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捷!大捷!”
“吴王李卫国再次赢得淞沪会战胜利,全歼二十万英法联军,扬我国威!”
上海大街上,各国报社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迅速刊登在第二天的报纸上,传遍了上海市的大街小巷,很快涌向全国各地,所有中华儿女尽皆得到了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如果是第一次淞沪会战的胜利只是让全国人民不再害怕洋人,但总有点心理阴影,如今第二次淞沪会战再次胜利,二十万英法联军全军覆没,听到这个消息时,全国人民彻底不怕洋人了。
什么洋人三头六臂,什么洋人生吃人心,统统都变成了浮云飞走了,取代人们心中的印象是,洋人不堪一击,根本不是我天朝上国的对手,分分钟灭了他们。
洋人不再可怕,中华人民终于可以挺直腰板站起来了,不再受洋人欺负。
“什么?洋人吃饭不给钱?揍他丫的!”
“什么?洋人摸你家女人了?妈的,剁了他的抓子!不,直接阉了他!”
“什么?洋人妞儿胸大屁股大好生养!那你还等什么,抢他丫的!”
……
全国各地的老百姓们奔走相告,以前被洋人欺负了,那就要报仇。
“什么?朝廷不准报仇?竟然还护着洋人?”
“是啊,在朝廷眼里,洋人是爷,咱们是狗,当然不准咱们报仇,当然要护着洋人了!”
“呸!看看人家吴王李卫国,在他的治下,咱们老百姓才是真正翻身当家做主人啊,听说在长江以南各省的洋人根本不敢嚣张,被治得服服帖帖的。”
“哎。咱们怎么就生在了江北呢,为啥不在江南呢?跟着这个朝廷真是活受罪啊!”
“去他妈的朝廷,老子现在只认吴王李卫国。他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咱们汉人当了几百年的狗奴才了。也该翻身了!”
人群顿时激愤,对朝廷产生不满,这种积压的怨气一旦爆发出来,绝对是山崩地裂式,摧古拉朽。
凡事就怕对比,如今李卫国掌控的南洋一片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连洋人都打败了。可北方在朝廷的控制下。卖国求荣,压榨老百姓血汗钱,整天跟哈巴狗一般向洋人讨好,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陈静南对此很满意,立刻兴致勃勃的继续做事了。
由于陈静南的“违规”,南洋军在四川有了不小的凶名。不过也不完全是负面影响,也有正面效果,必然南洋军的凶悍震慑住了那些阴谋的宵小,使其不敢背后使绊子,这令随后赶来接管地方政务的南洋集团官员们轻松了很多,阻力大幅度减少,加速了对整个四川的统治。
“恭喜王爷,江北民心可用,是时候北伐,问鼎九五至尊了!”
吴王府内,文武百官们齐聚一堂,一边庆祝着第二次淞沪会战的胜利,一边讨论着接下来的北伐战事。
中华神盾局从各地传回来的消息表明,民心已经倒向了李卫国这边,北伐的两个要素军事要素五年前就具备了,民心要素如今也成熟了,北伐再无阻挡。
“本王能有今日,全赖诸位臣工们的鼎力相助,不离不弃的支持本王。本王在此感谢大家。”李卫国微微一笑,向众人致谢,态度诚恳。
“王爷客气了!”
“这是吾等作为臣子的本分!”
别看文武百官们表面上谦虚不在乎,实际上每个人见李卫国亲自感谢他们时,心中都是暖乎乎的,甚至很多死忠们更是激动的热泪盈眶,哪怕李卫国现在要他们去死,他们也会遵命的。
李卫国点点头,回到伏案前,突然一脸正色,喝问道:“北伐作战计划可是完成了?”
“回王爷的话,总参谋部已完善了整个北伐作战计划!”吴庸立刻出列,代表总参谋部,恭敬的回答道:
李卫国点点头,再喝问道:“各战备物资可否齐备?”
“回王爷的话,总后勤部已经调集了四十万吨军用物资,足够支撑大军六个月北伐之用,后续百万吨军用物资将按计划继续补给,确保整个北伐顺利。”总后勤部部长傅学贤出列应答。
李卫国又喝问道:“各部队可否就位?”
军令部部长李毅出列道:“回王爷的话,军令已经下发到了各连队,所有部队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民政部已经征召了数万公务员和志愿者,做好了安置战区百姓的准备!”
“长官部已经征召了一万名合格的公务员,随时接管占领区内的府衙行政机关,确保官府职能正常运行。”
“财政部调拨了两亿人民币,一百万吨粮食,将确保占领区内货币稳定,粮食供给稳定!”
随着各部门的通报,一切都按计划完成了,就等着李卫国一声令下了。
听完众人的汇报,各部门都已经准备完毕,李卫国心中顿时豪情万丈,有这样的班底,何愁打不下整个天下。
“既如此,本王现在正式宣布,明日祭天之后,誓师北伐,望诸位臣工齐心协力,大军横扫天下。”
一众文武百官们早就等这一天了,顿时激动无比,齐声喝道:“谨遵王爷令!”(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