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 第585章 金融武器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第585章 金融武器

作者:肉丝米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21 00:54: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十万两?”

“他严绍庭能这般好心好意拿出十万两不求回报?”

“你当他严家是开善堂的?”

北京城。

李府。

李春芳满脸的嘲讽,看向前来禀报消息的幕僚。

幕僚也是一副不可思议的模样,摇头道:“可如今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属下也从各处打探了消息,更是派了好几拨人去昌平,得到的都是一样的消息。严绍庭和严家真的已经拿出了十万两,弄了这么个……昌平奖学金。”

对于这等新生的极为拗口的名词,幕僚也是头疼不已,怎么都想不明白。

李春芳神色不由一变,不确信的追问道:“当真真金白银拿出来了?”

幕僚点点头:“十万两,当时不少人都亲眼看到,是从严家拿出来送给了书院,书院又拉到了城中金行存了起来。”

这就是铁打的事实了。

李春芳愈发看不明白。

幕僚想了想,则是又补充道:“不过这笔银子倒是不光这一个说法。”

“哦?”李春芳眼前一亮:“快说,老夫就知道他严家不可能是安了好心的。”

见自家相爷这般说,幕僚嘴唇蠕动了一下。

他很想提醒李阁老话不能说满了。

但谁让李相爷说的太快。

幕僚迟疑了一下,稍稍低下头:“是这十万两银子,虽然都是昌平奖学金,但分成了两笔。一笔叫昌平励志奖学金,另一笔叫昌平科学技术创新奖。”

说完后,幕僚默不作声的后退了一步。

嘭!

果然。

李春芳满脸涨红的伸手拍在了桌子上。

这是恼火了。

李春芳红着脸好一阵子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幕僚摇了摇头,而后赶忙说道:“听说是严绍庭在书院丢了几个问题,说是只要有人能解答出来,就能拿到万两赏金。若是在别处能弄出新奇的事情来,也能拿到赏钱。”

十万两啊!

那可是真金白银的十万两银子啊!

李春芳愤恨不已。

也就只有如今已成勋贵的严家,可以这么光明正大的拿出十万两银子作赏钱,但凡是自己拿出这么多银子来,都不用等明日,今晚就会有锦衣卫上门询问这些银子是从哪里来的。

好一阵子,李春芳才平复下来情绪。

他低声开口道:“你们商议后,觉得他们严家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对于李春芳来说,他绝不相信严家是安了好心,会将这十万两银子白白的拿出来送人。

其中必有阴谋。

幕僚沉吟了片刻:“我等以为……严家后续是为了收买士林人心。毕竟这笔银子,说到底是要人解了题,或者弄出新东西,才能拿到。寻常人如何能拿到这笔银子?还不是天下的读书人。”

听着幕僚的解释,李春芳渐渐点起头来。

他眯着眼,语气中满是嫉恨的说道:“以黄白俗物邀买天下读书人的人心,当真是好算计啊!”

似乎是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思。

李春芳在嫉妒完之后,抬头询问道:“你们想出什么法子能阻止严家此举?”

幕僚吞咽了一口口水:“同样设立一个奖学金,或者……散布一谣言,就以严家邀买人心以图不轨为名,或能阻止他们做成此事。”

哒哒。

哒哒。

屋中响起李春芳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

半响之后,李春芳才开口道:“先做你后面说的事情。至于同他们严家一样弄个奖学金出来的事……先传信给江浙那边,看看他们各家都能拿出来多少银子,等那边有了回信再说这事。”

散布谣言暗中针对严家这事好做。

可要是和严家一样拿出真金白银来,这事自己可不会傻傻的一个人去做。

既然是为了阻扰严家,那自然是所有人一起出钱出力。

而幕僚见李春芳没有后续吩咐,停顿了一会儿,才躬身应下。

同一时刻。

在皇城大内,万岁山东北侧的司礼监监署里。

严绍庭早早的就自北安门入城,等候在此地。

不说他如今是太子少保、礼部尚书。

就凭他和宫里的关系,这皇城大内基本就没人敢慢待了他。

几名司礼监的太监恭恭敬敬的伺候着严绍庭坐在了司礼监正堂上,还奉上了今年地方上进贡的茶汤。

坐在司礼监衙门里,严绍庭则是漫不经心的打量着周围。

在内廷二十四衙门里,就数这司礼监权势最大。

可这司礼监衙门,却显得格外质朴,若不是外面的门头,旁人来了只会觉得这是宫里堆放杂物的东西。

他喝着茶,也不急切。

倒是没多久,有小太监从外面快步走了进来。

“回少保的话,吕公公和黄公公他们都在前头当差,知晓是您来了,吕公公说他伺候完万岁爷,等万岁爷在乾清宫午歇下,就亲自赶过来。”

说着话,小太监看了一眼外头的天色,而后脸上露出笑容。

“瞧着时辰,吕公公应该就快回来了。”

严绍庭点点头:“有劳了。”

说罢,他便细细的品尝着这司礼监的茶汤。

倒是比自己从老爷子那里混到的茶叶更好几分。

也不知过了多久。

屋外再次传来脚步声。

未见其人,严绍庭便已经听闻其声。

“少保亲临,当真是实属难得。咱家得了消息,眼瞧着万岁爷睡下,这才紧赶慢赶回来,还望少保见谅。”

这时候严绍庭已经站起身,就看到吕芳满脸笑容的走了进来。

严绍庭当即拱手笑着说道:“司礼监有这等上好的茶汤喝,本官可是一点都不觉得有甚,倒是吕公公您这么快就回来了,本官就不能多喝几杯司礼监的茶了。”

见严绍庭说的客气,吕芳却是眉头一挑。

“这茶是年初江浙那边进贡上来的,万岁爷当时赏了咱家几两。咱家这等人哪里能享用这等贵物,一直放着也没动,少保乃是贵客贵人,若是喜好,不妨回去的时候一并都带回去。”

说着话,吕芳也已经是坐在了严绍庭对面的位子上。

他倒是没有坐到司礼监正堂上方的主位上。

严绍庭会心一笑,拱手抱拳:“那倒是要夺人之美了。”

吕芳笑着摆手:“不妨事。”

说完后,他便目含笑意的注视着严绍庭。

若是为了私事,他是绝不信严绍庭会亲自跑到司礼监衙门来。而方才严绍庭一开口便是本官自称,便足以说明,他是来谈公事的。

只是有什么公事,是需要他这位新晋的太子少保、礼部尚书亲自跑到司礼监来谈的?

这倒是让吕芳有些疑惑。

严绍庭也没有卖关子,见吕芳已经坐定,便开口道:“实不相瞒,小子近来在昌平书院弄了个奖学金的事情,不知吕公公是否已经知晓?”

吕芳点了点头,心中却愈发疑惑:“此等激励万千读书人的事情,咱家自然是早早就知道了的。少保如今初掌礼部,执掌天下教化之事,便办了这等大事,当真是令人心生敬佩。”

若严家没有爵位在身,他肯定会换一番话术,要叮嘱一下严家这事做的有些招摇。但现在严家是世袭罔替的昌平侯,拿个十万两银子出来,谁也没法说什么。

严绍庭嗯了声,继续说道:“只是这十万两银子扔进去,我觉得还是小气了些,可严家到底也算不得殷实人家。但助学一事,却是利国利民。严家虽然有些私心,想要求一个良善助学人家的好名声,但这事也算是天下读书事。所以……”

吕芳眉头一挑,当即开口:“这等小事,少保只需派人来传个信便是。说什么,咱家这些年在宫里也小有积蓄,宫里上上下下也愿意做这等善事,各处蹿蹿,总能弄个几万两银子出来。”

“不不不。”

严绍庭赶忙摇头,开口解释道:“您攒的那些银子,可得留着往后荣养的时候用,小子万不敢想着这份。”

不是为了这事?

吕芳眉头一皱。

他本是以为严绍庭是为了先从自己这里弄些银子过去,丢进那昌平奖学金里头,然后好有个由头,再从京中勋贵那边弄些银子。

如此一来,这昌平奖学金大抵能有个二三十万两银子。

严绍庭笑着说:“晚辈是想,金行如今可不就是在宫里管着,到现在金行那边算起来应该是进项不少,盈利也不差。若是能以金行的名义,投一笔银子给昌平奖学金,如此说出去也好听。”

虽然他可以上书请命,让朝廷设立属于大明的国家级奖学金,但这事从来就没有过。

必然会遭到朝中那些官员的反对。

说不定人家会觉得,他是想换个名目从朝廷掏银子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从金行弄银子就不一样了。

钱司是国家机构,金行则属于皇商性质。

按照后世的说法。

拉点赞助还是可以的。

你能和银行要赞助,但你不可能和金融委直接要钱。

吕芳也是瞬间就明白了这事的逻辑,不过还是疑惑道:“金行如今确实进项不少,这事还是依仗少保当初在先帝面前奏请。不过,户部那边……”

金行设立之后,不光是由内廷监管,户部也承担了一部分监管权力。

严绍庭当即说道:“来之前,我就已经和户部高尚书商议过此事。”

说完后,他停顿了下来。

吕芳看了一眼,不由露出笑声:“高尚书是不是与少保说,只要咱家点头同意,他那边便没有问题?”

都是成精的人啊。

严绍庭心中感叹了一句,笑着点头:“高尚书确实这样说了。”

吕芳当即一阵大笑。

好一会儿后。

吕芳才直起身子道:“少保要多少?终究是助力天下读书人的好事情,多的可能没有,但金行也确实能拿出来一笔银子用作助学。”

严绍庭这时候却是退了一步:“这自然是要您说了算。”

吕芳目光一转:“十万两如何?咱家虽然不知道这奖学金到底要如何用,但有少保主持,这笔银子自然不会用的不明不白。合到一起二十万两银子,想来也能做成不少事情。”

原本严绍庭只想从金行弄个三五万两银子。

而且这笔银子多少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金行的性质会通过这件事情进一步转变。

一听吕芳竟然大手一挥,就是十万两银子。

他当真是又惊又喜,连忙起身,拱手作揖:“如此,晚辈当真是要代日后领得奖学金的学子们,感谢吕公公高义大善!”

吕芳也已经站起身,走上前来,却是一把抓住严绍庭的手,而后近前俯身,低声道:“但你得与咱家说明白了,弄这个奖学金到底是为了什么,又为何要拉着金行一起去做?”

他相信严绍庭一开始自掏腰包十万两银子是为了助学。

但现在找到自己,就绝不会只是为了助学。

严绍庭则是看向左右。

吕芳会意,当即轻咳一声:“咱家与少保商议要事。”

一句话下去。

周围伺候的太监们,瞬间消失不见。

“现在,润物可以安心与咱家交代明白了吧?”

严绍庭连连点头:“您是知道的,当初小子向先帝请命,更改我朝钱制,是为了严管金银铜钱,也是为了方便天下人。”

吕芳连连点头。

一想到先帝时的事情,他不免流露出追忆的神色。

严绍庭则是继续说道:“如今钱司改立,金行创立,金银铜币也渐渐通行天下,但金行只有如今这些事情可以做?”

听到这话,吕芳眼前一亮,当即询问道:“润物可是在金行之事上,又有奇思妙想?”

只有经历过的人,只有相信的人,才会知道严绍庭到底有多么神奇。

而很巧的是,吕芳就是这样的人。

严绍庭点点头:“虽然这两年我不曾过问金行的事情,但想来如今金行收益都是落在向那些权贵商贾大户借贷,收取利钱。这自然是好事,金行到底是朝廷所有,得要有利可图。但除此以外呢?”

吕芳眉头皱紧,陷入沉思。

严绍庭则是不急不慢道:“朝廷所有,金行要保证有利可图,不能损耗国帑。但金行负责天下钱币流通,晚辈以为还要有一份为民之心在。想来如今,金行并未对寻常百姓借贷。自然,不做这事的缘由,晚辈也明白,皆是因为风险太大。但若是换个法子,金行每年收益之中,若是取一份出来,助学助农岂不美哉?”

吕芳慢慢的点着头:“助学助农自是善事。”

说完之后。

吕芳却是已经后退,坐回原位,目光深邃的看向严绍庭。

“但润物今日与我说这些,恐怕不只是为了这些事吧。”

严绍庭坦然点头,笑着说道:“金行……或者说书院如今通用的金融一词,也能在合适的时候成为武器,如刀枪一般。”

吕芳瞬间眉头一挑,兴致大起。

“润物想用金行这柄刀枪对付谁?”

…………

月票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