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早安大明 > 第930章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早安大明 第930章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作者:迪巴拉爵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3-07 19:29: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前院,富城正和门子在说话。

方才他请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进来喝茶烤火,可那几人却婉拒,宁可在大门外吹冷风也不进来。

仿佛伯府里有妖魔鬼怪。

门子侍弄着自己的小泥炉,给小茶壶加水,搓搓手,笑道:“这几人一看便是被上官叮嘱过,把事儿丢给伯爷,自己离的远远的。”

“他们把此事当做是大麻烦,却不知伯爷……”富城想到了蒋庆之的态度,不禁笑了笑,“伯爷好似期盼已久。”

门子点头,没多久茶壶里水开,便给富城弄了杯茶水。

“管家,您说这倭人能让伯爷这般看重……是为何?”

富城接过茶水,看了一眼茶汤,“谁送的?”

上好的茶叶,娘的,泡成了狗屎。

暴殄天物啊!

门子说:“就那谁……显章侯府的管事,可不是我一人得了。”

“哦!”富城也得了,不过他得的茶叶更好。据闻显章侯府在南边有一座茶山,专出好茶。这不,茶叶送到了后,杜贺第一时间便令管事送了一批来新安巷。

“倭人……说来也怪,伯爷对倭人好似不屑,又好似有些恨意,老夫也不知为何。”

富城很是好奇,但作为管家,不该打听的事儿别过问。

说话间,唐顺之来了。

“侧门一直开着作甚?”唐顺之换了一身旧道袍,让富城暗自腹诽这位的抠门。

“礼部和鸿胪寺的人在外面,咱们若是关上门,背后难免会有人嚼舌根,说伯爷让他们吃闭门羹。”富城笑道:“伯爷正在接待倭国使者,荆川先生若是有暇可去坐坐。”

“我就不凑热闹了。”唐顺之进了门子的小房间,三人挤在一起,就显得有些局促。但唐顺之却安之若素。

这位果然是真名士……富城暗赞。

“可知倭国使者的来意?”唐顺之接过门子递来的茶水。

他的名气大,进来后,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心痒难耐,想进来套个近乎,却又担心被牵累。于是就在门外徘徊,听到这话,鸿胪寺的官员忍不住说:“荆川先生,倭国使者颇为恭谨,不过却吃了伯府的闭门羹,先前使者可是怒不可遏,如今也不知如何了。”

“哦!”唐顺之笑了笑,“稍安勿躁。”

他觉得蒋庆之自有道理。

鸿胪寺的官员叹道:“下官就担心那使者翻脸,回头传出去,那些外藩使者会如何看大明?”

外交无小事,这话不假,若是处置不好,引发了诸国的不满,那代价可不小。

所谓藩属国,并非是白给的。中原王朝每每一统江山后,周边小国要么主动来称臣,要么就是忌惮不已,也得称臣。

不肯称臣的,这叫做不服王化。

有句话咋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从这话中就能品出中原王朝的那种骄傲。

这个世间的一切,都该向我中央之国臣服。

这是汉唐之音。

可惜从宋之后,这种强悍而霸气的王朝就此没了。

藩属国,藩篱……从这词中就能看出作用来。

周边小国臣服,让中原王朝得以腾出手来,或是整理内政,或是攻伐宿敌。而藩属国还有个作用,那便是预警。

当有强敌出现时,比如说倭国,历史上朝鲜一直臣服于中原王朝,当倭国觊觎中原时,却发现要想攻伐中原,就得先攻打朝鲜。

于是,朝鲜便倒霉了。

而这也给了中原王朝应对的时间:集聚大军和粮草,商议如何御敌……

若是没有朝鲜这个藩属国的存在,大明便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这便是藩篱,藩属国的作用。

历史上不少时期中原都矫枉过正了,比如说隋炀帝,为了吸引外藩来朝,不但厚待使团,更是奢靡无度的用各种手段来彰显中原王朝的富庶……

来!

朕有钱!

来了就有赏!

这种单纯用好处吸引来的所谓藩属国,最终必然会被其反噬。

那些所谓的好处还不如喂狗。

礼部官员虽然得了交代把使者送到伯府后就袖手,内里却处于本能的在担忧蒋庆之的态度。

他说道:“东南那边最近有消息,倭寇死灰复燃,东南一带不堪袭扰。若是激怒了使者,回头倭国放纵一番。东南糜烂……怕是指日可待了。”

鸿胪寺的官员苦笑,“这事儿下官也说过,可……可那位张叔大却说,蕞尔小国罢了,安心。南方乃是大明财赋重地,本就被清理田亩之事闹的不安,后患无穷。倭寇再这般一闹……就怕南方会出事儿啊!出大事!”

这人对新政的看法颇为悲观,但见识却不错,唐顺之不禁微微颔首,蒋庆之曾说大明不乏人才,只是那些人才不得天时,无法出头。

一句话,在现行的官场规则之下,你再有才也得服从于那些潜规则。

不服从的,比如说唐顺之,要么被官场排挤,要么被人捅刀子,或是坐冷板凳。

唐顺之自然是不屑于坐冷板凳的,干脆来个辞官……爷不伺候了。

他笑了笑,“长威伯当初斩杀俺答使者,多少人为之忧心忡忡,如今呢?”

鸿胪寺的官员一怔,“当初……如今看来,长威伯斩杀俺答使者,为的是鼓舞士气。更像是看出了俺答必然会南下,干脆就给他来个下马威。”

这人,不错!

唐顺之不禁颔首,“见识不错,师从于谁?”

鸿胪寺官员被名满天下的唐顺之夸赞,不禁暗喜不已,赶紧报上了自己的老师名讳。

这里在攀关系,里面却气氛不对。

就在蒋庆之等着三条发怒,给他一巴掌……再给一颗枣时,三条噗通跪下。

“外臣……恳请大明相助。”

你这……

蒋庆之叼着药烟,神色从容。智囊听到里面动静,大胆看了一眼。

只见那位年轻权臣端坐,眸色深邃,看着三条的目光中好似带着一种……一切皆在我预料之中的味儿。

而后,蒋庆之抬头,智囊下意识的垂首。

形势比人强!

当下幕府大将军落魄,幕府中有识之士曾说,若是一切不变,不出三十年,恐有不忍言之事。

什么不忍言之事?

不外乎便是兴亡更替。

足利幕府倒台,新人上位。

而他们,以及他们的儿孙将会沦为下等人。

或是,沦为奴隶。

“大将军啊!”智囊不禁热泪盈眶。

三条亦是如此。

此刻他想到了大将军的窘境,为了避祸,竟然不断迁徙。

落在别人眼中,这哪里是幕府大将军,分明就是一条丧家之犬!

痛打落水狗可不是中原的专利,倭国更是如此。

药烟的烟灰老长了,蒋庆之眯着眼,吸了口药烟,在烟灰缸边缘磕了几下,把烟灰抖落。

然后。

他平静的道:“足利氏,落魄了吗?”

三条是打着倭皇的使者旗号来的大明。

故而听到这话,下意识的便点头,接着赶紧弥补,“藩镇跋扈,陛下不能制。大将军想出手,却力有未逮。大将军对此忧心忡忡,担心有逆贼……逼迫君王。”

“哦!”蒋庆之暗自叹息,心想此时猴子大概也该崭露头角了吧!

三条哽咽,“如今那些国贼正四处厮杀,大将军为王前驱,却……”

张居正微微垂眸,心想这不就是唐末的景象吗?

藩镇各自为政,帝王沦为傀儡。

而且巧合的是,前唐衰微时,也曾向外求助。

他看了一眼蒋庆之,发现老板一脸兴致盎然。

这是历史上没有的求援,蒋庆之很有兴趣知晓是什么改变了历史进程,“为何向大明求援?”

我这只小蝴蝶,难道真的改变了这个世界?

三条本以为蒋庆之会沉吟不语,故作姿态,闻言不禁暗喜,抬头道:“曾有海商回国,提及大明国势如日中天……”

徐渭讥笑,“海商?倭寇吧!”

至于大明国势如日中天,就在前几年,一群倭国失败者和浪人组成的海盗就能让大明南方草木皆兵。

三条正色道:“是海商。”

果然无耻!

徐渭觉得老板对倭人态度恶劣果然是有道理的。

他自然不屑于和这些矮子辩驳,三条继续说:“陛下得知大明数度击败北方大敌,不禁欢欣鼓舞,为此大宴群臣……”

倭皇穷的一批,还特么大宴群臣……蒋庆之心中一哂,淡淡道:“就这?”

所谓数度击败大敌,指的是蒋庆之几次击败俺答麾下大将的事儿。

“难道还不够?”三条瞪大眼睛,“那可曾是兵临大明京师的大敌啊!”

呃!

蒋庆之这才发现,原来自己低估了那几战的影响力。

土木堡之败,震动大明上下,以及周边诸国。大伙儿都觉得这个大明好像在不断衰退中。于是渐渐少了恭谨。

而帝王被俘,更是给了大明重重一击。

是了!

正是那几战的告捷,让大明上下渐渐恢复了自信心。甚至让周边诸国也恢复了对大明的敬畏心。

啧!

蒋庆之淡淡道:“在本伯眼中,北方所谓大敌……不值一提。”

若是在北征之前说这话,三条会腹诽他在吹牛笔。

二十万大军就是被眼前这个年轻人权臣击败,他此刻说这话,三条唯有俯首。

果然是不世名帅啊!

三条心想,若是大将军麾下有此等名帅,可能逆转局势?

他收敛心神,郑重行礼。

“陛下吩咐,外臣此来,当以子对父的姿态,向大明……父国,求助。恳请大明救陛下,救我国于水火之中。”

三条叩首。

他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

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外面,智囊带着武人们垂首,向那位年轻群臣低头。

年轻权臣吸了口药烟,平静的道: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