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 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苍白的存在,在船舱中等待

“十字光明无限,上主保佑女王!…”

塞维利亚的港口码头,圣战老兵的呼喊像是雷声,教士扈从的祈祷如同雷光。而惊雷声光划过,大地尘土依旧。塞维利亚港,依然是繁荣与脏乱交织的模样。

马车滚轮碾过青石与压实的粪土,又留下一路新鲜的马粪。铁钉木轮与杂乱的沟渠相撞,溅出浑浊的污尿。听到同类的声音,猪群咕哝着向海边的货船靠近,却迎来赶猪人骂骂咧咧的抽喊。腥臭的咸鱼堆积在木桶边,飞舞的苍蝇驱之不去,甚至也成为鱼肉的一部分。

“咳咳!呸!…”

路过的货商行人,在污秽的港口街巷中自如行走,不时啐上两下,跺一跺靴子上黏住的粪泥。他们早已见惯港口商业城市人口密集的繁华,以及与繁华并生的肮脏,就仿佛这是硬币天生的两面,从古到今都是这样。

在这15世纪末的中世纪晚期,古罗马时代的排水沟渠早已在欧陆遗忘千年,市政管理也成为忘记的传说。神父们厌恶抵触洗澡,害怕洗澡时邪气与瘟气入体,带来魔鬼的诅咒。贵族们更是同样如此,使用各种浓郁的香水,掩盖更加浓郁的体味。

只是最近十几年,富庶的意大利商业城邦,尤其是文艺复兴的北意大利诸邦,才开始再次修建引水渠,把粪水与生活用水分开。而在意大利商业城邦以外,无论是里斯本、巴黎、巴塞罗那,还是这里的塞维利亚,都是四处粪水流淌、牲畜与人一同随意排泄,一副“完全自然”的模样。这个时代塞维利亚的瓜达尔基维尔河,巴黎的塞纳河,带走的排泄物之多,比后世印度的恒河,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

这就是15世纪末的欧陆,城市是物理意义上的藏污纳垢,也是疫病横行的“魔鬼之地”。各种各样的瘟疫与流行病,早已与城市中的市民“和谐共生”。而其中最常见的瘟疫之一,就是“天花”。

在卡斯蒂利亚,“天花”有着各种不同的名字,也常常与各种流行病混淆。有叫“红疮”的,有叫“热毒”的,有叫“疮疖疫”的…而最为典型的名字,则是“儿童疮”。这大约是每一个城市儿童的宿命!几乎每隔15年,当新的一代人出生,“天花”就会在城市中重新流行上一次,带走3-5成的孩童灵魂。它就是这个时代孩童夭折最为重要的原因,没有之一。

作为繁华的贸易港口,塞维利亚城中长大的市民,基本都经历过这种“上主的命运审判”。他们在孩童到少年时代,必然会经历一场“天花”,得过痊愈后就不会再得,熬不过去自然就是个死。而在最初极为可怖的死亡率后,通过数百年一代代的死亡、筛选、适应与延续,城市居民们逐渐形成了“群体免疫”般的现实。这种“出疮”的瘟疫,也终于在数百年的传播后,逐渐被视为“儿童的疾病”,“儿童疮”。

当然,若是有“身体弱的乡下人”进入城中,遇到城中定期的“天花”大流行,那就得在死神的镰刀前走上一场了。他们的待遇,要么是被驱逐出城自生自灭,要么被丢到各种瘟疫病人强行隔离在一起的“病所”,通常是各种修道院和教会的附属屋舍或者窝棚。修士们会提供部分食水,用仁慈与虔诚的祈祷,用“上主的光辉”、“主的圣水”,来“治疗”他们。

这样的食水供应与“治疗”,一般不会持续太久。毕竟在十天左右的天花潜伏期后,很快就会进入天花爆发期,发热出疹。并且,这个时代的天花种类中,毒性弱化的毒株并不占据优势,体内出血的恶性天花在欧陆很是常见。从发热出疹、发脓出血到死亡,第二个十天就会见出分晓。而若是能熬过前三周的生死考验,又有足够的食物和水,第四、第五周就会开始结痂。也就是说,一个月的“上主考验”,或者生,或者死!

在欧陆的城市中,“天花”并不是唯一定期流行的瘟疫。与其他疫病相比,“天花”病人的治疗待遇,已经很不错了。毕竟“天花”只是“儿童疮”,得过一次的市民会终生病毒免疫,不用担心再得上一次,所以态度上并不敌视。

而要是有人得了“黑死病鼠疫”,这种高死亡率、会重复传播的细菌性疾病,那时就会引起普遍性的市民恐慌与敌意,既而遭到“上主火焰的净化”!

是的,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黑死病”当然是“魔鬼的侵蚀”。唯有熊熊的烈火,才能把这种魔鬼的危险,把这种可能杀死一个城市所有人的灾难,提前扼杀在摇篮里。只有火焰才能净化一切,把附体的邪恶魔鬼彻底烧成灰烬,连带着不够虔诚、被魔鬼侵蚀的患者一起!

“咳咳!恶!…”

咸腥的海风吹过,在搬运木桶食水的船队丁壮中,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男人突然低下头,使劲的咳嗽了一会。而旁边另一个满脸褐斑的年轻人停下脚步,有些担心的望了过来。

“老胡安,你怎么了?”

“咳!咳!…洛佩,我有点想吐。这些城里人的东西,太难吃了。那什么鱼臭烘烘的,怎么洗都有股屎味…我还是想吃阿雷瓦洛老家的麦饼,还有香喷喷的麦粥,加上青豆和芜菁一起煮出来,那个香啊…哧溜!咳咳!…”

老胡安说了两句,咽了口口水,又忍不住咳嗽作呕起来。而旁边的同乡洛佩一脸担忧,一边帮老胡安揉着发热的胸口,一边低声叹气。

“哎!这城里看起来就像老家的猪圈,也不知有什么好。东西又贵又难吃,连黑乎乎的面包都要好几个铜币…还是我们富庶的阿雷瓦洛领好!要不是我爹妈给我生了三个哥哥,实在没地给我,我也不会应征出来…”

阿雷瓦洛领位于卡斯蒂利亚中部,不仅是伊莎贝拉女王继承自亲生母亲,所拥有的第一块领地,也是她童年时居住的地方。女王对这块领地的子民,拥有着特殊的信任,也在领地子民中拥有着极高的声望。这一次王室开拓的远征军中,绝大部分殖民的武装丁壮,都来自这块女王的直领,由一纸王令征召而来。

“咳咳!洛佩,你帮我扛一个木桶…我有些使不上劲,背还疼…”

“哎!都是这两天干的杂活太多。好在明天就要启航了…老胡安,等船队出了海,你就能好好歇两天了…等到了那什么富的流油的印度,听说到处都是好地!我们把青豆和芜菁先种上,明年春天再种麦子,秋天就能吃麦饼和麦粥了!…”

“啊!种上麦子,明年秋天就能吃麦粥…咳咳!女王会庇佑我们,圣母也会庇佑我们的!…咳咳!”

“是啊!愿圣母玛利亚,庇佑我们!…”

海风继续吹拂,咳嗽断断续续。两名阿雷瓦洛的征召农民扛着水桶,运上运输物资的补给舰。这两艘补给舰载重很大,与作战的克拉克大帆船不同,基本没有火炮。

此刻,船舱中已经载满了食物、淡水、兑水葡萄酒,还有几对鸡鸭鹅、两对种猪、一对种牛,以及小麦、葡萄籽、豆类、橄榄树苗、蔬菜种子。除此之外,还有各种为建立殖民地所准备的工具、生活用具,包括铁钉、锯、斧、铲、锤、绳索、砖模,以及陶锅、木桶、油灯、针线、炊具、磨石。

从这些运载的殖民物资中,就能一眼看出卡斯蒂利亚乡下的生产力水平,也能看出王室持续对外进行殖民开拓,彻底掌握大西洋新航路的决心!

“咳!…”

低低的咳嗽,从肮脏的港口而来,融在海边的风里,飘在丁壮忙碌的甲板,又飘入满载物资的船舱。没有人知道,有什么留了下来,又有什么即将离去。

一种苍白的存在,正安静等待,不需风帆,不识星辰。它藏在中年男人衰弱的身体里,藏在水手共用的毯子中。它等着,飘着,打着旋儿,一口一口地在船舱中流转,更换着或许见过它、又或许没见过它的宿主。而等到漫长的航行结束,等到无尽大海的对面,那才会是它旅途的终点,才是它举起冰冷镰刀,无声大笑,收割“温暖麦杆”的时候…

“JaJaJaJaJa…”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