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479章 嘉靖朝旧时代的消亡!

孙克弘!

万寿宫大殿内,少有人认识的一个人。

主要是此刻的孙克弘实在是不成人样,即便是徐阶也是分辨了许久才认出来的。

更不要说孙克弘原本只是汉阳知府,这样的官在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就有近二百个。朝堂之上真的不是人人都能知晓其人,最多也就是听说过有这么一个好运的知府,忽然升任两淮盐司转运使。

也不要说正四品的知府,在北京这座城池里,一块板砖下去就能砸死好几个。就是孙克弘那个从三品的转运使,在这北京城里也是多如狗。

这可不是玩笑话。

毕竟不是有那么一句话。

正三品的侍郎是狗。

从三品而已。

狗都不如!

但不论孙克弘和狗有什么关系,都不妨碍此刻他被一身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缇骑扭送进殿内,惹得在场文武官员一阵错愕和惊讶。

而在殿外。

更是有几道凄厉的惨叫声伴随着传来。

不用想都知道,殿外还有不入流的人犯被扣押在外。

这是出了大案?

基本上万寿宫大殿内,只有寥寥数人知晓真情,而九成九的人只以为是哪里又出了性质恶劣的大案。

随着有气无力、垂头丧脑的孙克弘被押送进殿,本就已经跪伏在地上的徐阶,只觉得浑身彻骨冰凉。

虽然尚不知晓孙克弘为何被锦衣卫从扬州缉拿到京城,但光是徐家和孙家那些暗地里的生意,就足以让自己深陷泥泞了。而且光看孙克弘今日这等模样,恐怕还另有隐情。

完犊子了!

徐阶瞬间脑袋空空。

而押着孙克弘入殿的朱七,则是满脸肃穆。

至殿中。

朱七躬身抱拳作揖:“启禀陛下,锦衣卫查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衙门都转运使不法,人证物证据在,证据确凿,两淮盐司转运使孙克弘执掌盐司,知法犯法,私用公器,勾连治下,欲盖弥彰,草菅人命,其行残暴,目无君上,无视纲常。亲军锦衣卫北镇抚司先已将该犯及从犯缉拿归京,供状呈阅陛下圣阅裁断。”

已经被打散三魂六魄的孙克弘,垂头丧气的被锦衣卫缇骑丢在地上。

朱七从袖中取出供状,双手捧起。

嘉靖瞄了眼,侧目扫过跪在地上的徐阶,而后哼哼一声:“呈上。”

吕芳走下台阶,取走朱七手上的供状,快步送到皇帝面前。

虽然已经明知供状上都写了什么内容,但嘉靖还是认认真真的翻开,低头仔细的看过去。

殿内。

吏部尚书郭朴瞄了眼不成人样的孙克弘,轻咦一声:“两淮盐司转运使孙克弘……此人可是松江人氏,前任汉阳知府?”

朱七答:“回郭尚书的话,是他。”

郭朴点点头。

没再言语。

都察院左都御史欧阳必进却是立马瞪起双眼,沉声喊道:“孙克弘乃两淮盐司转运使,此人所犯何罪,锦衣卫不行先奏朝廷知晓而将其缉拿?我都察院有司怎会今日方才知晓此事?”

欧阳必进的话很有意思。

正面看,这位执掌都察院的左都御史那是说的不偏不倚,完全站在朝廷和都察院的角度去询问锦衣卫当差做事的流程。

但侧面却又无声的点出了,孙克弘定然是所犯之事甚大,所以锦衣卫才会不先奏请朝廷,就自行将一个从三品的两淮盐司转运使给弄到京师了。

那么。

孙克弘该是犯了多大的罪,才会让锦衣卫如此行事呢?

经过欧阳必进这么一问。

当皇帝还在装模作样查阅供状的时候,殿内文武百官已经是好奇心冉冉升起。

朱七也没有让人们失望。

他径直开口:“锦衣卫有司年前于江南等地当差做事,时逢江南各府县清退成风,士绅百姓皆群起举告松江府华亭徐家之不法。锦衣卫皇权特许,可自行查探地方情形。因而,本司遣人往松江府查证风闻之事,意外得知华亭徐家与孙克弘皆暗通曲款。”

朱七一开口,殿内气氛陡然一变。

就连先前还在为徐阶争辩的礼部尚书严讷,此时也立马闭上了嘴。

孙克弘所犯案情,竟然还和徐阶扯上了关系。

这时候殿内众人再看向御座上的皇帝时,眼神就变得有些暧昧不清了。

别看皇帝现在还在装模做样查阅供状。

可这殿内谁又是傻子。

这件事,必然是皇帝事先就已经知道了的。

都察院可能事前不知情,但皇帝必然知道此事!

那么。

事情到这里也就明了了。

徐阶此劫难逃!

朱七的声音则并未停下,而是继续道:“孙克弘及其孙家出自松江府,早年兼并投献田地与徐家,以所献田地会同松江府人等,与徐家合谋开设朱氏布行,售以松江棉布,谋取私利,所得不计其数。”

当朱氏布行四个字一出,殿内官员纷纷面目玩味。

虽然瞧着这朱氏布行名不见经传,可在北京城里,谁家要是想买一批松江棉布,那必然是离不开这个朱氏布行的。

不是说没有别的地方可以买松江棉布,而是只有这朱氏布行所售松江棉布最是精美,做工最好,当然价钱也是最高的。

现在被锦衣卫北镇抚司爆出来,这朱氏布行后面,竟然还有徐家的影子,众人又是一阵暗自愤恨。

天知道徐家靠着这朱氏布行,这些年到底赚了多少银子。

前番海瑞弹劾徐家侵占田地一事,朝中虽然也是好一阵弹劾,但其实并不是太过在意。

毕竟是不在老家侵占几亩田啊?

可徐家竟然还暗中握着一座朱氏布行!

仇富的心态,已经在人们的心中生出。

而朱七则是继续说:“去岁秋冬,江南十二州府清退田地之风盛行,南京各司官员以不法贪墨、以权谋私归案,已在京中审查。松江府过往多被徐、孙等人家欺压剥削之民,皆怀恨意举告,亦有欲赴京告御状之人顾绍,沿漕河北上,欲告徐家嘉靖四十三年诓骗延误转运颜料银事、侵占其家田产、其母气绝而亡之事。”

好了!

现在竟然闹出了命案!

徐阶已经如芒在背,将头低的更低。

就连严讷也不由的退后了两步,似乎是想要借此表明,自己是在与徐阶划清界限。

最终,朱七沉声说道:“松江人氏顾绍,沿漕河行至徐州,遇漕河水闸,忽有两淮盐司主事、兵丁差役阻拦登船。以顾绍犯夹带私售食盐之罪,将其缉拿入囚车,欲押回扬州定以死罪,行杀人灭口之事。臣等事先探明,沿途寻找,终阻犯官孙克弘将行恶事,保住那举告之人顾绍。今,臣等审讯完毕,查证无误,人证物证据呈。”

孙克弘案,到此彻底明了。

侵占田地无度。

剥削百姓致死。

公器私用害人。

肆意草菅人命。

种种罪名,哪一条都足以定下死罪,更何况是这么多的罪名放在一起。

而和孙家勾连在一起的徐家呢?

还有徐家的当家人徐阶。

可不要忘了,按照锦衣卫的说法,那顾绍是要入京举告徐家的。

孙克弘和孙家出面阻拦人家,还要将其治以死罪。

就算徐家不知道,徐阶也罪责难逃。

更不要说,徐阶可能是知情的。

一个奸党的罪名是怎么都逃不掉的!

虽然皇帝还没有开口说话,降下圣言。

但人们已经很清楚。

徐阶完蛋了。

徐家也要完蛋了。

虽然此时宫中寂静无声。

然而人们却只觉得有惊涛骇浪在耳边作响,天空中更有阵阵惊雷。

一场事关朝堂权柄更迭的转点,似乎就这么悄无声息的降临了。

终于。

在漫长不知过了多久后,一声轻叹打破了万寿宫的寂静。

嘉靖默默一叹,放下手中的供状。

他并没有开口说话。

徐阶便已经是五体投地。

“臣……罪臣……”

“伏法认罪……”

此时。

所有的辩解都是徒劳无用的。

乖乖认罪,或许才有一线生机。

活着。

总比死了好。

好死不如烂活着。

今天一直表现的很是平静的刑部左侍郎严世蕃,终于是满脸怒色的站了出来。

小阁老倒是没有指责徐阶。

而是转头,怒视瘫在地上的孙克弘。

“皇上,孙克弘深受皇恩,以汉阳知府升掌两淮盐司转运使,却不知报效皇上,反倒与徐家串联一气,相互勾连,压榨百姓,草菅人命,枉顾律法,其罪难恕,刑部按律奏请,该犯当斩立决!”

欧阳必进也是立马开口:“国朝礼法不容奸佞,都察院亦奏请,斩立决。”

紧接着,大理寺卿也只能是站出来附议。

三法司都已经表明了态度,余下在场官员如何议论,已经无关紧要了。

嘉靖也不过是再次默默一叹,而后抬头看向孙克弘,冷哼一声:“准!拖出宫外,市口问斩!从犯附罪,坐斩!”

这是当真践行斩立决的准则了,一刻也不给孙克弘多活的机会,要在这正月十五上元节的晚上,就赐孙克弘一个市口斩首示众。

更甚至,皇帝连此案从犯都没有过问,也一并定了斩立决。

倒是胆大的京师百姓,恐怕又要有一番热论了。

而有了皇帝的金口玉言,原本就扣押扭送孙克弘的两名锦衣卫缇骑,直接便拖着对方出了大殿。

殿外。

倒是有此案从犯如两淮盐司主事等人,在知晓皇帝圣裁后,高声喊冤,声音刺的殿内文武一阵胆寒惊惧。

而在殿内。

徐阶已经是面如死灰。

孙克弘都被问斩了。

他无论如何,只怕也没有好下场。

然而就在这时。

严嵩再一次缓缓站起身。

殿内百官瞬间眼神一紧。

难道首辅要在这个时候,对徐阶发起最后的悍然一击?

可是严嵩并没有如这些人的愿。

老严头只是颤巍巍的站起身,走到圣前,躬身作揖,口中请罪道:“启禀皇上,孙克弘原为汉阳知府。当时有鄢懋卿任两淮盐司,不法坐罪,盐司职缺,因而老臣举荐孙克弘升任两淮盐司。如今孙克弘坐罪问斩,老臣举荐不明,亦有罪难恕,为正朝纲,臣请以罪辞归。”

让人始料未及的。

严嵩竟然将举荐孙克弘这件事主动拿出来说,并且要将举荐不明的罪过揽在自己身上,再一次请辞。

众人纷纷看向了皇帝。

这一次。

皇帝也没有再继续不允首辅请辞,只是面色复杂,目光中带着不忍,偏头看向一侧,轻声开口:“准元辅所辞,赐蟒服,朝中官阶品级留之,一切殊荣照旧,朝堂正值新政群议时,元辅归家亦可直奏朕晓,有司不得阻拦。”

终于。

皇帝准允了严嵩的乞骸骨。

但是同样的,也只是让严嵩辞官回家,但其他所有的一切还是照旧,甚至还给了严嵩直奏圣前的权力。

这已经是格外恩荣了。

然而。

跪在地上的徐阶面如死灰之际,已经是汗如雨下。

严嵩终于辞官归家了,不是因为之前那种种理由乞骸骨,而是因为举荐孙克弘识人不明,以罪请辞准允的。

那自己呢?

自己可是深陷孙克弘案……

这时候。

高拱听到严嵩终于是得到皇帝准允辞官归家,心中顿时一阵兴奋激荡。

首辅!

严嵩走了,自己就是当之无愧的内阁首辅了!

虽然没人顶在前头了,但首辅的威风和权势,却也落在自己手上了。

这就叫嘴上说的,心里想的。

之前他还想着希望有严嵩顶在前面,自己好方便做事,但真当首辅的位子从天而降,便是高拱也不能免俗。

不能免俗,高拱自然就不能让这份希望落空。

他当即再也不管不顾,径直站了出来。

“皇上,首辅坐罪识人不明辞官而归。然孙克弘案,徐阶与徐家深陷其中,有司早已查明,今日更有锦衣卫北镇抚司人证物证据在,难道皇上还要拖延不决吗?”

“首辅所言识人不明,揽罪己身。然首辅于朝之功,又岂是此一桩举荐官员之事能累及?首辅贤明,不忍君上背过,放的今日辞归。然徐阶伸手皇恩,父子在朝,家族荣耀,却恶行斑斑,罄竹难书!不除,不足以安人心!”

已经到这个时候。

严阁老都以罪请辞获准了。

又有高拱这位势必会成为下任内阁首辅的人出面抨击徐阶。

大殿内。

瞬间声浪浮现。

无不是在要求皇帝严惩徐阶的。

所谓墙倒众人推,莫不如此。

皇帝的声音,也如天音一般降下。

“徐阶不法,夺官去衔,剥功名,贬庶民,罪其亲,凡徐氏官尽夺,有司查抄徐氏一族,三代不举,流雷州府。”

轰的一声。

徐阶全家贬为庶民,三代不得科举,更要流放南方千里之外的雷州府。

雷州府。

与琼州府隔海而望。

徐阶彻底晕厥倒地,不省人事。

而在殿内。

也是一片寂静无声。

但人们却又心中清楚。

属于嘉靖朝的旧时代,正在今夜迅速的退散消亡。

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悄无声息的降临。

皇帝的声音,依旧洪亮,且坚定无比。

“召朝堂各部司聚议新政之法。”

“朝野内外文武官员皆可言之。”

“若有善法良策,朕当准开新政,以图国家富强,社稷万代!”

终于。

在首辅严嵩获准辞官归家,徐阶满门被贬斥流放,皇帝也终于是暴露出了自己要推行新政的目的。

有人会反对吗?

自然是有的,但今夜这等时刻,无人敢言反对。

因为。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新时代下的朝堂政局,还没有调整过来,权位之争才刚刚开始,容不得他们去想反对新政的事情。

但是。

新时代却偏偏就这样到来了……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