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549章 冲锋!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549章 冲锋!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11: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茫茫关外。

山高无林,草场茂盛,牛羊成群。

当明廷的大军和蒙古人的贼军厮杀在一起的时候,若是将视野放大到整个长城以北,就会发现还有无数如同米粒一样大小的人类,正在大规模的集群向着不同的地区奔赴着。

和浩瀚无边的大地,以及苍茫的岁月长河相比。

当下人类所发生的一切,竟然都是如此的渺小不值一提。

然而,却又是一代代的人类,做出的一个个选择和决定,成就了漫长的岁月长河,铸就出一段段璀璨的历史。

而在人类长河中。

又有数不清的璀璨历史,可能就是某一部分少数人类做出的一场赌博而成就的。

望着左侧的大青山山脉,右侧的阴山山脉。

以及目光所及,近在咫尺的黑山山脉。

回眸看向身后奔流不息的黄河。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延绥、宁夏、甘肃四镇军务的王崇古清楚的知道。

如今也到了自己做出选择,去赌上一把的时候了。

是被北京城里那个从未见过的年轻人绑在征北大业马车上,成就一番丰功伟业,还是以偏师少旅辅佐大军完成目的,全都在自己今昔将要做出的决定中产生。

在他的身后。

在奔流的黄河岸边。

是他从陕延宁甘四镇抽调而来的三万大军。

这已经是他能抽调的四镇全部潜力了,再多只会让四镇出现兵力空虚,一旦被蒙古人察觉并大规模进军,不说驱逐鞑虏收复河套的目标能不能完成,恐怕四镇都会大乱。

而三万人能做什么?

按照征北大军那边的军令,自己只需要守住黄河、黑山一线,将辛爱黄台吉西逃的路死死的堵住,那么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

当然。

一开始,从接到在朝任兵部尚书的同乡杨博来信,明白自己必须代表晋党和征北大军以及严绍庭捆绑在一起,杨博就知道自己唯一的任务就是守住眼前这一片山脉与河流之间的空缺。

而在开始的时候,王崇古也确实准备这么做。

从嘉靖三十四年,自己以常镇兵备道副使,跟随应天巡抚曹邦辅,在苏州府浒墅关歼灭小股倭寇之后,王崇古就开始走上了以文御武的路。

他同俞大猷追逐倭寇出海,斩获巨多,战功彪炳。他也累功进陕西按察使,巡抚宁夏等地,惩处怯战冒功边将,注重战守,亲历行阵,修战守,纳降附,抗击蒙古俺答部袭扰。

虽然他是读书人,是大明朝的数万文官之一。

但他却深知兵事,深谙兵家之法。

所以当王崇古清楚自己此次的任务之后,就产生了更多的想法。

三万人守黑山、黄河一线,自然无虞,也绝不会出什么问题。

毕竟等蒙古人真的出现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真的到了这黄河岸边,也就代表着明军已经在前套将他们击败。

败军之师,又岂会有战力?

但同样,就因为自己清楚这一点。

所以王崇古的心里开始不受控制的出现一个大胆的想法。

与其被严绍庭绑在驱逐鞑虏收复河套的马车上,只能以偏师分润微末功劳,又为何不能主动出击,获取更大的功劳,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功劳簿的前列?

在他的身边。

是此次随王崇古出兵的三万大军副将,也是宁夏总兵官雷龙。

见刚刚赶至征北大军要求的位置后,王总督就驻足此地观望许久,却又一言不发。

雷龙驾马上前,手中握着马鞭拱手道:“督抚是在担心前线战事?”

雷龙之所以称呼王崇古为督抚,也是最近才有的事情。

原本因为王崇古是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四镇,所以他们四镇文武都称对方为制宪。

只是前不久王崇古又加兵部右侍郎,按理说这个时候就可以改称制军或部堂,但就在近日朝廷再一次赐王崇古四镇旗牌并加抚臣兵权。

如此。

称督抚才是最合适的了。

对于这些官场上称呼的转变,王崇古并不在意。

他目不转睛,只是摇了摇头:“大将军虽然年轻,但也是在朝中和地方历练多年,想来不会在兵事上有甚奇思妙想。本官虽未亲眼见识大将军,但凭着过往对其人言行的耳闻,也料定此次他会选择稳扎稳打的路数。再有戚元敬等人辅佐,我部只要能稳住宣府、大同、山西三镇,王之诰他们这些人能咬着牙支持大军,这一次驱逐河套贼军,并不是什么难事。而对咱们这位大将军而言,如何在收复河套之后治理此地,才是最难的事情。”

不得不说。

王崇古的眼光当真可谓一流。

即便他没有见过严绍庭本人,但确确实实是精准的猜出了后者用兵的路数,并且还预猜出严绍庭往后最麻烦的事情会是什么。

雷礼却有些想不明白,侧目看向已经开始在平原上安营扎寨的三万大军:“那督抚是在顾虑何事?”

从方才到现在,王崇古脸上的神色,就摆明了他是在想事情,并且还应当是一件很麻烦让他犹豫万分的难题。

王崇古回头看向雷龙,他淡淡一笑:“本官在想……要不要赌一把。”

“赌一把?”

雷龙心中一跳。

此刻正在军中,还是战时。

像他这样武人出身,常年在军中统兵御边的人,最怕听到赌这个字了。

因为这代表着不确定性。

而军中为将者,最怕的就是不确定。

王崇古却一改先前的犹豫,神色平静的点点头:“就是赌一把!”

杨博代表晋党和严绍庭达成的协议,自己很清楚。在对方的来信中,就写明了这些事情。但同时,王崇古也知道了杨博这位晋党魁首,在这一次新君即位,朝中权柄更迭之际,未能代表晋党成功入阁。

杨博或许会觉得这是朝中局势所致,但他王崇古却因为不在京中,反倒是能将京城里的局势看的更明白。

不管这一次杨博为何没能入阁,没能让晋党在朝中的势力和声势更上一层楼。但说到底,只要高拱还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就绝无可能让杨博这个晋党魁首入阁。

高拱只会利用晋党,给一些不起眼的好处和利益。

这一点,王崇古看的更清楚。

那么在杨博已经无望更进一步的情况下,晋党内部也就该轮到他王崇古挑大梁了。

这一次朝廷定下驱逐鞑虏收复河套的国策。

无疑就是一次值得赌上一把的机会!

雷龙很机敏的没有问缘由,只是沉声询问:“督抚想怎么做?”

对于雷龙的机敏,王崇古自然是投来欣赏的目光。

随后,在后者的注视下。

王崇古仿佛是随口说道:“本督欲主动出兵,从西进发,攻贼侧翼,将起绞杀于前套腹地!”

这就是想要挑起晋党大梁的王崇古,现在想要赌一把的事情。

雷龙眼里震惊之色一闪而过。

王崇古便已经解释起来:“此次我朝用兵关外,蒙古人早已知晓。我部三万兵马如今驻扎此地,便是为了防备蒙古人知晓我朝目的后,从前套西窜后套,进而威胁陕西、宁夏、甘肃一带。但大军出关多时,直至今日,我部探马也未曾探得蒙古人动向,这说明什么?”

雷龙瞬间挑眉开口:“蒙古人没有西窜的打算,而征北大军则是自宣府、大同出关,进军前套。如果末将是辛爱黄台吉,这个时候不转向西行,东面又有明军,那摆在面前的就只有南下山西一条路!”

顷刻间,雷龙就明白了王崇古为何要选择出兵,带着此地三万四镇兵马东进前套腹地的打算了。

王崇古冷笑一声:“这些年我朝与蒙古有来有往,不少边民弃明投暗,那俺答部中不就有奸人赵全为其出谋划策。我朝九边,蓟镇、宣大,比邻京畿,为京师护臂,兵强马壮。甘肃、陕西一带自前唐之后,便衰败不断,民贫财薄。九边之中,独晋中兵弱,羸弱不堪,然晋地晋人却有富足有余,犹如关外五月肥羊。蒙古人如今不曾西行,东侧有强军抵近,唯有南下山西,宰了晋地这只肥羊,搅动晋地大乱,我朝大军无暇他顾,只得回援,平息地方之乱。如此一来,劫掠晋中财货的辛爱黄台吉,就能趁虚而还。”

听着王崇古王崇督抚的解释。

雷龙听得是两眼放大,随后竟然是面露笑容:“当若是和督抚说的一样,那三边总督王之诰,岂不是就要倒霉了。”

王崇古却是一笑摇头:“如今正处战时,他们就算不敢迎敌,也不会倒霉被治罪。但往后……”

雷龙会心一笑。

等朝廷这一次赶走蒙古人,将河套收复回来,到时候如何治理河套就会成为朝廷的问题,而等到那个时候,九边尤其是宁夏、陕西、延绥、山西、大同五镇就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这等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的事情,总会有人犯蠢,然后不自觉的陷进去。

明白了王崇古的心思后。

雷龙当即拱手道:“若督抚意欲出兵东进前套腹地,从贼军侧翼进攻,此时我部当立即拔营启程,若是晚了,恐怕贼军就要被征北大军给围上了。”

王崇古点点头:“传令全军,留下五千战兵与后营辎重驻守此地,再传令宁夏、延绥,各调五千兵马前来此地。我部两万兵马东进前套,然此地却也不能有失。”

雷龙当即躬身抱拳,领命照办。

王崇古则是驾马,带领着身边的亲兵,向着大营前方走去。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凝重。

自从嘉靖二十年中举,初任刑部主事以来,自己在朝为官也已经整整二十五年,将近三十年了。

人生又能有几个三十年?

嘉靖十七年中举的袁炜已经在阁多年,嘉靖二十六年中举的李春芳也同样在阁好几年。就连与自己同科,同为嘉靖二十年进士的高仪,如今也在不久前入阁。

而自己这二十多年,基本都在远离京师的地方上为官。

如今也该寻求机会,升入京师,在中枢为官,进而寻求入阁了。

胡宗宪能以平定东南五省倭患而入阁。

自己又何尝不能以安宁西北边镇而高举中枢内阁呢?

大丈夫生于人世当如此!

而这也是促成王崇古今日赌上一把的原因。

同样的。

在距离王崇古不过三百多里的地方。

一场大战还在继续着。

而同样的,严绍庭也选择了赌上一把。

他在赌小雀儿能赶在长城外面,赶在蒙古人前面,将其拦下。

他也在赌,自己能带着大军及时赶到。

只要将蒙古人挡在前套,只要等到神机营绕到蒙古人背后,等到戚继光带着山字营绕到大青山下蒙古人在前套的老巢。

那么这一次收复河套的前半程目标,也就算是完成了。

鬼毛川不及膝盖的河水旁的浅滩上,数万大军拼了命的向前追赶着路程。

而在鬼毛川流向转变的三岔路位置。

严鹄已经带着龙虎军对挤在山口位置的蒙古人前队上万兵马,完成了一个冲锋来回。

他找到了自己丢掉的长枪,红缨上沾满血水,不断的往下滴落着。

而在他的身边,是龙虎军的将士们立在马背上,手中皆是染血的刀兵。

战马从鼻腔中将身体里的热量喷吐出来,化作一道道白色的烟雾。

但他们只凭着不足三千人,在完成一个冲锋来回后,依旧是将蒙古人前队拦在山口中。

挤在山口位置的上万蒙古人开始怕了。

仅仅只是数千明军骑兵,竟然就在方才眨眼的功夫,不光是凿穿了他们的队形,还能在后方完成转向,调转马头,再一次从后面凿穿万余人,拦在他们的面前。

原本下令向着京军冲锋的蒙古人前队将领,已经开始产生想要就地结硬阵,等待后军大队到来的念头。

明军不过数千人,经过方才来回冲锋,虽然明军杀了他们上千人,但明军也死了数百人。

这个时候只要结硬阵,死死的挡住这支明军,等大军到来,这些明军自然会被大军围攻,彻底歼灭。

可严鹄却并不给蒙古人前队喘息的机会。

他依旧是弯着腰前倾在马背上,他身上的甲胄满是血水,就连面甲外也不断的有血水滑落下来。

严鹄同样也在这一刻,选择赌一把。

他要赌自己能带着龙虎军,将这些蒙古人杀怕,杀到对面丢盔卸甲落荒而逃。

只要这万余蒙古人怕了,开始向后逃。

那自己只要远远的在后面追赶,就能如同驱赶牛羊群一样,依仗蒙古人前队这万余人,将蒙古人后面的大队人马给冲散。

严鹄借着双方都在喘息,准备着下一步的时刻,掀起面甲回头看向身后的龙虎军将士。

马小二就在他的近前。

方才,马小二砍死了足足三名蒙古人。

见到大将军回头看过来,马小二立马将身子直直的挺起来。

不多时。

严鹄的呼喊声已经在人群中传荡开。

“本将欲再冲阵,此去或有更多死伤。”

“尔等怕否?”

“尔等可愿随本将向敌冲阵?”

三千人,凿穿上万敌军,还能重新冲回来,这已经是极难做到的事情了。

但他们却做到了。

现在,将军又要他们再一次对着敌军发起冲锋。

料定就算是再一次凿穿敌军后,他们依旧要冲回来。

不然在敌军身后,还有更多的敌人。

而他们的任务,也只是拦住蒙古人。

再来一个来回?

已经逼近只余两千人的龙虎军将士们,在一阵沉默后。

忽然爆发出巨大的声浪。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明军威武!”

三句话,却是同样的四个字。

回答了严鹄的阵前问话。

严鹄的脸上露出笑容,但很快放下的面甲便挡住了他的笑容。

他高举着染血的长枪,奋力向前压下。

“明军威武!”

“冲锋!”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