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877章 为何不是侯

早安大明 第877章 为何不是侯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2 14:48: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吕嵩这几日看似平静,可内心却颇为不安。

清理田亩是在割肉食者们的肉,反抗是迟早的事儿。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吕嵩站在皇城外,看着那些官吏鱼贯而入。路过时都会看自己一眼。

眼神颇为复杂。

“吕尚书在这看什么?”

有人问。

吕嵩没回头,“老夫在看人心。”

“人心叵测。”

“但人心亦有热血。”

“热血几何?可有田宅美人诱人?”

“于世人而言,无!”

“那么,坚持为何?”

“为往圣继绝学!”

“有个年轻人和我说,往圣不可追,当与时俱进。”

“为何不可追?”

“他说的颇为有趣。”身侧那人笑道:“无论在彼时看着多么宏大,无比正确的道理,在说出口的那一刹那,便开始陈腐,开始落后,开始不合时宜。

今人可以史为鉴,以前人为镜。可儒家以前人为师,一言一行皆按照前人所说,恍若僵尸。僵尸治国,必然千年不变。”

“这话里的味儿,老夫怎地有些耳熟。”吕嵩想了想,“那个年轻人,倒像是老夫的旧识。新安巷?”

身侧那人拊掌,“果然是吕尚书。”

吕嵩侧身,“荆川先生?”

他有些讶然,心想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多少人想招揽他,想举荐他出仕,可这位从来都不屑一顾。

“吕尚书。”唐顺之拱手。

“荆川先生这是准备……”吕嵩眼中异彩闪过,他知晓唐顺之是对官场**黑暗不满,故意辞官。

唐顺之来寻老夫,难道是对新政生出了兴趣,想来辅佐老夫?

唐顺之大才,若是有他在……

哪怕城府深如吕嵩,在想到这个可能时,依旧暗喜不已。

“官场昏暗**,我看不惯,却也知晓自己独木难支,无力改变。既然如此,眼不见为净。此次得知新政施行,我便从南方归来。”

唐顺之并未告诉蒋庆之,当时他正准备出海,去蒋庆之口中的麻六甲转转,看看那些佛朗机人是如何强横。

就在他准备先乘船去泉州时,得知嘉靖帝准备行新政。当时他觉得这事儿不靠谱……嘉靖帝当年登基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和新政并无区别。

但却惨败。

友人在书信中告知他,不出意外的话,蒋庆之将会成为新政的头面人物。

至少是领头人之一。

唐顺之下船,在海边转了几日,随即回京。

户部,吕嵩的值房中。

“我听闻吕尚书有革新儒家,革新儒学之意?”唐顺之问道。

吕嵩点头,“当下诸事繁杂,腾不出手。”

若是有这位辅佐,把握更大……吕嵩目光殷切的看着唐顺之。“荆川先生此次回京,可还会去游历各处?”

“大概会停留些时日。”唐顺之笑道:“兴许数年。”

“哦!”吕嵩眼前一亮,他知晓唐顺之乃是胸怀天下的豪杰,便用新政来吸引此人,“当下清查田亩之事如火如荼,京师看似平静,底下却暗流涌动。”

“是。”唐顺之点头,“我来,便是想问问,若是明年再度大战,户部粮草可能支应?”

“嗯?”这话问的,不该是唐顺之的口气,吕嵩蹙眉,“难。”

“是。”唐顺之点头,吕嵩反问,“谁的话?”

“长威伯!”

“何意?”

“陛下拿钱粮开刀,各处必然会反抗。长威伯说,国中有矛盾,不必憋着,退一步海阔天空。”

吕嵩眸子一缩,“向外?”

“对。”唐顺之对蒋庆之的思路大为赞许,“借用外敌,把矛盾转移出去。”

“何处?”

“北,或是南。”

“北方俺答,南……倭寇?”

“正是。”

“他这是要准备大干一场不成?”

“长威伯说,既然迟早都要动手,不如顺带捞些好处。”

“朝中会群起反对,乃至于借着此事攻讦新政。”

“他说有法子说动那些人。”

“什么法子?”

“我没问。”

你可真是个妙人啊!

换个人吕嵩能把他赶出去,此刻却只能苦笑,“用征伐来转移大明内部矛盾,必须有利益为诱饵,那个利益必须能让那些被割肉的人觉着满意,否则……这一切都无济于事。”

“他说了,倭国有巨大的,不容大明君臣拒绝的利益。”

“这不是吊人胃口吗?”吕嵩恨的牙痒痒的。

“伯父。”吕平进来,面色潮红。“出事了。”

“何处?”吕嵩豁然起身。

“广宁伯杨骁的家奴重伤我户部官员一人。”

吕嵩眉微微一挑,唐顺之见了,知晓这是遗憾之意。

他遗憾什么?

没死人?

唐顺之心中暗自叹息,心想和吕嵩的果决相比,小老弟蒋庆之多了几分温和,多了几分烟火味儿。

也多了几分人味儿。

上位者,特别是执掌大权的上位者,最不需要的便是烟火气和人味儿,那会挡住他们挥刀的手。

但唐顺之却莫名觉得心中舒坦。

吕嵩沉声道:“长威伯何在?”

“直庐。”

“马上把消息递过去,顺带……告知元辅。”

“是。”吕平出去。

吕嵩回身看着唐顺之,目光炯炯,“荆川先生在京师可有落脚处?”

这是招揽之意。

唐顺之点头,吕嵩心中失落,“在谁家?”

“新安巷!”

……

直庐,蒋庆之刚来,严嵩也刚来,不过一人是从家中吃饱喝足了来,一人是从道爷那里来。

“元辅!”蒋庆之笑的很是亲切。

“庆之!”严嵩笑的就如同是邻家老爷爷。

两个戏精就差来个拥抱,互相把对方拍出几口老血。

“元辅这眼圈可不小,眼袋也不小。”蒋庆之关切的道:“要多歇息。”

“长威伯面色发白,可见身子骨……要谨慎呐!”

严嵩笑眯眯的,蒋庆之笑眯眯的。

徐渭和张居正在蒋庆之值房外看着这一幕,徐渭说:“你觉着谁更真?”

张居正抚须,“伯爷更真吧!”

严嵩进了值房,严世蕃正在打盹,严嵩摆摆手,示意随从出去,自家拿起大氅,轻轻盖在儿子背上。

严世蕃动了一下,严嵩赶紧停住,宛若雕塑般的一动不动。

严世蕃吧嗒了一下嘴,又睡了过去。

严嵩笑着在对面坐下,轻轻的拿起毛笔。

“元辅!”

严嵩叹息,“进来。”

严世蕃坐起来,目光转动,“爹,你回来了。”

“嗯!”严嵩说:“你先回去歇着。”

“我就不歇了,等陛下睡了我便出去一趟。爹你赶紧回去。”严世蕃起身伸个懒腰,见进来的是吕嵩的侄儿吕平,便问:“何事?”

“广宁伯杨锡的豪奴重伤我户部官员。”吕平恨恨的道。

“告知长威伯了吗?”严世蕃问。

“已经告知了。”吕平知晓这话里的韵味。

你是先禀告我父子二人,还是蒋庆之。

这就像是开会排座次一样,丝毫乱不得。

吕平的态度就代表着吕嵩的态度。

这是新政的事儿,自然该先禀告长威伯。

严世蕃眼角微微一抖,“长威伯如何说?”

“长威伯已令人去请示陛下。”

蒋庆之这是要弄个大动作吗?

严世蕃淡淡的道:“如此,就说我爹知晓了。”

蒋庆之接手,咱们就看戏。

吕平出了值房,冷笑道:“一点担当也无。”

道爷正准备睡觉,闻讯后冷冷道:“告示庆之,由他处置。”

“是。”黄锦出去回复,回来时,道爷已经躺下了。

黄锦悄然出去,反手关门。就在关上门的时候,听到里面嘉靖帝笑了笑。

“那瓜娃子正准备寻个猴儿。广宁伯……为何不是侯?”

……

“去打听。”严世蕃令人去蒋庆之那边蹲点。

“如今京师的人都在盯着此事,想看看宫中的会如何处置杨骁。此事处置不好,后续会引发效仿。”严嵩闭上眼,双手交迭,在小腹那里缓缓揉着。

“下手太狠,难免会让人同情。”严世蕃笑道:“此事最难的是分寸。”

蒋庆之等到了道爷的消息,起身道:“此事……荆川先生随我去。老徐和叔大在直庐坐镇。。”

胡宗宪在新安巷就是个幕后军师的角色,根据情况居中协调。

蒋庆之看着三人,加上胡宗宪,他手中就有四个当世最出色的人杰。

四大金刚?

这个念头在蒋庆之脑海中闪过。

徐渭说:“伯爷,万万不可手软。”

“要动手?”唐顺之问。

“必须的。”蒋庆之微笑道:“我一直在寻一只猴儿来杀,这杨骁正合适。”

“我的长枪在道观,可遣人拿来。”唐顺之说。

呃!

蒋庆之说:“不用喊打喊杀。”

唐顺之颇为遗憾。

蒋庆之吩咐人去打探广宁伯杨骁的秉性,随后和唐顺之等人缓缓而行。

此刻的广宁伯府外,一个官员倒在地上,五城兵马司的十余军士站在两侧维持秩序。

带队的是个总旗,他心神不宁的不时看看周围,“怎地还没人来?这场面咱们可镇不住。再不来,就怕出人命。”

一个军士说:“请个郎中给他看看吧!”

总旗点头,走过去蹲在官员身边。“要不,请个郎中给您看看?”

官员看着气息奄奄,他哆嗦了一下,“不必。”

总旗劝了一番无果,回去说:“这邪了门了,文官何时这般悍不畏死了?”

广宁伯杨骁正在大发雷霆,一顿鞭子抽的动手的豪奴满地打滚。

他气喘吁吁的问幕僚,“此事当如何?”

幕僚苦笑,“要看来的是谁。若是户部的人,伯爷喊冤就是。顺带弄个受伤的模样,把官司打到御前去。”

“陛下怕是会……”杨骁摇头。

幕僚叹息,“此事一旦闹大,无数人会站在伯爷身后。陛下也得忌惮一二。须知,左顺门之后,大明就在一路下滑。陛下不会坐视第二个左顺门之变。”

杨骁点头,心中一松。

“不过。”幕僚挠挠头,“就怕来的是蒋庆之。”

“他?”

“对。”

“伯爷!”

门子冲了进来。“蒋庆之来了。”

呯!

幕僚手一松,茶杯落地。

杨骁看去,幕僚面色煞白如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