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一章:唐业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一章:唐业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千万年不易的洛水缓缓流淌而过。

洛阳曾经坐落在洛水之北,但如今的洛阳却横跨洛水,洛水不仅仅是圣河,同样变成了洛阳的内河。

大唐四百年的帝都,神圣天宝之地。

在蒸汽时代来临之后,机器的轰鸣刺破了大唐寂静的天空,过去千百年的变化,远远比不上这一百多年的变化。

洛阳的天空是灰蒙蒙的,无数的烟囱在冒出滚滚的黑烟,天下三大织造局之一的皇家织造局便坐落在洛阳东城。

远方传来火车的轰鸣声,以及蒸腾冒出的水气和烟尘,上面满载着来自塞外的铁矿以及煤炭。

在蒸汽时代,从来都被视为贫瘠之地的塞外,突然便一跃成为新贵,那暴露在浅层的煤炭,就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风霜寒雪都克制不住人对财富的追求,权贵们派出自己最忠心的奴仆,去塞外圈地。

洛阳城的范围比从前大了许多倍,人口已经突破了四百万,在过去一个国家王朝的人口,如今却聚集在一座城中。

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从来都没有像是这个时代,如此炽热,如此的蓬勃而难以停下。

洛氏钱行中所发行的纸币,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增加了无数倍,这代表着社会总财富的急速提升,社会生产力的急速提升。

帝国所统治的疆域,几乎占据了太阳下的每一寸膏腴的土地,没有国家不匍匐在帝国之前。

即便是洛水南畔最贫穷的奴仆,听到自己的主人谈论起帝国的伟大,也会骄傲的抬起自己的胸膛。

皇宫中,太阳升起后,帝国的中心再次开始运转。

天子坐在恢宏的宫殿中,这宫殿也是过去的技术所难以修建的,有了机械的伟力之后,修建宫殿就不再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反而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

帝国的御前大臣向天子进行一年一度的汇报。

在大殿上,有黑发黑瞳的传统汉人,有黑发黑瞳但略有些带着卷发的罗马人,有金发、红发、碧眼、蓝眼的欧洲人。

帝国虽然没有统一世界,但基本上势力是遍布各处的,包容开放的科举政策,让许多外国贵族也可以成为帝国的一份子。

所有人都操持着一口流利的雅言。

在这样庄重的场合,所有人在天子的面前如同潮水般匍匐,臣服这世上唯一的至尊。

东方古老的君王。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大唐的天子在地上。”

“至尊至贵,万福万安。”

位于御座的天子,御极二十年,对这幅场景,已经司空见惯,他淡然的让所有人起身,然后便一言不发,望向帝国宰相洛王殿下。

洛长青微微颔首,站起身来,高声道:“诸位,开始吧。”

这是一场帝国的总结大会,离得近的就是总督开口,离得远的便由副总督或者特使前来,毕竟有时候总督和副总督斗的厉害,谁也不敢离开,生怕回去之后就家没了。

首先自然是地位最高直隶总督开口,他的辖区就在河洛,总体大概是黄河以南,潼关以东,虎牢关以西的这一片,所谓三代王者所居。

直隶因为地理上的优势,拥有整个帝国最雄厚的工业基础,尤其是枪炮厂之类,天子不可能放心将这些东西放到外面去。

毕竟谁也不知道下属是忠臣还是奸臣,在这些年的发展中,有些地方总督隐隐约约在对抗大唐中央,天子还是能察觉到的。

洛长青面容肃穆的望着一个個上前来汇报的各省官吏。

如今大唐的行省,比从前多了很多,基本上根据山河形变而分割开,也根据各省的实力大小,再次分割,直隶之外,还有很多省份,其中最强最有威胁的几个,一个是河东省,一个是河北省,一个是山东省,还有一个便是江南省。

这几个地方的工业都比较发达,河东和河北有煤炭。

但在洛长青看来,这些中原的行省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威胁,真正对大唐有威胁的是那些远离本土的藩属国以及行省。

他这种认知是源于一件小事,那就是洛氏中不少人都在往中亚以及西亚跑,还有一部分前往欧洲,还有人甚至跑到了新发现的大西州那些小国中。

他是一直待在中原的,然后去询问了一些家族的小辈,然后得到了一个让他猝不及防的结论。

他永远都记得他的侄孙,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伯祖父,在皇权触及不到的地方,正在发生新的变革,大唐身上的包袱有些太沉重了,伯祖父,大唐必须要进行新的改革了。”

作为一国宰相,洛长青实际上已经意识到了,曾经让大唐延续寿命的制度,已经开始束缚大唐的进一步发展。

这项制度就是摊丁入亩,这个制度在封建土地时代,能够最大限度的让土地兼并减少,是小农经济的巅峰状态,即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自由民,那王朝当然就有足够的税收。

但这项小农经济的巅峰,却将人束缚在了土地上,在土地就是一切的时代,这当然是好事,但进入工业时代之后,这就造成了巨大的问题。

农业时代最恐惧的流民,对于工业时代而言,却是必须的,因为在这个时代,作坊进化成了工厂,需要大规模的聚集,需要让极多的人从土地中出来,进入工厂劳作。

而且在大唐这样的封建制度帝国中,有大量的权贵拥有奴仆。

这是很正常的,封建的标志之一,就是人身依附。

只有少数人拥有政治上的权力,大多数人从属于这个人,决断生死或许是过分的,但暗地里真的可以让一人生一人死。

比如在皇家织造厂以及农庄中工作的人,都是皇帝的奴仆,皇帝可以随意的杀死这些人,而不受到谴责。

皇宫现在也变成了一个织造厂,因为这里有大量的女人,皇帝合法的从全国无偿招募做工的人。

这些人没有人身的自由,成为为君王创造财富的一员。

在过去贵族只能让奴仆种地,但是现在却可以让他们做工,去攫取更多的利益,再加上他们在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普通的商人在大唐是绝对不可能竞争的过这些人的。

即便是那些拥有大工厂的商人,只要得罪了贵族,轻而易举就会破产,锒铛入狱,乃至于死去,而他们的家人,按照帝国的法律,通常会成为新的贱籍,在权贵面前,新兴的商业阶层,是如此的脆弱。

这种不完全的奴隶制度、完备的**制度,已经开始阻碍进一步的发展,因为贵族们不需要交易,只需要为庄园中的奴仆支付极低的月钱,仅仅维持他们的生存。

生产力的进步,商品的发展,需要一个庞大而成熟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必须要有大量的市民阶层。

如果整个大唐都像是洛阳、扬州、苏州等几个大城市的话,那大唐已经足以迈进好几步。

但很可惜,这是不可能,大唐的市民阶层,可能只占有总人口的百分之五不到,洛阳和洛阳之外,是两个世界。

在广袤的大唐中,封建地主依旧掌握着一切,长工依旧是长工,地主依旧是地主,只不过地主不仅仅让长工去种地,在农闲的时候,还让他们去制造一些比较劣质的产品,用这些地主自主购买的机器。

废除贱籍,以及人身依附,打破现在的制度,让每一个人成为自由的不受某个单独人的束缚,成为一个单独的家庭,而不是依附于宗族的存在,这是进一步让大唐这个市场发展的必要作为。

但即便是洛长青也对自己的想法感到恐惧。

那可是中小地主啊!

在邦周,这些人是士,在汉朝,这些人被称为良家子,在大唐他们叫做府兵。

在任何一个时代,良家子都是朝廷的基石,任何一个王朝的良家子出现大问题,都必将导致王朝的覆灭,而现在要破除这种制度。

这实际上就是在毁灭宗法制度。

即便洛长青是洛氏家主,也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攻击,即便是对他无比信任的天子,也会毫不犹豫的让他下野。

做不到,根本做不到。

只有等待合适的时机,再提这件事了。

洛长青从思索中回过神来,虽然彻底废除现在的封建制度是不可能的,但废除贱籍并不难。

实际上在社会中,现在已经对贱籍非常不满,这种不满并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先进观念,而是基于社会现实所产生的,拥有强大的内生动力。

现在已经轮到蓬莱行省汇报。

洛长青抬头望向天子,对于天子很熟悉的他能够看得出来,天子有些不高兴,而原因很简单,刚才汇报的大多数行省,都比去年差。

在现在这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今年比去年差,这是不是代表着他这个帝国君主没做好呢?

在洛长青看来,这和天子本身的能力并没有什么关系,这是帝国内部的问题,所造成的。

……

洛长青在会后留了下来,对于今天之事,天子要询问他的意见,自然是有关于为什么现在帝国的实力不升反降。

洛长青知道机会来了,于是回道:“其中的原因很复杂,大唐建立四百多年,官僚队伍腐化等等,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制度问题。”

洛长青了解天子,天子也了解他。

一看洛长青的架势,就知道他这是有备而来,当即正襟危坐道:“洛王还请给朕详细说一说,哪方面制度有问题。”

洛长青略一沉吟,而后缓缓说道:“陛下,如今大唐最发达的地区,都是大力发展工业的地方,这些年皇室这么富有,和皇室拥有全天下最多的工厂是脱不开关系的。

但是据臣所知,皇室生产的商品,比前些年少了许多。”

皇室的东西基本上都有洛氏在其中参股,很多也是洛氏在管理,对于洛长青知道皇室的内情,天子倒是不意外。

“按照内务府的管事汇报说是,有些东西卖不出去,不是东西不好,而是能买得起的人不多,这些年全靠中原以外的国家在购买,但这些年中原以外的国家和行省,自己制造的也很好了,于是采买的也就少了。”

洛长青沉声道:“陛下,这就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商品生产出来,但是没人买,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百姓没钱,买不起这些东西,但是之前是没有这些事的。

我们卖的东西,主要是依靠生活在城市里的百姓,那些农村的百姓,有许多是不会接触到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的,毕竟种地才有几个钱,能填饱肚子还要依靠蒸汽。

之前那些雇工,是可以购买的,但是现在雇工变少了,就没人买了,没人买生产的就少,生产的少就越来越差,朝廷能从中收取的税,就越来越少。

就是这个道理。”

太过于高深的经济原理不太好理解,但是洛长青说的这些,天子还是能听得懂的,而且觉得很有道理。

“朕觉得洛王你说的很有道理,那这种现状怎么解决呢?而且雇工怎么会变少呢?”

洛长青当即说道:“雇工会变少是因为权贵太多了,商人雇佣做工的人,只能依靠钱来占据优势的地位,但是贵族却不是如此,他们本就有政治上的特权,大批的人依附于他们,而且不得不依附。

那雇工的人就从雇工变成了奴隶,尤其是帝国走到现在,陛下想必也知道,贱籍是没有人身权的,生死都操持在主人的手中。

贵族用这些人来做工,但却不给予足够的报酬,如果在几百年前,这就是不缴纳赋税。

那个时候我们使用了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但现在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他们缴纳商业税,我们更需要让那些做工的人,可以承担生产出来的商品,然后朝廷就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让一整套商业工业体系,再往前走。

废除贱籍,把大量本来被束缚在贵族庄园中的人,释放到城市中,成为新的市民,然后这些人就有了选择的余地,进而贵族将不得不雇佣他们,并且支付比原来多的工钱。”

废除贱籍!

这是一个法律上的问题,在过去有卖身契这种东西,如果废除贱籍的话,那就要从法律,将卖身契这种东西废除。

所有的卖身契都不合法。

一旦宣布这个,那主人自然就没有了对人的掌控,至少从法律上,如果再发生打骂或者更严重的暴力事件,大唐律可以庇护。

贱籍拥有了自由的身份,社会地位是定然大幅度增加的。

这才叫做废除贱籍。

天子有些犹豫,这些年他自然有听过有些人在说这件事,认为应该废除贱籍,没想到现在从洛长青的口中说了出来。

他之所以犹豫,是因为皇室,或者说他这个天子本身,就是贱籍制度最大的得利者。

教坊司等一系列的机构,都是贱籍,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服务于他这个天子。

如果仅仅是教坊司这些乐户,天子还不会这么犹豫,但贱籍可不仅仅是乐户,还有其他的,诸如世仆。

一个村子里面如同有两姓的话,一个姓是另外一个姓的世仆,在贵族中就更多这种,主人家对奴仆最大的恩典,就是让他出籍,改变贱籍的身份。

贱籍很有些像是种姓制度中的不可接触者。

天子现在已经知道,洛长青针对的就是世仆这一类。

“洛王,如果要废除贱籍的话,可能会引来许多的反对,普天之下拥有贱籍的人太多了。”

天子有些犹豫的说着,“尤其是洛氏中没有这些,很容易被认为是慨他人之康。”

洛氏是不驱使贱籍的,这种世仆在洛氏里面没有,早从一两千年前,洛氏就有极大的不同,内部虽然宗法严格,但又有自由,允许公族向其他诸侯国自由迁徙。

洛氏内部有完备的管理体制,进虽然很难进,只有极少数人的后代可以进入洛氏内部,但出是非常方便的。

洛氏从来都不缺想要给洛氏做事的人,也不缺忠诚的人,更不害怕背叛,不需要依靠卖身契那种东西来束缚人。

由洛氏来提出废除贱籍,当然会让其他人不满,认为洛氏是见不得别人好。

洛长青一听就知道天子这是同意了,对于天子的选择,他并不感到意外,当今天子还是比较开明的,废除贱籍这种事,只要对国家切实有利,他就大概率不会反对。

而且以天子的聪明也能看得出,废除贱籍虽然短时间内让皇室利益受损,但作为帝国皇帝,最终受益的还是他,这毕竟是他的帝国。

想到这里,洛长青便沉声道:“陛下,臣对这些无所谓,千百年来,那些如同苍蝇一样嗡嗡叫的人,太多了,但最后洛氏依旧站在这里,而他们已经尘归尘,土归土。

就算是他们有什么不满,又能做什么呢?

只要陛下不罢免臣,臣就敢做任何事情。”

天子一听,略一沉吟,当即拍板道:“既然爱卿都这么说了,朕还能说什么呢?

上天有好生之德,废除贱籍是件好事,这些人也的确是可怜,开释他们吧。”

在离开皇宫后,洛长青微微叹口气,释放贱籍会短时间内让大唐繁荣一下,毕竟会有大量的雇工进入市场。

但往后,洛长青微微皱眉。

他又想到了他的侄孙所说的那句,“在皇权触及不到的地方,发生这惊人的变革。”

“大唐身上的包袱太重了。”

洛长青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大唐内部的保守派势力太过于庞大,太过于往西的事情他不可能掌握的那么清楚,但是中南的情况他是知道的。

当初大唐中祖光武皇帝复兴大唐,最后中南的宋国自然是没有逃脱制裁,那是大唐有史以来对一个地区贵族最大的清理,比当初蓬莱还要残酷无数倍。

但安南行省的建立,实际上并没有改变当地的本质,而且由于地理的破碎,海岛的众多,那里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算得上是皇权不太强的一片土地。

安南行省和中原是有不同的,在安南行省中,有比中原还要大的工厂,封建地主被工业武装的商人吊起来打,如果不是有朝廷时不时拉偏架,在安南行省,很可能会发生商人取得一切的可能。

洛长青研究过,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安南行省中的传统土地经济制度,已经被破坏的很严重了,工业上的人口吸纳了大量农业上的人口,而这个世界的真理很简单,谁拥有更多人的掌控权,谁拥有更多的钱,就拥有武力,拥有武力就有权力,于是在安南行省,土地贵族后退,商业新贵前进。

但是大唐不一样,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土地贵族在哪里,那一定是在中原,强大的李唐皇室,强大的土地贵族和以土地为生的官绅体系。

大唐皇室强大到,就算是用传统的火器,都能把任何国家按在地上打,巨大的人口规模,让帝国只略微发动一下,就已经是其他人所不能及的。

帝国甚至只要发动直隶、河东、山东、河北、关中这几个行省,就足以拒敌。

任何新兴阶层都不可能在大唐面前讨得了好处,失败是他们唯一的结局。

工业的发展,还没有彻底让战争摆脱人的主观能动性。

安南行省拥有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除了比较炎热之外,其他的都非常适合,这些暖和的地方,都适合发展工业。

安南的发展速度之快,就是明证,而且宽松的政治氛围,比中原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洛长青都意识到了不妥。

而且不仅仅是安南,在极西之地,因为以前的罗马帝国,那个地方本来就有贵族共和的土壤。

在古典时代,贵族共和当然是不如中原**君主制度先进的。

很简单,那种制度不稳定,不符合生产力的需求。

但伴随着蒸汽时代的来临,情况发生了变化,在本就重视商业、工匠等的极西之地,一切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以一种完全没有什么阻碍的形势发展了起来。

波斯王国、东罗马帝国、秦王国,极西之地的三驾马车,一个比一个发展的快。

这些情况中原知道,但又不是完全知道,还是距离太远了。

不仅仅是洛长青,现在有了火车,周游四海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大唐内部的沉重枷锁,已经被不少有识之士渐渐看出来了。

中原作为首先应用蒸汽机的发源地,但是在某些方面,却被其他行省以及藩属国超越,这是绝对有原因的。

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曾经让你强大的,现在必然成为阻碍你进一步发展的东西。

洛长青自然是有心改变这种局面的,开脱贱籍就是他的一个试探,看看国中的反对声浪有多大。

反对的声浪远比洛长青想象中的大。

世仆制度在这个时代对贵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在小农经济时代,在以前,农民无论如何都要依附,而且农民所产出的单体价值是极低的,贵族所能够剥削到的也就很低,世仆和佃农的区别不是特别大。

但是在工业中,一个人的价值被放大了,他所产生的价值顶得上十个、百个农民,每一个人都可以让贵族从身上榨取足够的价值。

试着想想,成千上万只需要维持生存需求的雇工,不停生产,那该是多么庞大的利益。

如同雪花一样的弹劾飞到了天子的桌案上,即便是洛氏也不能侵犯他们的利益,任何胆敢侵犯他们利益的,他们都会展现自己的力量。

不仅仅是弹劾,还有许多人拜访洛长青,非常诚挚的说道:“洛王殿下,贱籍,都是曾经犯过罪的后人。

他们的先祖曾经背叛大唐的时候,难道没有想到今天吗?

他们的先祖曾经反抗大唐的时候,难道不曾见到现在吗?

他们的血是肮脏,他们的灵魂满是污垢,就应该生生世世都受到折磨,成为贱籍的奴仆,就是他们的报应,这正是天地间的道理啊,哪里有做错了事却不受到惩罚的呢?

废除贱籍,让这些罪人的后裔活在阳光之下,这难道不是不公的事情吗?”

说着说着,他们就连自己都完全相信了。

对于这些人所说的话,洛长青不置可否,对于罪人的后裔该要如何处理,他并不想多谈,毕竟这里面有不少当初就是他的先祖亲自审判的。

当初的蓬莱大审判和安南审判,都有洛氏参与核准。

但这些过往并不能成为洛长青的负担,他淡淡说道:“此一时,彼一时。

本王只做对大唐有利的事情。

当初审判他们的先祖对大唐有利,于是就审判。

现在开释对大唐有利,就开释。

仅此而已。”

洛长青的回应让大唐的政坛瞬间剑拔弩张起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