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二十九章:遗志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二十九章:遗志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河北的千里沃野遍地焦黄,大片蝗虫由南而北,累累白骨随意横陈在路边,尸体旁多有拐杖,麻衣多快要风化,绫罗绸缎只零落几片而已。

在这场大逃难中,贫穷和富贵的差别并不如何大。

关中的战事如火如荼,燕军陷入关中百姓的汪洋大海中。

朱温见到不妙,想要率军东进,却遇到了一路东征而来的神圣同盟军。

但大唐的局势并没有比永安元年变得更好。

一切都好像一场梦。

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日一变。

辅佐天子的洛氏子七日一换,洛王的爵位戴在不同人的头上,如今终于稳定下来。

她叫洛仙芝。

十九岁。

她所面对的局面很是严峻,她的威望远远不如执政多年的洛星云,大唐动荡,政坛数日一变,波云诡谲,她还处于成长期,但大唐的六京三千州都压在了她的肩上。

在一个清晨,刚刚下过几丝雨,地面微微有些湿滑。

她从宫殿中醒来。

而后有宫娥匆匆而至,一见到洛仙芝便噗通跪倒倒地,脸上满是惊恐。

一行人脚步匆匆走到天子的寝殿,这里已经匍匐倒了一片人,所有人都战战兢兢。

洛仙芝快步走进,越过两个烧成炭块的火盆,上前握住天子的小手。

冰凉刺骨,有些僵硬,脸色苍白,嘴唇红的宛如樱桃。

“昨夜发生了什么?”

洛仙芝提了提地上的火盆,厉声道:“火盆是谁端进来的?”

“回洛王话,是陛下说有些冷让奴婢端进来的。”

“窗户也是你关的?”

“回洛王,窗户是陛下自己关的,这段时间宫中比较乱,陛下害怕,一直都让紧闭门窗。”

洛仙芝闻言有些沉默,天子怕冷,最近宫中混乱,所有天子害怕,她也是知道的,但烧火盆不关窗,关窗不烧火盆。

这种错误太低级了。

“将人全部带下去,查一查。”

洛仙芝知道这里面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因为这里面有自己从洛氏带过来的人。

如果现在是其他人在宫中,这件事已经说不清了,必须要有人为天子的去世负责任,甚至要自杀以谢天下。

但洛仙芝不用。

望着天子的尸体横陈,她心中思绪有些复杂。

她和天子并没有什么感情,两人相处的时间,满打满算只不过三日而已。

况且这段时间,她已经见多了生生死死,为了这个天子,有多少她的长辈都魂归素王了,但这一刻,她依旧有些迷茫。

“召诸臣进宫,然后将誉王殿下带到这里来,阿九,你亲自去。”

阿九是洛氏的灵兵,是绝对不可能出问题的。

誉王则是天子的弟弟,如今天子崩殂,应当让誉王继承大统。

召诸臣进宫,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不可能不通知。

洛阳城中一直都非常的混乱,强盛的洛氏急转直下,洛氏自然依旧是强大的,根基都没有丝毫的损毁,但台面上的人物却有些缺乏了。

据说上任家主,甚至对周郡王一脉和玄门一脉发出了召回令,让周郡王一脉回来稳定局势,到不得已的时候,继承洛王之位。

话说这洛王之位,本就是从周郡王一脉延伸出来的,只不过一支远走高飞到了秦国,一支伴随着女主天下而勃然兴盛,最终达到前无古人的境地。

……

大臣们并不如何悲痛,脸上只有麻木,死人死的太快太多,就是这样的情绪。

关于大行皇帝的死因,洛仙芝只略一解释。

而后众人便见到誉王殿下被一个身材高大的壮妇人抱了过来。

誉王还不知道他的兄长死了,更不知道自己即将成为帝国的主宰。

灵兵将誉王放在地上,洛仙芝牵着他的手去看大行皇帝,大臣们都沉默的注视着这一幕,心中则在盘算着要说些什么。

虽然现在帝国很艰难。

但有心人反而能看出来,现在的帝国,貌似没有灭亡的危险,从一开始气势汹汹的境遇下跳脱出来,就能意识到,大唐至少在中原的统治是非常稳定的,民心也很足。

只要还能保有中原之地,日后总还有机会,能够恢复盛唐的疆域。

既然如此,那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就有一件事,那就是帝国巨大的权力真空。

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没有人可以无视,现在洛氏让出了巨大的权力,这些权力自然就要有人填补上去。

洛仙芝虽然年轻,但却对此心知肚明。

在堂下的这些人,或许对于大唐是忠诚的,但忠诚于大唐,和一心为公,不是一回事。

现在他们安静着,只不过是因为誉王还在自己手中,如果誉王也去世了,那无数的攻讦都会落到自己的身上。

这种攻讦未必是要达成表面上的目的,更多的还是让自己出局。

想到这里,洛仙芝摇摇头,可惜啊,我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傻白甜。

望着那個被天子死相吓到,正哇哇大哭的誉王,洛仙芝也在思索,这个小孩子还有机会长大吗?

他虽然什么都不懂,但他的生死却关乎着帝国的稳定。

如果誉王去世,洛仙芝简直难以想象天下会变成一副什么样子,仅仅是继承者就能吵个连天。

很多人都目光熠熠的望着誉王。

这就是未来帝国的主宰了,距离他能够处理政务,还有很多年,这些年掌握权力的就是面前这个年纪同样不算是很大的女子了。

一个来自洛氏的女子。

但。

他们望着洛仙芝的目光却不是望着一个权力者。

而是望着一个死人。

他们在等待着洛仙芝会在什么时候死去。

洛仙芝也知道他们在看什么,她自己也有时候在思考自己会在什么时候死去。

在群臣到来之后,对大行皇帝的死没有异议,然后洛仙芝将大行皇帝收敛,既而在大行皇帝的灵前,宣布誉王继承皇帝位。

洛阳蒙上了一层新的阴影。

上一层阴影还不曾取下。

……

天子的突然崩殂对于人心的损害是极大的,这段时间以来,四海之内可以说是人心惶惶,没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一桩桩一件件事,让人心中不安。

乃至于让许多人产生了一种大唐是不是真的要完的错觉。

一直都没有好消息传来,每一条传来的消息都是对大唐不利的。

而对于洛仙芝来说,她现在最重要的事情,便是重组一个可以执政的体系。

宫廷中的体系不需要重建,洛氏内部的人可以直接用,她有一个庞大的秘书团,可以用来参谋机务。

但在外的人,则需要她仔细的甄别,哪一个是可用的,哪一个是不可用的。

在这方面即便是洛星云曾经用过的人,也不一定是可用的。

这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道理,洛星云的盟友不一定是洛氏的盟友,服从洛星云的人,不一定会服从他的后人。

洛仙芝继承家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前往关中接收敢战士,这是洛氏的依仗。

中枢不稳,前线就不可能稳定,从洛星云薨逝开始,前线的状况就非常令人感到担忧。

李克用整个人都有点懵,不明白在前线还好好的洛王,怎么回去神都之后,突然就去世了。

他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准备和新的洛王联系一下,然后便是接二连三的人去世。

一直到洛仙芝,他已经彻底懵了。

洛氏这是遭受了什么诅咒?

难道大唐真的要完?

不可能!

就算是没有洛氏,我也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复兴大唐。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洛仙芝会发生什么。

然后时间就这样缓缓流逝,一个月,两个月。

洛仙芝依旧安然的端坐在神都,没有丝毫的异样。

喧嚣的声音从各处传来,那个突然降临在洛氏身上的,恐怖的诅咒,消失了?

这是唯一的答案。

洛王真的没事!

当意识到诅咒消失之后,天下人望向洛仙芝的目光都不同了,既然她能够活下来,那在未来,她就是帝国最高的权力者。

李克用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书信,发回了洛阳,信中的内容很是简单,就是大概叙述了一番前线的军情,然后他准备发动一场围绕长安的大会战,希望朝廷能够给予支持。

对于主动示好的李克用,洛仙芝给予了肯定的答复,而后在李克用的名字上,圈上了一个圈。

用李克用是必须的。

李克用是现在朝廷可用的战将中最杰出的人之一。

而且河东军事集团的猛将有不少,李克用的义子和麾下,猛将实在是不少。

洛仙芝擅长政治以及调度,但军事不是她所擅长的,所以她必须有可以使用信任的军事集团。

现在最趁手的就是河东军事集团,其他的都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她也算是别无选择。

……

接到洛仙芝回复的李克用,很是振奋,果然只要是洛氏在中央执政,那政策就是一以贯之的。

他在关中待的时间很长。

伴随着战事走入相持,洛星云和他就在构思一场大会战。

结果洛星云突然被调回去了。

现在的形势,李克用决定成为大唐的救世主,为天下如今的局面,打开一个突破口,他相信只要自己能够大胜燕逆,整盘大棋都能够被盘活。

所以他需要朝廷的支持,朝廷虽然在各处被牵制了精力,但组织一场大会战,还是可以的,而且朝廷只不过是粮食少,其他的军械、军力等各方面,都可以给予他极大的支持。

这样的大会战,仅仅凭借他的河东军,自然是不行的。

实际上这场会战的双方。

敌方是燕军和李茂贞,大约有三十万左右的兵力,燕军还在源源不断的南下,基本上十三岁以上的男丁能动的人,都要南下进入中原。

而李克用的铁杆河东军只有七万,再加上之前洛星云带去的十万禁军,也就是天策军,还有他临时在关中收拢的救**,被他整编为神策军,这些人大概是八万左右。

李克用想要的就是天策军和神策军的领导权,有了这两支军队,他手中的可用兵力,就达到了二十五万,可以和燕军进行一场真正的大会战了。

……

河东军营中。

李克用站在帐中,右手中握着圣旨,他的左右两侧则是现在关中大大小小的军队首领,除了圣旨之外,没人能够将他们全部召集在这里。

望着眼前这一幕,李克用不禁再次赞叹自己投靠洛仙芝的英明决策,虽然洛仙芝年轻威望不足,但她毕竟代表了朝廷的正统,只要天下人心不失,朝廷的体系还在运转,她的话就是管用。

“晋王殿下,有什么事还请快快说吧。”

其实大部分人已经大概能猜到是什么事情了,李克用和洛氏的关系好,之前洛王离开关中前,就让他暂管军队,现在大概也是得到了朝廷的授权。

果然李克用没有卖关子,他将手中的圣旨高举,振作道:“诸位,本王也不绕圈子,这是朝廷的诏令。

朝廷已经任命本王为征西大元帅,统辖神策军、天策军,以及陕西一切军事要务。

未来黄河以西的征讨都要交给本王。”

果然!

众人心中心思虽然各异,但并不是特别的惊讶。

李克用也不在意众人如何想,他郑重说道:“诸位,这是朝廷对本王的信任,这也是莫大的责任。

自从燕贼逆乱以来,宋贼也乘势而起,中原亦有流民祸乱四海,大唐国祚似乎已经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之中。

洛王忠谨,但却天不假年。

如今天下人心汹汹,若是再任由这种思绪发展下去,大唐社稷危矣。

本王乃是大唐宗亲,深受皇室信任,绝对不能坐视不理。

况且,谁能忘记昔日的大唐盛景呢?

谁能不怀念昔日的大唐呢?

谁不愿意回到那个煌煌的盛世呢?

诸位现在和本王一起站在这里,都是为了大唐而战的义士。

本王也不瞒诸位。

在开战前,洛王抬棺死战,本王也给自己准备了棺材,如今燕逆就被本王堵在关中不能向东,本王要和燕逆在关中决一死战。

为大唐除去这个祸害。

若是不能胜,便马革裹尸而还。

大唐必胜!”

这一番话说的众人心中激荡不已,尤其是那一句谁能不怀念往昔的大唐,让许多人都破防,心向大唐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不要说他们这些人。

就算是造反的燕国,心中也在憧憬着那个盛世,他们只是觉得自己不能享受那个盛世而不满,他们想要成为那个生活在中原的人。

“大唐必胜!”

所有人都齐声高呼。

李克用微微露出笑容,民心可用,军心可用啊。

在这些时日的交战中,他早就发现,实际上在战争中,只有那些从燕国来的人,才是硬茬子,那些人是真的拼命。

燕军进入关中后收拢的人根本就不堪一击,不是中原人战力差,而是这些人根本就不想和大唐军队打仗。

心中没有战意,自然战斗力就大打折扣。

打仗终究是拼命的事情。

……

一场庞大的会战,通常是从一系列小摩擦开始的,而且是由无数的小战场所组成,每一个战场的胜负,都相当在战争胜负的天平上,抛下一枚筹码。

这些筹码有的比较重,有的比较轻。

有的则会直接将天平彻底压向其中一方,让另外一方再也动弹不得。

比如斩首行动,总是会直接的让其中一方直接战败,在那一刻,其他所有战场的胜负,都已经不重要了。

关中的核心目前在燕军手中,李克用的攻势便是围绕长安所展开的。

他相信燕军绝对不会龟缩在长安城以及周围,而是会真刀真枪的和自己大战一场,他很期待那一幕。

李克用没有猜错,燕军的确很期待和他来一场大战。

双方都觉得自己有必胜的把握。

帝国的精锐在关中进行了一场意识的比拼,李克用有意识的让精锐冲到最前面,以防止阵线直接被炸开,而让神策军作为策应,在他手下的兵力中,神策军是最不精锐的。

这一场战争在突然中开战,或许是两个斥候相见的时候,亦或者第一支箭矢射出时。

伴随震天战鼓声和日升月落的,是遍地的尸体,横陈的骸骨,洒落在各处的鲜血,在鸣金之后,熊熊燃烧起来的大火,大火中,那些尸体在剧烈的燃烧着。

对于这些清理尸体的人,双方都很有默契的没有攻击,尸体的堆积会造成瘟疫,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对方的坚韧同时出乎了双方的意料。

远离家乡已经许久的燕**队竟然还能有这么旺盛的战斗力。

那些从关中刚刚征集的士兵,也有些出乎燕国人的预料,他们虽然战斗力弱,但有时候也很顽强。

……

李存勖有些悲痛的望着躺在病榻上的父亲,那个曾经在他眼中无坚不摧的战神,现在却如此的虚弱,垂垂欲死。

“父王!”

李存勖悲痛大喊着。

李克用强行睁开眼,看到李存勖终于过来,微微扯起一个笑容,“亚子,你来了,男子汉,不要哭。”

李存勖强行控制住眼中泪水。

李克用这才满意的说道:“亚子,为父就要死了,晋王之位传给你。”

说罢深深喘了两口气。

李克用周围的众人皆是一惊,没想到李克用竟然真的将晋王传给李存勖这个最小的儿子。

李存勖自己也很是吃惊。

李克用并没有卖关子,反而很快就说出来原因,“如今天下汹汹,洛王在神都居中调控,政治上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平定天下需要一把锋利的刀,亚子,你天资卓绝,在兵事上有太宗皇帝的风采,我将晋王之位传给你。

你要为大唐效力。

记住为父的遗愿。

取弓矢来。”

李克用强忍着痛苦从床榻上坐起,脸上满是郑重,“为父不能光复大唐,辜负了朝廷的信任,这是为父的遗憾。

现在给你赐下弓矢,如果有一天伱能够完成为父的遗愿,就带着弓矢去告祭为父的神位。

如今天下祸乱,都是因为燕逆造反,为父深恨之,你要击败燕逆,杀死那个擅自自立的燕王。

燕逆能进入关中,是因为陇右李茂贞,你要讨伐李茂贞,用他的血来祭奠大唐死伤的将士和百姓。

河西朱温阻绝中西,若非是他,为父不至于捉襟见肘,以至于兵败,朱温罪不容赦,你要杀死他。

宋贼一向与中原不和,如今附从燕逆,断绝中原粮道,最是可恨,不杀宋贼,为父死不瞑目。

关东流民,祸乱天下之根,要尽早镇压,不能让其有壮大之机。

这五者,都是为父深恨之辈。

这五支箭给你,若你能解决其中之二三,为父黄泉之下,也觉得无限光荣。”

与尔五矢,无忘乃父之志!

李存勖两眼通红的接过五支箭矢,“父亲,儿子立誓,此生必定完成父亲的遗愿!”

李克用闻言笑了笑。

哪里是那么简单。

若是先前的话,还能一战,现在自己损兵折将,不得不采取守势,复兴大唐的难度,难了几个级别。

唉。

我本来想要做大唐的救世主,结果却成了大唐的罪人。

其实他想的太严重了,洛仙芝都没觉得有这么惨。

大唐缺的永远都是粮食,而不是人。

以大唐的底蕴,燕军在关中或许还能生存,如果他们真的敢进入河洛,河洛百姓就会让燕军知道知道什么叫做三百年帝都所在。

让他感受感受什么叫做大唐民心。

不要说李克用损失了十几万大军,就算是再来十几万,大唐也损失的起。

在李克用提出大会战计划的时候,洛仙芝就已经预想过如何失败的话,应该如何做。

她早就在河洛再次征发了一支军队,如果李克用损兵折将的话,就将这支军队,再次填到前线去。

这倒不是不信任李克用,而是打仗从来就没有常胜不败的,总要有备用的计划。

……

李克用给自己准备的那具棺椁,终究还是用上了,他的遗体被装进棺椁中,然后被运回了神都安葬。

对于他的战败朝廷并没有追究。

他并没有粗心大意,而且虽然战败,但同样对燕军造成了巨大伤害,让燕军也开始舔舐伤口,可能也是在等待草原上的援军。

在扶灵回神都的名单中,朝廷的官员并没有见到那位嗣晋王,后来从扶灵回来的人中,才得知那群新任的晋王,直接就进入了军队中。

所有人都知道,他要给先晋王,报仇雪恨。

先晋王临终前,给了他五支箭矢,让他完成遗愿。

但其实没有几个人把这件事当回事。

先晋王戎马一生,想要击败燕逆,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都没能成功,区区一个毛头小子,才十几岁,能有什么作为。

他们当然知道李存勖在河东做的事情,也知道他在河东大破农民军,保下了河东。

这件事传得到处都是。

让李存勖太原公子的美誉更加响亮。

但。

要知道燕军可不是那些河北的流民组成的农民军所能够比拟的。

农民军的战斗力很低。

燕军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唐精锐。

仅仅凭借着现在布置在关中的军队,根本就不可能战胜燕军。

李存勖虽然也被称为太原公子,但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太宗皇帝。

而且现在李存勖能指挥的只有那几万河东本部兵马,神策军和天策军,绝对不可能听他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固守,然后等到朝廷的军队征发完毕,然后再派遣一个通晓军事的大将坐镇,再和燕军拼个高下。

燕军毕竟是远离本土,不可能比朝廷补充军队的速度更快。

……

但李存勖不这么想,他从小读的就是太宗皇帝的本纪,看的都是各种少年英才的故事,他从小就懂兵书,在使用这些学习到的知识时,有一种如臂使指的顺畅。

他从来都知道,他是个天才。

不是别人硬夸的,而是真正的的军事天才。

他知道没有朝廷诏令,神策军和天策军不可能听从他的命令,但他认为在双方刚刚大战完之后的这段时间,尤其是自己的父亲去世,是再次发动战争的最好时机,敌军绝对不可能防备,大概率会放松警惕。

他找到了自己父亲的旧部,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指出了行军路线,以及最重要的一件事,“五天之后,如果渭水起雾,我们就从这里突袭,燕军必然大乱,我军就可以直接占领长安,而后通过长安城,天策军和神策军就不得不配合我们围剿散乱的燕军。

内外夹攻,燕逆哪里有不败的道理?”

这是一个相当疯狂的计划,即便是有大雾,但是用五万大军去硬顶二十万大军,这也不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情。

如果是一般人,他们一定拒绝,但提出这个计划的是李存勖,听到这个计划的是河东疯子。

李克用手下的这群人中,颇有一些眼光极好的人,比如郭崇韬,他就非常赞赏李存勖的计划。

于是这个计划在几个人的大力赞同之下,竟然得到了通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