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库克银行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一百五十二章 :库克银行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06: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各国工业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

而这也导致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经济危机的爆发并不会影响单独一个国家,而是会将影响扩张到全世界。

虽然经济危机并没有对西班牙造成太过严重的正面影响,但也仍旧影响了西班牙的进出口贸易。

1873年5月14日,普里莫首相专门召开了一次内阁会议,来应对经济危机对西班牙可能造成的影响。

卡洛对于此次经济危机也相当关注,全程听取了这次会议,对于防范经济危机的影响也提出了几点自己的建议。

在会议上,财政大臣埃瓦尔德·巴特尔皱着眉头愁眉苦脸的说道:“陛下,首相阁下。维也纳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对我们的进出口贸易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随着经济危机逐渐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或许会对我们的进出口贸易造成较为严重的打击。

自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们每天的货物进出口规模都在不断的降低。如果经济危机继续持续下去的话,预计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至少下降30%以上。”

为什么经济危机会影响到西班牙的进出口贸易呢?

实际原因还是因为经济危机影响了欧洲各国的经济环境,导致大量的工厂和企业濒临破产甚至直接破产。

民众们也因此丢失了工作,自然不会有那么强的购买力。

在其他国家经济混乱的情况下,纵使西班牙的工业生产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商品也一定会卖不出去。

同理,在其他国家的经济较为混乱,工厂和企业大量破产的情况下,就算西班牙想要大量进口,也得看其他国家有没有能力生产出来。

经济危机中的进出口萎缩是无可避免的事情,除非等到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否则就只能默默承受因为进出口大量缩减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岂不是说今年我们的经济有可能迎来负增长?”卡洛出声询问道。

自西班牙改革以来,每年的经济都是在正增长的。而且增长速度是极快的,这也是西班牙政府放心每年动用大量财政预算进行各项基础建设的原因。

只要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增长速度,政府的投资不仅不会亏,反而会变成更多的税收回馈给政府。

要是因为经济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的话,政府的税收也会减少。但那些已经开工的项目可不是轻易能够停止的,这也代表着今年政府的财政可能会面临较大的亏空。

“是的,陛下。”埃瓦尔德·巴特尔点了点头,回答道:“在进出口贸易受到影响的情况下,我们的经济危机很难继续保持正向的增长。”

卡洛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内心却很轻松。

进出口贸易减少导致的经济负增长是可以挽救的,挽救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加大基础建设的力度,从而扩张国内产品的需求。

同时,大量进行基础建设也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对西班牙的经济也有良好的推动。

这么做的唯一坏处就是政府需要动用大量的资金,而目前的西班牙政府倒也不缺少资金。

虽然那笔宝藏的价值只有9亿多比塞塔,但黄金的价值可不是这么算的。如果黄金用来发行货币的话,可以发行自身价值好几倍的货币。

换句话来说,西班牙政府可以凭借这80多吨的黄金,发行等价于几百吨黄金价值的货币。

这时,普里莫首相也在非常合适的时机站了出来,向卡洛介绍内阁政府早已经准备好的计划:“陛下,政府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危机,预计将在未来两年的时间再次加大对公共基础建设的投资,以创造出更多的工作岗位,刺激西班牙经济的提升。

在基础建设当中,我们的投资主要集中在道路交通的改善、村镇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和贫民窟改造工程三方面。

为了保护我们受到波及的部分企业,政府将会推出对某些企业的短期免税政策,并且鼓励西班牙人大量购买西班牙本土产品,扩大我们的内需,降低出口减少的影响。”

之前贫民窟的改造也是受到了财政的限制,规模一直不大,并且集中在马德里。

既然现在政府已经不缺钱了,并且在经济危机中也有足够的时间去搞基础建设,那么自然要大力推动关于贫民窟的改建了。

将那些破败的贫民窟房子全部改造为高楼大厦,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西班牙的城市面貌,同样也能让这些贫民有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

其实这场经济危机对于西班牙来说也并非全是坏处,好处也是随处可见的。

就比如在经济危机中,各国的工业和农业生产规模都在不断的下降,各种工业制成品的价格更是一降再降。

西班牙完全可以在欧洲各国用极其低廉的价格购买大量的机械设备,甚至还能购买相应的生产资料和技术。

部分中小规模工厂本身已经面临破产危机了,能够卖掉技术和设备换取一部分资金,自然要比整个工厂和企业破产更好。

至于卖掉技术和设备对工厂和企业的危害,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考虑到的了。毕竟如果企业破产的话,他们同样什么也没了,还不如用设备和生产资料换一些资金,让企业的财政周转。

确定了西班牙国内对这场经济危机的防范政策之后,接下来讨论的话题也很快变成了应该利用这样的良好时机购买什么产品。

内阁官员们最多讨论的实际上就是各国工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包括先进的钢铁冶炼技术、军工武器的生产资料和生产线、西班牙较为薄弱的化工技术以及一些机械设备等等。

这些对西班牙的工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也是之前的西班牙最缺少的东西。

虽然有着来自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援助,但一些比较先进的科技和生产资料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购买的。

要么价格太贵,要么直接是某些企业不对,外公开的保密技术,想买都买不到。

眼下这次经济危机倒是个好机会。以往价格较贵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在现在基本都是白菜价。

之前只能买一份资料的钱但现在可以买好几份资料,甚至还能附赠一台机械设备。

那些原本是中小企业不可外传的保密技术,现在也是开个价就能带走的产品。也正因为如此,西班牙是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这次大抢购的良好时机。

这场经济危机势必要影响到欧美各国,这也代表着西班牙可以拿着资金在这些国家肆无忌惮的挑选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

根据后世的资料,在这场经济危机当中,世界各国每年破产和倒闭的企业加起来有近万家,整个经济危机期间(1873-1879)共计破产了超过5万家企业。

虽然这5万家企业中有很多是那些比较平常的工厂,没有什么比较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

但也有少量的工厂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他们手中的设备和资料是目前西班牙最缺的。

不过在欧美各国大量买买买的行动还是要经过一定的伪装的。要是以西班牙政府的名义在各国大量购买破产的企业和工厂的话,难免会引起这些国家的注意。

甚至要是惹众怒的话,对西班牙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前往欧洲各国的购买人员将会伪装成各种各样的身份,但他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挑选值得收购的破产企业,或者从那些濒临破产的企业中购买生产设备和技术资料。

在经济危机中,有一个国家扮演着倒霉者的角色。

是哪个国家呢?当然是大量依靠着外国投资的美国。

欧洲各国饱受经济危机的困扰,第一反应当然是撤回在美国的投资,再不济也是立即终止投资。

而美国人本身就需要外国的大量投资才能维持自己的疯狂建设,在外国资本开始撤离之后,美国的经济环境就已经瞬间崩塌。

更何况,美国的经济环境本身就有着较大的问题。

之前也提到过,美国在最近这段时间修建的铁路要比英国和德国加起来的总和还要多。

而这也诞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诞生了大量的铁路公司,这些铁路公司在不断的寻求贷款建设铁路。

在美国诸多银行家中,库克家族绝对是比较著名的私人银行家之一。

或许库克本人都不知道,他的一次投资直接导致了美国经济危机的开端,也导致了美国的工业生产面临毁天灭地般的打击。

对于库克本人来说,这次投资是很稀松平常的。

他合作的对象是北太平洋铁路公司,这家铁路公司在美国也有不小的名气,修建过多段铁路,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绩。

或许也正是因为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在之前的良好名声,库克答应帮助铁路公司承销债券的时候,居然也没有经过过多的思考,就答应承销1亿美元的铁路债券。

美元的价值可不低,比法郎和比塞塔高多了。

1亿法郎债券的价值相当于5亿比塞塔以上,也就是西班牙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

如此大规模的债券销售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更何况当时销售债券时面临着普鲁士和法国人的战争。

战争时期可没多少人愿意用真金白银购买只是一张纸的债券。结果也很显然,债券的销售并不尽如人意,铁路的建设也难以维持下去。

如果无法继续建造铁路的话,对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和库克的银行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

为了挽救铁路公司,库克只能向他发放了短期贷款。

虽然短期贷款的利息很高,但至少能确保北太平洋铁路公司的铁路继续建造下去。只要铁路建造完成,铁路公司至少能够收回一部分资金,并且靠着铁路的运营源源不断的获得收入。

但事情往往并不如同预料的那么美妙。维也纳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欧洲资本迅速撤回了对美国的投资。

库克的银行也受到了严重的波及,资金的压力倍增。

好巧不巧,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在此时也遇到了麻烦。铁路公司不仅不能按时偿还短期贷款的本息,反而还需要库克投资更多的资金才能继续维持下去。

很明显,此时的库克已经没钱了。

而缺少资金投入的铁路公司,也很干脆的宣布了破产。

伴随着北太平洋铁路公司和库克银行的接连破产,再加上欧洲经济危机对美国人造成的恐慌,很快就造成了美国股市的波动。

库克银行的破产引起了美国人的恐慌。人们争先恐后的赶往银行,只想早早的把自己的钱从银行的账户中提取出来。

但银行的账户上哪有那么多的钱?

之前的繁荣时代可不只是建筑公司和铁路公司的繁荣,同样也是银行业的繁荣。

这些银行通过大量贷款的方式获得了高昂的收入,目前还有大量的银行款项没有收回。

银行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供兑换,自然要面临严重的破产危机。这股浪潮迅速波及了大量的银行,同时还有很多的投资公司、铁路公司也遭受了波及。

从6月初库克银行和北太平洋铁路公司破产开始,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关闭只用了两周半的时间,但这两周半的时间对美国的经济是毁灭性的打击。

在这两周半的时间里,至少有上百家银行接连破产,其中还包括较为大型的连锁银行。

投资公司更是惨烈,至少有数百家投资公司因为资金链的崩溃宣布破产。

银行和投资公司的破产迅速影响到了铁路公司。许多要靠贷款和债券才能维持下去的铁路公司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根本无法继续,破产的浪潮再一次兴起。

对于美国来说,这也只是灾难的开始。

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美国在此时同样没有建立最高银行来管控金融和债券,甚至连发行债券都是靠授权给私人银行代理来完成的。

因为没有最高银行的原因,美国政府根本无法靠提供货币供应和救济濒临破产的公司来挽救美国的企业,最终只能无奈的坐视经济危机在美国愈演愈烈。

也正因为债券是由私人银行代为办理的,这些私人银行大量破产,对美国人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

不仅他们的存款跟着银行破产一起没了,就连他们原本购买的债券也一起烟消云散。

毕竟银行都没了,他们购买的债券又该到哪里去兑换呢?

对于美国这个正在野蛮发展的国家来说,经济危机造成的影响要比欧洲国家更加严重。

美国在这段时间的工业和经济增长速度确实远超欧洲国家,这也证明了美国的综合潜力要比欧洲国家更高。

但很明显,美国的发展速度是比较野蛮生长的,缺乏政府的管控。

两周半的时间就已经让美国面临近千家企业的破产,其中也不乏中大规模的企业和工厂。

这也代表着在短时间内已经有十万以上的美国民众突然失业,有十万个家庭收入骤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