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129章 嘉靖手中的钝刀子(求订阅)

嘉靖很满意严绍庭给出的解决办法。

自年初玉熙宫议定国策,东南推行增产丝绸一事,忽然查出苏松两府隐瞒土地。

嘉靖便是怒火中烧。

那都是朝廷的钱!

都是他的钱!

这么多年,却被下面的那些人,白白贪墨了去。

那时候为了能将东南改稻为桑、改为桑的国策推行下来,这才按下不表。

现如今因为朝中清查军需贪墨一事,又有海瑞恰逢时机的用三十二份奏章查明两府田亩隐瞒之事。

如何不是个大好的机会。

但严绍庭却闭上了嘴。

一时间。

玉熙宫内殿,寂静无声。

吕芳微微皱眉,侧目看向严绍庭。

而嘉靖亦是面露狐疑:“怎么?有难处?”

严绍庭却是挥袍,恭恭敬敬的跪下。

看着严绍庭如此举动,全然不同于过往。

嘉靖脸上的疑惑之色更盛,眉头亦是悄悄皱起。

“究竟生了什么事!”

嘉靖身子前倾,有些烦躁。

严绍庭则是拱手道:“微臣斗胆谏言,请陛下恕罪。”

嘉靖脸色凝重,半响之后才开口道:“你只管说,朕恕你无罪。”

得了口谕后。

严绍庭这才开口道:“微臣自诏狱接到海瑞三十二份奏本即将入京的消息,便立马入宫请奏陛下。

微臣以为,海瑞这三十二份奏本,眼下绝不能公之于众!

非是微臣与东南苏松两府田亩隐瞒一事,有甚牵连,而是此时朝廷尚不足以公开清查两府所隐瞒田亩。

便是微臣谏言,由张阁老在苏松两府,重新清丈两府田亩,亦是要用改为桑,来年增加种桑田亩为由,将两府隐瞒田亩清丈而出。”

嘉靖眯起双眼,幽幽询问:“你为何有此想法。”

“因为大明不能乱!”

“因为大明乱不得!”

严绍庭沉声回答,声音洪亮。

两句话,看似一样,却又有所不同。

嘉靖亦是脸色数变,最后有些疲倦的靠在了身后凭几上。

“是啊。”

“是啊……”

“伱说的没问题。”

嘉靖嘀咕了几声,一时间好似浑身精神被抽走。

如今的大明确确实实不能乱,因为朝局已经是艰难万分,两京一十三省无数问题。

而一旦乱了,那就是止不住的动乱。

到时候,这些年缕缕续续积攒埋藏下来的各种问题,就会一股脑的爆发出来。

只怕届时,就是千里烽火的场面了。

苏松两府这一次可以用军需贪墨一事,重新清丈被隐瞒下来多年的田亩。

但是其他地方呢?

大明朝的两京一十三省,难道就只有苏松两府有隐瞒田亩的事情吗?

答案显然是不可能的。

若是光明正大的,以地方田亩隐瞒过甚为由,重新清账苏松两府的田地,其他地方上占据隐瞒田地的人,势必会因此惊慌。

一旦这些人慌了,谁也不知道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而当那些人开始慌了,开始动起来。

会有怎样的后果。

嘉靖却是一清二楚。

他抬起头,举目望向着狭窄兀塞的玉熙宫,脸上带着几分落寞。

这是皇帝不该有的神色。

却真真切切的出现在嘉靖的脸上。

一旁的吕芳则是满脸愤怒。

君辱臣死,而他这样的人是君王的仆役,自然会为皇帝而更觉屈辱。

嘉靖换了个问题,低声问道:“内阁的意思呢?也是如你一样所想?”

严绍庭则是回道:“徐阁老的意思是,既然这一次苏松两府隐瞒田亩一事入京,正逢京中各部司衙门军需贪墨一案。

不如便就此,责令苏松两府地方士绅大户,将家中所存布献出,送去京中,也好赶在入冬前,将边军所需的过冬军服、甲赶制出来,送往边关各处。

而有军需贪墨的案子悬着,苏松两府对田地有所隐瞒的人家,想来对重新清丈田亩,也是不会有什么意见,或者是反抗之举的。”

此言说完。

严绍庭便紧紧的闭上了嘴。

该说的自己都说了。

海瑞那三十二份奏本,现在就是不能在朝堂上光明正大的出现。

他很肯定海瑞的正直和恪守,但是却不认同在这个时候,将某些会牵连到整个大明可能出现动荡的事情,立马晒出来。

诸如大明朝最核心的土地问题。

一旦在这个时候,将这个问题摆在明面上,朝廷也就可以什么都不做,所有人都去全力平息地方上的怒火以及惹出来的动乱吧。

庞大的既得利益者们,怎么可能会让一个小小海瑞,就将干系天下所有人的事情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将问题放在所有人面前。

哪怕是他严绍庭。

现在也不能这样做。

而嘉靖却是渐渐的面露冷笑。

他自然是听懂了严绍庭这番话的含义。

于此同时,他也听清楚了严绍庭所说的话。

问及内阁,严绍庭却言徐阁老。

嘉靖心中不由冷笑。

他亦是模糊不明的开口道:“忠奸在朝,亦在野。”

这话,显然与年初皇帝说朝堂之上皆为忠臣,有所出入,甚至是相悖的。

但在场的严绍庭和吕芳,都听明白了。

如今的大明朝堂之上,有傻子吗?

没有!

甚至个个都是千年难出的人精。

一句模糊之言后。

嘉靖猛然站起身,目光如炬的盯着严绍庭:“忠奸盈盈,朕之润物,堪比砥柱!”

道长此般言语,声音之大,即便是守在殿外的朱希忠三位国公爷,也是听得清楚。

三人不由好奇的对视了一眼,而后目光探向幽暗的殿门内。

不多时。

严绍庭已经从那黑洞洞的殿门后走出。

当他走出大殿,朱希忠三人便立马围了过来。

“方才发生什么事了?”

“你小子又干了什么事,竟然让陛下如此大悦?”

朱希忠三人满脸八卦之色。

严绍庭却是笑着摇头道:“不过是乙字库空虚,可能会使今年边军弟兄们无衣御寒的事情解决了。三位公爷放心,只要下官在朝一日,就绝不会让军中弟兄们忍受饥寒!”

多的话不能说,严绍庭也算是言尽于此了。

徐延德依旧是想刨根问底,只是不等他开口,就被朱希忠、张溶两人拉走。

严绍庭能有这份心,记着军中将士们,便已是甚好。

再多的话,自不必说,大家都记在心里了。

严绍庭拱拱手,望了一眼大概要在这玉熙宫,守到军需贪墨一案结束才有可能回家的三位国公,又看向周围明显多出来的京营官兵。

心中念头流转,默默离去。

而在玉熙宫内殿。

原本放在道台上的那只玉磬,终于是不知何时,滚下道台,碎在那冰冷坚硬的金砖上。

吕芳神色不安的收拾着碎片。

而嘉靖却是满脸愠怒,脸色青一阵紫一阵的,阴晴不定。

吕芳将玉磬碎片都拾箩到了一块儿,而后目光担忧的看向道台上的皇帝。

“主子爷息怒,您可不能一个人气坏了身子。”

嘉靖发出冷笑,两肩颤颤:“不快意,印刀切物,破帆使我,树阴遮景致。”

吕芳眉头一动。

他小声开口:“主子爷念的是李商隐的《杂纂》?”

嘉靖抬起头,目光无比冰冷阴沉:“将苏松两府的账本取来。”

吕芳不知皇帝是何意,却还是很快就将存档于玉熙宫内殿深处的两京一十三省里,专设的苏松两府账本送到了嘉靖的手中。

嘉靖不停的翻阅着两府账目。

越看,脸上神色便愈发阴沉。

最后便是连这账本,也被嘉靖狠狠的丢在了地上。

吕芳心中慌乱不已,赶忙又将账本捡起来,看向皇帝,只觉得此刻做什么都不是。

嘉靖却是冷笑了一声:“忠奸盈盈啊,忠奸盈盈……”

又是此前严绍庭在时,道长说的这句话。

吕芳眉头皱紧。

“主子爷,大明之大,两京一十三省皆在主子爷的身上担着。如今苏松两府能查清楚查明白,将那些隐瞒田地都清丈出来,已是极好的了。还请主子爷怜惜自个儿身体,万不能出了事。”

嘉靖却是冷笑着摇头:“朕没事!朕好的很!朕就是要看着这些人,被严绍庭一刀一刀的,钝刀子割肉,将这些年吃进去的都吐出来!”

吕芳目光一闪而过,小心说道:“奴婢今日将科道言官的奏章,说与严侍读听了。”

嘉靖看向吕芳,却是转口问道:“万寿宫是不是快要重建好了?”

吕芳当即点头:“回主子爷,大抵这几日就能好了。奴婢到时候亲自带着人,将万寿宫打扫干净,恭请主子爷回居万寿宫。”

嘉靖却是哼哼了两声。

“既然这把钝刀子是在朕手上,朕岂能让这把刀生了锈?”

一声不明的言语后。

玉熙宫内终于是寂静一片。

而出宫之后的严绍庭,则是直奔严府而回。

进了家中,却见陆绎已经是等在了家中。

看到严绍庭回来,陆绎赶忙上前,小声道:“姐夫,城外的事情都办好了。”

说着话,陆绎的目光则是瞥向了一旁角落里放置的一只小木箱子。

严绍庭点点头,神色凝重:“叫上你姐,咱们现在就出城。”

陆绎啊了一声,疑惑不解:“出城做什么?”

“去昌平!”

严绍庭不愿多说,只说了出城的目的地。

陆绎愈发疑惑,看着严绍庭的脸色,心中不免生出不安:“是出什么事了吗?”

严绍庭瞥了小舅子一眼。

“这么热的天,一个个都燥热难耐的。”

“咱们家出城避灾去!”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