江鼎鼎有名的锅盖面了,据说最老那家店的锅里,用的锅盖已经煮了几百年……”

车仔有些惊讶:

“放个锅盖啥意思?准备把锅盖上沾染的油烟重新煮到面里吗?”

庄一舟对这种面食不是多精通,也没多了解过类似的典故,这会儿冷不丁被车仔一问,还真有点答不上来。

林旭接过话茬说道:

“其实就是起个点冷水的作用,沸腾的水会把面条煮烂,所以就放个锅盖进去,让锅里的水温达到沸腾状态,但因为锅盖的原因却沸腾不起来,这样面条熟得更快,稍微捞晚一点,也不至于被煮烂……算是一种节约炭火的方式。”

过去炭火比较贵,锅里点冷水的话,会增加炭火的用量。

而放个锅盖进去,能起到点冷水的作用,但又不至于让锅里的温水下降,延长煮面的时间。

算是一种间接节省燃料的手段而已。

至于山东女子千里寻夫、或者乾隆皇帝微服私访等小刀面的相关传说,当个乐子听听就行了,没必要当真。

面在锅里沸腾了三十秒左右,林旭把火一关,一手拿着漏勺,一手拿着快子,将锅里的面抄一快子出来,随即盛到放了猪油的碗中。

放的时候快子不能松,要将抄起的面条缓缓放到碗底。

到最后十几厘米长,顺着碗的一侧,平铺到另一侧,这样面条一根根平行的趴在碗中,看起来非常美观。

长三角地区的面团,不管是小刀面、阳春面,亦或者大肉面、鳝丝面,盛面的步骤基本上都一样。

都要把最后一快子面平放在最上面,让面条一根根的呈现出平行的状态,增加美感。

面条摆好,夹一快子烫好的青菜,淋一勺鱼汤或者高汤,再捏一撮香葱,然后淋上一小勺虾籽,这碗闻起来鲜香美味的小刀面,就正式制作完成。

虾籽要最后放,洒在最上面,这样更美味,而且最上面的虾籽和最下面的猪油一个鲜一个香,能形成味觉上巨大冲击。

一碗碗的面盛到碗里,加上配菜,浇上热汤,撒上虾籽,快速送到外面。

按理说这道菜不能用烫的青菜,而且要用准备好的青头。

所谓的青头,一般指的就是青菜做成的浇头,配着面条吃不仅能增加口感,同时也能让营养跟均衡。

厨房外面,孙大娘看着碗中的小刀面,眼神有些恍忽:

“真没想到在京城能吃到芜湖老家的美味,这面看起来就诱人,不像北方的面条,端上桌的时候,永远是乱糟糟的。”

面条一根根规整的趴在碗中,看起来确实挺赏心悦目。

而上面那些颗粒状的虾籽,这让人多了几分探索的**和念头。

“哇,这就是虾籽面吗?闻起来就好鲜。”

沉佳悦赞叹一声,捧起碗刚要吃,孙大娘就提醒道:

“别吃,先把面条搅拌一下,这面条下面一般都会放猪油,不搅拌直接吃,等会儿有可能吃一嘴猪油,会腻的。”

沉佳悦用快子一翻,下面果然涌出一大团油花,还散发着浓郁的香味。

“哈,果然有猪油!”

孙大娘看到这一幕,更觉得林旭做的小刀面地道了。

一旁的曾晓琪捧着碗一闻:

“嚯,这味道,不枉我早起……俗话说得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得拍下来发给燕宝宝,让她也感受一下小刀面的美味。”

话音刚落,楼梯间就传来了一阵高跟鞋上楼的声音。

紧接着,陈燕挎着包出现在了大家面前。

“哼,我就知道某些人会放毒,所以我自投罗网来了。”

最近的减肥计划很成功,陈燕已经完美的减到了99斤,皮肤变得紧致,小肚肚也不翼而飞。

原本她应该乘胜追击,再瘦个十来斤,坐实圈内身材第一美少女的称号。

但不知为什么,每次体重降到一百斤以下,她就忍不住想吃点东西,好像减肥已经到了极限。

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让陈燕很苦恼,所以她决定摆烂一天。

摆烂的开端,就是开车来店里吃小刀面。

见到有面送出来,她端到手中,用快子略一搅拌,就嗦了一大口。

面条入口的瞬间,陈总有种热泪盈眶的感觉。

吃了那么多减脂餐,还是这种大口吃碳水的感觉最过瘾啊。

面条口感绵软,但又有些柔韧,吃到嘴里十分爽滑,配上虾籽、高汤以及碗底的猪油,那感觉真叫一个过瘾。

“真没想到小刀面会这么好吃,悦悦你吃的啥汤的?”

“鲫鱼汤的,非常鲜美,碗底有猪油,搭配着吃很舒服。”

“那我等会儿也要再来一碗。”

陈燕想都没想就下定了再来一碗的决心。

一边吃还一边感叹,连着几次减肥到一百斤就减不动了,感觉遇到了减肥的瓶颈,也就是所谓的平台期。

平台期指的是减肥过程中,会有某几天的体重保持不变,在体重下降曲线中呈现出直线,看起来就像是山路上的平台一样,所以这段时间被称为平台期。

窦雯静说道:

“平台期不是咬牙坚持就过去了吗?你多坚持坚持。”

陈燕又嗦了一口面条:

“我也想坚持,但不知为什么,每次到这个这个节点,就坚持不下去。”

楼下服务台上,正在睡觉的墩墩倏然睁开眼睛。

哼哼,你许愿想要瘦到一百斤,现在本喵帮你实现了,居然还不知足?

算了算了,看在你快要举办婚礼的份上,本喵就再帮你一次算啦,反正回头发现怀孕,肯定会补回来的……

墩墩翻了个身,继续呼呼大睡起来。

大早上被喊醒来店里,还以为有好吃的呢,没想到是大人才能吃的面条,小猫咪心里满是委屈。

正委屈着的时候,突然一股浓郁的肉香味飘了过来。

小家伙睁开眼睛,才发现面前多了一盘蒸好的猪肝泥,里面还放了鸡蛋黄和咸鸭蛋黄,闻起来非常诱人。

刚刚还满肚子委屈的小肥猫一轱辘爬起来,把脑袋往盘子里一扎,化身猪咪,开始干饭。

林旭揉了揉它的脑袋说道:

“煮面的空档给你准备的,慢点吃,我先上去吃面了,等会儿再来收盘子。”

墩墩一听老爸还没吃饭,立马撅着屁屁蹭了蹭林旭,嘴里还发出一声柔柔的叫声:

“喵~~~~~~~”

林旭说道:

“你吃吧,我也回楼上开始吃面了。”

今天早上除了小刀面之外,其实还准备有炸糕、油条、芝麻饼等高碳水食物,尽可能的让大家保持体力。

回到楼上,沉佳悦看着林旭好奇的问道:

“旭宝,大肉面是怎么做的?”

“煮好的面条浇上高汤,再放一片把子肉或者甏肉就行了。”

“那鳝丝面呢?”

“将把子肉替换成炸过再小火煨了一遍的鳝鱼丝,就是鳝丝面了。”

沉佳悦眨了眨眼:

“也就是说,长三角几百种面条,纯粹就是上面的浇头不一样吗?”

林旭点了点头:

“对啊,面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区别是浇头,几百种浇头,放什么浇头就是什么面,要不然哪来那么多种的面啊。”

嗦一口鲜香美味的面条,再咬一口油条,今天的早饭真挺不错的。

孙大娘说道:

“南京沪上一带有用煎饼裹油条的吃法,里面再放点咸菜丁,名字叫什么包脚布,不好听,但很好吃。”

林旭原本以为只有京城有一些名字不讲究的美食呢,没想到长三角地区也有。

曾晓琪说道:

“宝岛还有棺材板呢,过去我在电视台拍文旅节目的时候,还吃过鸡屎藤饼……这种乡土小吃,名字五花八门的啥都有。”

正吃着,老黄来送食材了。

他搬着一箱鹿筋递给车仔:

“鹿筋买来了,啥时候开始做啊林兄弟?”

鹿筋是干制的,需要进行泡发才能使用,而泡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水泡法估计得两天以上,哪怕是油泡法,也得一天一夜。

想到这里林旭说道:

“明天下午吧,今天我把这些鹿筋发一下,到明天下午估计能好,到时候我做一道红烧鹿筋给大家尝尝,听说这玩意儿强身健骨,孙大爷,你们几位老人可以尝尝。”

老孙头喝了口碗里的汤:

“我们身子骨好着呢,不用吃这些,你们吃就行了,这两天我得赶紧把车牌搞定,然后就去郊区钓鱼。”

他现在一心惦记着带墩墩出去钓鱼,别的方面完全没当回事。

什么好吃的好喝的,都没有钓鱼来的过瘾。

孙大娘看着林旭问道:

“小旭啊,虾籽怎么跟竹笋一块儿做啊?我家里有一些春节从老家带的虾籽,除了吃面,不知道还能怎么吃。”

“竹笋切成滚刀块,温油炸两分钟……算了,我给您演示一遍吧。”

这会儿已经吃过饭了,林旭觉得光靠嘴说做法,孙大娘不一定能记住,所以便直接动手开始做。

反正晚班的员工还没到,做出来的虾籽竹笋不会浪费。

说干就干,他来到小厨房,拿个一个竹笋,去皮后切成滚刀块。

竹笋含有草酸,不能直接吃,会有苦涩味,而在温油中炸制的话,就能有效去除怪味,只剩下竹笋的鲜嫩。

炸的时候林旭对孙大娘说道:

“油温两三成就行,不能超过四成,那会把竹笋的水分炸出来的,这么温油炸个三分钟左右,捞出来就行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竹笋捞出来,再将锅里的油倒出来。

把炒锅重新放在灶上,烧热放入一汤匙虾籽,用锅里的底油略微煸炒,把虾籽的鲜香味炒出来。

接着端着炸好的竹笋倒进去翻炒,烹入一点生抽,再倒入一碗高汤。

趁机调入一小勺食盐,一点点白糖,一点老抽,一点胡椒粉,焖煮几分钟,调入水淀粉,让汤汁将虾籽包裹在竹笋表面,出锅装盘。

“这做法是很简单的,用猪油能增加香味,但不喜欢吃太油腻的,用普通的植物油也行。”

孙大娘夹起一块竹笋尝了尝,眼神中满是惊讶:

“哎哟,这笋子可真鲜,虾籽的味道也好浓郁,这种菜果然还得是小旭出手才行啊,太好吃了,回头不忙了我就在家做着试试。”

林旭将做好的虾籽竹笋端到外面,原本是留给晚班的员工吃呢,结果刚端出来,彻底摆烂的陈燕就夹起一块送到了嘴里:

“哇,这个好好吃,又鲜又嫩,堪比油焖冬笋了。”

正在扒拉面条的舒云尝了一口,索性往碗中倒了一点虾籽竹笋的汤汁,这么跟面条一拌,虾籽小刀面瞬间升级为了竹笋虾籽小刀面。

她一边吃一边诱惑陈燕:

“燕宝宝,不再来点了?这么拌着面条吃很鲜美的。”

陈燕擦擦嘴说道:

“算了吧,我还等着穿婚纱接受你们崇拜的目光呢,这要再吃回去,迎接我的怕全是嘲笑……上班去,奋斗的女性才最美丽!”

她这话也感染了沉佳悦:

“旭宝,我也要奋斗,今天咱拍什么啊?”

拍什么?

联想到明天下午拍红烧鹿筋,今天不拍点美食确实有点浪费时间,他琢磨片刻,突然想到了邱耀祖。

对了,系统既然安排了跟退休名厨一块儿拍摄菜品。

那干脆就拍一下邱耀祖的成名菜吧,正好偷师一波。

想到这里,他拿起电话打给了邱耀祖:

“邱伯,今天您要不忙的话,咱一块儿拍节目吧?”

“行啊,我不忙,拍什么菜啊?”

林旭说道:

“我想拍您的拿手菜,可以吗?”

“这个……”

电话那头的邱耀祖迟疑了:

“这道菜有点复杂,你真确定要拍吗?”

复杂?

林旭的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

越复杂的菜品不就越高端嘛,跟高端菜相比,复杂算什么啊!

他当即说道:

“没事邱伯,我不怕复杂,正好也给网友们展示一下,复杂淮扬菜制作流程……对了邱伯,在哪拍啊?您家还是林记美食的店里?”

邱耀祖想了想说道:

“在你店里拍吧,这道菜不适合在家做……”

林旭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邱伯,这道菜叫啥名啊?”

“翠珠鱼花!”

————————

本章5400字,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