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完蛋,我来到自己写的垃圾书里了 > 633、来吧,40万对4万,优势在我。

当下这个时局,大多数百姓其实并没有什么感觉,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当下的情况可能就是小道消息多了一些,或者是谁家在中原或者燕赵之地的亲戚被纳了兵。特别是江南道的百姓,那更是歌照唱舞照跳,大剧院每天都有不同的剧目上演,不管是诸如楚汉传奇这样的正剧,还是诸如《王家少爷跟纺织小妹生了个儿子,而这个孩子在二十年后转过头又意外的跟已经成为王家老爷的少爷的女儿相恋》的家长里短,甚至还有别的台子也逐渐出现在了浮梁之内,一时之间整个浮梁可谓是文风鼎盛,名流诗人络绎不绝,一首首才华惊艳的诗文、剧文如春日繁花不断涌现。

但此刻在浮梁驿站,也就是那个被爆改浮梁超级大酒店的驿站之内,两名情报人员正在交换信息。

“四万,确定。从浮梁军营之中这几日已经调出了四万精锐,从洪都府之内的兵数还……”

他们话音未落,这包间的大门便被敲响,这二人的对话戛然而止,方才说话那人问道:“谁啊!”

“两位贵客,掌柜说两位是店里第十万单客人,要为二位送上一次抽奖机会。”

那人听着外头的动静满心好奇的站起身打开了门,但一打开门就有七八个表情阴霾的汉子冲了进来,这些人二话不说将这二人扣了下来,这会儿这地界的掌柜的也跟了过来,带头的那人则拿出了自己的公文与令牌:“保全司办事。”

那俩接头之人被带了下去,而这也已经是保全司这段日子以来抓的第六批人了,别人歌舞升平,只有他们才知道这些日子的局势有多么紧张。

而此刻,浮梁科技局内,一名四十岁上下的文士正在与绿林大将军单雄信关门会谈,单雄信拿着手中的图纸和说明书翻看了半晌:“曾先生,这物件还没有经过验收,恐怕我现在也做不得主,毕竟我也要为将士们的性命把关。”

“这东西极为好用,我为您简单的说一下,将军便知道其中奥妙了。”

这文士模样的人拿出一个玻璃罐头剩下的瓶子:“我们前几年用蒸酒的法子蒸那火油,蒸出了好几道不同的油,这轻油便是其中一种,它遇水不灭,越烧越旺,而且如水般清澈荡漾,我想是火攻的不二选择,我来这里不是叫您立刻就用,而是告诉您这东西的配比,到时战阵上定能有奇效。”

“那劳烦曾先生了。”

因为浮梁的整个社会氛围都对能进科技局的大佬十分恭敬,甚至比读四书五经的人还要更高一筹,所以即便是威武将军单雄信在面对这人时也是一脸客气和温柔。

“作战时,将这些桶里的清油灌入瓶中,只需灌六成满便可,然后依次加入一撑的白糖、一成的大漆、一成的木屑,将之摇晃均匀,等需使用时只需用布条塞住或包裹住瓶口,沾上一些清油引燃抛出便,这东西因有大漆所以会黏腻,有白糖火力会更为迅猛,而有木屑则更加持久,只要稍微沾染上一点,可以将敌烧到面目全非。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这清油易散,运输时小心磕碰、漏气,保持密封便是。不过我们这连瓷器都可以运,这东西更是轻而易举。”

“原来如此。”单雄信拿起桌上那个已经制备好的燃烧瓶:“可用弹弓活弹车投之否?”

“可。”

“那请先生与我一同去验证一番。”

结果自然不用说,这玩意的威力简直可以用恐怖来形容,而若是以小型的投机甚至可以投到六十丈之外,这东西若是用来攻城掠阵简直比炮还有用,毕竟炮弹贵呐,而且炮也笨重,若非阵地战还真是不合适推着到处跑,但这东西轻便,几个轻骑兵如风杀过去,朝敌人大营里头扔上几个,想想都觉得刺激。

“此物一开始便是夏大人琢磨出来的,但后来经过我等数量改进,当下威能已比最初的那版强了十倍不止。”

看着面前的一片火海,那科技局的曾先生满脸骄傲的说道:“莫要小看这小小的东西,若真到用时可堪称神兵。”

“那若是里头装上那种可以爆开的炸药,是不是……”

曾先生一愣,看向单雄信迟疑了片刻后说道:“单将军,此举恐有伤天和……”

“也就是可以?”罗士信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下:“那若是装上白磷呢?”

“单将军……少生杀孽啊!”

“看来你们都试过。”单雄信笑道:“好好好,那便加些白磷吧。”

“单将军……”

单雄信却当成没听见,在旁边哈哈大笑起来。

而这会儿浮梁新军已经出城,绿林军则正在进行集结,相对新军来说绿林军相对分散一些,正在从各个地区的边境朝这里集合,所以单雄信将会晚几日出征,两军加起来大概七万之众。

人数是不多,先头部队可能就只有四万人,但面对对方的四十万人他们心中没有一丁点担忧。

因为所有的战斗部署都是夏林亲自下达的,而且放开了所有军备管制,子弹敞开了打,炮弹不限量,若是能把库存打光了还能有奖励!

甚至他还让科技局放开所有黑科技的使用权限,什么人道不人道的,这个节骨眼顾不上那么多了,若是不能迅速的把对方逼出张家口,那中原人口稠密区出现的损失恐怕要比使用这些东西还要恐怖。

溃兵可比流民恐怖一万倍。

只是这会儿的夏林已经不在浮梁了,他在这短暂的停留了七日便东进前往金陵了,毕竟他是这次事情的主角,不出面也说不过去。

“我看你腿肚子都在发抖,不行不要硬撑。”

在马车上景泰帝上下打量着夏林:“我跟你讲,好妹妹太多了真不行,朕年轻时夜御三女神清气爽,如今三十多岁了,眼看着也是不成了。你虽比我小个**岁,但终究也不是十**的少年郎了。”

“无需多言。”夏林抬起手来:“总不能叫人瞧不起。”

“哼哼,过几年你就可以随朕一块去湖边钓鱼了。”

夏林沉默一阵:“有什么好钓位么?”

景泰帝不语,只是一味的笑,笑过之后才点头道:“有,我悄悄的在长江那围了一个渔场,旁人都不知道,那地方好。十斤的鲟,下杆就上。”

“到时候给我关那边去。”

“好说。”

车船隆隆,眼看便已经到了金陵,在金陵城外时夏林跟景泰帝分车了,毕竟他现在是待查之身,直接跟皇帝同乘那做局的意味也太过于明显了。

“我说他就是有病,把我叫过来不把你叫走啊?”

夏林看着另外一辆车里的金莲那是哭笑不得:“他还真是放心呢。”

金莲只是捂着嘴痴痴的笑,等到车已经进了金陵城中时,金莲才开口道:“许是陛下担忧夏大人路上烦闷呢。”

要不说这娘们能把景泰帝吃得死死的呢,一句话明明什么出格的语句都没有,但就是烧烧的。

烦闷,能有什么烦闷?还能有什么烦闷?这个骚东西真的是相当无敌了。

“不会。”

金莲并不在意夏林的冷淡,她清楚的知道夏林对谁都是这样一幅样子,对她这样更是为了保护她而已。

“夏大人,到时不知陛下会不会叫民女去伺候您的饮食起居呢。”

夏林侧过眼看了看她,然后便笑了起来,不过并没有多说什么,跟这个金莲也认识不少年头了,她一直都是这样,但夏林当年就没吃她的美人计,现在自然也不会吃。

马车直接驶入了皇宫之中,文武群臣已经在里头候着了,夏林算是被押送到了大殿上,而再见到景泰帝时,他已经换上龙袍了。

“想必其中事由诸公都已知晓,朕无须赘言。待查之臣夏林接旨。”

夏林双手抱拳:“臣清白,所以不跪。”

平时要是有人说这话,旁边的金甲卫上去咔咔就踹膝盖窝子了,但这会儿几个金甲侍卫一个个的在那看看房梁看看地板,看看窗外看看门口,谁也不上来……

殿前群臣看在眼里也不敢多说什么,不过倒是有人暗暗的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皇宫的护卫都给换了,只是不是当下,毕竟战前换卫,皇帝说不定得先把他给拖出去砍了。

“不跪便不跪。”景泰帝手一挥:“来人,将夏林带下去,闭于玄武湖心岛,任何人不得探视。直到水落石出。”

夏林不废话,转身就跟着侍卫往外走,而等他一走,殿下的臣子们就开始疯狂的告状了。

当然这次告状不是告的夏林,而是告的是那杨英谋逆之事,什么吞并燕赵之地啦,什么屯兵四十万箭指江南啦。

总之整个大殿之上都有一股子哀叹的感觉,毕竟对方四五十万人的兵力,而整个大魏能用的兵力也不过二十万上下,还分散在各个地方,真正立刻提出来打仗的可能也就十来万人。

兵力如此悬殊,只要不能扼敌于长江天堑,对方一旦渡江必会势如破竹。

文臣不敢死谏,敢死战的武将也大多不在殿前,投降主义的气息很快就笼罩在了这里。

但景泰帝此番并不惊慌,只是淡定的摆了摆手:“他要战,那便战。此番朕欲御驾亲征,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陛下不可……”

“好,就如此决定。”景泰帝都没让他们喊出第二嗓子:“明日金陵祭旗,龙纛出阵。”

这电光火石的决定叫大臣们一个个都懵了逼,他们半晌没能反应过来,但这会儿景泰帝已经叫他们知道什么叫君无戏言了。

“兵部,出来,写檄文,朕要上阵杀敌。”

这话一出,就连滕王爷也上前开始劝阻:“陛下,君之事不可儿戏,阵仗之上多有意外,若无万全之策不可贸然前行。”

“皇叔,朕问你。当年祖上打江山时,是否也有万全之策?”

王爷低下了头:“无有。”

“当年拓跋家从尸山血海之中杀出来了,拿起天下,为何他们可以朕不可以?如今天下凋敝,逆贼横行,朕骨子里流着的是拓跋家的血,江南温婉的风还没将我拓跋家塞外的血吹冷。皇叔,我再问你,这拓跋家的战旗多少年没有举起来过了?皇叔是否忘记了这拓跋家本就是马背上出来的皇帝?江山可以从马背上得,那若是一定要失,也只能在沙场上失。传令下去,击鼓,传甲!”

“陛下,甲被先帝赐给……”旁边的大太监连忙上前,唯唯诺诺的说道:“赐给夏道生了……”

“艹啊……”景泰帝低声骂了一句:“忘了这茬了。”

本来以为场面会很尴尬,但谁曾想下头还真把甲给传了上来,只不过这并不是拓跋家家传的那套铠甲,而是一套全新的铠甲,这甲胄一看那工艺就不知道比之前那套好了多少,切线的地方严丝合缝,边沿也都用了压铸工艺,再加上细致的包边水平和那非常受用的灰黑色哑光面,一看就透着一股高级感。

殿前的文臣可能感觉不出来什么,但武将看到这个甲那可就激动了起来,他们一看这就是顶配的浮梁甲还不是制式甲而是高定甲,要比制式甲还轻三成但防护力却更加优秀甚至还增加的缓冲层可以抵御甲胄克星金瓜子的正面捶打。

老郭就有一套,他可没少跟同行炫耀,但人家想摸一下他都得吹胡子瞪眼,如今景泰帝这一套显然比老郭那一套还要好。

脱去龙袍,景泰帝在殿前着甲,兵部尚书低头后退开始准备去为皇帝撰写檄文。

而大伙儿也都知道当下谁也劝不住皇帝了,甲胄都穿上了,谁再劝谁就是反贼。

“好,诸位请跟朕说说这敌有几人?”

“四十余万……”

“那我有几人?”

群臣低着头鬼鬼祟祟偷感十足的来回瞄了瞄,最后还是兵部尚书硬着头皮上前说道:“能调动的,只有江南道四万,还有后头可能还会有一些……可能有七至把八万人。”

“四万……”“好!”

景泰帝突然一拍龙椅:“四万对四十万,优势在我!”

——

这几天家里有点事比较忙,而且也到了比较难写的阶段了,写作时间比灌水日常要多1.5到2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