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三十章:大婚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三十章:大婚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授殿的偏殿中,檀香袅袅。

殿中坐着十几人,有宰相,有洛仙芝从洛氏带出来的顾问,这些人时不时抬头望向坐在上首的洛仙芝。

洛仙芝一身宫裙,不施粉黛,纤细白皙的手,紧握着毛笔,目光一刻不曾从桌案上离开。

桌案上东西虽多却不乱,井井有条,桌案前沿是一列列未曾批复的奏章,桌案旁边有一个竹篓,里面有批复完的奏章。

洛仙芝的左手边是天子的印玺,右手边则是凤阁鸾台的印章,这二者便是她执掌天下大权的关键所在。

殿中很安静,所有人都在按部就班的做事。

从殿外走进一个宦官,进殿后便跪倒在地,尖声道:“洛王殿下,关中派来了信使,是有关于军情的,兵部尚书和关中信使都在殿外等候。”

兵部尚书来了,看来事不小。

洛仙芝闻言放下手中的毛笔,殿中其他人也将目光投过来,“让二人进来。”

不多时,一个已经被仔仔细细检查了数遍的军士从外走进,单膝下跪行礼,兵部尚书也向洛仙芝行礼。

兵部尚书是李氏宗王,洛仙芝平静问道:“李尚书,关中发生了什么?”

关中有喜事发生,从兵部尚书的表情上就能够看出来。

李千秋一想到关中传回来的消息,就感觉无比的振奋,欣喜道:“回洛王殿下话,晋王殿下率河东五万步骑,在渭水大破燕军二十万铁骑,斩首三万两千人,燕军跳水死伤者六万余人,俘虏五万。

斩杀、捕获燕军王公、将领一百七十三人,燕贼在关中全军覆没了。”

洛仙芝手有些控制不住的抖了一下,就算是见多识广的她,也有些被这辉煌的战果震惊。

殿中其他人更是惊骇莫名,下一瞬就是无数道相同的声音响起,“这是真的吗?”

燕国异地作战,无处可躲,一旦战败,连跑都没得跑,这也是俘虏这么多人的缘故,那些逃跑的人,实际上也跑不了。

最重要的是,一战报销燕军的高层,这是真正的全军覆没。

不是击溃!

不是打散!

不给收拢的机会,不给东山再起的机会,一战定乾坤。

真是恐怖。

跟随兵部尚书而来的士卒,听到铺天盖地而来的疑问,朗声说道:“启禀洛王殿下,晋王殿下已经收复长安,等待朝廷的命令。”

洛仙芝沉默一瞬,而后缓缓开口道:“晋王立下如此之大的功勋,乃是国家的功臣,朝廷从来不会亏待任何有功之臣,你且先退下,待过几日,随前往关中宣旨的使团回返关中。”

待充当信使的士卒退下,洛仙芝当即召见诸位公卿,商议关中之事。

吏部尚书沉声道:“洛王殿下,微臣以为,这件事首先要确定的是,是否为真?”

虽然这种事基本上做不了假,但大唐自有流程,这种级别的战功,不能有丝毫的问题,否则整个朝廷都会成为笑柄。

洛仙芝正声道:“不必特意安排人去调查,敢战士就在前线,很快有关于前线的详细消息,就会送到本王手中。

先以此事为真讨论。”

殿中众人齐齐垂首,“是。”

这就是洛氏的地位,帝国内部唯一拥有私兵的非藩属国王公,不过洛王毕竟是超品亲王,拥有私兵或许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吧。

殿中顿时再次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主要就是赏赐的级别,以及接下来的任用。

正在一群人讨论的时候,洛仙芝的妹妹,同时也是她如今的第一顾问秘书从外间走进,而后在她耳边低声道:“姐姐,晋王李存勖在关中大胜,属实,这是详细的战报。”

洛仙芝展开详细战报看了一遍,李存勖轻骑勾引,与燕军在关中小战几场,但故意战斗的不坚决,犹犹豫豫,使燕军放松了警惕,而后乘着渭水大雾,他身先士卒,全军出击,最终击溃了燕军,得胜之后,他追击了两天两夜,将燕军主要将领全部斩杀和捕获后,才结束了这场战争。

从头到尾,极其的有太宗皇帝当年打天下的风范。

两份战报结合在一起看,再结合洛氏收集的有关于李存勖之前的情报,洛仙芝对于李存勖之后的使用,大致有了考量。

心中有了决定,她直接让群臣停下讨论,朗声道:“本王对于如此赏赐已经有所考量。

晋武襄王薨逝前,曾经想要让当今晋王做大唐神剑,如今晋王既然有这方面的能力,本王决定给晋王这個机会。

让他代替晋武襄王的职责。

天策军撤回神都,从河洛征兵补充神策军,再从关中征兵组建龙骧军,皆交由晋王统率,河东军依旧由其统率。

本王再封晋王为中都留守,陇右、河西、安西、北庭四镇节度使,河东节度使依旧兼任,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太子太保,上柱国,检校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责令其征讨李茂贞、李言明、朱温,光复中都以西。”

一桩桩一件件,几乎不要钱的被洛仙芝撒出来,听的下面人都有些心惊,大功可真是有大赏,如果再立下几次功劳,这不得走到当初太宗皇帝封无可封,赏无可赏的地步。

“洛王殿下,晋王如今才十七岁,这样的赏赐,是不是太过于重了,日后……”

日后还有很多年,赏无可赏怎么办。

十七岁。

洛仙芝默然,李存勖比她还要小三岁,但成就却已经是大多数人一生都达不到的,他出生好,有了彰显的舞台,自己的能力也强,有了出头的机会。

想到这里,洛仙芝感慨道:“十七岁好啊,能为大唐效力很多年,就按照本王的能力去颁布。”

……

关中已经是一片欢腾。

李存勖略带青涩的面庞上,却满是肃杀之气,那些河东将领以及其余朝廷诸军的将军,现在再也不敢小看他。

此刻李存勖坐着,他们站着。

正如当年李世民坐着,一众老臣站着一样,这就是军队,这就是战场,在这里没有年龄大小,只有胜败与否,能打胜仗,在这里就是王,什么论资排辈那都是给没能力的人排的。

“诸位请坐吧。”

李存勖终于出声,众人齐声道:“多谢晋王殿下!”

李存勖满意的点点头,“诸位,朝廷使者明日就会到达中都,无论日后诸位,在哪里就任,今日在长安,我等齐心协力攻破燕贼,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本王祝贺诸位,日后能为大唐多立功劳。”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晋王一脉这是要彻底起势了,人生就是这样,任何一件事都会改变未来。

你说李克用一个河东郡王,一个节度使,怎么在短短时间之内,就成为晋王以及大唐军方第一人了呢?

其中太多巧合,这些巧合少一个,他都不可能晋升这么快。

但命运就是如此。

当命运的眷顾在他死的时候本该戛然而止时,李存勖站了出来,告诉所有人,命运所眷顾的其实不是李克用,而是他李存勖,李克用是给李存勖打工积累资本的。

翌日。

洛仙芝派出的使团到了长安,李存勖带着诸军文武迎接使团。

在宣读完圣旨后,使者笑着对李存勖说道:“晋王殿下,洛王殿下还有一番话要传递给您。”

在事实上,这就是口谕,李存勖躬身道:“请天使言下。”

“本王一向听闻晋王年少时有太宗风采,如今渭水之战,本王察之,晋王可谓有勇有谋矣,如今国家艰难,晋王是晋武襄王之子,又是近支皇亲,当继承父祖忠诚之志,奋发之勇,报效朝廷,日后岂不名留青史,万古流芳。

待天下平定之日,本王当为晋王斟酒,告慰大唐列位先帝。

听闻晋王还不曾有婚配,待晋王讨伐李茂贞、朱温凯旋后,本王亲自为晋王做媒,择选良家闺秀,奉承晋国宗庙。”

洛仙芝的这番话其实就表达了一个意思,她很欣赏李存勖,让李存勖努力多立功,也不要多想,以后有什么时候,她都会保着他,不用担心被清算之类的。

完成父亲的遗志,对于李存勖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洛仙芝的全力支持,那自然是事半功倍。

他现在虽然位高权重,但比起洛仙芝来说,差距不可以道理计,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

即便是他父亲李克用活过来也比不上。

“洛王殿下谆谆教诲,存勖知晓,还请天使回禀洛王,不克李茂贞、朱温,存勖绝不回返关东。”

李存勖立下了军令状。

待朝廷使者离开之后,李存勖就开始在长安备战,朝廷也派来了不少人重新接管关中,之前的统治体系被燕军破坏了许多。

李存勖开始制定针对李茂贞和朱温的作战计划。

这二人中,朱温是个真正的人杰,从各方面都比李茂贞强了不是一星半点,从极西之地而来的联军,在朱温手中连续吃亏就是明证。

若不是有神庙军两次在关键时刻冲阵,神圣同盟的联军可能已经被极大杀伤了。

远途而来的神圣同盟军心颇为涣散,后勤补给也遭遇了困难,毕竟是联军,各国心怀鬼胎,不能真正的齐心协力。

胜利的时候还好说,但一旦遭遇攻坚战,就会出现推诿等情况。

朱温本身也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在统筹方面极强,在他的统合下,在燕国战败前,内部都没有出现异样的声音。

直到燕国突然被击败,不仅李茂贞大骇,朱温也瞬间急了,关中的燕军败了,那就轮到他们直面那个本以为是个毛头小子的兵锋了。

仅仅一场战役,情势就急转直下,这是所有人都不曾料到的,没有人敢小瞧李存勖,即便他才十七岁。

……

洛阳。

洛仙芝批复完一份新的奏章后问道:“这是最后一批送往长安的物资了吧。”

兵部尚书连忙回话道:“回洛王,是的,价值三千万贯的物资,都已经陆陆续续的启程送往长安,战前的准备都已经做好了,之后只能等战后再根据战场形势送了。”

洛仙芝轻轻点头,她的目光投向了关中,心中暗自道:“李存勖,你可不要让本王失望,若是你真的可堪大用,本王就送你一场泼天的荣耀和富贵。

若是你昙花一现,那就去做一个富贵闲王吧。”

兵部尚书汇报道:“洛王殿下,如今关东的流民已经突破了五百万,现在关东很多州县都已经彻底失守,大部分的州县,现在已经没有守住的能力了。

朝廷在关东要不要做些什么?

关西纵然是大敌,但关东也不容小觑啊。”

洛仙芝闻言皱眉道:“关东没有粮食,成不了气候,通告各州刺史,守住淮河沿岸以及荥阳、虎牢等重镇城池,朝廷会派出军队清剿。

只要进不了江淮,大唐无忧,如今大唐没有能力两面开战,也没有能力去救那么多的灾民,只能任由其发展。

等吧,等到关西战事停止,朝廷自然会转向关东。”

兵部尚书也知道事有轻重缓急,现在只能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关西身上。

……

大殿有些昏暗,油灯亮了几盏,不知从哪里刮进来的风,灯火随风飘摇着,照的人影子拉的长长的,还不住扭动。

殿中围着颇多身着白衣的人,有男有女,一个个皆是眉头皱起,然后摇摇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束手无策,大多数人脸上都现出铁青的颜色。

那个颇有些恐怖的未来,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殿外有人走进。

众人抬眼一看,是洛王洛仙芝。

“家主。”

“姐姐。”

“殿下。”

洛仙芝一走进殿中就感受到那股凝重的气息,心下一沉,“不行?”

“姐姐,我们为陛下切除了暴起的部分,然后用蒸馏出来的酒精,清理了伤口,但陛下还是发脓了,我们尽力了。”

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洛氏有外科手术的能力。

但外科手术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防止术后感染。

在洛氏的实验中,用酒精本就不是万无一失的,或者说,有作用但不是特别大,只能作为辅助,在这个没有消炎药和抗生素的时代,每次术后,都不吝于鬼门关走一遭。

更不要说天子的年纪还这么小。

但不得不如此。

李氏祖传的毛病,谁都没想过会在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身上出现,他的身体根本就扛不住,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

现在的结果事先是有预料到的,天子不够幸运。

洛仙芝手中攥着刚刚从关中传来的捷报,心中却连一点欣喜的神情都没有。

她坐到天子身边,等待麻醉药的药效过去,天子缓缓睁开眼,然后便见到了洛仙芝,他的脸上表情很痛苦,“姑姑,好热,好疼啊。”

洛仙芝心中一酸,她轻轻拍着天子温声道:“睡一觉吧,睡一觉醒来就不疼了。”

天子这么小还不懂什么叫做生死,他只觉得好热,刚刚醒过来,就觉得昏昏沉沉的,他往洛仙芝的怀中挪了挪,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洛仙芝感觉自己仿佛抱着一块热炭。

灯油添了一次又一次,她怀中的身体渐渐褪去了热,变得冰凉起来。

洛仙芝轻轻拍着,仿佛他还没有死去。

她周围的人都不曾离开,还多了一些,这里已经不仅仅是医者,还有公卿。

如果说上一任天子崩殂还让人不是那么担忧的话,这一任天子崩殂,对于大唐而言,不吝于天塌地陷。

在这个时候,甚至顾不得为天子的死而悲伤,摆在所有人面前的只有一个问题——

谁堪为帝?

这偌大的帝国,谁来继承啊?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洛仙芝,谁能得到洛王的认可,谁就将会进入洛阳,成为至高无上的天子。

洛王又是如何想的呢?

没有人知道。

……

按照一般权臣的想法,自然是选择一个年纪小的天子,才好控制,毕竟东汉时期的幼儿园,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每次被选择的皇帝,都是小孩子,于是大权就在皇太后等人的手中来回转。

但洛仙芝不会这么做。

况且她已经亲眼见到了两个天子的死亡。

死亡,尤其是这种领袖人物的死亡,是会让人心中不安的,整个天下都会心中不安。

洛氏已经深受其害。

大唐同样如此,短短的时间之内,帝国就死了三个天子,任谁来看,这都是上天不眷顾大唐的表现。

所以接下来的天子,必然是一个身体好的人选。

在洛阳以及洛阳周围的李氏宗王,都已经开始积极向洛仙芝靠拢,还有那些可以接触到洛仙芝的大臣,都在暗戳戳的动用一切关系,希望她能够选择某些人。

“姐姐,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天子呢?”

洛氏内部也开始询问洛仙芝。

对洛氏内部,洛仙芝没有隐藏,她平和的说道:“大唐需要一个能够带着天下人信心的天子,他必须如同太阳一样,向所有人散发光芒,如果他能够像太宗皇帝那样,就完美了,大唐会迅速的重新收拾人心。”

听到太宗皇帝,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李存勖,“姐姐,你是想要选择晋王入继大统吗?”

洛仙芝点点头又摇摇头,“有过这个想法,但还不确定,需要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判断李存勖到底是个什么人,通常的做法自然是调查,从言行举止,以及各方面综合来看,但对于洛氏而言,还有一个办法。

洛氏中有一件神器,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能力优点和部分性格缺点,洛仙芝会综合调查以及神器给出的评价。

要完整的精确的得到李存勖的信息,不仅需要李存勖的详细信息等,还需要大量的气运,好在洛氏还能负担的起。

伴随着气运开路,人书神器显露出李存勖的模样,神器对于李存勖的一条条评价也冒了出来。

“勇而善战,知兵之术,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多亲人,赏近臣,重阀阅,轻寒士。”

“听妇人之言,重妇人之语。”

的确是很全面的评价,有关于军事的评价非常高,聚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放在历史上,能有这么高,也非常的少见。

至于重阀阅,轻寒士,这个世上大多数人都这样,说不上好坏。

最让洛仙芝在意的是最后一条评价,这是其中的关键。

洛王没有做出选择,即便是朝臣已经多次上书,但她还在思考,这让许多人心惊,他们认为洛王心中可能已经有人选了。

因为晋王李存勖凯旋,正在回神都的路上,他们认为洛王可能是在等待晋王,继承大统的可能会是晋王。

但让人疑惑的是,如果洛王真的选定了晋王,那为什么不直接宣布呢?

只要她宣布了,再加上现在晋王名满天下,收复关西的大功,远超其他宗王,没有人能拦得住的。

无数人在思考洛仙芝在想什么。

他们将问题想的太复杂了,其实原因很简单,李存勖进入了名单中,但还没有彻底被确定,洛仙芝总要见见本人才能决定。

……

洛阳城外为凯旋的晋王李存勖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但洛王没有出现,从天子崩殂到现在,洛仙芝没有单独见过任何一个李氏宗亲,也没有对任何一个李氏王公发表过看法。

但胜利凯旋的晋王,洛王总是要见一见的,无数人提起了心,这一次的单独见面,会不会改变什么?

李存勖在战场上也不紧张,他总是有无穷的自信,但此刻走在皇宫中,却只觉有些手脚不听使唤,他心知肚明,他不仅仅是觐见一个掌摄国政的宗王,他还是去见一个可能会让他成为至尊的人。

他从来都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他也会距离那个位置那么近,近到一步之遥的位置。

但命运将他推到了这个位置。

真的是命运。

他的父亲李克用得到了洛王的信任,得以统摄大军,在天子去世后成为晋王,而后局势风云变幻,晋王系的影响力扶摇直上。

恰好在他立下大功的时候,帝位空悬了出来。

这如果不是命运的话,什么又是命运呢?

而现在,命运会继续眷顾他吗?

……

李存勖来过皇宫。

他独自一人抬阶而上,他迈出第一步,抬起头来,便见到在上面站着一个人。

那是一个女人。

一个美丽的女人。

李存勖不知道该要如何去形容。

长发漆黑如墨,顺遂的飘落在腰间,没有挽起发髻,发间缀满了珠玉,充斥着古老的味道,瞳眸璀璨若琉璃,肌肤若白雪造就的瓷器。

金红的凤袍,夹杂着白色的丝线。

有若三九寒冬,素白的雪,沉沉压在孤梅,将坠未坠。

那女人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李存勖从失神中回过神来,他的心脏在砰砰跳动,那就是洛王,洛仙芝!

他的心在告诉他这个信息。

这世上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如此美丽、尊贵、庄严。

他的脚下快了几分,踏着台阶而上,到了门前,平复下来,缓缓走进,而后便见到上首果真站着刚才的女子,殿中两侧坐着两排人,皆望向他。

“晋王存勖拜见洛王殿下,殿下万安。”

李存勖眼观鼻,耳观心走进殿中,躬身拜见。

殿中两侧的人皆向后退去,转眼便消失不见,而后李存勖便听到了上首传来的声音,“晋王可知道本王为什么会单独见伱吗?”

李存勖的心再次砰砰跳动起来,他哑着嗓子道:“还请……”

他正要说还请殿下示下,却鬼使神差的抬起头,而后望到那双瞳眸,他迅速的转变了言语,“殿下是想要看看我,是否有成为大唐天子的潜质。”

说出来了!

李存勖重重的呼出一口气,紧张的静静等待自己的审判。

良久,上首传来了漠然的声音,“你的军事能力很像太宗,在这个纷乱的世道,是平定天下的利器,但你的政治能力不够。”

李存勖心下一沉,不知从何处而来的急智,让他脱口而出,“若有幸登临帝位,愿委政于洛王,就如同先前这般。”

李存勖负责帝国的战争,洛仙芝负责帝国的政治,这是李存勖做出的政治承诺。

一个君王做出的承诺值得信任吗?

不值得。

尤其是这个君王易听妇人之言。

“本王要做皇后。”

一道宛如石破天惊的声音从上首传来,李存勖整个人都懵了,他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抬起头不敢置信的望向上首的那道身影。

洛仙芝的面容依旧很是平静。

皇后,洛氏的皇后。

将会合法合理的掌握帝国的政权。

洛氏的势力则让天子在和皇后的相处中,甚至都要处于劣势。

更不要说洛仙芝,她是立了三个天子的大臣,她的政治威望,已经超脱了大臣的范畴。

李存勖呢?

他只觉巨大的惊喜充斥了他的大脑和四肢百脉。

那不仅仅是成为天子的惊喜。

更是那个神仙妃子般的人,将会成为他的妻子。

“我愿意!”

他欣喜的、高声的,呼喊着。

“你这一生将只有我一人作为妻子。”

“我愿意!”

“你的皇权将只剩下一半。”

“我愿意!”

“……”

“我愿意,一切都愿意!”

洛仙芝望着那个眉梢眼角还有些清稚的男子,突然想起,他今年只有十八岁,比她还要小三岁。

“恭喜你,晋王,你将成为大唐新的天子,这个天下将会迎来一个新的主宰,你一定能振兴大唐。”

李存勖的欣喜掩饰不住,“恭喜我自己,有幸成为您的丈夫。

我们会一起振兴大唐。”

————

帝所以得天下,再造唐业,盖文成皇后之功也。——《唐书·中祖本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