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英法联军淞沪会战大败,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英法舰队撤离三甲港,停泊在公海。”
“报!满蒙八旗武昌会战大败,三十万大军被击溃,死伤惨重,摄政王和依克唐阿逃回北京,四川巡抚投降。”
“报!江南道郭鼎兴举事失败,刘正山在燕子矶一带遭遇埋伏,八万大军死伤过半,目前退回扬州休整。”
一连串的八百里加急消息传回海门厅衙门,李鸿章连续喷血昏迷好几次,醒来后整个人瞬间苍老十几岁。
二十万英法联军败了,三十万满蒙联军败了,八万北洋军最后的精锐也败了,后者更是李鸿章唯一剩下来的精锐了,一下子折了四万人,不光肉疼了,蛋蛋都快碎了。
没有了二十万英法联军在东面牵制,没有了三十万满蒙八旗军在西面牵制,这意味着李卫国将腾出手来,从东线和西线调集几十万大军,集中到北线来对付李鸿章的北洋军了。
“这可如何是好?”
李鸿章惊慌无比,茫然的问道。换做以前,他绝不会说出这种话的,明显底气不足,是被吓怕了。
一干幕僚们也是眉头紧皱,老半天也没有拿出个好办法来,又是摇头又是叹气,就是没人去接李鸿章的话。
这个时候最能看出问题,明眼人都明白了,凭借李鸿章的实力,根本挡不住李卫国的反击。有心人已经开始考虑后路了,这个时候越是给李鸿章出谋划策,到最后算账时,绝不会是好下场的,但凡聪明的人,此刻都在给自己找后路了。
钱丁明叹口气。主动站出来道:“王爷,为今之计,当立刻向李卫国求和了!”
若是以前。有人敢当面提出求和二字,李鸿章非砍了他的脑袋不可。但眼下形势所迫,由不得自己了。
“本王也想求和,可是李卫国他肯和吗?”
的确,主动挑起战争的是李鸿章,如今打了败仗反过来求和,先不说老李丢不丢得起这个脸,李卫国那边恐怕也未必会答应的。
钱丁明苦笑道:“那就看王爷舍不舍得了?”
舍不舍得?
老李一愣,旋即明白钱丁明的意思。反问道:“你是说本王多多赔钱给李卫国?还是要让本王将郡主送给李卫国?亦或者既赔钱又赔人?”
钱丁明同样愣了,心道这李鸿章倒也不傻,至少知道该陪什么。只是这并非钱丁明本意,显然是老李会错意了。
“这个——王爷误会了,臣的意思是问王爷现在还想坐那龙椅吗?”
“这还用你问?本王已经掌控了整个大北洋,如今朝廷主力大败,再无力抗衡本王了,本王可以随时夺下京城,完成称帝霸业。
尽管钱丁明先到上海,但李卫国没有立即召见他。
这个时候明显是来求和的,李卫国很清楚,既然有所求,就更要晾着他,让他着急,这是谈判的基本技巧。
同时,李卫国也得知了京城的情况,毕竟中华神盾局还秘密潜伏在京城,跟慈禧有着联络,第一时间得知了朝廷的态度,飞鸽传书送回上海。
得知奕欣被罢免,李鸿章被定为反贼这两个消息后,李卫国顿时哈哈大笑,笑这两个敌人吃瘪了,最终被朝廷出卖,同时也在为慈安和慈禧这两个女人鼓掌,很显然,这两个都是精明无比的女人,难怪她们能统治中国几十年,绝对不是普通笨女人能够做得到的。
“将朝廷那边的消息透露给李鸿章,看他李鸿章怎么办?”
李卫国大乐,似乎已经隔着长江看到老李一脸苦逼的表情了。
果然,长江对岸海门厅衙门的李鸿章,得到这个消息后,顿时气得直骂娘。
直到这时,老李才明白是被朝廷出卖了,当初被朝廷当枪使来打李卫国,如今打不过李卫国,朝廷立刻把他老李给卖了,以期待讨好李卫国罢兵言和。
“该死的朝廷,果然是个翻脸无情的表姊,气死老夫了。”
李鸿章大怒,一口老血顿时到了嗓子眼,强忍着没有喷出来。
“大哥,既然朝廷不仁,咱们就不能再给朝廷卖命了,反了吧!”
说话的是李含章,李鸿章的弟弟,刚刚从安徽老家带兵赶来,清一色的淮军旧部,前来助战。
李鸿章皱眉道:“我们已经跟李卫国开战了,再造反跟朝廷开战,还怕我们败亡的不快吗?”
李含章道:“大哥,都到这个份上了,左右是个死,咱们也要轰轰烈烈,不能让李卫国和朝廷看咱们笑话。好歹大哥还是北洋大臣,北方八省的军队少说还有二三十万,就算打不过李卫国,也得嘣他一颗门牙下来。若是打朝廷,京城旦夕可下。”
李鸿章来回踱步,这种时候,需要他做出决断,是生是死全在一念间。
“让钱丁明尽快面见李卫国,跟他谈条件,告诉钱丁明,本王可以投降,让他尽可能给本王争取好处。”
李含章叹口气,他的哥哥终究还是怕死了,若是以前,定然是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的结局。
那边钱丁明得到了李鸿章的最新命令,再次向李卫国求见,这一次李卫国同意见他了。
只是,让李鸿章万万没想到的是,李卫国竟然愿意接受李鸿章投降,但前提是李鸿章需立即挥军进攻北京,灭了满清朝廷。
“尼玛,还是要被当枪使啊!”
阿噗……
老李一下子就看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了,顿时气得喷血。(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