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帝国崛起:西班牙 > 第二百九十四章 :1884

帝国崛起:西班牙 第二百九十四章 :1884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23 00:41: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新的一年的第二天,也就是1884年1月2日,卡洛就迎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自己的第三个儿子亚历山大的出生。

说起来,此时距离马丁的出生已经过去了四年多的时间。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卡洛愣是让索菲王后彻底调理好了身体,这才重新考虑生孩子的事情。

此时的卡洛也才不到33岁,索菲王后更是只有29岁不到,两人都还处于黄金生育年龄阶段。

等到索菲王后超过30岁后,卡洛就会谨慎考虑生孩子的事情。毕竟产妇的年龄越大,生产时的风险自然也会更高。

时间过得很快,卡洛的长子胡安费尔南多王子已经快要九岁了。就连出生晚一些的索菲亚公主和马丁王子也分别达到了七岁和四岁的年纪,正是调皮可爱的时候。

正是因为这些小家伙,才让庞大的马德里王宫看起来多了一些生气,比之前热闹了许多。

对于年纪最小的弟弟亚历山大的到来,三个小家伙都表现出了相当惊喜的态度。

要不是他们学业太忙,恐怕一天只会想办法待在自己的弟弟身边。小孩子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哪怕是卡洛也会在繁忙之余抽空陪陪自己的小儿子,然后再次投入到忙碌的工作当中。

相较于之前的几年,1884年对西班牙来说绝对是比较特殊的一年。

第一次五年发展计划自1869年提出,结束自1874年,标志着西班牙正式通过改革重新回到了欧洲强国的行列当中。

第二次五年发展计划紧接着在1874年提出,本应和内阁政府一起在1879年告一段落。

但因为普里莫首相被刺杀的原因,造成了第二次五年发展计划时期西班牙经历三轮政府的糟糕局面。

好在普里莫首相被刺杀之后就心甘情愿的放下了所有权力,在卡洛的居中调控之下,三任内阁政府都在不间断的促成第二次五年发展计划的进行。

在第三届内阁政府,就是卡诺瓦斯伯爵成为西班牙首相的第三年,西班牙政府正式提出了第三次五年发展计划,目标定的也是很宏大的。

五年之后的今年,也差不多到了检验第三次五年发展计划的时候了。

三次五年发展计划一共历时15年的时间,每一次五年发展计划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五年发展计划铺垫,第二次五年发展计划承上启下,第三次五年发展计划则到了果实成熟的时候了。

1884年2月3日,在自己的小儿子亚历山大满月之后,卡洛也决定正式投入到工作当中,并且于西班牙议会大楼召开了下议院会议,听取西班牙政府关于第三次五年发展计划所作出的报告。

还是老规矩,先由作为首相的卡诺瓦斯进行总结性的政府报告,然后再由内阁政府各部门进行比较详细的报告内容。

1879年到1884年这五年间,西班牙的发展还是相当迅速的。在人口方面,截止1883年年底,西班牙的总人口已经超过2230万人,离卡洛所定的3000万人口目标又近了一步。

虽然这段时间欧洲其他国家的人口也在增长,但同样也有许多人口流出到其他大洲。

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西班牙的人口流出是比较少的。毕竟西班牙本土还存在着很多的发展机会,西班牙人在生活过得去的情况下,也不会想着主动移民到国外。

能够证明这点的,自然是西班牙人均年收入的增长情况。

自卡洛成为西班牙国王以来,西班牙的人均年收入每年都在以较高的水平增长,从来没有中断过。

其实这也正常,西班牙政府每年投入到基础建设和其他各项建设的资金是源源不断的,甚至在前十年政府的财政一直是亏损的,完全靠着贷款度日。

也就是第二次五年发展计划之后西班牙的经济情况才有了好转,政府的财政也才由亏损转变为盈余。

目前西班牙的人均年收入已经达到157.22比塞塔的水平,相较于卡洛继位以前几乎翻了一倍。

这样的增长速度是相当夸张的,毕竟这个时代的货币都是很值钱的,和黄金挂钩的货币汇率相当稳定,基本不存在货币贬值的现象。

当然,伊莎贝尔女王统治时期西班牙人的生活过得很差确实也是重要因素。

但凡当时的伊莎贝尔女王当点人,西班牙的人均收入也不会在这15年的时间里增长的如此迅速。

虽然人均收入在不断的增长,但相较于其他欧洲列强来说,大部分西班牙人的收入还是比较差的。

其实也很好理解。西班牙这2200万人口中绝大多数都是农民,西班牙的土地又大多是山地,粮食亩产量并不高。

粮食产量不高,农民的收入自然也不会高。农民的收入不高,自然会影响到西班牙整体的人均收入情况。

但凡西班牙的土地能够和英法德三国的土地一样,西班牙的人均收入至少也能增长三成以上。

好在西班牙政府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开拓了不少的殖民地,完全可以在殖民地上大搞农业开发,弥补西班牙本土的缺点。

整个1883年,西班牙政府的财政年收入达到了夸张的11.927亿比塞塔,也是西班牙政府的财政收入新高。

要知道,这样的成绩是在失去了古巴殖民地后达到的。要是古巴殖民地还在西班牙政府的手上,财政收入怎么着也能突破12亿比塞塔。

财政支出方面,西班牙的财政支出也达到了10.738亿比塞塔的规模,也能看出西班牙政府每年投入到各项建设中的资金真的不少。

好消息是,在各项支出之后,1883年全年西班牙政府的财政盈余还是超过了1亿比塞塔,达到了1.189亿比塞塔的新高。

不过这笔钱除了留一部分作为政府的备用资金之外,大部分都是要去偿还外债的。

之前也提到过,西班牙政府前十年的财政亏损基本都是靠债务来度过的。

这也导致在这15年的时间里,西班牙分别和意大利,奥匈帝国以及法国欠下了一笔债务。

这笔债务实际上并不多,加起来其实也就现在的西班牙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而已。

之前几年已经偿还了大约三分之一,西班牙政府只需要在之后几年的时间里每年挤出大约一亿比塞塔的资金用于偿还外债,就能偿清大部分债务。

政府汇报中还有一项值得关注的,那就是西班牙的钢铁产量和工业规模情况。

到目前为止,巴塞罗那工业基地的三期建设已经全部完成,巴塞罗那工业基地也正式成为西班牙最大规模的工业基地,也是目前西班牙当之无愧的工业心脏。

得益于完整的巴塞罗那工业基地带来的工业体量的提升,西班牙的钢铁产量也达到了新的水平,并且彻底稳定了下来。

根据工业部门汇报的数据结果,去年西班牙的钢产量就已经突破了40万吨,这一水平在欧洲各国公布的数据当中已经足够排名世界前五。

根据欧洲各国所公布的排名,目前钢产量最多的国家是大英帝国,钢产量已经接近200万吨。

美国紧随其后,钢产量同样超过了150万吨。

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但相较于前面两个国家就要差一些了。德国的年钢产量只有百万吨左右,还是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的国家。

位居世界第四的是法国,钢产量接近50万吨。西班牙正好位居世界第五,40万吨的钢产量超过了奥匈帝国的30万吨和俄国的25万吨,这样的工业水平已经初具规模。

当然,钢产量并不能全面的代表工业水平。单单从钢产量方面来说,西班牙的工业规模应该和法国处于同一级别,略微领先奥匈帝国和俄国。

但实际情况是,西班牙的工业规模落后于法国,和奥匈帝国以及俄国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平,甚至可能还有所落后。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西班牙本土的人口不足,导致工业品的销售市场逊色于奥匈帝国和俄国。

在国际市场,西班牙的工业产品又没有太大的竞争力。除了能够抢占葡萄牙的市场之外,西班牙的工业产品很难进入其他国家的市场,毕竟其他的列强也是要倾销工业品的。

没有足够的市场,西班牙自然不会发展更大规模的工业。这也导致西班牙的工业规模一直遭受限制,别说和法国同等甚至超越法国了,哪怕是追赶法国都显得有些困难。

当然,工业规模和奥匈帝国以及俄国处于差不多的水平,这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成绩了。

毕竟西班牙的工业发展也只有十多年的时间,自身的国土面积和人口也远远不如奥匈帝国和俄国。

这两个国家想要发展工业,优势相较于西班牙来说更加明显。

西班牙能够后来居上与这两个国家相提并论,实际上已经展现出了西班牙可怕的发展速度。

看看此时意大利的钢铁产量就知道工业发展有多么不容易。根据意大利政府公布的数据,意大利的钢产量只有寥寥数万吨。

当然,意大利的情况也是比较特殊的。工业普遍集中在意大利北方,再加上意大利缺少殖民地的原因,钢铁产量不足是很正常的。

因为西班牙发展的比较迅速的原因,之前还比较重视的一些数据,现在也基本都放弃了关注。

就比如西班牙的铁路里程,在第一次五年发展计划的时候,西班牙政府重点强调的就是铁路里程的建设。

但在两次五年发展计划之后,西班牙的铁路总里程就已经超过了一万公里,成绩是相当优秀的。

第三次五年发展计划并未过多强调铁路的建设,这也导致五年发展计划结束之后,西班牙目前的铁路总里程只有1.3万公里左右。

但考虑到西班牙大部分土地都人烟稀少的原因,1.3万公里的铁路已经能够覆盖大部分城市,完全足够西班牙人的交通需求了。

更别提马德里和巴塞罗那这样的大型城市还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这不仅大大方便了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也提高了两座城市的经济流通和增长速度。

虽然在这五年间交通运输部门只建造了1500公里的铁路,但作为交通运输大臣的卡洛斯蒙托亚丝毫不慌。

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复线铁路并不重复计算铁路里程的原因,这导致交通运输部门的成绩比数据所体现出来的更多。

虽然在这五年间交通运输部门只建造了1500公里的铁路,但交通运输部门也将大约1000公里的单线铁路改建为复线铁路,大大提高了该段铁路的运输效率。

除此之外,西班牙的各大殖民地修建的铁路也是不计算入其中的。

殖民地有自己的单独一套算法,但前往殖民地修建铁路的,可都是交通运输部门的官员。

整个报告会议持续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内阁的所有部门都进行了详细的报告,会场的掌声也一直持续不断。

很明显,下议院的议员们对于内阁政府在这五年来的努力还是相当满意的。各部门所汇报的成绩哪怕达不到优秀的成绩,也绝对在合格的水平线以上了。

排除普里莫首相被刺杀这个意外因素,西班牙的内阁政府在卡洛成为国王以来,一直都是比较稳定的。

西班牙的三任首相也基本没有什么过错,每一届内阁政府也基本都度过了自己的任期,这也让西班牙的政治环境趋于稳定,各行业都能在稳定的政府法令当中往好的方向发展。

至于反向例子,那自然就是政局跌宕的法国了。

法国的工业逐渐落后于英德美并且差距被越拉越大不是没有原因的。一方面是法国资本更钟情于对外贷款,贷款能够让这些资本更快的回笼资金,还能赚到比投资更多的钱,简直是稳赚不亏的买卖。

另一方面就是法国政府的局势动荡,每一任总理想要发展工业和经济都来不及,因为任期长的也只有一年,短的更是只有几个月到一个月不等。

一个月的时间能推动什么政令的执行呢?最多也就是上任总理并且认识一下法国内阁政府的诸位官员,再熟悉熟悉法国的政务就没了。

可能连法国的基本情况都没有了解完全,任期就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意外因素而结束。

就比如法国前一任总理阿尔芒法利埃,这位总理的任期实打实的只有一个月。虽然本身也是临时替代总理职位的,但一个月的任期别说是阿尔芒法利埃了,哪怕是拿破仑在世也无法为法国做些什么。

卡洛也正是深切的体会到了政局不稳的缺点,因此才为西班牙的内阁政府奠定了一个基调。

不管内阁政府的官员以及首相的能力如何,只要他们能够保持忠心,卡洛就不会频繁的替换内阁大臣。

稳定的局势反而有利于西班牙的工业和经济增长,反正大方向都是卡洛居中调控的,在大方向被卡洛亲自把持的情况下,也不会有大问题出现。

当然,真要是有不忠心的内阁大臣出现,卡洛也会快刀斩乱麻,在局势没有陷入危机之前就彻底解决掉麻烦。

此时的西班牙还需要发展时间,而在这段发展时间里,西班牙最需要的就是稳定的局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