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九章:缘由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九章:缘由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唐和罗马战事的经过以及结果,对于一众有识之士,是极其不寻常的。

这不是一场战争的胜负,而是在这场战争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性的素质。

这个结果在洛长青的意料之中,他明白自己所等待的机会来了。

但他没想到,在他准备和天子好好谈谈之前,有一些不速之客出现在了他的府邸之中。

出现在他面前的大部分都是新学党人和那一派的政治家。

“诸位也算是好胆量,竟然敢出现在本王的面前,难道就不担心本王拿了你们去问罪吗?”

洛长青冷声道:“诸位可都是朝廷所要抓的逆党。”

为首一个男子,宽袍大袖,恭维道:“若非是面见洛王,其他人,我等是万万不敢见的。”

这倒是心里话,他们这些新学党人,在大唐还不算是成气候,现在是明明白白的乱党,在这个时候面见大唐权贵,就是送上门的功劳。

也只有面对洛长青,才敢说一些话,这自然是得益于洛氏千百年来的声望,在历史上不止一次的有人用言语说动洛氏,改变主意。

面对其他人可能需要利益,面对洛氏只要能说出一番道理,而且这个道理能够让洛氏认可,这件事就可能成功。

这些新学党人的来意,洛长青很清楚,就是希望自己能够站在他们一边,在大唐内部进行新学改革。

洛长青佯装不知,问道:“你们来此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吧,本王还要进宫面圣。”

听到大唐天子的名号,这些新学党人的表情有些不对劲了。

尤其是听到洛长青要进宫,心中顿时一急,这洛王进宫,基本上没什么好事啊。

当下也不在装模作样,当即抱拳道:“洛王殿下,我等来到贵府之上,是为天下万民请命而来。

如今罗马和大唐战事结果,传到了大唐,这其中区别,想必殿下是非常清楚的。

我们这些新学党人,在一众权贵面前,是乱党,但我相信殿下不会这么想。

新学所持有的学说,想必洛王殿下也很是清楚,在下也就不在殿下面前多嘴。

事实已经证明,新学盛行才能让这世界向天下大同迈入新的台阶,而不是现在的大唐,而不是帝制。

我等知晓洛氏和李氏皇族亲如一家,但我等更知晓,洛氏一向以天下为己任,以为民请命而卓有威望,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现在,天下的局势到了这样的地步,难道殿下您就真的要看着欧洲一个个国家用新学建立新的国度,而大唐在帝制的漩涡中堕落吗?

殿下,现在是您做决断的时候,是天下,还是李氏,这份使命就在您的一念之间啊。”

所有人都目光熠熠的盯着洛长青,他们的话毫不夸张,洛氏的态度真的能决定大唐的命运,如果洛氏跳反,大唐的崩溃可能就在旦夕之间。

连天的内战会在大唐爆发,以洛氏在所有民众心中的威望,即便是李氏也难以挽回,天子的神圣会在顷刻之间崩塌。

洛氏就是大唐的血肉和骨头,和李氏密不可分。

这番话说出来,屋中众人都盯着洛长青,洛氏家主会选择什么,根本就不需要猜测,必然是猜测。

他们等着洛长青选择他们,这是如今的事实带给他们的自信,区区罗马爆发出来的力量,让整个大唐震惊,这已经完全可以证明新学理论的正确。

诸夏只有走新学的道路,才能走向大同的方向。

洛长青听着那一番正气凛然,慷慨激昂的言论,突然轻笑了一声,这声笑带着嗤然。

“你们知道本王为什么会成为洛氏家主吗?”

洛长青突然问了这么一句不相干的话,“本王不是嫡长子,这王位本来和我没有什么关系,本王甚至年幼的时候不在大唐生活,是十二岁的时候,才来到洛阳,但最后这王位落在了我的身上。

因为上一任家主说本王有智慧,有强烈的直觉,是洛氏中的翘楚,即便暂时看不到前路,但总能做出最正确的决定。

于是这王位落在了本王的头上。”

洛长青说这番话的时候,带着深深地感慨,屋中的人则有些不安起来,他们不知道洛长青为什么突然说起这些,但这不正常。

洛长青说话时,从屋外走进了三四人,有男有女,一个个都容颜绝顶,眉心一点圣痕,皆是洛氏子,这些人进屋后,皆垂首坐在屋中,和新学众人对坐,静声不言。

洛长青微微颔首,而后站起身,略一停顿后,厉声道:“知道本王为什么要说这些吗?

因为伱们刚才和本王说什么天下,本王坐在这个位子上,是因为本王能坐,本王就是洛氏的人样子!

这天下苍生什么时候轮得到你们这些新学党人来说?

三十年前,这天下一百二十国,十万万子民,就在本王的肩上担着!

就你们这些人,也配和本王说什么天下万民,苍生福祉?

可笑!”

一众新学党人万万没想到竟然会从洛长青口中说出这么一番话,竟然将他们痛骂到这样的程度。

“洛王殿下,士可杀不可辱,我等新学党人没有资格,难道您这样的王公贵族有资格吗?”

面对洛长青的言语,他们当然要反驳回去。

洛长青冷笑道:“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新学党人和你们这些商人。

本王虽然不知道天下未来会是什么样子的,但绝不是罗马那样。

你们以为本王不知道你们想要的是什么吗?

即便有朝廷的命令,在织造厂中,依旧有大量的妇女和儿童,仅仅是因为这些人的工钱更加便宜,是也不是?

即便是有朝廷的诏令,在各个工厂中,依旧有无数因为工作而残废的做工的人,最后凄惨死去,是也不是?

还有很多事情,需要本王给你们一一讲出来吗?

做工的人难道没有反抗过吗?最后都被商人勾结着官吏镇压了下去,那个时候你们怎么不说人人平等了?

你们的平等可真是廉价到了极点。

还有你们强化族群意识,以为本王不知道你们想要做什么吗?

告诉你们,你们就准备好迎接本王的打击吧,罗马必须毁灭,你们新学党人,也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这下新学党人是真的有些破防了,洛长青的一句句都扎在了他们的心上,但他们还有最后的倔强,“洛王殿下,无论您说再多,也不能改变大唐是个君主**的国家。

再坏的新学国家,也比最好的**国家好,这是您不能否认的,而且现在的大唐没有达成您所说的那些事情的实力,新世界终将颠覆旧世界,这不是您一个人或者一个家族所能够阻止的。”

洛长青已经准备送客,只最后淡淡道:“你们会看到开明君主**的力量,这是不是未来的道路,本王不知道,但足以将你们都送进黄泉了,送客!”

一众新学党人面色苍白的离开洛府,这和他们的预料完全不同,在来之前他们并没有想过一定能够成功,毕竟洛王是大唐死忠,但就算是失败,也和现在不同,从洛王的言语中,他对新学抱有极大的恶意,可以说是完全不认可新学的理论。

这样强硬的态度,让他们吃惊,让他们惶恐,洛王是这样的态度,那其他的洛氏子会不会改变主意呢?

外人离开之后,屋中只剩下洛氏自己人,这些中青代也被洛长青的言语所震惊,洛长青平复下心情,轻声道:“是不是很好奇我刚才为什么那么说?”

几人望着家主凝重的表情,心知家主有话要说,洛长青沉吟良久,而后缓缓说道:“新学是一门先天残缺的学问,他们所提倡的那些东西,实际上是炒冷饭,以前只不过是没有实施的余地,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墨家理论中,就已经有比那些更加人性化的学问。

不过新学在玩火,他们在玩弄族群意识,这很危险,是在割裂大一统,洛氏花费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才将诸夏从人群区分,揉捏成了文化一体,现在竟然有再次分裂的苗头。

他们说自己为民,你们不要相信,新学所建立的国家,就是商业利益至上,现在面对外敌或许还能团结一致,一旦失去敌人,马上就会内斗。

在商人的眼中只有利益,没有神圣,过往的一切优良品德,加在人身上的各种责任和义务,最后都化成了**裸的雇佣关系。

一个只有利益没有道德的世界,即便是一千年前都是要被批判的,我们大唐的法律会保护这些人。

而且强化族群意识到底有什么好处?

这个天下,只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能够保障百姓的生存和各项权利就足够了。

强化族群意识只有打仗的时候才有用,就像是罗马现在这样。

争取长久的和平才是我们应该有的追求,如今世界的边界已经探明,不会再有未知的敌人,争取全球一统,而后刀枪入库,马入南山才是未来。”

洛长青已经有些老迈,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有些气喘吁吁,但他没有停下,“我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或许未来有更厉害的人,可以为世界指出一条明路,但我想尽自己最后的努力,弥补一些裂痕。

同时改变一下大唐。”

这是洛长青第一次在人前详细的阐述自己的思想。

“家主,您的这些想法,应当记录在书中,然后广泛的分发出去,让天下人都知晓。”

洛长青摆摆手道:“和你们说这些,只是想要让你们不要对于新学太过于相信,要把眼光往前看,要看看这世上最广泛的人,他们要什么。

洛氏在过去两千年,做的都是一些比较高的规划,从思想上,从各种制度上,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做不到惠及底层,但现在技术的发展可以了,身为素王的子孙,人和民应该普及到每一个人身上了。

我相信,这也是素王的愿望。

就这样吧,我要进宫去见陛下了,大唐的改革迫在眉睫。”

……

洛长青的年纪越来越大之后,他做事总有一种天不假年的感觉,离开洛府后,他径直向皇宫而去,侍卫根本就连查都不查,直接就让洛长青进入皇宫。

天子被罗马的战事搞得很是烦躁,现在正在后宫中,听到洛长青来了,连忙从后宫中收拾一番来到前殿。

见到洛长青急匆匆的,当即心中就是一个咯噔,强笑着说道:“洛王,你怎么有时间进宫,可是有什么大事要与朕言说吗?”

“是有大事,关乎国朝存亡的大事。”

洛长青神色严肃,然后石破天惊的问道:“陛下,如果再不做出改变的话,你可能要成为大唐的千古罪人了。”

若是其他人这么说,天子当即就会让人把他拖出去,先打一顿再说,但洛王这么说,他只能陪着笑脸,“洛王说的是不是有些严重了,罗马的战事虽然不顺利,但我大唐现在还是稳如泰山,过往那些王朝末年的乱象,完全没有啊。

朕又怎么会成为千古罪人呢?”

洛长青缓缓坐在天子对面,感慨道:“在陛下你的任上,如果发生大量藩属国造反的事情,甚至国内发生了暴乱,甚至大唐从此就开始不断滑落的话,那未来会如何评价陛下呢?

大唐实亡于陛下!

陛下啊,大唐不改革不行了,现在区区一个罗马就拖住了大唐,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罗马,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啊。”

洛长青所说的未来让天子很是害怕,而且他并不算是蠢人,知道洛长青这不是在忽悠他,现在的情况真的是非常的危急。

大唐真的走进了危急存亡之秋。

“洛王啊,朕也知道现在真的要改革了,但朕实在是没有头绪,总不能按照罗马那么改吧,其他方面,无论是什么技术,我大唐都不比罗马逊色啊。”

大唐现在是典型的制度落后,而不是技术落后,甚至在技术的规模方面,还远胜罗马,毕竟大唐是真正幅员辽阔的世界宗主。

在这种情况下,大唐只要改革,甚至都不需要改革到罗马那种程度,释放出来的活力,就可以应对一切,甚至完成洛长青所设想的重新让全世界臣服的构思。

“陛下,土地贵族的时代真的要过去了,现在在大唐,还有大量的人口被束缚在土地上,这不利于帝国的发展。

我们应当立刻发布新的诏令,废除过去的土地制度,收购或者没收那些地主的财产,同时在所有的地区,进行基础建设,在过去帝国触及不到的地区,修建公路、铁路以及各种让商业快速运转的设施。

除了这些,最近新出现的电报线,也要第一时间在主要的城市铺设。

还有许多的改革措施,臣都已经写好了折子,就在这里,陛下你看一下,这次是真的不能有丝毫的犹豫了。

作为表率,洛氏名下所拥有的土地,愿意首先献出来,作为国家的公田使用。”

天子被洛长青这大刀阔斧的改革计划吓了一跳,仅仅听着就有些心惊肉跳的感觉,打开折子之后看了看,手有些抖的问道:“洛王,这计划是不是太过于激进了,这么干的话,总感觉要出事。”

洛长青却沉声道:“陛下不必担心,有时候就是人自己吓自己而已。

如果是在蒸汽时代之前,这么做的确是找死,无论谁都不可能成功,但现在却不同了。

随着技术的发展,皇室可以更加容易的将自己的意思传播到基层,一旦有人想要造反,就算一开始底层被蒙蔽,但很快就能够接受到皇室的命令,尤其是电报和报纸集合起来,这是从前没有的通讯手段,是我们的杀手锏。

最重要的是,在现在这个时代,皇室拥有更加强大的中央军队,如今整个大唐几乎所有的军队都是中央军队。

而且帝国可以随时征召更多的军队,帝国的几大工业区经过上一次的清剿,现在都在我们手中。

在这些工业区中,有百万计的雇工,他们完全依附于皇室给出的工资生活,这些人不仅仅是雇工,同时也是皇室的忠实支持者,是兵源。

掌握着工业区和工业区的人口,那些只能从土地中以及农夫身上压榨的贵族,又如何能反抗朝廷呢?

这次的改革,注定是要流很多血的,注定是有很多人看不到现实,要负隅顽抗的,将这些人全部杀死,用他们的血来灌溉新的大唐。

陛下,下令吧!”

天子被洛长青所讲的话有些吓到,那血腥气森森的感觉,让他颇为不适,洛长青见到他犹豫,再次低声喝道,“天子,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时间不等人,早一天改革,就早一天能见到新的大唐。”

天子犹豫了片刻,心中对洛氏的信任终究是压倒了那些不安,厉声道:“就按照洛王你说的去做吧,该杀的杀,即便是皇亲国戚也随你去。

只不过这个政事会议的设置,是不是有些没必要。”

政事会议是类似于古代摄政会议以及罗马元老院的东西,在草原上也有这个东西,其实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事情。

洛长青摇摇头,而后讲解道:“陛下,这是政治改革中的精髓,既然这一次要清算土地贵族,那就要拉拢另外一些人,这世上的权力,不可能总是一人独治。

他们待在这个会议之中,就不会认为自己是边缘人物,而认为自己能够影响一些事,但实际上,执政有文官政府,陛下拥有随时解散他们的权力。

当然,偶尔也能听一听他们的意见,以免这些人因为不能和朝廷交流,而直接铤而走险,进行造反之类的行动。”

听到洛长青的解释,天子也觉得这个会议的设置,比较精妙,于是点头同意。

在同意之后,天子望着手中的折子,还是有些心惊,嘱咐道:“洛王,这些事改革起来,可一定不要急,否则朕怕大唐真的扛不住。”

洛长青轻声笑道:“陛下放心,臣执政这么多年,什么时候有过急躁的时候,事关重大,定然是慎之又慎。”

这么重大的事情,竟然只有天子和洛长青两个人商议完就结束了,这就是现在大唐的局面,洛长青总揽宰相大权,都快要比汉朝的丞相权力大了。

天子的印玺一盖,再加上洛长青的凤阁鸾台大印,一份有法律效应的圣旨就这样出现了。

……

洛长青拿着圣旨离开之后,他首先要做的不是将这份圣旨公之于众,而是先整肃工业区,这是大唐皇室真正的底蕴,也是这场改革能够成功的关键。

这场改革的本质就是工业化的地区要扩展自己的市场和规模,所以要求农业地区出让利益,只不过这其中还夹杂了皇室的政治改革罢了。

但任何改革都有其背后的原因,只有拥有强大的内生动力,改革才能够成功,否则不过只是上层一些玩笑罢了。

在皇宫中洛长青没有忽悠天子,但也不像是他说的真的那么简单。

现在大唐主要工业力量都在皇室和洛氏手上,但还有一部分在那些贵族手中,夺取这部分力量,就是最关键的。

仅仅用行政力量去夺取的话,就需要一些大案,对于洛长青来说,他认为太慢,而且可能会暴露一些东西。

既然如此,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置换和直接没收。

与此同时,他还需要一套和传统贵族官僚没有太大关系的改革队伍。

这支队伍的成员,要服从他的命令,不能和旧贵族有太多牵扯,这都需要时间。

当然对于洛长青来说,他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可以从洛氏中调集来大量的人才。

如今的洛氏绝对是毫无争议的大唐第一家族,在大多数人眼中,洛氏比皇族还要强大,如果不是皇族有天子的话,真的比不上洛氏。

洛氏有宗王,最重要的还是有大量人才,洛氏的人才比李氏的多,这种多远比那些曾经的世家门阀多的多,达到了一种难以想象规模的程度。

只不过现在的洛氏,虽然还有家族,有族长,但实际上宗法制度已经在洛氏彻底消散了。

大多数的族人只有在重要的时候才会回到家族,在洛氏中,就连嫡系和旁支都已经快要没人在意了。

大家都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

如果觉得这样洛氏就没有凝聚力的话,那就说笑了,身为洛氏族长,洛长青依旧有庞大的影响力,尤其是许多洛氏子弟就在洛氏的产业中工作,以及在官场中生活。

这些人基本上天然就站在洛长青这一边。

开明君主**。

想要做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任何一种体制,都有其背后的思想在支持。

洛长青不认可新学,但他心中是很清楚的,新学中有很多东西都没错,只是这些东西,会带来更大的混乱。

对于洛长青而言,他最不愿意见到的就是混乱。

在极西之地的罗马甚至已经有人喊出了“不自由,毋宁死”。

但洛长青认为这样不对,这世上只有丛林才是完全自由的,但那代表着随时的死亡和混乱。

况且。

“素王也没有说过新学是对的。”

洛长青在心中这样嘟囔着。

他是洛氏家主,和其他的嫡系子弟不一样,他对素王的信仰是最炽烈的人之一。

在“君权人授”已经逐渐被大多数新学认可,甚至就连洛氏中都有很多人认可的情况下,他不这么想。

因为他心中的“天”还没有说话。

他不知道素王什么时候会醒来,他不知道他这一生能不能有幸聆听素王的圣言。

但他觉得应该等一等,听一听素王的意思。

虽然他甚至能猜到素王的想法,素王从始至终就不想干涉这些事。

但他还是想要听一听素王的意思,即便素王不是那个威能无穷的神明,他也是一个文武达到人力极点的圣人。

他的目光洞穿历史,有无穷的智慧。

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皱眉。

如果是素王的话,一定不会对现在的世界有迷茫,他一定能为世界指出未来。

洛长青这样想着。

素王啊。

您什么时候重临世界呢?

————

从洛长青的手札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大唐宰相的思想内核,他对于当时世界的认识是清晰的,他虽然是大唐帝国的宰相,并且主导了对罗马等新兴国家的镇压,但却并不是一个为旧世界摇旗呐喊的保守人物。

他深刻认识到了罗马这一类国家内在的腐朽和残酷,既而着手搭建自己理想中的国度,虽然受制于时代,他并未彻底迈出这一步,但他依旧留下了足够的政治遗产。

他坚决的捍卫大一统,坚决的打击帝国以及诸夏内部的分裂主义,坚决的将一切外部矛盾转化为内部矛盾,这是他不朽的功绩,也是大唐帝国留给世界最后的珍贵遗产。——《唐帝国兴衰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