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两分突尼斯(万字大章)

法国总理茹费里此时正处于两难的境地。放弃入侵突尼斯虽然能够结束和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的争端,但却会让法国在突尼斯的投入完全白费。

虽然这场战争法国只投入了大约五万军队,但到目前为止的战争花费可丝毫不小。

法**队虽然伤亡不大,但突尼斯新军的反抗也是给法国人造成了那么一丁点困难的。

要是法国大张旗鼓入侵突尼斯最终什么也没获得,那法国民众会怎么看呢?

意大利民众会愤怒的围攻法国大使馆,难道巴黎民众不会愤怒的围攻法国政府吗?

意大利民众只能威胁到法国的大使馆,巴黎民众能威胁到的可是法国内阁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情的发展也关乎到茹费里总理的权威。茹费里本想推动入侵突尼斯为自己积攒政绩,为下一次的连任做好准备。

要是这场战争中途而废,先不说是否会被弹劾,反正下一次的总理选举是想都不要想了。

事关自己的政治生涯,茹费里还是想再挣扎一下的。既然西班牙方面提出了和谈,那么,法国大可以和突尼斯政府去谈判。

突尼斯也是有着自己的统治者和政府的,法国和突尼斯政府达成的和平条约难道就不是合法的吗?

只要法国抢先和突尼斯达成了有关的和约,至少能在占领突尼斯这一件事上站稳脚跟。

至于往后的事,相信法国已经生米煮成熟饭之后,意大利人也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本着这样的想法,茹费里一边命令法国驻西班牙大使尽可能拖住西班牙政府,另一边则向前线军队下达了命令,要求法**队继续向突尼斯城进攻,力求在西班牙正式干涉这件事情之前,就能促成法国和突尼斯政府的和平谈判。

接到政府命令的法**队立刻加快了进攻力度,并且成功并为突尼斯的首都突尼斯城。

此时的突尼斯城内,突尼斯政府早就乱成一团。

突尼斯统治者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聚拢了突尼斯的官员,试图为残破的突尼斯找寻生存下去的办法。

但看着一个个面如死灰的官员,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也清楚突尼斯早就没了延续下去的希望。

哪怕法国不入侵突尼斯,等待突尼斯的也只会是其他列强国家的侵略。

“贝伊,法**队已经包围突尼斯城了。我们需要尽快撤离,如果再拖下去的话,我们就只能葬身在这座城市了。”

还忠于突尼斯的大臣们纷纷劝说统治者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离开突尼斯城,前往奥斯曼帝国或者其他非法国的地区组建流亡政府。

只要流亡政府还存在,他们迟早还有一天能够重新返回故土,重建突尼斯。

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面色惨白的摇了摇头,他并不想离开这片土地。

作为一名颇有野心的君主,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仿照奥斯曼帝国的改革对突尼斯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突尼斯新军也是他一手创立的。

原本的他野心勃勃,以为在他的带领下突尼斯能成为北非最强大的国家,并且让突尼斯彻底独立于奥斯曼帝国,成为一个真正完全独立的国家。

但法国人的入侵正面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让他明白了非洲国家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差距。

并不是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不努力,实在是突尼斯和法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差的太大。

别说是简单的改革了,哪怕是彻底的全面改革,也根本不可能让突尼斯成长为法国这样的超级列强。

“各位,离开了突尼斯我们又能去哪呢?如果连我们都放弃了这片土地,还有谁能阻止法国人的入侵呢?”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目光看了一眼还在劝说的大臣们,眼中满含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化成的泪水,情不自禁的说道。

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当然明白,此时突尼斯的状况已经无可救药。奥斯曼帝国不可能为了突尼斯得罪法国,其他列强国家更不可能。

法国既然有自信入侵突尼斯,肯定会做好万全的准备。他们的任何想法都只是徒劳,想要在法国入侵之下保全突尼斯,这绝对是痴人说梦。

说到去哪,突尼斯的官员们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

有的官员建议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逃到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的称呼遭遇拜占庭帝国灭亡,但直到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才正式成为君士坦丁堡的称呼,在此之前西方国家称为君士坦丁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从属国家称为伊斯坦布尔。),有的官员则建议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向伦敦或者罗马逃离。

这其中除了投向伊斯坦布尔的提议之外,受支持最多的,就是建议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向罗马逃离。

之所以罗马的呼声较高,完全是因为之前意大利在突尼斯的投资起了作用。

因为英法曾经阻止过意大利强行吞并突尼斯,这也导致意大利在突尼斯的殖民行动基本以经济行动为主。

影响了突尼斯的经济之后,自然能够渗透突尼斯的政府,培养那些对意大利有好感的突尼斯官员上台。

奥斯曼帝国改革的武器装备基本都是从英法那里购买的,而突尼斯改革所用的武器装备基本都是从意大利购买的。

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面色苍白的看着大臣们关于逃离到哪里进行争论,心中却是失望不已。

明面上看这只是大臣们的意见不统一,实际上却代表着突尼斯政府之中的不同势力的争端。

建议前往罗马的是意大利培养起来的势力,建议前往伦敦的则是英国渗透后扶持的势力。

至于那些建议前往伊斯坦布尔,或者建议留在突尼斯臣服于法国统治的,则大多都是突尼斯的本地贵族和势力。

这些人在突尼斯拥有极高的地位和声望,他们也只有留在突尼斯才能继续享受自己的权力。

虽然臣服法国统治之后相当于多了个主人,但从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也能看出,只要不反抗法国的统治,法国人也不会对当地的土著赶尽杀绝。

这也代表着他们确实有希望通过投降的方式保持自己的权柄,虽然人上有人,但他们之下好歹也奴役着几十万的突尼斯人不是。

此时的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内心是极度混乱的。一方面,他对法国人确实有着极大的恐惧,想要在法国人攻克突尼斯之前逃离到伊斯坦布尔或者其他欧洲城市,寻找组建流亡政府并且重回突尼斯的机会。

另一方面,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又不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柄。

虽然只是人口几十万国家的统治者,但作为突尼斯的贝伊,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仍旧是这个国家至高无上的存在。

除了名义上要臣服于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统治之外,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的权力在突尼斯没有任何阻碍,这也让他十分留恋这种权利。

突然一下子要离开突尼斯,要放弃自己已经享受了大半辈子的权力,这是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有些舍不得的。

也正因为如此,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的内心陷入了挣扎,他仍然搞不清楚自己应该在这重要的关头作何抉择。

好消息是,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也不用纠结他的选择困难症了。

因为没过几分钟的时间,王宫的卫兵就传来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面色大变的消息,那就是法**队已经攻破突尼斯城了。

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等人之所以还有时间在王宫内犹犹豫豫,正是因为突尼斯城是突尼斯最大的城市,也是有着城墙这种真正可以阻拦法**队进攻的设施的。

但很明显,突尼斯的城墙注定抵挡不了法**队太久。

如果只是法国普通的殖民地军队,面对突尼斯的城墙也要耗费一番功夫,甚至有可能久攻不下。

但这一支由法国精心组建的军队,其中可是包括了一个炮兵团的。

这个炮兵团正是法国专门用来攻破突尼斯城墙的,在围攻突尼斯城的时候,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在法国大炮的轮番轰炸之下,突尼斯城的城墙轰然倒塌。

突尼斯人哪里见过这样热闹的场面,早在法**队轰炸城墙的时候就已经四散逃离。

卫兵来报的时候,突尼斯城墙已经倒塌,法**队也已经向着突尼斯城进军。

当听到这个噩耗的时候,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现在投降法国还来得及吗?

如果说在法**队攻破突尼斯城之前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还有很多选择的话,那么在法**队攻破突尼斯城之后,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的选择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早点投降法国。

其他的选择结果都是死,倒不如苟且偷生,至少自己的权力还有希望保留下来。

想清楚其中关系的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也不再犹豫,目光立刻看向了众多官员,沉声说道:“各位,我已经决定向法国求和,我绝不会离开突尼斯!

如果你们要离开的话,那就快点走吧!我会和突尼斯共存亡,突尼斯的贝伊绝不会抛弃他忠诚的国家和臣民!”

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的话语可谓是义正言辞,丝毫看不出来刚才怕死又贪恋权力的样子。

诸多官员看着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这样子也一阵无语,突尼斯城都破了,他们这时能跑到哪去?

收拾家产逃离只会成为法国人开刀的首要目标,倒不如跟着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留下来,或许法国人为了安抚突尼斯人,还会考虑留下突尼斯政府。

“贝伊,我们也要留下来,和突尼斯共存亡!”

“对,和突尼斯共存亡!”

看着纷纷附和的大臣们,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大手一挥,下达了自己的命令:“打开宫门,我要在王宫和法国人谈判。”

话说回来,目前的局势其实也不用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下达命令了,因为法国人冲进突尼斯城之后,目光很快就锁定了突尼斯王宫这座金碧辉煌的建筑。

虽然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担任突尼斯贝伊以来并没有横征暴敛,甚至还通过一些改革降低了突尼斯人的税收。

但突尼斯贝伊国的建立距今已经有接近200年的时间,在这接近200年的时间里,每一任突尼斯贝伊积攒下来的财富累加起来,足以建成这一座金碧辉煌的建筑,建筑内还有大量的珍宝和金银首饰。

还没等法国人进入这座金碧辉煌的建筑一探究竟,建筑的大门就已经打开,突尼斯贝伊的代表双手高举着白色帆布制作的临时旗帜,畏畏缩缩的走了出来。

这个时候还没有举白旗就象征着投降的规定,但欧洲各国之间也存在着战争中举白旗投降的行为。

白棋被正式认定为投降的标志还要等到19世纪末在海牙举行的海牙和平会议,距离现在还有接近20年的时间。

突尼斯的隔壁就是法国殖民的阿尔及利亚,在突尼斯找到一个勉强会说法语的官员也并不困难。

这个高举白旗的突尼斯贝伊代表用法语高呼:“我是突尼斯贝伊的代表,我们愿意投降并且和贵军进行和平谈判。”的话语,小心翼翼的观察法**队的态度。

好消息是,法国方面确实也想着早点和突尼斯政府达成和平谈判。

因此在听到突尼斯人喊着法语要求和平谈判的时候,法**队很给面子的停止了进攻,士兵们目光好奇的盯着那个举着白旗的突尼斯人,等待着长官的下一步命令。

看到一名像是高级军官的法国人从军队中走出来,突尼斯贝伊的代表连忙高喊道:“尊敬的将军阁下,我代表贝伊愿意向贵军投降,请您命令您的军队停止攻击,放过那些突尼斯平民吧。”

法**官缓步上前,先是打量了一眼突尼斯的代表,随后这才点点头,用法语回复道:“在和谈结束之前,我会下令让军队停止进攻。

但我希望你们也能展现出和谈的诚意,如果你们并不打算和谈,或者还有什么其他打算的话,到时候我可无法控制我的军队停止下来。”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突尼斯代表连忙点点头,对法**官的话不敢有丝毫的反驳。

随后,法**官对自己的属下说了些什么,法**队也正式停止了进攻,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来。

突尼斯代表紧接着向法**官提出了邀请其进入王宫进行和平谈判的提议,但被法**官果断的拒绝。

虽然突尼斯人被打得丢盔弃甲,但谁也无法保证突尼斯人在王宫里还有没有其他的军队。

要是所谓的突尼斯贝伊在王宫中还藏了一小股军队,那进入突尼斯王宫不就代表着自投罗网吗?

法国指挥官表示,要么在城外的法**营中谈判,要么在城内准备一处空地进行谈判。

而且,法国方面只给突尼斯两个小时的准备时间。如果突尼斯在两个小时内还没有选择好和谈的场所,这也代表着突尼斯在和谈方面没有任何诚意。

听到法**官的要求,突尼斯代表连忙点点头,随后向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传达了法国人的要求。

虽然接受法国人的要求很屈辱,但对于此时的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来说,他已经没有了其他选择。

最终,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和法**官约定在突尼斯城内的一处空地中举行和平谈判,双方军队将会在谈判期间保持和平。

虽然说的是双方军队,但需要保持和平的,也只有法**队。

因为在突尼斯城破的第一时间,绝大多数突尼斯军队早就四散逃离,留下的基本上都是那些身负伤势无法移动的士兵。

这些人别说反抗了,能不能保持清醒都不好说,自然不可能对法**队造成威胁。

法国政府的计划就是逼迫突尼斯政府早点签订和约,因此法国政府早就准备了一份和约内容,突尼斯方面要做的只是签上自己的名字而已。

当法**官拿出那份早已经准备好的和约的时候,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仅仅只是扫了两眼便瞪大了眼睛。

法国人的要求并不复杂,但对于突尼斯来说,相当于将突尼斯的一切都交给法国人管理。

首先,为了保证法国人被杀的事情不再发生,法国要求在突尼斯的重要地区进行驻军,保证法国人的安全。

法国的驻军数量加起来也不多,满打满算也只有两万人左右。那问题是,突尼斯本身就是个人口只有70多万的国家,突尼斯原本的军队也只有一万多人而已。

随着法国的进攻,突尼斯的军队早就被打散崩溃,这也代表着法国仅凭这两万人的驻军,就能够彻底掌控突尼斯的局势。

更何况,除了驻军的要求之外,法国还提出了包括协助突尼斯管理财政,接管突尼斯的外交事务以及帮助突尼斯建造和阿尔及利亚相连的铁路等等。

如果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同意这份条约,就相当于将突尼斯的一切权力都交给了法国。

不过对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来说也有个好消息,那就是法国并不打算完全取缔突尼斯政府。

这也代表着,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仍然有机会保住自己的贝伊宝座,在法国人的统治之下当一个没有什么权力的国王。

心中清楚自己已经没有什么选择的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也没什么好犹豫的,在经历了短暂的纠结之后,就在法国人拿出的这份和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在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签下自己的名字之后,法**官对他的态度明显好了些许。

为了彰显法国人并不残暴的观点,在穆罕默德三世·阿勒·萨迪克签署和约之后,法**官就下令让法**队退出突尼斯城,只留下一小支军队负责帮助突尼斯政府维持突尼斯城的秩序。

就在突尼斯已经进入和平的时候,法国和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的外交交锋才正式开始。

仅仅是在第二天,法国驻西班牙大使就已经正式公告西班牙政府,表示法国已经和突尼斯政府签署了和约,突尼斯战争已经结束了。

听到战争已经结束的消息,卡诺瓦斯首相先是一愣,随后就是一丝诧异和愤怒。

让卡诺瓦斯首相没想到的是,法国人居然真能顶着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压力强行占领突尼斯。

这与法国人所提到的和突尼斯政府签署的和约,用脚趾头想都能够想明白,这份和约肯定是法国逼迫突尼斯政府签订的。

“大使先生,你确定你所说的话能代表法国政府的态度吗?”卡诺瓦斯首相先是沉默了片刻,随后阴沉着脸询问道。

“当然。”法国大使点点头,对于面色阴沉下来的卡诺瓦斯首相没有丝毫惧怕,面带笑容的回答道:“这是国内告诉我的最新消息,既然战争已经结束了,那我们自然也就没有和谈的必要了。”

卡诺瓦斯首相点点头,面色恢复了正常,声音却异常的冰冷:“既然贵政府已经做出了决定,那我自然无法阻拦。

希望意大利政府也能接受你们的借口,西班牙会毫不犹豫的站在意大利那边。”

虽然对法国人无耻的行为有些愤怒,但卡诺瓦斯首相并不会主动的破坏和法国之间的关系。

西班牙的态度也很明确,那就是和意大利站在一起,支持意大利的决定。

如果意大利想要和法国撕破脸,那西班牙就会选择力挺意大利。但如果意大利选择退让的话,西班牙自然不可能独自发动和法国的战争。

那么问题来了,意大利政府到底是什么态度呢?

等到法国大使转告意大利政府同样的话语之后,意大利政府也显得极其愤怒。

他们也没想到法国人居然会硬扛两国的压力,选择快速占领突尼斯来结束战争。

这也代表着意大利目前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和法国人硬刚,要么就只能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当一回乌龟王八蛋了。

如果说翁贝托一世还能沉得住气的话,那么主动挑起民愤的贝内德托·凯罗里首相,此时就是意大利最沉不住气的官员了。

没办法,首相的地位总是这么尴尬。虽然首相象征着极高的权力,但在这样的意外事件之中,也很容易成为民众集火的对象。

在欧洲的君主制国家,首相有着一个相当特殊的作用,那就是为国王以及整个政府背锅。

当国王和政府的决策面临重大失误的时候,首相一般会主动辞职来平息民众的愤怒。

毕竟相较于更换国王来说,更换首相更加简单,对国家造成的影响也会更低。

“国王陛下,卡洛陛下还愿意支持我们吗?”贝内德托·凯罗里首相主动找到了国王翁贝托一世,询问西班牙关于此事的态度。

“卡洛前不久才发来电报,西班牙愿意站在我们这边,支持我们的所有决定。”翁贝托一世的脸上浮现出笑容,这或许是他这几天来听到的唯二的好消息了。

至于另一个好消息,则是卡洛第一次表达自己支持意大利政府的态度。

换句话来说,意大利干涉法国入侵突尼斯并没有得到其他欧洲列强的支持,这也正是目前意大利比较尴尬的处境。

卡洛的行为可谓是雪中送炭,也让翁贝托一世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更有好感。

听到西班牙方面还愿意支持意大利,贝内德托·凯罗里首相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也代表着意大利还没有在这场外交冲突中完全失败,虽然法国已经占据了优势,但意大利仍然有翻盘的机会。

“陛下,从我国的民意考虑,我认为绝不能放弃突尼斯,至少也要拿回一部分土地,这样才能挽回我们投资突尼斯的损失。”贝内德托·凯罗里沉默了片刻之后,将希奕的目光看向了翁贝托一世,提议道。

翁贝托一世叹了一口气,但还是向首相表达了自己的支持态度:“这件事情就全力交给你去做吧,只要能够挽回一部分损失,至少可以向民众交代了。”

贝内德托·凯罗里首相点了点头,随后目光变得十分坚定,恭敬的退出了王宫。

从王宫走出,贝内德托·凯罗里首相重新召开了意大利内阁会议,并且宣布了自己的一项大胆决定,那就是出兵突尼斯,占领法国人目前还没有占领的地方,比如突尼斯中部重镇凯鲁万,斯法克斯以及南部城市杰尔吉斯等等。

意大利作为和突尼斯最近的欧洲国家,对于突尼斯的情况也是比较了解的。

意大利甚至在突尼斯投资了一条从突尼斯城直达加贝斯的公路,这其中就连接着凯鲁万和斯法克斯。

既然法国人已经占领了突尼斯城,那么意大利只能将目光放向突尼斯的中部和南部区域。

好消息是,法国为了尽快和突尼斯政府达成和平协议,并没有选择全面占领突尼斯的所有城市,而是优先从卡夫往东进攻突尼斯。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防止法国人反应过来,意大利政府表面上只是在进行着抗议,似乎并没有多余的动作,试图用这样的行为来麻痹法国政府。

贝内德托·凯罗里首相则在暗中派出去了两支军队,这两支军队将分别前往突尼斯中部和南部区域,尽可能抢占更多的土地和城市。

反正突尼斯的人口也只有70万,能够获得多少人口已经不在意大利政府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只要能够获得一部分土地,对意大利政府来说也是不亏的。有收获就能够应付愤怒的意大利民众,至少不会因为民众的愤怒而导致政府的倒阁。

为了保住自己的首相地位,贝内德托·凯罗里也算是下定了决心。

除了出动两支总人数超过三万人的军队之外,他还调动了意大利舰队,为这三万军队保驾护航。

就算意大利登陆期间被法国人发现,有着海军的保护,也不用担心这些意大利士兵的安危。

这些陆军和海军加起来足以与法国在突尼斯的军队对抗,为意大利政府拖延更多的时间。

为了尽可能在法国人反应过来之前抢夺更多的城市,意大利政府对自己的行动进行了完全保密,就连西班牙方面也没通知。

也正因为如此,卡洛对于意大利政府得知法国已经和突尼斯政府签署合约之后没有任何行动感到十分好奇,就差派遣情报人员去探探情报了。

不过想到突尼斯和西班牙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卡洛也就打消了自己的想法。

反正卡洛还是那个态度,那就是坚定的站在意大利身后。如果意大利想要和法国争一争,西班牙肯定是乐意奉陪的。

但要是意大利自己都不愿意和法国争的话,西班牙总不能强行逼迫意大利和法国进行对抗吧。

和卡洛一样感到诧异的还有法国政府,他们都做好了意大利政府大闹一场的准备了,没想到意大利政府的反应是如此的安静。

虽然意大利政府也有各种各样的抗议,甚至还威胁要在边境地区进行局部动员。

但法国政府也明白,意大利这样的威胁更像是口头警告。除非意大利国内正在进行全面动员,否则他们和法国之间爆发战争的概率极低。

毕竟列强之间的战争需要充分的准备,除非实力能够碾压,否则谁的准备更充分就会更有优势。

意大利的综合实力相较于法国有着较大的差距,意大利也必须要进行更加精心的准备,才有资格发动和法国的战争。

要不然,等到意大利政府匆匆发动战争,等待意大利政府的只会是一边倒的战果。

法国政府的差异很快就结束了,在第二天,法**队就向本土发去了电报,电报中表示他们在突尼斯中部城市凯鲁万发现了意大利人的踪影。

这条电报立刻让法国政府惊起一身冷汗,也瞬间明白了意大利政府的企图。

意大利政府这明显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表面上用一些外交抗议和口头威胁吸引法国的注意,实际上早就派遣了兵力和法国争夺突尼斯。

因为两国没有彻底撕破脸皮,因此法**队也不敢主动向意大利军队发动进攻。

在发现凯鲁万已经有意大利人的踪影的时候,法**队只能将目标放到凯鲁万以西的地区。

法国内阁会议中,茹费里总理经过慎重的思考之后,向位于突尼斯的法**队下达了自己的命令,那就是全力南下,和意大利军队抢夺突尼斯的土地。

当然,在抢夺土地的过程中,尽可能不与意大利军队爆发冲突。

两国争夺突尼斯还能用外交冲突来概括,但要是两**队之间爆发冲突的话,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一场持久性的战争。

法国可不想与意大利之间真的爆发一场战争,如何避免战争,这才是茹费里总理目前最关注的问题。

好消息是,意大利方面显然也不想发动战争。

在发现法**队避退三舍之后,意大利军队也相当识趣的没有靠近法**队。

双方相当默契的在突尼斯地区展开了一场争夺战,争夺的目标自然是突尼斯的城市和其他土地。

对于法国来说有个好消息,那就是法国在发动战争的时候已经兵分两路,南路军队从阿尔及利亚的边境城市泰贝萨一路顺着公路前往突尼斯的西部城市加夫萨,随后抵达突尼斯的中部港口加贝斯。

南路军队曾经的目标是包抄突尼斯,截断突尼斯人撤向利比亚的后路。

没想到现在弄巧成拙,反而变成了截断意大利人向南扩张的道路。

不管怎么说,此时已经快打到加贝斯的南路军队变得十分重要。只要南路军队能够攻克加贝斯,意大利军队向南扩张的道路就会被彻底阻隔。

这么一来,虽然意大利占领了包括凯鲁万在内的许多重要城市,但突尼斯的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法国手里,法国也不算太亏。

更何况,意大利占领的土地将会被法国三面包围,这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还未尝可知。

法国和意大利在突尼斯的土地争夺相当激烈,但突尼斯的土地始终是有限的。

双方的军事行动持续了大约两周半的时间,最终以突尼斯的土地被全面占领而告终。

从双方获得的战果来看,收获最大的肯定是法国没跑了。法国不仅占领了突尼斯的首都突尼斯城,还拿下了中部港口加贝斯,西部重镇鲁代伊夫以及加夫萨。

意大利获得的土地被法国强行分割成两部分,北部以开鲁万和斯法克斯为主,包括港口城市苏塞和沿海城市穆克宁。

南部则主要包括杰尔巴岛和部分靠近利比亚的沿海地区,并且顺着公路占领到了布尔吉巴堡。

这里再往南就是沙漠地带了,意大利军队还没来得及深入,也暂时没有必要深入。

除了这些地区之外的所有突尼斯地区全部被法国占领,法国占领的也是突尼斯最精华的地区。

之前提到过,突尼斯拥有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有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被用来开垦耕地或者畜牧。

这些可以被开垦成耕地或者放牧的土地主要集中在突尼斯的北部和沿海区域,法国则是那个占了大头的国家。

不过意大利占领的土地也不小,至少也有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至少一半能够开垦成耕地或者放牧,对意大利来说也算是不小的补充了。

双方完成对突尼斯的占领之后,接下来就到了法国和意大利的谈判环节。

到底是按照双方的实际占领去维持现状,还是一方逼迫另一方退让,从而达到独自占领突尼斯的局面,这得看双方谈判的结果了。

远在巴黎的法国总理茹费里叹了一口气。他没想到自己的精密布局最终还是沦落到走上谈判桌的结果。

虽然法国占领了大部分土地,但没能完全占领突尼斯,这对法国来说就相当于没能完成战略目标。

意大利占领了至少三分之一的突尼斯,这也代表着未来法国和意大利会在突尼斯区域展开比较激烈的殖民竞争。

虽然茹费里的谋划没有失败,但没有完全成功的成功,对于茹费里本人来说也并不算是嘉奖,政绩上面还是有污点的。

相较于茹费里的叹息,意大利首相贝内德托·凯罗里的表情明显就要好的多了。

至少意大利获得了一部分土地,这下算是能够向意大利民众交差了。

更重要的是,接下来还要面临和法国的谈判。意大利有着西班牙的支持,未必会在谈判中惧怕法国。

只要能够保住自己已经占据的土地,再从法国手中拿到一部分的话,也能够达成两分突尼斯的现状,这是意大利政府能够接受的局面。

毕竟相较于什么都没有来说,拿到一半的突尼斯已经是相当好的结局了。

意大利的人口也不算太多,开发半个突尼斯正合适。当然,这也得看法国政府愿不愿意。

要是法国人一意孤行的话,意大利想要拿到法国手中的部分土地也是比较困难的。

双方对突尼斯的土地展开激烈争夺之后,卡洛这才明白了意大利政府的谋划。

不过卡洛也并未阻止意大利政府的行动,如果能用突尼斯的殖民竞争吸引法国的关注,那简直是再好不过。

如果没有意大利吸引法国仇恨的话,法国人很快就会发现在非洲和法国殖民最激烈的就是西班牙了。

到时候,法国和西班牙的关系肯定会急转直下,甚至会变成互相敌对的关系。

对于卡洛来说,之所以大力支持意大利在这次事件中的任何行动,正是为了换取意大利在未来的回报。

如果西班牙和法国在西非地区展开激烈的殖民竞争,西班牙是需要意大利提供外交支持甚至是军事支持的。

毕竟光是一个西班牙的话,很明显无法唬住法国。但要是西班牙和意大利联合起来,哪怕是强大的欧洲霸主之一,也得考虑被拖入战争泥潭之后的后果。

10300字万字更新,感谢大家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