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480章 新的风暴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480章 新的风暴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严嵩终于从首辅的位子上退下来了。

出乎所有人很多年保留的执念,严嵩是带着一身荣耀离开朝廷归于乡野的。

反倒是徐阶,这位昔日里朝堂清流魁首,江南士绅代表,以几乎家破人亡的结局离开了朝廷,全家便流放雷州府。

当晚。

还在万寿宫外参与宫宴的徐琨,几乎是傻了眼的张大嘴巴,任由郭玉创带着人将其和父亲给丢出了西苑。

随即就有锦衣卫缇骑和东厂番子,冲进了徐府,将整座徐府查抄一空。

结果当然是斐然的。

光是从徐府查抄出来的金玉珍宝、名玩字画,就能作价上百万两,更不要说营造几近奢侈的徐府宅邸和那些暂时搬不动的物件,恐怕也有不下百万之财。

如此锦衣卫和东厂也没敢停歇,立马就派人赶赴松江府,意图彻底查抄整个徐家,以及涉案其中的孙克弘一家。

至于说松江府那边,与徐家、孙家有关联的人家会被查抄多少,那就是有天知道了。

但总之,朝堂上的官员都清楚。

这一趟松江府几乎是要彻底完蛋了,从上到下都得要被定罪。

而在朝中,风波也是立马浮现。

首先就是以都察院为首的三法司衙门,开始对朝中与徐阶有染的官员发起了前赴后继的弹劾。

这一次皇帝没再将他的科道言官们的弹劾奏疏留中,而是全都移交给了内阁,交由理所当然的新任首辅高拱。

本就执掌整饬吏治大权的高拱,立马就调动锦衣卫和东厂参与进了三法司弹劾朝中官员的队伍里。

一时间。

在短短时日里,便有无数的朝中官员因为种种罪名落网归案,扣押于诏狱,留待定罪。

与此同时带来的影响就是。

即便徐阶一家已经在厂卫番子的看押下,南下赶赴雷州府,徐阶已经被彻底的贬为庶民,但朝中却又一次开始了对徐阶的弹劾抨击风潮。

这些奏疏的目的无一例外,都是为了趁早划清和徐阶的关系,好抱拳自己。

大势之下,人心便是如此的直白。

而朝廷要开始议论新政的事情,也已经通过旨意和邸报晓谕天下,为此昌平报也已经开始连续刊登各类有关新政的意见文章。

总体来看。

目前官场和民间对新政的开发还是持稳重态度的,官员们揣测上意,不少人已经在鼓吹朝廷已经到了不得不革新的时候,但也有同样多的人在议论着朝廷一旦推行新政将会对天下两京一十三省带来的潜在影响和对当下格局的破坏。

总之。

目前新政还没有出现一边倒的局面。

但是这样的局面注定是不会长久的。

随着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北直隶按察使、应天知府海瑞一道倡导新政的奏疏送入内阁,到了首辅高拱的案头上。

朝廷里,开始鼓吹新政的奏疏一下子就变多了起来,隐隐有新政压过稳定的趋向。

毕竟,如今海瑞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有了海瑞这道奏疏,咱们上承圣意,推行新政的也就更方便些了。”

内阁班房。

原本还颇为热闹,如今只有高拱一人面带笑容的说着话。

在他的视线里,是如今内阁中仅存的袁炜、李春芳两人。

可以说,当下的内阁就是高拱一家独大,其权势甚至远超当初的严嵩。

对于高拱的笑谈,李春芳默默无闻。

他已经准备好了奏疏,只等寻个机会便上呈皇帝,自己也好借机开溜。

袁炜倒是笑呵呵的,仿若当下的朝局对他而言根本没有关系:“现在都说海瑞是块金字招牌。他上疏倡议新政,皇上又圣心独在,元辅此番定可畅述胸中丘壑了。”

对于袁炜的奉承,高拱含笑摇头,转口道:“严太师那边,近来可好?”

严太师。

自然就是如今终于彻底撂挑子,带着一身荣耀躲去昌平书院的严嵩了。

而高拱之所以这么问,自然也是因为袁炜当下是内阁中,与严家关系最是亲近的人。

袁炜也没有遮掩,只是笑着说:“太师这一次获准辞归,倒是一下子就病好了,气色看上去更是比之过往好上许多,就是书院那边整日里麻将不断,对朝堂上的事情一字未发。”

听到袁炜如此描述。

即便是现在已经稳坐内阁首辅之位,权势尽在一人之身的高拱,心中也不免有些羡慕。

为臣者,一来看当权时手中权。

二来不就是看一个荣退后的日子吗。

就像自己现在,虽然是当朝首辅,可还是要在新政这件事情上问一问严嵩的态度。

可人家倒好,躲在书院里整日打麻将。

羡慕啊。

“碰!”

“胡啦!”

当高拱这位新任首辅还在羡慕的时候,昌平书院,雅间一座。

荣退的严嵩,中气十足,全无新年之初那病恹恹不断请辞的模样,气势大开的将手中麻将果子砸在桌案上,而后双眼瞪大的看向面前的聂豹、王畿、钱德洪三人。

严太师双手一伸一张,满脸涨红。

“掏钱!”

三位老夫子无可奈何的将桌兜里最后几块铜板,怀揣愤怒的丢到了严太师跟前。

王畿气呼呼的撇着嘴双手环抱,向后一躺:“没钱了!不玩了!你这手气,再不与你耍了!”

王老夫子如同孩童一样的耍着脾气。

陆文燕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自家老太公赢钱,上前给王老夫子奉了一杯茶:“祖父如今是无事一身轻,自然手气也是好的。老夫子若当真不与祖父耍牌,这书院内外可没人敢与你们一起上桌子,到时候又得三缺一。”

这话倒是说进王老夫子的心坎坎里了。

王畿也没那么气了,只是依旧抱着手靠在椅子上,不愿意看严太师。

聂豹则是在一旁笑着说道:“说是无事一身轻,可太师却是位列三公,即便这一次惟中荣退,可朝廷怎可能无视了他在新政上的意见,毕竟说到底这一次朝廷议论新政,还是惟中以退为进才得以成行的。”

钱德洪亦是附和道:“高肃卿现在首辅之位,虽然如偿所愿了,但想来也是要等惟中在新政上再开口的。”

见三位老夫子议论着,陆文燕侧目看向自家老太爷。

严嵩只是笑呵呵的数着面前的铜板钢镚子,见几人都不说话了,这才眯着眼道:“新政历来都是大事,牵扯各方,如今朝廷虽然议论起来了,但底下人真能舍了本在手中的好处?还是要等朝廷里出现反对声,将这事解决了,新政才能真的落地推行。”

多年的经验,严嵩很清楚朝廷现在所说在议新政,但离着落地还有好大一截路要走呢。

果不其然。

就在严嵩这话刚说完。

外面便有脚步声传来。

脚步很快,有些急切和凌乱。

众人回头看向门口。

只见徐渭走了进来。

徐渭入内,躬身作揖:“太师,三位老夫子,朝廷那头事变了。”

听到徐渭这等话,几人齐齐的看向了严嵩。

还真就让他给猜中了。

陆文燕则是含笑默默的退出雅间。

朝堂上的事情,倒不是她能轻易插嘴的,虽然严家对她放纵的很,但管好内宅和家里的产业才是她真正要做的事情。

朝堂之上,自有严家这帮老少爷们去操持。

等陆文燕走后。

王畿这才回头看向徐渭,皱眉道:“可是反对新政的声音出来了?”

徐渭点点头,而后说道:“不光是反对,两京一十三省都有奏疏入京,说是朝廷若贸然新政,定会引发地方生变,激起百姓动荡不安之心,届时新政尚未落于善处,恐怕各地就要生乱了。”

严嵩哼哼了一声。

聂豹看向老严头,低声道:“这是要以地方为要挟,缓朝廷新政之心了。”

“惟中可要在昌平报上登文?”

这话是钱德洪问的。

严嵩摇了摇头,而后微微一笑:“不过是地方反对而已,这才哪到哪?”

嘴上如此说着,但严嵩心里却不免还是有些担心。

这才多少时日。

朝廷开议新政的事情才通过旨意和邸报晓谕地方,立马就引来地方上的反对。

反对新政的人,后面定然还有手段没有使出来。

徐渭则是小声询问:“可要去信南京,让宾客知晓此事,好在江南以作策应。”

王畿当即说道:“江南好!在那边若是有些动作,以为策应,倒也能缓和当下反对新政之声。”

严嵩却是问道:“年前南京那边各部司入京的官员,现在如何处置的?”

这说的是当初被高翰文强扭送到京中的南京各部司堂官。

徐渭立马回答:“除了个别人确实罪责深重,被高拱请旨法办了,余下的人至多不过是罚俸,仍还原职留用,现在都已经离京南回了。”

屋内归于寂静。

半响后。

严嵩这才开口道:“告诉绍庭,他在南京是奉了旨意当差做事,顾好自己的差事即可。徐阶倒台,然江南十二州府士绅大户侵占之田地,何时方能清退还之与民?让他莫要忘了自己的差事,莫要忘了此番之所以南下,是为了什么。”

说完后。

严嵩已经将自己面前的麻将垒成长城,又丢出三只钱袋子到了聂豹、王畿、钱德洪三人面前。

“今日无事。”

“再来几圈。”

三位老夫子互相对视一眼,倒也认为严惟中说的话没错。

既然无事,那就多来几圈麻将便是。

很快屋里便重新响起了麻将声。

徐渭站在几人身后,默默的看了一眼,细品了一下严嵩的话,觉得这大抵也就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了,这才小声告退,离开屋子自去治安司衙门写信送到江南去。

……

南京。

西花园。

最近南京城的雨愈发的多了起来。

倒是没有春雨贵如油的感觉,实在是因为这春雨太多了一些,就显得不值钱了。

雨是连绵的下着,落到地上渗透进泥土中,然后蒸腾出一股股的雾气,将地面都隐隐的给遮掩住了。

“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我这几件衣裳就没有干的时候!”

张居正有些不耐烦的咒骂了一声,痛斥当下这江南多雨时节。

王锡爵彻底回不了京了,被严绍庭以钦差的身份请旨朝廷留在了南京,在自己身边做事。

他拆开一道刚刚从京师送来的书信,递到先生手中。

严绍庭低头查阅,不多时笑着说:“家里的信,朝廷这一次开议新政,我家老爷子反倒是让我安分守己,做好当下在江南十二州府清退田地的差事。”

“这是正经事。”

张居正喝了一口热茶,吐出一口浊气:“现在开议新政有个屁用,无非就是一边支持,一边反对,都在等着憋一个大的好压到对面。咱们这时候插手其中,反倒不美,还不如先把江南的差事做好了。”

严绍庭侧目斜觎着张居正:“你现在倒是不急了。”

“急有个屁用?海瑞不也上奏疏力挺新政了,他如今算是朝中当红的人物,上了奏疏不也陷入争论之中了?”

张居正今天似乎一直在憋着一团莫名的火气,说话冲的很。

王锡爵瞄了一眼这位海务总督大臣,又看向自家先生。

“要不再请高御史出个面?”

他小声的试探了一下。

张居正立马拍着桌子:“杀!让他高翰文把江南的士绅大户全杀了,咱们的差事也就办好了!”

严绍庭却是始终盯着张居正,语气低沉的询问道:“你是听到什么声音了吗?还是察觉出了什么异常?”

他是不相信张居正这种人能莫名其妙发这种无名火的。

见严绍庭如此询问,张居正脸上的火气也稍微缓和了些。

他啐了一口,脸上露出一抹恶心腻歪的表情:“也不是听到了什么声音和异常,而是当下那些反对新政的人,恐怕真要闹出一些大事了。到时候你我这些人,便是想要暂时置身事外,恐怕也不能避开了。”

说着话,张居正两侧的太阳穴却是猛猛的跳着。

严绍庭眉头一紧:“究竟何事要发生?”

张居正拿着茶杯,仰头一饮而尽,而后落杯在桌上,目光直直的看向严绍庭。

“我等支持新政,便有天下半数人会反对新政。”

“如今朝廷开议,这些人知晓争辩无济于事,便已经准备换个方向来堵塞朝廷推行新政……”

王锡爵在一旁点着头说道:“这不就是他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吗?”

张居正回头看向王锡爵,点点头又摇摇头:“是这样,但他们现在恐怕是想要彻底堵死新政的口子。”

严绍庭眉头一挑,目光猛的一个闪烁。

在好一阵迟疑中,严绍庭犹犹豫豫的,终于是缓声开口。

“他们难道是准备要攻讦诽议皇上?”

张居正冷笑一声。

“正是如此!”

“他们要闹一场大的,要彻底压住皇上想要新政的念头!”

轰的一声。

本就阴云密布的天空中,那厚厚的云层里,忽然传来一声惊雷。

风也变得更急了一些。

似乎。

一场更大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