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湖北省归属的谈判一直在托着,周馥东奔西走,想要做成这件事,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对于周馥这类小人物而言,他这样做无可厚非。
但若是周馥稍微有些战略眼光,他就会发现李鸿章并不急着索要湖北,也会发现李卫国也没把心思放在湖北上面。
此时此刻,大清帝国的南北两洋集团都在紧锣密鼓的扩军备战,湖北只是双方的一个临界点,不到真正准备好的时候,双方都不会首先去打破这个临界点的。
这是一种默契,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
吴王府,李卫国正在书房假寐,侍卫长庄久侠进来禀报。
“王爷,端王妃、淑王妃和贤王妃求见!”
端王妃是慈禧太后赐给李卫国大老婆傅善祥的封号,属于正妃。至于沈紫嫣和苏三娘则是侧妃,也有封号,分别是淑王妃和贤王妃,中间加一个王字,表明是王爷一级的,如果没有这个字,那就是皇帝一级了。
若只是给自己的女人一个封号,那李卫国倒是很高兴,但偏偏封号的背后还有一件事,那就是慈安太后下旨给李卫国赐婚了,女方是慈安太后的妹妹宜兰,钮枯禄氏。
慈安突然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李卫国,先不说满汉不通婚这个铁律,单单就是在这个局势微妙的当口,她这么做,就耐人寻味了。
“想走,没门!”
“既然来了,那就慰劳一下为夫吧!”
“我们三个一起?”
“当然!”
“不要!”
“什么不要!由不得你们啦,咩哈哈!”
在李卫国的大笑中,三女很快被他推倒,顿时满屋春色,好不快活。
第二日,李卫国神清气爽的来到江南制造局。
在军械总监沈葆桢的陪同下,一行人抵达武器试验场。
今天的武器试验场上,主角是一款新式武器,这也是李卫国要拖延时间的关键原因,他不怕跟奕欣、李鸿章甚至是英法联军死磕,但如果能尽可能的缩短战争,用最小的伤亡来打败敌人,还是要考虑的。
新武器是一门机关枪,名曰加特林机关枪。
单位之所以是一门机关枪而不是一挺机关枪,却是因为这加特林机关枪的块头太大了,简直跟一门五九步兵炮没有太大差别。
加特林机关枪,从诞生那天开始就闻名全世界,在马克沁机关枪诞生前,是公认的大杀器。
既然叫加特林机关枪,显然是加特林发明的武器。
不过眼下加特林已经不在美国了,因为美国内战导致加特林逃亡海外避祸,正好被中华神盾局关注,于是给请到了江南制造局,担任机关枪科研项目组长。
早在1861年时,加特林就已经发明了加特林机关枪,只不过那时候的加特林机关枪只有4个枪管,使用的弹药还是最原始的弹头和枪药分填,只不过有一个供装弹斗,一次性将一百发子弹全部安装到供弹斗内,然后通过摇把子将子弹装入钢管枪膛内击发。
原本加特林洋洋得意,以为他发明的机关枪是世界上最棒的。
可是等到加特林在美国发现卫国式步枪和9毫米标准步枪弹时,他震惊了,想到如果将卫国式步枪的技术换装到加特林机枪上,再使用9毫米标准步枪弹,那样的话射速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正是因为加特林想要窥探卫国式步枪的秘密,于是才心甘情愿的跟着来到江南制造局,他本想得到了卫国式步枪的技术便离开,却不料跟李卫国打了个赌最后赌输了,只能乖乖的在江南制造局给李卫国打工了。
当然,李卫国也没有亏待他,将机关枪科研项目组组长位置给了加特林,并提供充沛资金资助。
加特林一直是瞧不起大清国人的,不过随着他对李卫国和整个沪军集团的深入了解,再加上上海的巨大变化,已经达到美国纽约的程度了,令人震惊。于是加特林觉得留在上海有希望,决定试一试。
在李卫国的高瞻远瞩的指导下,加特林彻底拜服了,并根据李卫国提供的理论知识很快对加特林机关枪进行了改进升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