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22章 是我们说话太大声了(求订阅)

不等严绍庭反应过来,想要看清那几乎是飞到自己跟前跪在的两人身份。

整个户部四周的公廨里,便有一道道身影窜出。

这些人无分青绿,皆是整整齐齐的跪在了他面前。

放眼望去。

户部衙门公堂前,已经是黑压压的跪了一片。

严绍庭的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他回头侧目,和徐渭对视了一眼。

徐渭的脸上亦是显露着淡淡的笑容,带着几分讥笑。

低下头。

严绍庭已经认出了跪在最前面的两人是谁。

正是前些日子,他出任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本意要来户部报道时,所遇到的户部乙字库大使,以及太仓银库大使。

这两坨大使,今日里态度虔诚的,以五体投地的姿势,高高的撅起屁股,跪在严绍庭的面前。

严绍庭佯装不知,开口道:“诸位!诸位!本官也不是初次来咱们户部了,大家都是同朝为官,户部同僚,何必行此大礼,这不是叫本官折寿?”

昨夜玉熙宫的圣前奏议,今日朝中早已传遍。

皇帝要调京营入宫拱卫,严绍庭继续清查朝中军需一事。

而高拱的态度,也伴随着一同传了出来。

如今是上至皇帝,下至内阁,态度都已经一致了。

军需贪墨一案,再无可能更改。

而有内阁的支持,朝中涉及军需贪墨一事的官吏,心中自然清楚,他们这一遭不可能再逃脱开。

乙字库大使、太仓银库大使两人跪在刚刚洒过水的地上。

两人抬起头,满脸担忧和悔意。

两人几乎是要哭出声来的,向着严绍庭求饶了起来。

“侍读!”

“郎中。”

“前些日子,是我等二人言语太重,不懂规矩,冲撞了您。”

“侍读大人有大量,还望侍读见谅,多多包涵我等之错。”

这两人再无当日的桀骜,更是半点尊严不要的跪在地上高声求饶。

如今朝廷出了军需贪墨的大案。

他二人一个执掌户部乙字库,负责军中所需的服、甲等物存储。一个掌太仓银库,负责存贮赋税折算银两,及上缴的成例银,再按照批文下发各处银两事。

无论如何,他二人都逃不开军需贪墨的案子。

严绍庭哼哼一声,目光却是略过两人,看向后面那黑压压跪着一片的户部官吏。

“两位大使不过是上一回说话太重了一些,何至于此。不过诸位,又是为何啊?咱大明朝,什么时候竟然兴起了,上官上衙点卯,便要跪迎的规矩了?”

面对严绍庭那明知却嘴上不说的询问。

在场跪地的户部官吏们,心中已经麻了。

“回禀郎中,我等任职户部,往日不曾规矩,当差有所错漏,我等已然知罪。还请郎中此次清查,能从轻发落我等。”

上一次,宣府镇边军将领兰永震,及京营将领郭玉创,在户部请求拨付钱粮,当时便是有这些人在场,言辞逼迫那二人跪下。

只是这些人大抵是不会想到。

如今这世道,当真是个好轮回。

还没多少日子过去,便成了他们心甘情愿的跪在这里,请求严绍庭从轻发落。

天道好轮回啊。

严绍庭面露讥讽,却是回头看向徐渭。

徐渭则是转身看向户部衙门外。

啪啪!

徐渭鼓掌拍响。

哗啦啦的。

刹那间,无数的东厂番子及锦衣卫缇骑,蜂拥而入。

朝堂虎狼一拥而至。

户部公堂前,已经炸开了锅。

他们没有得到严绍庭松口的回答,却等来了厂卫爪牙。

徐渭则是作为幕僚师爷,替严绍庭开口发话。

“严郎中奉皇命,得内阁授意,严查此次京中各部司衙门涉及军需之官吏与账目。

户部责任重大,牵连甚广,凡户部事涉军需之官吏,一应带走,交锦衣卫诏狱审讯,户部一应盖之军需账目,尽数带走,核查账目。”

随着徐渭开口发话,已经冲进来的厂卫,立即行动起来。

首当其冲的,便是户部乙字库大使、太仓银库大使二人,枷锁在身,厂卫全然无视两人之嘶吼哀嚎求饶,堵住了嘴,拖出户部衙门。

而在后面。

厂卫官兵,亦是按名拿人。

一名名涉及军需贪墨大案的户部官吏被拿下,在一阵阵的求饶声中,被拖出户部衙门。

更多的东厂番子和锦衣卫缇骑,则是冲进户部一间间公廨中。

诸如负责存储硫磺、硝石等物的广积库大使及属官属吏。

存储铜铁兽皮的丁字库官吏。

存储丝绵的丙字库官吏。

存储布匹颜料的甲字库官吏。

皆被厂卫带走。

一箱箱的军需账目,则是自户部经历司管辖下的架阁库中被拖出。

账目年份,已经直追嘉靖元年。

整个户部衙门,充斥着官吏们的嘶吼声,叫喊声,求饶声,以及对严绍庭的咒骂声。

不曾涉及军需贪墨一事的户部官员们,隔着公廨的窗户,悄悄的看着外面所发生的一切。

严绍庭则是带着徐渭,默默的站在原地,看着眼前一个个户部官吏被带走,一箱箱的账目被清查出来送走。

当再无官吏被拿下带走的时候。

严绍庭高声开口:“本官奉陛下之命,受文渊阁高阁老之意,严查此次京中各部司军需贪墨案。国朝累年至今,亦是艰难无比,有司官吏仍贪墨横行,上下其手,犹如蠹虫,蚕食国朝税赋钱粮。

本官尊高阁老之训话。

严查一应涉案官吏,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老高如今就是个活字招牌。

既然他想要担起阻止皇帝插手军权的美名,自然也要承担起朝廷这一次严查军需贪墨大案的后果和骂名。

严绍庭目光环视周围。

在那一间间公廨,一只只窗户后,无数只脑袋,一闪而过,消失在黑暗之中。

严绍庭无视了这些旁观的户部……同僚们。

他带着徐渭,向着户部里面走去。

从一开始到现在。

户部真正管事的人,可还没有出现。

在场旁观的,至多也不过是各清吏司的郎中。

严绍庭默不作声,与徐渭已经到了公堂旁的一间公廨门前。

砰砰砰。

徐渭上前,替严绍庭敲响了屋门。

严绍庭则是开口道:“下官,浙江清吏司郎中,严绍庭,求见高尚书。”

屋内一时寂静。

半响之后,才传来声音。

“原来是严侍读来了,快快请进。”

屋内传来了声音,但并不是户部尚书高燿的声音。

严绍庭也不迟疑,由着徐渭推开屋门,走了进去。

进到屋中,放眼望去。

只见屋内,已经早早的就聚着包括户部尚书高燿在内的,三名身着红袍的户部官员。

严绍庭躬身抱拳:“下官参见高尚书,刘侍郎、鲍侍郎。”

在高燿的身边,分别是户部左侍郎刘大宝,户部右侍郎鲍道明。

刘大宝一直就在户部当差,今年初左侍郎刘养直致仕后,他就从右侍郎的位子升到了左侍郎。

而如今的户部右侍郎鲍道明,则是从南京大理寺卿的位子上,升入北京户部的,虽然品级未变,却算得上是高升了。

三人犹如三堂会审般的坐在茶桌前。

茶桌上,一壶不合时节的大红袍正在沸腾着。

高燿看了眼严绍庭,又看向他身后跟着进来的徐渭,脸上露出一丝疑惑。

一直在户部当差的左侍郎刘大宝,则是替尚书开口询问道:“严侍读身边此人是……”

严绍庭目光微微一动。

从进来之前,这几位只称自己翰林院的官职,却未曾提及户部郎中的差事。

这就很是值得品味了。

他们是在觉得,自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

这是在排斥。

严绍庭也不理会,只是开口介绍道:“徐先生,此前在浙直总督衙门,为胡宗宪的幕僚,如今入京,为下官操办诸事。”

胡宗宪今年在浙江,算是立下大功了。

等到今年浙江道的倭患平定,便又是一份功劳。

朝中这些日子已经有些议论,等年底前的时候,手握好几样功劳的胡宗宪,是不是得要再一次的加官进爵了。

知晓了徐渭的身份,三人便不再多说什么。

算是默认了徐渭在场。

高燿则好像是才反应过来:“严侍读就任户部,似乎也有些日子了,今天好像是第一次过来吧,快快就座,尝一尝老夫这壶茶如何。”

在高燿身边,刘大宝和鲍道明两人,则是默默的端着茶杯,品尝着那不合时宜的大红袍。

严绍庭并没有选择坐下。

而是坦诚道:“下官如今任职户部,却又兼着诸多事务,方才不曾及时前来户部,与尚书报道,还请尚书见谅。”

高燿只是随意的摆摆手。

这都是公开的事实,他没道理去深究。

而严绍庭却又话锋一转:“今日下官领皇命,受文渊阁授意,高阁老昨夜屡屡叮嘱,下官主办清查京中各部司衙门军需贪墨一案。

我户部掌天下税赋钱粮,调和两京一十三省,责任重大。下官不敢怠慢,亦不敢枉顾陛下、文渊阁之命。

今日唐突,携厂卫入我户部,缉拿涉及军需贪墨一案官吏,查抄军需账目。所为,皆是不负皇命,不负文渊阁寄托,不愿户部深受责难。

下官若有唐突之处,还请尚书与两位侍郎见谅。”

既然户部不欢迎自己,那自己也没必要上杆子讨好。

一切都公事公办。

再者说,自己领着户部的差事,多拿一份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的俸禄,却带着厂卫来户部抓人,也是要允许高燿和刘大宝、鲍道明三人不高兴的。

高燿看着眼前沸腾不止的茶壶。

脸上露出一抹笑容。

“严郎中身兼重担,清查贪墨犯官犯吏,老夫执掌户部,亦是盼望早日肃清部中蠹虫。

再者说,老夫居户部尚书职,却不察部中军需官吏贪腐,已是失察,如何能言严郎中今日所行唐突?

严郎中自可照律办事,不必问于本官。凡是我户部涉案之人,务必拿下,严加审讯,严惩不贷,以儆效尤,震慑户部及朝中宵小!”

高燿这位户部尚书,亦是公事公办的回答着。

严绍庭面带笑容:“有尚书鼎力支持,下官能不负众望,肃清朝中蠹虫,还天下朗朗乾坤。”

高燿嗯了一声,不再多言,低头倒茶。

户部左侍郎刘大宝则是见闻动向,脸上露出笑容:“看来今日严郎中公务繁忙,大抵是喝不了这杯茶了,改日得空了,咱们几个定是要再聚一聚,尝一尝尚书私藏的这点好茶。”

高燿闻言,做势瞪眼看向刘大宝。

刘大宝与鲍道明两人相视一笑,屋中有了笑声。

严绍庭则是默默拱手躬身。

“下官告退。”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