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632、天下震荡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632、天下震荡

作者:伴读小牧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7 23:57: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谁也没有想到,只是一道看上去稀奇不过的圣旨却能引来这普天之下的兵马动荡。

曾经都在说无可对抗之大势,如今再看却是发现有人天生便是那造势之人。

然而就在天下群雄人人自危之时,这造势之人在做什么呢?

他正蹲在门口给人讲故事。

“这本书就叫李世民的悲惨一生,或者叫贞观之治也行。”

景泰帝满脸的好奇,但李世民却十分的不满:“凭什么叫我的悲惨一生?你没人可以编排了么?”

“你听我仔细说来。”

其实怎么说呢,只需要把李世民的一生转换一下版本完全写出来就已经足够精彩。

夏林将正版李世民的一生娓娓道来,真实往往比剧本更叫人动容,当听到李世民失去姐姐后没两年就因为李渊与李建成的迫害而发动玄武门之变时,他竟还真的攥紧了拳头。

但听到自己提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走到李渊面前说:“请父皇退位!”时,却是连他自己都拍着大腿叫了起来:“杀兄弑弟……杀兄弑弟……残暴不仁啊!”

而随着之后他步入中年步入老年,一步一步的开始失去时,故事的走向就已经变得令人扼腕叹息起来,发妻离世,长子乖张,宠妾夺权,最终李唐竟亡于二世。

故事的结尾以武周代唐为结局,李世民的魂挂在龙首原上默默看着周字旗自皇城升起。

“孽畜啊!孽畜!”

李世民捶地疾呼:“你这般编排我有何意义?嗯?我问你,有何意义?”

倒是景泰帝嘿嘿一乐:“挺好,我觉得挺好。道生啊,等事情平定之后,你把这一出编排成剧目,到时我亲至浮梁剧院去观摩。”

“你们!”李世民拍着大腿的喊着:“我即便是当了皇帝,又怎可能二世而亡!?承乾多好的孩子,怎的会摔断腿又怎的会好男色,更别提谋反了,他是嫡长子呢。”

“世事难预料。”景泰帝叹息道:“我曾也不认为我二弟会谋反,可结果呢?那是我的手足兄弟啊,他也要置我于死地,儿时那追在身后的小跟班,终究是死在了那日。”

李世民这会儿不服气了:“什么样的美人妖妃能叫我这么舍不得杀啊?犯了那么多错,还留着?还李治娶她?李治不是你儿子么,为何会娶我的姬妾?最后还叫她夺了天下?荒唐,十分荒唐。”

“哎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夏林靠在那笑道:“别的不说,就问你这一生精彩不精彩吧,即便是如那个李世民一般的伟岸,终究不也是没能逃过命数么。武周之后便是大唐王朝急转直下的时候了,接着便是节度使之乱,然后一国天朝便从此陨落,苟延残喘。”

李世民坐在那没有再喊叫,只是眼神直勾勾的看向远方,过了许久才叹息道:“虽知是假,但听着却真切,仿佛就像一定会是如此。”

景泰帝这会儿也沉默了,不知道在盘算什么,最终只是默默摇头:“这个好,道生多写点,好给后人警醒。”

“没用的。”夏林笑道:“人这玩意,在漫漫历史之中唯一学会的教训就是他们从不吸取教训。”

说完他站起身来:“好了,二凤你也该回去了,当下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时候,我也要回金陵接受调查了。就此别过,从此山水若再相逢,还真的可能就在阵仗之上了。”

李世民没说什么客套话:“请公静待佳音。”

说着他也朝景泰帝拱了拱手,接着站起身翻身上马便利落的离开,根本没有一丁点的拖泥带水。

剩下的景泰帝跟夏林站在原地,两人对视了一眼,过了一会儿景泰帝问道:“咱们也启程吧?”

“走吧。”

此番夏林与景泰帝同乘一辆马车,反倒是金莲单独一人乘坐马车,弄得她能与夏大人近距离相处的机会又没有了,只能坐在车上生闷气。

景泰帝的岭南之行匆匆结束,只是因为北境近五十万大军已经压在了他们的面前。

不过这一趟景泰帝可谓出尽了风头,夏道生几乎把所有的功劳都过度到了皇帝身上,还是那熟悉的配方,帝国的面子就好好当面子,所有的荣光加身真是他面子上的需求。

很多人就不懂这个道理,总是喜欢招摇过市,让里子没有里子样,面子也没有面子的样,最后可不就得里外不是人了么。

所以这次岭南之行景泰帝是非常满意的,他甚至觉得可以多争几次这样的活动,既不劳民伤财也能给大部分人带来好处。

“你为何早就判断李密会降?”

在车上的时候他们终于可以聊一些很私密的话题了,毕竟有些事终归不太方便叫李世民听见。

“他怎么可能不降?他那个位子,三面夹击。刘黑闼部离他就三日路程,那你说我们这发兵过去要多久?短则三十日,长则四十五日。人家那都打臭了咱们还刚出北大门呢,他不投怎么办?李密是多聪明的人呢,肯定不会去跟人鱼死网破。”夏林眼珠子转了转,突然哎了一声:“你说杨英怎么就突然这么有底气?”

“四十万大军,加上李密的七万人,十八路诸侯汇聚一堂,放谁那都会有底气。”

“不对。”夏林摇头,他靠在垫子上沉默了许久:“他们的人员大都是临时征调的民夫,人数虽众但训练不足,装备不够,四十万经不起三轮冲击,而给他这等自信的肯定另有其人。”

“李唐?我能想到的便是李唐。”

夏林还是摇了摇头:“李唐不傻,李渊这人虽办事磨磨唧唧犹豫不决,但却绝非是愚蠢之辈,他怎么都不可能不知道一旦这中原群雄汇聚在一起拿下了南面之后他们要面对的是什么,所以当下李唐确实是咱们的铁杆盟友。”

“说来也好笑,不久之前还以逆贼称之,如今便已成了盟友。好笑啊好笑。”

“国与国之间本就如此,哪里会跟小孩子一样,说不跟你玩就不跟你玩了呢。”夏林说话的时候轻轻拍着大腿,然后他一拍手:“我怀疑是草原借了兵!”

“草原?就是那个草汉?哈哈哈,刘必烈是吧。”

夏林没有搭理他的揶揄,只是从坐垫下的箱子里取出了地图摊开在自己与景泰帝面前:“北汉若是愿意与他们合流,必是能得到天大的好处。应当是割地。”

在地图上搜索一圈,眼睛顿时瞄向了燕云二州,这是北方蛮子做梦都想要的地方,一来这二处是中原帝国的马场,没有了一大片区域就等于是断了中原王朝的腿,再想打赢他们就只能等到火枪和大运了。

而这二来就是这两个地方是南北之地最好的交流地点,是中原的北大门也是草原的最佳商路,有了它之后草原就可以在不受任何制衡的前提下轻而易举的学习到中原的技术,甚至在几年的时间内完成制度化和文明化。

这的确是个非常好的切入点也充分的说明了它草汉手底下是有高人的,只不过他们可能还没有真正的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夏林既有火枪也有大运。

甚至这次大移民事件之后,江南道可能就会直接跃进到早期蒸汽工业文明时代,到时候他突厥人的铁骑恐怕真的是没法对抗冒蓝火的加特林了。

“突厥人。”夏林咂摸一下嘴:“看来真的是突厥人呐。”

“草汉的蛮子真的很硬,你顶不顶得住?”

“打打看咯。”夏林就地在地图上推演了起来:“北上屯兵徐州,以徐州之地遏山东,以宋州为跳板前出北上,经龙池、澶州会军于邯郸城外,破邯郸城后休整,后徐州第二部再次前出沂州、海州入齐州,两军扼止,以钳形卡死祸乱之地,我估计大战可能会发生在河北道恒州一带,我们争取将他们压到张家口,此刻再命山西郭家领兵出雁门,迂回制之。把他们围死在草原之上,预估歼敌十万。”

“王世充会答应?”

“王世充会答应。”

此刻景泰帝投来诧异的眼神:“王世充那老狐狸,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就答应我等屯兵之命,他一定会百般推辞。”

“不会,王世充今时不同往日,往日的他可是有称帝之心。但现在,自家的儿子眼看饮马翰海、勒石燕然,他不会轻易断送自家儿子的命途,更不会抹去自己青史留名的机会。你说在以卵击石和中原英豪这两个称谓之中,王世充会选哪一个?”

“嗯……有道理。还有,朕再问一句,真的不要朕来帮忙?单靠新军对他们四十万?”

“可能是五十万甚至六十万。”

夏林说到这抬起头看了景泰帝一眼:“破虏军不能动,因为破虏军不能输也输不起,它是不败之军,但胜败本就是兵家常事,可一旦破虏军败了,神话就破了,简单说就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亮血条了。嗯……你不明白亮血条,就这么说吧,当年周朝亡于祝聃射过来的一箭,你明白我的意思没?不管新军、绿林军是不是已经超过了破虏军,我们都要给他们一个共识,便是他们都已经这么难打了,破虏军岂不是难如登天?”

景泰帝这会儿才恍然大悟,赧然而笑:“朕对军事是真的一窍不通。”

“那你还要主动前压呢。”夏林说完竖起二根手指:“陛下,第二次了哦。”

“什么意思?几年前你就给朕来了一下,说是第一次,这怎么就第二次了?”

夏林抿了抿嘴唇垂下头把玩了一下手指,似乎是在犹豫要不要告诉他。

“是不是你答应父皇,救我三次?”

“不是。”夏林摇头:“是答应先帝,救大魏三次。这已是第二次了。”

景泰帝看到他的表情,心里咯噔一声,立刻开口询道:“那三次耗尽会如何?”

“还不知,可能那时真的就大势已去了。既然大势已去,挣扎有什么意思呢?你可以去当你的诗人也可以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华夏终究还是华夏,这不好么?”

景泰帝顿时不做声了,他撑着下巴靠在马车上看着沿途的风光,眼里的情绪复杂,但看到路两边原本被水灾冲毁的百姓家园已经初具规模,郁郁葱葱的岭南风景加上躬身作田的人们,倒是叫他心情好上了许多。

他此刻心中也念叨了起来——是啊,也许当个诗人是个不错的选择。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沿着官道返回到了江南道,进入江南道之后的光景可就不同了,在洪都府和浮梁县两处大营之中总共八万士兵正在集结,其中就包括三千压箱底的重甲骑兵,这养了十年的精骑兵,装备都已经迭代了八次,从一身连人带马千斤的铁甲换成了全身上下加起来也就三十斤左右的复合甲,从马槊变成了精钢乾坤刀,还配备了最新的速射枪以及可以用三石力拉动八石弦的复合弓,他们还一次没正经上过战场呢。

来到洪都府之后,大舅哥亲自出城迎接,他同时也是景泰帝的堂哥,私底下的时候拓跋靖也是会以哥哥呼唤之。

“陛下劳顿,请稍事休息吧。”

“来不及了哥哥。”景泰帝摆手道:“军务紧急,耽误不得。”

大舅哥看了夏林一眼,夏林点了点头:“那就随便准备些吃的,大舅哥这边叫你准备的军粮都备好了没有?”

“先去王府再说。”

大舅哥其实也主持了十年的后勤工作,虽然平日里大部分时间不显山不露水,但他如今不光是世子爷还是个著作等身的学着,从后勤学到农业学,这世子爷也是堪称天才的存在。

只是一顿饭的时间,整个战争准备就被世子爷说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包括数量、损耗、运输时间和路线等等,调理之清晰,调度之精准,即便是夏林都觉得叹为观止。

“当下粮草充足,只是眼看着北方严寒将至,城中的被服厂正在抓紧时间赶制冬衣棉服。”大舅哥推了一下眼镜,既带着儒雅温润又带着精明干练的说道:“道生啊,此番我可是动员了近二十万人来保障大军,可莫要吃败仗回来了。”

夏林听完之后眼睛一亮:“大舅哥把流民都吃下了?”

“还不够,希望他们多驱赶一些过来,多多益善。”

大舅哥的话中充满了那种成竹在胸的自信,而旁边的景泰帝一直在看着自己这个家族中的大哥,过了好久他突然蹦了一句出来:“大哥你这个眼镜好看,给我弄一副吧,看着也太斯文败类了。”

大舅哥啊了一声:“陛下,您是在夸我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